折萱娘見到阿兄終於有了表字,想起被金人戰馬撞死的亡父,忍不住悲喜交集。
雲裳說道:“萱娘,你阿兄隨我們去中都,你就暫時安心待在這裏。所有的奴婢和女子,都由你和朱梅管理。”
“朱梅為主,你為輔。”
折萱娘、朱梅異口同聲的說道:“是!”
如今莊園有七十個奴婢,上百個從妙蓮寺解救出的女子。這麽多人,沒有管事可不成。
雲裳將這麽多人的管理權限交給她們,當然是對她們的信重。
雲裳繼續說道:“你們不是奴婢,也不是外人。除了衣食住行全包之外,每月還有月薪。”
“暫時……都拿三貫吧。”
朱梅和折萱娘聞言更是感激,在這裏不但衣食無憂,活的像個人,還有權責,有月薪。
而且還不是奴婢。
“謝小娘子……”兩人一起站起來感謝。
其實寡婦杜梅也是可以當管事的。可是雲裳卻沒有提到杜梅。
杜梅此時也毫無失落之色。
大家都知道,杜梅遲早是李孝真的人。這一次,她會跟隨李孝真迴鳳翔上任,
自從解救出杜梅,李孝真就好像情竇初開的慕艾少年,對杜梅噓寒問暖,體貼入微。
可是明明,杜梅是個寡婦。
不過,杜梅雖然是個命運多舛的寡婦,但其實是個知書達禮的美麗女子,並非不通文墨的村姑粗婦。
要說她的出身,也曾是京兆杜氏。
從這一點看,李孝真其實很有眼光。
鐵血硬漢般的李孝真,在杜梅麵前居然變得溫柔文雅起來。
數日前甚至為杜梅寫詩道:
“長空啼杜魄,大雪照梅花。堂堂英雄氣,楚楚女兒家。”
詩中包含了杜梅的名字,誌趣豪邁之中,又帶著兒女英雄的情思。
就連擅長寫詩的李桓,當時也誇讚李孝真道:
“大兄這一首,情真意切,言簡意賅,寓婉約於豪放,蘊幽思於雄渾,大有返璞歸真之意,不失為難得的佳作啊。”
杜梅看到李孝真的詩,知道李孝真不嫌棄自己是個寡婦,不禁大為觸動,感懷於心。
對於高大英武、年紀相仿的李孝真,她本就很有好感。而且她不過二十出頭,也有再醮之意,並無守寡之心。
杜梅情不自禁的迴複一首道:
“寂寂臨灃水,煢煢是嫠家。君既吟漢廣,妾亦誦蒹葭。”
她不想錯過李孝真,完全就是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架勢。
李孝真見到迴詩大喜過望,當即表示要迎娶杜梅,還央求碎姨羅青蘅做媒。
如今,就差三書六禮了。
李桓想到這樁喜事,笑著說道:
“大兄既要成親,小弟怎會沒有表示?大兄可多支取兩千貫,用來安家。”
三個族兄不久之後就會迴到鳳翔當虯軍隊將。李桓和雲裳已經給他們每人價值五千貫的金銀,用來打點上官。
既然李孝真要娶親成家,他幹脆大方的再給兩千貫。
杜梅低頭含笑,神色羞澀。李孝真卻是笑道:
“你是少族長,你既然給,那額就不客氣了。婚禮吉日是十月初八,就怕你趕不迴來喝喜酒。”
李桓道:“還有半年,小弟肯定能趕迴來。”
李孝成和朱梅相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兩人也已經是一對,就差請冰人做媒了。
隻是,李孝真年長。既然李孝真定了今年成親,李孝成就隻能等到明年。
再說,朱梅要是也跟他迴鳳翔,灃原的管事人就少了。
李桓又對雲禟和羅青蘅說道:
“我和裳兒最多半年必迴。灃塬莊園的事情,就拜托嶽父和碎姨了。”
雲禟點頭道:“你們放心吧。等到李家莊和雲家的壯丁從鳳翔趕來,額也有了可靠的人手。”
“真要有甚事,額就去石抹府找石抹明安。”
眾人是要兵分三路。雲禟、羅青蘅、朱梅、折萱娘,留在灃塬莊園。
李孝真等人迴鳳翔擔任隊將。
李桓、雲裳、折重簡,則是帶著三十個長安堂的成員,前往中都。
……
廢棄道觀的後殿,也早就被清理出來,作為長安堂學員的課堂。
從相互講故事開始,三十個學員已經斷斷續續培訓大半個多月了。
這段時期,主要是雲裳在培訓。
雲裳已經將三十人分為五旗一房,分別是白金旗、青木旗、黑水旗、朱火旗、黃土旗、機務房。
最擅長講故事和能力最強的六個人,已經被定為旗長和房長。
這三十個人,就是長安堂最初的班底了,人人都是元老。
雲裳和李桓商量過後,根據六人的特長和性格,設定了五旗一房的職能。
機務房,其實就是中樞大腦,屬於長安堂的內勤核心機構,也是堂主和印主的秘書室。
機務房的房主,輔助兩人處理情報、管理機構,類似辦公廳主任。
可見,機務房不做外勤,不外派。
白金旗,屬於長安堂的武力機構。主要負責保衛、扈從堂主和印主,類似於侍衛處和保衛部,其實就是武裝特務。
所以,白金旗也不外派,還是屬於內勤部門。
青木旗,是負責收集刺探金朝、高麗、倭國情報的特務部門。
黑水旗,負責蒙古、西夏、西域、吐蕃的情報。
朱火旗,負責南宋、大理等處的情報。
這三旗,完全是外勤部門,專職對外情報刺探和特務工作。
最後的黃土旗,則是反間防諜部門。
黃土旗不負責對外情報,而是對內監察其他部門、防策反、防叛變、防泄密、防滲透、鋤奸、防暴。
職能類似於聯邦調查局。
同時,黃土旗還管理長安堂的秘密監獄,兼管審訊、羈押、處決等任務。
職責雖然分的很清楚,但是現在,隻有兩人知道。
三十個成員,目前還不知道自己的任務和角色。
他們接受的培訓,仍然是共同科目的基礎培訓。
之前大半個月的培訓,其實主要是忠誠度洗腦,並沒有培訓多少實際內容。
兩人已經和眾人建立起主仆、師生的雙重關係。
認同感和忠誠度,初步建立起來了。
今日是雲裳授課。她的科目是: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
她一邊講,眾人一邊用特製的炭筆記錄要點。
“……人氣質不同,脾性各異。但不管什麽人,都有所求,有所愛,有所欲,有所恨,有所畏……”
“要取得別人信任,首先就要知人,要窺探這些隱秘,由外及裏,由疏及親的層層探知,步步蠶食,終能獲悉……”
“人之脾性,共分九大類,三十六小類……要想取得信任,先知其類,然後共情而共鳴也。投其所好,瘙其所癢……”
雲裳侃侃而談,一點也不像個清稚少女。
她之前就對眾人說,這些本事是雲遊老道傳授給她和李桓的。
眾人深信不疑,對這個小師父既敬重又敬畏,一點也不敢因為她年幼就輕視她這個堂主。
雲裳講完一堂課後,接著就是李桓授課。
李桓的科目是:如何條分縷析,剝絲抽繭。
“一事發生,必有因果。一人行事,必有動機……尋因果,求動機,便可知事知人……”
“……是什麽?為什麽?所以首先,觀察要格外上心。用心於有意無意之間,時日一久就習慣成自然……”
“……誰受益,誰得利,誰能做,誰會做……假設有很多種,但其中一種肯定是最合理的……”
眾人對這位印主的話,同樣如奉圭臬,聽經一般肅然聆聽。
堂主和印主的授課,讓眾人都覺得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聰明了不少。
李桓講完課後,吩咐道:“晚上繼續講故事!”
所謂講故事,就是讓他們自己編造故事,而且故事必須符合邏輯,沒有漏洞。還要曲折動人。
這考驗的是思考力、想象力、記憶力、表達力、知識儲備、眼界。
其實就是思維訓練和情景模擬,遠非編故事那麽簡單。
……
第二天,三月三十。
一大早,李桓和雲裳就帶著折重簡,以及三十個學員,一起告別雲禟等人,離開了灃塬。
當天晚上,就到了長安石抹府。
第三天,李桓等人就和耶律寅娘、蕭福果一起,一行百餘人離開長安城,往東而去。
數日之後,就過了險要的潼關。
一路上沿著水陸驛站進入河南,再沿著運河北上,時不時見到調動的金軍,以及人心惶惶的百姓。
宋軍北伐的危機一日比一日嚴峻。成千上萬的金軍,開始匯集在淮北。
天下宏大,江山如畫,可中原大地已非漢土,淪陷異族多年了。
此時的中原,看上去似乎有些盛世繁華的樣子。
起碼表麵上。
起碼對女真人而言。
可是李桓和雲裳根本無心觀賞中原大地的風光。
他們看到,很多田間地頭的漢人,都已經辮發左衽了。
衣冠服飾的胡化,比關中更嚴重。
過了還沒有改道的黃河,到了四月二十八,李桓終於看到了一座雄偉的城池,佇立在大山腳下。
那就是後世的北京啊。
中都,我來了!
ps:第一卷《長安春》至此完結了。明天開始第二卷:《臨安行》
雲裳說道:“萱娘,你阿兄隨我們去中都,你就暫時安心待在這裏。所有的奴婢和女子,都由你和朱梅管理。”
“朱梅為主,你為輔。”
折萱娘、朱梅異口同聲的說道:“是!”
如今莊園有七十個奴婢,上百個從妙蓮寺解救出的女子。這麽多人,沒有管事可不成。
雲裳將這麽多人的管理權限交給她們,當然是對她們的信重。
雲裳繼續說道:“你們不是奴婢,也不是外人。除了衣食住行全包之外,每月還有月薪。”
“暫時……都拿三貫吧。”
朱梅和折萱娘聞言更是感激,在這裏不但衣食無憂,活的像個人,還有權責,有月薪。
而且還不是奴婢。
“謝小娘子……”兩人一起站起來感謝。
其實寡婦杜梅也是可以當管事的。可是雲裳卻沒有提到杜梅。
杜梅此時也毫無失落之色。
大家都知道,杜梅遲早是李孝真的人。這一次,她會跟隨李孝真迴鳳翔上任,
自從解救出杜梅,李孝真就好像情竇初開的慕艾少年,對杜梅噓寒問暖,體貼入微。
可是明明,杜梅是個寡婦。
不過,杜梅雖然是個命運多舛的寡婦,但其實是個知書達禮的美麗女子,並非不通文墨的村姑粗婦。
要說她的出身,也曾是京兆杜氏。
從這一點看,李孝真其實很有眼光。
鐵血硬漢般的李孝真,在杜梅麵前居然變得溫柔文雅起來。
數日前甚至為杜梅寫詩道:
“長空啼杜魄,大雪照梅花。堂堂英雄氣,楚楚女兒家。”
詩中包含了杜梅的名字,誌趣豪邁之中,又帶著兒女英雄的情思。
就連擅長寫詩的李桓,當時也誇讚李孝真道:
“大兄這一首,情真意切,言簡意賅,寓婉約於豪放,蘊幽思於雄渾,大有返璞歸真之意,不失為難得的佳作啊。”
杜梅看到李孝真的詩,知道李孝真不嫌棄自己是個寡婦,不禁大為觸動,感懷於心。
對於高大英武、年紀相仿的李孝真,她本就很有好感。而且她不過二十出頭,也有再醮之意,並無守寡之心。
杜梅情不自禁的迴複一首道:
“寂寂臨灃水,煢煢是嫠家。君既吟漢廣,妾亦誦蒹葭。”
她不想錯過李孝真,完全就是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架勢。
李孝真見到迴詩大喜過望,當即表示要迎娶杜梅,還央求碎姨羅青蘅做媒。
如今,就差三書六禮了。
李桓想到這樁喜事,笑著說道:
“大兄既要成親,小弟怎會沒有表示?大兄可多支取兩千貫,用來安家。”
三個族兄不久之後就會迴到鳳翔當虯軍隊將。李桓和雲裳已經給他們每人價值五千貫的金銀,用來打點上官。
既然李孝真要娶親成家,他幹脆大方的再給兩千貫。
杜梅低頭含笑,神色羞澀。李孝真卻是笑道:
“你是少族長,你既然給,那額就不客氣了。婚禮吉日是十月初八,就怕你趕不迴來喝喜酒。”
李桓道:“還有半年,小弟肯定能趕迴來。”
李孝成和朱梅相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兩人也已經是一對,就差請冰人做媒了。
隻是,李孝真年長。既然李孝真定了今年成親,李孝成就隻能等到明年。
再說,朱梅要是也跟他迴鳳翔,灃原的管事人就少了。
李桓又對雲禟和羅青蘅說道:
“我和裳兒最多半年必迴。灃塬莊園的事情,就拜托嶽父和碎姨了。”
雲禟點頭道:“你們放心吧。等到李家莊和雲家的壯丁從鳳翔趕來,額也有了可靠的人手。”
“真要有甚事,額就去石抹府找石抹明安。”
眾人是要兵分三路。雲禟、羅青蘅、朱梅、折萱娘,留在灃塬莊園。
李孝真等人迴鳳翔擔任隊將。
李桓、雲裳、折重簡,則是帶著三十個長安堂的成員,前往中都。
……
廢棄道觀的後殿,也早就被清理出來,作為長安堂學員的課堂。
從相互講故事開始,三十個學員已經斷斷續續培訓大半個多月了。
這段時期,主要是雲裳在培訓。
雲裳已經將三十人分為五旗一房,分別是白金旗、青木旗、黑水旗、朱火旗、黃土旗、機務房。
最擅長講故事和能力最強的六個人,已經被定為旗長和房長。
這三十個人,就是長安堂最初的班底了,人人都是元老。
雲裳和李桓商量過後,根據六人的特長和性格,設定了五旗一房的職能。
機務房,其實就是中樞大腦,屬於長安堂的內勤核心機構,也是堂主和印主的秘書室。
機務房的房主,輔助兩人處理情報、管理機構,類似辦公廳主任。
可見,機務房不做外勤,不外派。
白金旗,屬於長安堂的武力機構。主要負責保衛、扈從堂主和印主,類似於侍衛處和保衛部,其實就是武裝特務。
所以,白金旗也不外派,還是屬於內勤部門。
青木旗,是負責收集刺探金朝、高麗、倭國情報的特務部門。
黑水旗,負責蒙古、西夏、西域、吐蕃的情報。
朱火旗,負責南宋、大理等處的情報。
這三旗,完全是外勤部門,專職對外情報刺探和特務工作。
最後的黃土旗,則是反間防諜部門。
黃土旗不負責對外情報,而是對內監察其他部門、防策反、防叛變、防泄密、防滲透、鋤奸、防暴。
職能類似於聯邦調查局。
同時,黃土旗還管理長安堂的秘密監獄,兼管審訊、羈押、處決等任務。
職責雖然分的很清楚,但是現在,隻有兩人知道。
三十個成員,目前還不知道自己的任務和角色。
他們接受的培訓,仍然是共同科目的基礎培訓。
之前大半個月的培訓,其實主要是忠誠度洗腦,並沒有培訓多少實際內容。
兩人已經和眾人建立起主仆、師生的雙重關係。
認同感和忠誠度,初步建立起來了。
今日是雲裳授課。她的科目是: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
她一邊講,眾人一邊用特製的炭筆記錄要點。
“……人氣質不同,脾性各異。但不管什麽人,都有所求,有所愛,有所欲,有所恨,有所畏……”
“要取得別人信任,首先就要知人,要窺探這些隱秘,由外及裏,由疏及親的層層探知,步步蠶食,終能獲悉……”
“人之脾性,共分九大類,三十六小類……要想取得信任,先知其類,然後共情而共鳴也。投其所好,瘙其所癢……”
雲裳侃侃而談,一點也不像個清稚少女。
她之前就對眾人說,這些本事是雲遊老道傳授給她和李桓的。
眾人深信不疑,對這個小師父既敬重又敬畏,一點也不敢因為她年幼就輕視她這個堂主。
雲裳講完一堂課後,接著就是李桓授課。
李桓的科目是:如何條分縷析,剝絲抽繭。
“一事發生,必有因果。一人行事,必有動機……尋因果,求動機,便可知事知人……”
“……是什麽?為什麽?所以首先,觀察要格外上心。用心於有意無意之間,時日一久就習慣成自然……”
“……誰受益,誰得利,誰能做,誰會做……假設有很多種,但其中一種肯定是最合理的……”
眾人對這位印主的話,同樣如奉圭臬,聽經一般肅然聆聽。
堂主和印主的授課,讓眾人都覺得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聰明了不少。
李桓講完課後,吩咐道:“晚上繼續講故事!”
所謂講故事,就是讓他們自己編造故事,而且故事必須符合邏輯,沒有漏洞。還要曲折動人。
這考驗的是思考力、想象力、記憶力、表達力、知識儲備、眼界。
其實就是思維訓練和情景模擬,遠非編故事那麽簡單。
……
第二天,三月三十。
一大早,李桓和雲裳就帶著折重簡,以及三十個學員,一起告別雲禟等人,離開了灃塬。
當天晚上,就到了長安石抹府。
第三天,李桓等人就和耶律寅娘、蕭福果一起,一行百餘人離開長安城,往東而去。
數日之後,就過了險要的潼關。
一路上沿著水陸驛站進入河南,再沿著運河北上,時不時見到調動的金軍,以及人心惶惶的百姓。
宋軍北伐的危機一日比一日嚴峻。成千上萬的金軍,開始匯集在淮北。
天下宏大,江山如畫,可中原大地已非漢土,淪陷異族多年了。
此時的中原,看上去似乎有些盛世繁華的樣子。
起碼表麵上。
起碼對女真人而言。
可是李桓和雲裳根本無心觀賞中原大地的風光。
他們看到,很多田間地頭的漢人,都已經辮發左衽了。
衣冠服飾的胡化,比關中更嚴重。
過了還沒有改道的黃河,到了四月二十八,李桓終於看到了一座雄偉的城池,佇立在大山腳下。
那就是後世的北京啊。
中都,我來了!
ps:第一卷《長安春》至此完結了。明天開始第二卷:《臨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