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眾人在馬車中暢意大笑。
雲禟摸著一貫貫的銅錢,嗅著銅臭的味道,一臉陶醉之情,“誰說銅臭?額就覺得香。”
“爹。”雲裳拿過他手中的錢,“你可別這樣,四郎他們還以為爹沒見過大錢呢。”
李桓看著銅錢,覺得踏實多了。
持有隨時會變成紙的交鈔,他睡覺都不踏實啊。
現在好了,都是銅錢硬通貨,比白銀更硬。
沒錯,從隋唐到元,銅錢才是第一通貨,其次才是金銀。尤其在金宋時期,銅錢是整個東亞最堅挺的貨幣。
用交鈔兌換銅錢,不易。可是用銅錢兌換金銀,很容易。
“四郎,”李孝真拿起一貫銅錢,“幸虧你機靈啊,若不是想出這個法子,如何能兌換這麽多銅錢?”
李孝成笑道:“福生無量天尊,玄清道長,真是得道高人啊,在下好生佩服。”
向來冷靜的李孝先,此時也忍不住喜上眉梢,“四郎,你這一招,大合兵法之道。”
“四郎,說句不中聽的話,你受傷之前,勇則勇矣,卻還沒有這等智謀。”
“被那女真惡人打了一棒,倒似是開竅了。難怪老人言,遭一劫,長一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三個堂兄此時對年幼的李桓,都有些敬服了。
之前,他們配合李桓,除了兄弟感情,也是因為李桓是嫡係嫡孫,未來的家主,按照李氏宗法,他們該當以李桓為首。
可是現在,他們不得不承認,李桓的智謀眼光,的確比他們強。
拋棄情誼和身份,他們也能嚐試接受李桓的統領了。
李孝真道:“如今這麽多銅錢,四郎,你說接下來怎麽辦?”
三人半耕半讀,既能識字知書,也精通弓馬,心氣高峻,輕易不肯服人的。
但這段日子,三人不知不覺的,居然自然而然的開始服從李桓了。
李桓身上,如今有種讓他們心折的氣勢,好像傷官配印、命帶將星,令人不由自主的以他為主心骨。
他們哪裏知道,李桓可是兩世為人,而且在警校是學生會幹部,還是副中隊長,雖然連個副科都不是,但股級幹部,那也是領導啊。
說到領導氣質和管理能力,三個堂兄怎麽比得上他?
氣場一分出高下,氣場強的人,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主心骨和領頭狼。
別說三個堂兄,就是雲禟這個嶽父大人,好像也慢慢以李桓為首了。
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大人,兄長,”李桓一臉淡定,“今日略施小計,兌換了二千四百貫銅錢,可這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等!”
“不錯。”雲禟點頭,“等交鈔崩壞!四郎你是對的,裳兒夢到趙公元帥,肯定能靈驗了。”
“看今日交鈔庫的作為,交鈔近期之內,就可能大崩。”
李桓神色篤定,“交鈔崩潰是必然之事,可是…”
他一拍銅錢,“可是交鈔也會起死迴生!女真朝廷不會不管,鈔法是大金命脈,豈能一蹶不振?”
“我們的機會,就是等到交鈔暴跌,抄底買進!”
他不好說宋朝賠款輸血之事,隻能說金廷會救市。
雲禟咬牙,“那還是聽你的!等到交鈔大跌,我們再用銅錢兌換,或許能賺幾倍!”
李孝真擊掌笑道:“真是有趣!還能這麽發財!四郎,你這腦子額真是服了!”
雲裳則是有點恍惚。魂穿金朝,李桓居然和她在古代搞金融投機。
警察,金融犯罪也是刑警該管的吧?你自己又犯罪了哦。
……
李桓等人離開不到半個時辰,交鈔庫使就從轉運司衙門迴來。
他大步進入簽押房,滿頭油汗,小辮子都粘在頭上了,卻興衝衝的笑道:
“運使官人已經準了俺的條程!”庫使神色得意,“運使官人同意,明日就封庫,停止一切兌換銅錢!但銅錢兌換交鈔,可!”
“明日大早,一個謀克的甲兵會調到交鈔庫,防止亂民衝擊暴亂!”
“有這一謀克的女真勇士鎮壓,交鈔庫穩若泰山!”
“這說明什麽?列位,說明真要出大事了!俺的猜測準不準?列位服氣不服氣?”
副使等人都有些佩服庫使,真真假假的恭喜道:“大使官人高瞻遠矚,此次必受運使官人青睞,升遷指日可待啊。”
庫使很是受用,他拿起賬本,翻開今日的交易記錄,忽然皺眉道:
“為何不久前,還有人兌換了兩千四百貫銅錢?”
副使指著賬本,“大使請看,這是全鎮教藍田觀的一筆賬。兌換銅錢,是用來熔煉了鑄造東華帝君銅像。”
庫使雖然不悅,可聽說關係到全真教,隻能鬱鬱放下賬簿,歎息一聲道:
“我大金明明銅料緊缺,銅錢貴重,卻還準許佛道寺觀鑄造銅像!甚至熔錢造像!真是……真是豈有此理!”
判官好心提醒道:“大使官人慎言啊,這要是被那些法師道長知道,怕會有礙官人前程啊。”
庫使也不就此多說,道:“今夜連夜查交易賬目,找出城中曾經兌換不少銅錢,卻又沒有來曆的人,一一記錄在案。”
“一旦上麵要收繳銅錢,我等就直接用交鈔,和他們強行兌換。”
副使皺眉:“若是到時他們執意不肯呢?”
“不肯?”庫使冷笑,“我大金自有國情在此,豈能由他們任性?有人流血坐牢,他們就肯了。”
一聲令下,眾人隻好立刻查賬,將符合條件的交易者一一記錄在案。
名單上的人不知道,他們可能會淪為官府屠宰的羔羊。
隻是,其中沒有玄清道長。
在交鈔庫官吏眼裏,全真教當然是大有來曆的不可得罪者,不符合條件。
此時已經是酉時一刻,眾官吏正要下值歸家,忽然外麵傳來“報君知”的鑾鈴聲,夾雜著急驟的馬蹄聲。
城中馳馬,必有急事。
眾人正驚疑間,鑾鈴驟然在門外停歇,隨即聽見騎士下馬,嚷嚷著衝入大門的聲音。
“出事了!”庫使眉頭一皺,趕緊迎出。
卻見手持馬鞭的騎士已經進入院中,喝道:“運轉司轉達緊急公文!兵部四百裏加急!”
他取出一封文書,“庫使官人自看罷!”
庫使結果一看,立刻暴喝道:
“傳本官之令,即刻起不許兌換一枚銅錢!”
“宋廷決意北伐,大戰不可避免。為了籌措戰費,朝廷不得已下令保管銅錢!隻用交鈔!”
“為了大金,隻能苦一苦百姓了!”
雲禟摸著一貫貫的銅錢,嗅著銅臭的味道,一臉陶醉之情,“誰說銅臭?額就覺得香。”
“爹。”雲裳拿過他手中的錢,“你可別這樣,四郎他們還以為爹沒見過大錢呢。”
李桓看著銅錢,覺得踏實多了。
持有隨時會變成紙的交鈔,他睡覺都不踏實啊。
現在好了,都是銅錢硬通貨,比白銀更硬。
沒錯,從隋唐到元,銅錢才是第一通貨,其次才是金銀。尤其在金宋時期,銅錢是整個東亞最堅挺的貨幣。
用交鈔兌換銅錢,不易。可是用銅錢兌換金銀,很容易。
“四郎,”李孝真拿起一貫銅錢,“幸虧你機靈啊,若不是想出這個法子,如何能兌換這麽多銅錢?”
李孝成笑道:“福生無量天尊,玄清道長,真是得道高人啊,在下好生佩服。”
向來冷靜的李孝先,此時也忍不住喜上眉梢,“四郎,你這一招,大合兵法之道。”
“四郎,說句不中聽的話,你受傷之前,勇則勇矣,卻還沒有這等智謀。”
“被那女真惡人打了一棒,倒似是開竅了。難怪老人言,遭一劫,長一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三個堂兄此時對年幼的李桓,都有些敬服了。
之前,他們配合李桓,除了兄弟感情,也是因為李桓是嫡係嫡孫,未來的家主,按照李氏宗法,他們該當以李桓為首。
可是現在,他們不得不承認,李桓的智謀眼光,的確比他們強。
拋棄情誼和身份,他們也能嚐試接受李桓的統領了。
李孝真道:“如今這麽多銅錢,四郎,你說接下來怎麽辦?”
三人半耕半讀,既能識字知書,也精通弓馬,心氣高峻,輕易不肯服人的。
但這段日子,三人不知不覺的,居然自然而然的開始服從李桓了。
李桓身上,如今有種讓他們心折的氣勢,好像傷官配印、命帶將星,令人不由自主的以他為主心骨。
他們哪裏知道,李桓可是兩世為人,而且在警校是學生會幹部,還是副中隊長,雖然連個副科都不是,但股級幹部,那也是領導啊。
說到領導氣質和管理能力,三個堂兄怎麽比得上他?
氣場一分出高下,氣場強的人,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主心骨和領頭狼。
別說三個堂兄,就是雲禟這個嶽父大人,好像也慢慢以李桓為首了。
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大人,兄長,”李桓一臉淡定,“今日略施小計,兌換了二千四百貫銅錢,可這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等!”
“不錯。”雲禟點頭,“等交鈔崩壞!四郎你是對的,裳兒夢到趙公元帥,肯定能靈驗了。”
“看今日交鈔庫的作為,交鈔近期之內,就可能大崩。”
李桓神色篤定,“交鈔崩潰是必然之事,可是…”
他一拍銅錢,“可是交鈔也會起死迴生!女真朝廷不會不管,鈔法是大金命脈,豈能一蹶不振?”
“我們的機會,就是等到交鈔暴跌,抄底買進!”
他不好說宋朝賠款輸血之事,隻能說金廷會救市。
雲禟咬牙,“那還是聽你的!等到交鈔大跌,我們再用銅錢兌換,或許能賺幾倍!”
李孝真擊掌笑道:“真是有趣!還能這麽發財!四郎,你這腦子額真是服了!”
雲裳則是有點恍惚。魂穿金朝,李桓居然和她在古代搞金融投機。
警察,金融犯罪也是刑警該管的吧?你自己又犯罪了哦。
……
李桓等人離開不到半個時辰,交鈔庫使就從轉運司衙門迴來。
他大步進入簽押房,滿頭油汗,小辮子都粘在頭上了,卻興衝衝的笑道:
“運使官人已經準了俺的條程!”庫使神色得意,“運使官人同意,明日就封庫,停止一切兌換銅錢!但銅錢兌換交鈔,可!”
“明日大早,一個謀克的甲兵會調到交鈔庫,防止亂民衝擊暴亂!”
“有這一謀克的女真勇士鎮壓,交鈔庫穩若泰山!”
“這說明什麽?列位,說明真要出大事了!俺的猜測準不準?列位服氣不服氣?”
副使等人都有些佩服庫使,真真假假的恭喜道:“大使官人高瞻遠矚,此次必受運使官人青睞,升遷指日可待啊。”
庫使很是受用,他拿起賬本,翻開今日的交易記錄,忽然皺眉道:
“為何不久前,還有人兌換了兩千四百貫銅錢?”
副使指著賬本,“大使請看,這是全鎮教藍田觀的一筆賬。兌換銅錢,是用來熔煉了鑄造東華帝君銅像。”
庫使雖然不悅,可聽說關係到全真教,隻能鬱鬱放下賬簿,歎息一聲道:
“我大金明明銅料緊缺,銅錢貴重,卻還準許佛道寺觀鑄造銅像!甚至熔錢造像!真是……真是豈有此理!”
判官好心提醒道:“大使官人慎言啊,這要是被那些法師道長知道,怕會有礙官人前程啊。”
庫使也不就此多說,道:“今夜連夜查交易賬目,找出城中曾經兌換不少銅錢,卻又沒有來曆的人,一一記錄在案。”
“一旦上麵要收繳銅錢,我等就直接用交鈔,和他們強行兌換。”
副使皺眉:“若是到時他們執意不肯呢?”
“不肯?”庫使冷笑,“我大金自有國情在此,豈能由他們任性?有人流血坐牢,他們就肯了。”
一聲令下,眾人隻好立刻查賬,將符合條件的交易者一一記錄在案。
名單上的人不知道,他們可能會淪為官府屠宰的羔羊。
隻是,其中沒有玄清道長。
在交鈔庫官吏眼裏,全真教當然是大有來曆的不可得罪者,不符合條件。
此時已經是酉時一刻,眾官吏正要下值歸家,忽然外麵傳來“報君知”的鑾鈴聲,夾雜著急驟的馬蹄聲。
城中馳馬,必有急事。
眾人正驚疑間,鑾鈴驟然在門外停歇,隨即聽見騎士下馬,嚷嚷著衝入大門的聲音。
“出事了!”庫使眉頭一皺,趕緊迎出。
卻見手持馬鞭的騎士已經進入院中,喝道:“運轉司轉達緊急公文!兵部四百裏加急!”
他取出一封文書,“庫使官人自看罷!”
庫使結果一看,立刻暴喝道:
“傳本官之令,即刻起不許兌換一枚銅錢!”
“宋廷決意北伐,大戰不可避免。為了籌措戰費,朝廷不得已下令保管銅錢!隻用交鈔!”
“為了大金,隻能苦一苦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