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蒲察懷真有點不耐煩,七斤鹽趕緊說道:“郎君,奴才在石抹家兩年,沒有探查到異常啊。”
一邊說,一邊繃緊渾身的肌肉。
“石抹明安雖然召見過契丹乣軍的幾個詳穩,可也是例行公事,都是分內之事。”
“府中的賬目上,既沒有他收買那些詳穩的支出,也沒有那些詳穩送禮的收入。”
“和中京耶律家的往來,也沒有什麽異常。”
“石抹夫人隻知道吃齋念佛。石抹福果隻貪口腹之欲,習武學文也隻是走個過場,敷衍其父而已,其父也不苛求。”
“以奴才所見,若是石抹明安真的心存異誌,怎麽可能不嚴加督導其子學文習武?”
他說這些話,當然是想離開石抹府,早點結束臥底的任務。
畢竟臥底是提心吊膽,夜裏睡覺都不敢說夢話的事業。
“狗奴才!”蒲察懷真不耐之下,抬腿一腳踹過去,“這才兩年,你就要撂挑子?打量刺事所的飯是好吃的麽!”
七斤鹽早有準備,受了這一腳倒也不疼,齜牙咧嘴的討饒道:“郎君饒命!奴才不敢!”
蒲察懷真怕他大意誤事,冷著臉子提醒道:
“那幾個契丹乣軍的詳穩,都曾是石抹氏的老部下,西北幾萬乣軍,都在他們的手裏捏著!”
“沒有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盯著石抹明安,就算俺父子放心,中京刺事所也不會放心。”
宋有機速房,金有刺事所。
刺事,本是遼朝間諜。當年遼國多次派遣刺事,潛入宋境刺探機密,曾經發生過幾次破獲間諜的大案。
金滅遼後,也繼承了遼國的刺事機構。刺事所雖然極其低調,卻是直屬金朝樞密院(都元帥府)和尚書省。
蒲察懷真父子,就是刺事所的秘密成員,主要是監視西北契丹乣軍,防止契丹乣軍叛亂。
而最重要的監視對象,就是陝西統軍副使、京兆路副都管,石抹明安!
……
石抹府內院,明禧堂。
午後的春光照在西窗,穿欞入牖,畫堂內微塵浮動,光影迷離。
玉石屏風前,耶律寅娘正趺坐錦榻之上進餐。
這些日子,她在外麵風餐露宿,吃粟米幹糧充饑,都沒好好吃頓飯食。
委實有些饞了。
雖說一個時辰後就是洗塵壓驚的晚宴,可眼下填飽肚子,晚宴上就可少吃,也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多三分淑女氣象。
侍女雀橋等人,各自捧著小巧精致的食盒,站在一邊伺候著。
蕭福果好整以暇的趺坐在她的下首,從旁邊的博古架上抽出一本《六韜》,看的十分入迷。
耶律寅娘吃的不多。她最後用完一缽契丹奶茶,這才接過雀橋遞上的漱口茶,吐在另一個侍女遞上的渣鬥裏。
然後揮手讓雀橋等人退下,隻剩下表姐弟兩人在場,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
“都安排妥當了?”
蕭福果放下《六韜》,抬起胖唿唿的圓臉,正色道:
“都安排妥當了,絕對不會慢待。今夜的晚宴,父親大人也會出席。”
“這幾個人都是猛將之才。李桓雖然最小,卻是他們之中最有心眼的一個。”
“有點眼力。”耶律寅娘微微一笑,“你覺得李桓是個什麽樣的人?”
蕭福果眯著小眼睛,摩挲著耳邊的小辮子,沉吟一下說道:
“此人少年老成,人小鬼大,雖沒顯示什麽手段,卻讓人難以琢磨,摸不透他的性子,似乎胸有丘壑。”
“他本是破落戶,按說沒見過場麵,卻氣度從容,鎮定自若,又像是出身顯赫的大家子弟。”
“他們進了官邸,那幾人都是嘖嘖稱奇,神色豔羨。待我熱情相待,又是受寵若驚。可是李桓安之若素,閑庭信步一般。”
“若是此人本性如此,那便是天生的大將風度了。如此自信滿滿,底氣十足,多半是真有才情,不像是虛張聲勢。”
“另外,他又令人心生親近。但又讓人親而難犯。”
耶律寅娘讚許的點點頭,“不錯。你察人觀色的本事,確實進益了。你說的大差不差,但有一點你不了解。”
“我和李桓相處數日,知他是個熱血男兒,很有些古道俠腸的風範,胸懷正義,心有仁慈。”
“這就是為何你覺得,他能令人心生親近。誠如《素書》所言:仁者,人之所親,以遂其成。”
“他年紀雖小,卻是個有武力的仁者。”
“仁者?”蕭福果沒有想到,表姐對李桓的評價這麽高。
“你不信?”耶律寅娘神色肅然,“這一路上,見到流民乞丐,莊園農奴,他便神色憐憫。”
“見到莊稼幹旱,衙役崔科,也是麵有憂色。”
“我暗中留心觀察,都沒有逃過我的眼睛。”
蕭福果笑了,“他竟真憂心?”
耶律寅娘搖頭:“沒有仁慈之心,怕是很難偽裝的出。小小年紀,委實不易了。”
“可是他敢果斷殺人,又絕不可能迂腐懦弱。”
蕭福果歎息一聲道:“原來如此,還真有三分古風。表姐這麽一說,小弟倒是覺得,和楚材表哥很是相似。”
耶律寅娘笑道:“他和你楚材表哥,的確是同一類人。隻是,你表哥文勝質,李桓卻是質勝文。”
“不過,雖說他心性上佳,可到底有多大本事,卻是難說的很。”
“起碼現在,還沒有看到他有什麽手段。”
“無論如何,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仕途之上,我們還是要幫一把。”
“對於李桓這種人,人情恩義就是最好的招攬之法。”
“不易。”蕭福果搖頭,“李桓是漢人,我們契丹人如今又受壓製,薦舉權…名存實亡,要推薦品官,難。”
他指指自己的鼻子,“就說俺,比李桓還大一些,不也沒有出仕?俺都沒有官職,李桓還用說?”
“你再等兩年。”耶律寅娘安撫道,“最多兩年,一個正九品的實缺少不了你的。你今年才十六。”
“至於李桓,一等吏員的實職,倒是能幫他拿到手。”
“一等吏員。”蕭福果點頭,“雖然不入品官,這起步也很不錯了。到時,他們兄弟就能收入囊中了。”
金朝吏員之權,曆代最重,很多時候可以和官員分庭抗禮。更重要的是,金朝吏員和官員之間的上下流動,是打通的。
吏員可以升入官員,官員也能降到吏員。
這個體製,使得吏員也不為人所輕,算是不錯的出路。
耶律寅娘道:“要幹大事,無非是錢糧和人才。網羅人才既要不拘一格,又要禮賢下士,要義就是誠意為先,心誠則靈。”
“是。”蕭福果神色一正,“不過會不會引起蒲察家和完顏家的懷疑?”
耶律寅娘冷笑:“這點懷疑算得了什麽?哪家還不招攬幾個人才?沒有證據,他們能把我們如何?”
“蔡家八賊害我,應該就是和蒲察家有關。他們想激怒我們。”
正說到這裏,忽然外麵傳來一個聲音道:“郎君。”
蕭福果眉頭一皺,“說。”
那人小聲道:“半個時辰前,七斤鹽又去了蒲察家。這是第十九次。”
“第十九次…”蕭福果嗬嗬一笑,“隨他去。”
“喏!”
一邊說,一邊繃緊渾身的肌肉。
“石抹明安雖然召見過契丹乣軍的幾個詳穩,可也是例行公事,都是分內之事。”
“府中的賬目上,既沒有他收買那些詳穩的支出,也沒有那些詳穩送禮的收入。”
“和中京耶律家的往來,也沒有什麽異常。”
“石抹夫人隻知道吃齋念佛。石抹福果隻貪口腹之欲,習武學文也隻是走個過場,敷衍其父而已,其父也不苛求。”
“以奴才所見,若是石抹明安真的心存異誌,怎麽可能不嚴加督導其子學文習武?”
他說這些話,當然是想離開石抹府,早點結束臥底的任務。
畢竟臥底是提心吊膽,夜裏睡覺都不敢說夢話的事業。
“狗奴才!”蒲察懷真不耐之下,抬腿一腳踹過去,“這才兩年,你就要撂挑子?打量刺事所的飯是好吃的麽!”
七斤鹽早有準備,受了這一腳倒也不疼,齜牙咧嘴的討饒道:“郎君饒命!奴才不敢!”
蒲察懷真怕他大意誤事,冷著臉子提醒道:
“那幾個契丹乣軍的詳穩,都曾是石抹氏的老部下,西北幾萬乣軍,都在他們的手裏捏著!”
“沒有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盯著石抹明安,就算俺父子放心,中京刺事所也不會放心。”
宋有機速房,金有刺事所。
刺事,本是遼朝間諜。當年遼國多次派遣刺事,潛入宋境刺探機密,曾經發生過幾次破獲間諜的大案。
金滅遼後,也繼承了遼國的刺事機構。刺事所雖然極其低調,卻是直屬金朝樞密院(都元帥府)和尚書省。
蒲察懷真父子,就是刺事所的秘密成員,主要是監視西北契丹乣軍,防止契丹乣軍叛亂。
而最重要的監視對象,就是陝西統軍副使、京兆路副都管,石抹明安!
……
石抹府內院,明禧堂。
午後的春光照在西窗,穿欞入牖,畫堂內微塵浮動,光影迷離。
玉石屏風前,耶律寅娘正趺坐錦榻之上進餐。
這些日子,她在外麵風餐露宿,吃粟米幹糧充饑,都沒好好吃頓飯食。
委實有些饞了。
雖說一個時辰後就是洗塵壓驚的晚宴,可眼下填飽肚子,晚宴上就可少吃,也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多三分淑女氣象。
侍女雀橋等人,各自捧著小巧精致的食盒,站在一邊伺候著。
蕭福果好整以暇的趺坐在她的下首,從旁邊的博古架上抽出一本《六韜》,看的十分入迷。
耶律寅娘吃的不多。她最後用完一缽契丹奶茶,這才接過雀橋遞上的漱口茶,吐在另一個侍女遞上的渣鬥裏。
然後揮手讓雀橋等人退下,隻剩下表姐弟兩人在場,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
“都安排妥當了?”
蕭福果放下《六韜》,抬起胖唿唿的圓臉,正色道:
“都安排妥當了,絕對不會慢待。今夜的晚宴,父親大人也會出席。”
“這幾個人都是猛將之才。李桓雖然最小,卻是他們之中最有心眼的一個。”
“有點眼力。”耶律寅娘微微一笑,“你覺得李桓是個什麽樣的人?”
蕭福果眯著小眼睛,摩挲著耳邊的小辮子,沉吟一下說道:
“此人少年老成,人小鬼大,雖沒顯示什麽手段,卻讓人難以琢磨,摸不透他的性子,似乎胸有丘壑。”
“他本是破落戶,按說沒見過場麵,卻氣度從容,鎮定自若,又像是出身顯赫的大家子弟。”
“他們進了官邸,那幾人都是嘖嘖稱奇,神色豔羨。待我熱情相待,又是受寵若驚。可是李桓安之若素,閑庭信步一般。”
“若是此人本性如此,那便是天生的大將風度了。如此自信滿滿,底氣十足,多半是真有才情,不像是虛張聲勢。”
“另外,他又令人心生親近。但又讓人親而難犯。”
耶律寅娘讚許的點點頭,“不錯。你察人觀色的本事,確實進益了。你說的大差不差,但有一點你不了解。”
“我和李桓相處數日,知他是個熱血男兒,很有些古道俠腸的風範,胸懷正義,心有仁慈。”
“這就是為何你覺得,他能令人心生親近。誠如《素書》所言:仁者,人之所親,以遂其成。”
“他年紀雖小,卻是個有武力的仁者。”
“仁者?”蕭福果沒有想到,表姐對李桓的評價這麽高。
“你不信?”耶律寅娘神色肅然,“這一路上,見到流民乞丐,莊園農奴,他便神色憐憫。”
“見到莊稼幹旱,衙役崔科,也是麵有憂色。”
“我暗中留心觀察,都沒有逃過我的眼睛。”
蕭福果笑了,“他竟真憂心?”
耶律寅娘搖頭:“沒有仁慈之心,怕是很難偽裝的出。小小年紀,委實不易了。”
“可是他敢果斷殺人,又絕不可能迂腐懦弱。”
蕭福果歎息一聲道:“原來如此,還真有三分古風。表姐這麽一說,小弟倒是覺得,和楚材表哥很是相似。”
耶律寅娘笑道:“他和你楚材表哥,的確是同一類人。隻是,你表哥文勝質,李桓卻是質勝文。”
“不過,雖說他心性上佳,可到底有多大本事,卻是難說的很。”
“起碼現在,還沒有看到他有什麽手段。”
“無論如何,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仕途之上,我們還是要幫一把。”
“對於李桓這種人,人情恩義就是最好的招攬之法。”
“不易。”蕭福果搖頭,“李桓是漢人,我們契丹人如今又受壓製,薦舉權…名存實亡,要推薦品官,難。”
他指指自己的鼻子,“就說俺,比李桓還大一些,不也沒有出仕?俺都沒有官職,李桓還用說?”
“你再等兩年。”耶律寅娘安撫道,“最多兩年,一個正九品的實缺少不了你的。你今年才十六。”
“至於李桓,一等吏員的實職,倒是能幫他拿到手。”
“一等吏員。”蕭福果點頭,“雖然不入品官,這起步也很不錯了。到時,他們兄弟就能收入囊中了。”
金朝吏員之權,曆代最重,很多時候可以和官員分庭抗禮。更重要的是,金朝吏員和官員之間的上下流動,是打通的。
吏員可以升入官員,官員也能降到吏員。
這個體製,使得吏員也不為人所輕,算是不錯的出路。
耶律寅娘道:“要幹大事,無非是錢糧和人才。網羅人才既要不拘一格,又要禮賢下士,要義就是誠意為先,心誠則靈。”
“是。”蕭福果神色一正,“不過會不會引起蒲察家和完顏家的懷疑?”
耶律寅娘冷笑:“這點懷疑算得了什麽?哪家還不招攬幾個人才?沒有證據,他們能把我們如何?”
“蔡家八賊害我,應該就是和蒲察家有關。他們想激怒我們。”
正說到這裏,忽然外麵傳來一個聲音道:“郎君。”
蕭福果眉頭一皺,“說。”
那人小聲道:“半個時辰前,七斤鹽又去了蒲察家。這是第十九次。”
“第十九次…”蕭福果嗬嗬一笑,“隨他去。”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