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知道,南宋是秦漢以來最重視用間諜的時期。
說起諜報能力,南宋比明朝強太多了。明朝廠衛隻是窩裏橫,其實算不上真正的諜報機關。
南宋有兩個特務機關。一是高調的皇城司,二是因為低調神秘而鮮為人知的機速房。
機速房是高宗趙構下令組建的密諜機構,直屬樞密院,司掌對外情報,刺探、策反、暴動、暗殺、鋤奸、臥底…
現代特務幹的事情,南宋機速房都幹過。
這是一個類似軍統和軍情局般的組織。
嶽飛、韓世忠的軍事行動,多次和機速房的情報有關。
海陵王完顏亮南征大敗,機速房的間諜特務,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機速房的情報是分等級的。李桓判斷,這封送給“藥師元帥”的蠟書,等級不高。
李桓的職業習慣,下意識的利用掌握的線索,分析推理起來:
這隻是機速房一般的任務。藥師元帥這樣的情報對象,一定很多。
南宋馬上就要開禧北伐了,為了在金朝境地策劃反叛,配合宋軍的正麵進攻,機速房一定會給很多金朝境內的反抗勢力和抗金分子送信。
“藥師元帥”,隻是其中一個罷了。
“藥師元帥”的人馬不多,他一直躲在秦嶺深處,似乎對南宋沒有用處。
但是,一旦宋軍北伐,關中金軍主力南下,鳳翔到京兆一帶空虛,那麽藥師元帥就一定會出山,攻打縣城。
即便是為了搶奪一批資源,藥師元帥也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而金朝早就失去漢人的民心,一旦有人造反,就可能會雲集響應。
若是十個藥師元帥,百個藥師元帥呢?
起碼,也能給金人製造一些麻煩。
藥師元帥人馬不到千人,卻能被“機速房”看中,還專門來拉攏,也足以說明此人很不簡單,絕非一般的山大王。
可是,送信的間諜太倒黴,居然被蔡家八賊打劫,他為了活命,肯定交出了蠟書。
但蔡家八賊為了投奔藥師元帥,幹脆幹掉了那個間諜,他們自己去送蠟書,作為入夥的禮物。
如今,這個蠟書卻落到了自己的手裏。
該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這封蠟書?
李桓立刻就想到了騙子雲裳。
那女人一定有辦法大做文章。
李桓不動聲色的將蠟書揣進懷裏,沒有解釋。
李孝真等三人見他什麽也沒說,都是心中有數的暫時不問。
耶律寅娘見李桓沒有說的意思,也很知趣的沒有問。
雖然她真的很好奇。
李桓對她的評價,也更高了一些。
這是個很聰明的女人,不愧是耶律楚材的姐姐。
耶律寅娘神色鄭重的說道:“小郎君,你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如果你去中京,一定能和舍弟成為朋友。”
“敢問小郎君尊姓大名?救命大恩,豈能不知恩公姓名?”
李桓早就知道對方會有此一問,一直等著呢。聞言淡然說道:
“在下隴西李桓,恩公二字萬不敢當。”
耶律寅娘眼睛一亮,神色一正:“可是隴西李氏?那可是漢家千年華族,和李唐係出同源啊,妾身卻是失敬了。”
心道:果然出身不凡,那便是了。
李桓歎息一聲,搖頭道:“說來徒惹人笑。甚麽千年華族,早就風吹雨打去。如今李氏族人天涯零落,門楣衰微,不過寒門小戶。”
雖然沒落的門閥在庶族地主興起的宋朝就沒了影響力,可在遼金卻又不同。
遼金對於貴族階層的認同,遠超如今的宋人。
他們認為,世族高門天生就應該世世代代的享受尊榮,而不應該被替代。
很多契丹、女真貴族對消亡的漢家世族津津樂道,緬懷不已,很有一點兔死狐悲的意思。
這就是為何金章宗的李元妃,還會假冒隴西李氏的郡望,編造隴西李氏的出身。
因為這麽幹,的確能為李氏外戚塗脂抹粉。
不過,李桓的確是隴西李,如假包換。
所以,耶律寅娘的得知李桓是隴西李氏出身,對他的評價又高了一個台階。
而且,她也不懷疑李桓說謊,甚至覺得本該如此。
“李小郎君為何不嚐試科舉入仕?以郎君之家傳,進入官學不難。”耶律寅娘試探著說道,心中起了招攬之意。
她能看出,李桓不是官學生。
李桓道:“大娘子高看在下了。我可是漢人,科舉何其艱難?就算僥幸進了官學,也不過蹉跎半生,還不如胥吏。”
漢人在金朝考科舉有多難?
大才子元好問,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可他考了二十年,六次落榜,直到金朝快滅亡了缺乏人才,才讓他考中進士。
就算考中進士的漢人,也往往多年無法遷升,絕大多數都是當一輩子小官。
比如元好問的父親元格,倒是考中了進士,卻至死都是縣令。
金朝仕途的主要渠道,是門蔭、薦舉、世襲、軍功,主要對女真人開放,渤海人次之。
進士官員反而不是主流。就算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女真科進士,而不是漢科進士。
至於武舉…不好意思,隻允許女真人和渤海人考,漢人和契丹人都沒資格。
耶律寅娘也不由微歎一聲,“我明白了。朝廷對漢人猜忌太重,漢人入仕的確艱難。其實,契丹人又何嚐不是如此?”
契丹人起兵反金之後,金朝就失去了對契丹人本就不多的信任,同樣對契丹人大加猜忌。
受到重用的契丹人寥寥無幾。她這一家,已經是極少數的幸運者了。
漢人和契丹人,在金朝就是難兄難弟。
耶律寅娘想了想,“如果小郎君願意去中京,我倒是可以請求阿兄,幫小郎君走走門路,試試運氣,看看能否謀取一個吏員。”
“若是先父還在世,就算入流的品官,也不是不可能。”
她沒有把握,不過這也是報答李桓的一種方式了。
在如今的大金,吏員出身也不錯。按照金格,吏員也能升遷成為官員。官和吏之間,不像宋人那樣涇渭分明。
“那就謝過耶律娘子了。”李桓哪裏會拒絕?
“說來也巧。在下不久之後,剛好要去中京。”
雖然雲裳決定騙取官位,但能不能成功還是個天大的問號。有耶律寅娘幫忙,哪怕最終撈到一個吏員,也總比沒有強。
李桓吃慣了編製飯,沒了編製還真不習慣。
耶律寅娘嫣然笑道:“那好的很。過段時日,我也要返迴中京,到時大家可以同行,路上也有個照應。”
“你跟我一起走,路上還能借用驛站。”
從關中迴中京迢迢兩千餘裏,要一個多月才能到。這一路上沒那麽太平,多幾個人同行,當然更安全。
李桓當然也巴不得。有耶律寅娘這個高官千金,他就能蹭驛站了,不知省卻多少事。
待到李孝真等三人將蔡家八賊的屍體掩埋,李桓就拎著一羊皮袋的贓物,帶著耶律寅娘迴到官道。
“哎呀四郎!”雲禟如釋重負之下,不禁跺腳,“如何去了恁久才迴轉!”
他一指馬車,“雲裳擔心的了不得!”
說起諜報能力,南宋比明朝強太多了。明朝廠衛隻是窩裏橫,其實算不上真正的諜報機關。
南宋有兩個特務機關。一是高調的皇城司,二是因為低調神秘而鮮為人知的機速房。
機速房是高宗趙構下令組建的密諜機構,直屬樞密院,司掌對外情報,刺探、策反、暴動、暗殺、鋤奸、臥底…
現代特務幹的事情,南宋機速房都幹過。
這是一個類似軍統和軍情局般的組織。
嶽飛、韓世忠的軍事行動,多次和機速房的情報有關。
海陵王完顏亮南征大敗,機速房的間諜特務,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機速房的情報是分等級的。李桓判斷,這封送給“藥師元帥”的蠟書,等級不高。
李桓的職業習慣,下意識的利用掌握的線索,分析推理起來:
這隻是機速房一般的任務。藥師元帥這樣的情報對象,一定很多。
南宋馬上就要開禧北伐了,為了在金朝境地策劃反叛,配合宋軍的正麵進攻,機速房一定會給很多金朝境內的反抗勢力和抗金分子送信。
“藥師元帥”,隻是其中一個罷了。
“藥師元帥”的人馬不多,他一直躲在秦嶺深處,似乎對南宋沒有用處。
但是,一旦宋軍北伐,關中金軍主力南下,鳳翔到京兆一帶空虛,那麽藥師元帥就一定會出山,攻打縣城。
即便是為了搶奪一批資源,藥師元帥也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而金朝早就失去漢人的民心,一旦有人造反,就可能會雲集響應。
若是十個藥師元帥,百個藥師元帥呢?
起碼,也能給金人製造一些麻煩。
藥師元帥人馬不到千人,卻能被“機速房”看中,還專門來拉攏,也足以說明此人很不簡單,絕非一般的山大王。
可是,送信的間諜太倒黴,居然被蔡家八賊打劫,他為了活命,肯定交出了蠟書。
但蔡家八賊為了投奔藥師元帥,幹脆幹掉了那個間諜,他們自己去送蠟書,作為入夥的禮物。
如今,這個蠟書卻落到了自己的手裏。
該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這封蠟書?
李桓立刻就想到了騙子雲裳。
那女人一定有辦法大做文章。
李桓不動聲色的將蠟書揣進懷裏,沒有解釋。
李孝真等三人見他什麽也沒說,都是心中有數的暫時不問。
耶律寅娘見李桓沒有說的意思,也很知趣的沒有問。
雖然她真的很好奇。
李桓對她的評價,也更高了一些。
這是個很聰明的女人,不愧是耶律楚材的姐姐。
耶律寅娘神色鄭重的說道:“小郎君,你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如果你去中京,一定能和舍弟成為朋友。”
“敢問小郎君尊姓大名?救命大恩,豈能不知恩公姓名?”
李桓早就知道對方會有此一問,一直等著呢。聞言淡然說道:
“在下隴西李桓,恩公二字萬不敢當。”
耶律寅娘眼睛一亮,神色一正:“可是隴西李氏?那可是漢家千年華族,和李唐係出同源啊,妾身卻是失敬了。”
心道:果然出身不凡,那便是了。
李桓歎息一聲,搖頭道:“說來徒惹人笑。甚麽千年華族,早就風吹雨打去。如今李氏族人天涯零落,門楣衰微,不過寒門小戶。”
雖然沒落的門閥在庶族地主興起的宋朝就沒了影響力,可在遼金卻又不同。
遼金對於貴族階層的認同,遠超如今的宋人。
他們認為,世族高門天生就應該世世代代的享受尊榮,而不應該被替代。
很多契丹、女真貴族對消亡的漢家世族津津樂道,緬懷不已,很有一點兔死狐悲的意思。
這就是為何金章宗的李元妃,還會假冒隴西李氏的郡望,編造隴西李氏的出身。
因為這麽幹,的確能為李氏外戚塗脂抹粉。
不過,李桓的確是隴西李,如假包換。
所以,耶律寅娘的得知李桓是隴西李氏出身,對他的評價又高了一個台階。
而且,她也不懷疑李桓說謊,甚至覺得本該如此。
“李小郎君為何不嚐試科舉入仕?以郎君之家傳,進入官學不難。”耶律寅娘試探著說道,心中起了招攬之意。
她能看出,李桓不是官學生。
李桓道:“大娘子高看在下了。我可是漢人,科舉何其艱難?就算僥幸進了官學,也不過蹉跎半生,還不如胥吏。”
漢人在金朝考科舉有多難?
大才子元好問,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可他考了二十年,六次落榜,直到金朝快滅亡了缺乏人才,才讓他考中進士。
就算考中進士的漢人,也往往多年無法遷升,絕大多數都是當一輩子小官。
比如元好問的父親元格,倒是考中了進士,卻至死都是縣令。
金朝仕途的主要渠道,是門蔭、薦舉、世襲、軍功,主要對女真人開放,渤海人次之。
進士官員反而不是主流。就算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女真科進士,而不是漢科進士。
至於武舉…不好意思,隻允許女真人和渤海人考,漢人和契丹人都沒資格。
耶律寅娘也不由微歎一聲,“我明白了。朝廷對漢人猜忌太重,漢人入仕的確艱難。其實,契丹人又何嚐不是如此?”
契丹人起兵反金之後,金朝就失去了對契丹人本就不多的信任,同樣對契丹人大加猜忌。
受到重用的契丹人寥寥無幾。她這一家,已經是極少數的幸運者了。
漢人和契丹人,在金朝就是難兄難弟。
耶律寅娘想了想,“如果小郎君願意去中京,我倒是可以請求阿兄,幫小郎君走走門路,試試運氣,看看能否謀取一個吏員。”
“若是先父還在世,就算入流的品官,也不是不可能。”
她沒有把握,不過這也是報答李桓的一種方式了。
在如今的大金,吏員出身也不錯。按照金格,吏員也能升遷成為官員。官和吏之間,不像宋人那樣涇渭分明。
“那就謝過耶律娘子了。”李桓哪裏會拒絕?
“說來也巧。在下不久之後,剛好要去中京。”
雖然雲裳決定騙取官位,但能不能成功還是個天大的問號。有耶律寅娘幫忙,哪怕最終撈到一個吏員,也總比沒有強。
李桓吃慣了編製飯,沒了編製還真不習慣。
耶律寅娘嫣然笑道:“那好的很。過段時日,我也要返迴中京,到時大家可以同行,路上也有個照應。”
“你跟我一起走,路上還能借用驛站。”
從關中迴中京迢迢兩千餘裏,要一個多月才能到。這一路上沒那麽太平,多幾個人同行,當然更安全。
李桓當然也巴不得。有耶律寅娘這個高官千金,他就能蹭驛站了,不知省卻多少事。
待到李孝真等三人將蔡家八賊的屍體掩埋,李桓就拎著一羊皮袋的贓物,帶著耶律寅娘迴到官道。
“哎呀四郎!”雲禟如釋重負之下,不禁跺腳,“如何去了恁久才迴轉!”
他一指馬車,“雲裳擔心的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