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裳沒有猜錯,李桓的確很喜歡曆史。
他平時一大愛好,就是瀏覽曆史類書籍。他在警校的時候,業餘時間大多泡在圖書館看曆史資料。
“說說金朝?”李桓的目光不禁陰鬱起來。
“金朝從始至終,都在推行民族等級和民族壓迫政策。”
“《三朝北盟會編》看過沒?”
雲裳搖頭:“沒聽過。”
李桓道:“女真崛起前,還是氏族製度,連奴隸社會都不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就是猛安謀克。”
“猛安謀克是兵民合一的組織,平時漁獵,是生產組織。戰時打仗,是軍事組織。一個謀克是三百戶,又稱唿百戶。一個猛安有七到十個謀克,又稱千戶。”
“猛安和謀克,既是女真行政管理單位,也是金軍主力的正規編製。猛安長和謀克長,既是文職也是武官,同時也是世襲爵位。”
雲裳明白了,“就像清朝的八旗製度?”
李桓點頭,“和滿清八旗很像。謀克,就類似八旗的牛錄。猛安,就類似八旗的甲喇。兩者,很可能有曆史傳承關係。”
雲裳笑道:“如此說來,滿洲人真的就是女真人了?我聽說,滿洲人是什麽通古斯,胡裏改人啊,和女真人沒關係。。”
李桓一哂,“那是胡扯。胡裏改不是族名,而是地名。你不能說陝西人不是中國人吧?陝西隻是地名。”
“至於通古斯…從來沒有通古斯人,隻有通古斯語族。清朝滿洲和金國女真,都是通古斯語族的成員。”
“滿洲人的確不是金國女真的後裔,但毫無疑問,也是女真人的一支。”
雲裳恍然,“這麽說,努爾哈赤建國為金,的確有些依據,難怪都這麽野蠻。”
李桓道:“女真人的金朝,是典型的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女真貴族憑借冷兵器時代的野蠻武力,依靠奴隸氏族時代高效的組織性和動員性,攻滅了遼國和北宋。”
雲裳明麗的小臉也有點陰鬱了,“我知道嶽飛,韓世忠,完顏阿骨打,金兀術,還有靖康之恥,很慘。尤其是那些女人。”
李桓道:“靖康之恥的確很慘。當時不光是北宋君臣,整個北方都是一場大浩劫。金人用了幾年的時間,運送從中原搶來的財物、女子、奴隸。”
“五胡亂華之後,就數靖康之變最為慘烈。”
“這麽說吧,五胡以來,對漢人最兇殘、最貪婪的異族,就是女真人。什麽元朝的四等人製度,滿清的剃發易服和圈地,金朝都幹過。”
“這還是在南宋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假如南宋不存在,金朝對漢人的淩辱壓迫,隻會更加兇狠歹毒。”
雲裳的臉色也有點難看了,“金朝漢人的地位,難道比元清漢人的地位還不如?”
李桓冷笑:“沒錯。這就是比爛了。雖然都不是好東西,但相對而言,金朝更過分。”
“元朝漢人雖然受壓迫,高層卻還有一批漢人世侯,漢族大地主大官僚地位都不低,在朝中也自成一股勢力。元朝的漢軍集團也自成體係,由漢族大將統帥。”
“滿清野蠻陰險,可起碼能假惺惺的搞滿漢一家,蛋糕分配上不算太過分。地方州縣的政權,綠營漢軍的兵權,大體還在漢人手中。在中央朝廷,漢族官員能占一半。康麻子之後,八旗沒有再圈地侵民。”
“金朝就不同了。金朝占據中原一百多年,擔任公卿的多是女真八大世族,中小貴族世襲猛安謀克。渤海人當禦史,契丹人當武將,漢人大多隻能當中低級事務官,詞臣,附庸。”
“金朝的科舉也是糊弄人的,通過科舉做官的漢人很少。終金一朝,漢官都沒有什麽影響力。漢人數量占了九成,卻數不出幾個有分量的漢族大臣。”
“直到金朝窮途末路之際,仍然對漢官猜忌提防,不讓漢官參與機要。陝西參軍韓玉想要練兵勤王,立刻被誣為謀反,下獄瘐死。”
雲裳主動給李桓倒了一杯茶,“你繼續說,我聽的有點上火了。”
李桓喝了一口茶,說道:“金朝有四大惡政,都是毫無爭議的民族壓迫。哪四大惡政?”
“一是圈地圍獵,二是括地括粟,三是簽軍,四是濫發交鈔。”
“先說圈地圍獵。金朝為了保持女真人的尚武之風,下令在各地圈地當獵場,規模很大,往往一個獵場能占半個縣。”
“很多漢人的田地、墓園、山林都被圈為女真人的獵場,隻允許女真人進去騎馬射獵。不知道多少人失去家園。”
“金朝多次通檢推排,對漢人括田、括粟。什麽意思?就是找借口將漢人的田地奪走,送給各地的女真猛安謀克,你可以理解為金朝版本的跑馬圈地。括粟呢?就是奪取百姓的糧食,充公!”
“還有多次換地。將漢人的良田,換成女真人的荒地…變著法子損漢人肥女真。”
“經過多次括田、換地,中原耕地三分之二在女真人手裏,不到三分之一在漢人手中。女真人的人均田畝數,差不多是漢人的二十倍。”
二十倍!
就是不關心曆史的雲裳,聽到這個數據,也忍不住身上發冷。
李桓繼續道:“人均田畝數,女真人是漢人二十倍。漢人平均耕地兩三畝,女真人平均超過五十畝。這是什麽概念?”
“這意味著,哪怕是最普通的下層女真戶,起碼也能成為小地主。而大量的漢人,因為沒有耕地,隻能為女真戶當佃戶當農奴。”
“同時,很多漢族大地主變成小地主,甚至破產淪為佃農。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各地的女真豪族。這些女真豪族,還帶有奴隸主的性質。”
“就說李家,北宋時還是大地主,良田七千畝,家大業大。可是如今,隻剩下五百畝地,絕大多數都被女真貴族占了。”
“對契丹人也不客氣。金朝搜刮契丹人的馬匹,將契丹人遷到遼東女真故地,兩戶女真人夾一戶契丹人,嚴加監視。”
“更可惡的是,女真戶的稅率比漢人低的多。其中很多女真人,還屬於不課稅戶,一文不繳。”
“而漢人呢?不少還是二稅戶,除了國稅,還要向寺廟交稅。”
雲裳歎息一聲,“也就是說,漢人這麽苦,卻還是納稅主體。”
李桓點點頭,“金朝還大量征發漢人青壯當炮灰當軍奴,也就簽軍。還大量掠奪漢人為奴,也就是驅口。蒙古人就是和女真人學的。”
“女真男子被漢人稱為種人,為何被稱為種人?因為女真人口太少,為了快速增加人口,就大肆掠奪漢家女子為奴,把她們當成生育工具。他們猶如種馬一般,所以被稱為種人。”
“這可不是通婚,而是為奴。”
“金朝的種種政策,讓本就尖銳的民族矛盾更加嚴重,引發了一百多次反金起義,比如契丹大起義,紅襖軍大起義。”
“紅襖軍起義之後,口號就是殺光‘種人’,號召漢人報複,到處搜殺女真人。山東、淮北的女真人損失慘重,很多都被漢人報複性殺死。”
雲裳不禁皺眉,“種人?這麽惡心的麽?”
李桓哼了一聲,“何止這些?金朝奴隸製一直存在。元承金製,元朝的四等人製度,源頭就是金朝。”
“金律明文規定,女真人和漢人發生法律糾紛,哪怕女真人是白身,漢人是官員,受到懲罰的也是漢人,哪怕這漢官占理,也會被罷官。何況沒有官職的漢人?”
“就說我現在,如果狀告完顏歹古行兇,倒黴的反而是我,我有理也是無理。”
雲裳聽到這裏,反而笑了。
“嘻,警官,你現在承認,法律隻是統治者的工具了吧。你該清楚,所謂認真執法,未必就是正義公理吧?”
“我雖然騙了一百多億,可騙的都是巨貪的不義之財。騙來之後,還主要用來慈善和捐款,幫助了無數貧困兒童和弱勢群體。我的確觸犯了你們的法律,可你說我是壞人嗎?該死嗎?”
李桓沉默。
雲裳繼續道:“你現在來到金朝,適用的就是金朝的法律。金律明文搞種族歧視,你要是違反,是不是就是壞人?”
李桓搖頭:“你不要混淆概念,偷梁換柱。那能一樣?金律是帶有奴隸製色彩的法律,是一迴事麽?”
雲裳冷笑:“本質有多大區別?我看說到底也是大差不差。我不相信法律,除非我自己掌握法律。”
李桓揉揉耳朵,“我不和你辯論,毫無意義。”
雲裳擺擺手:“算了,不說這個。金朝的大概我已有了解,請你再說說陝西的現狀吧。”
他平時一大愛好,就是瀏覽曆史類書籍。他在警校的時候,業餘時間大多泡在圖書館看曆史資料。
“說說金朝?”李桓的目光不禁陰鬱起來。
“金朝從始至終,都在推行民族等級和民族壓迫政策。”
“《三朝北盟會編》看過沒?”
雲裳搖頭:“沒聽過。”
李桓道:“女真崛起前,還是氏族製度,連奴隸社會都不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就是猛安謀克。”
“猛安謀克是兵民合一的組織,平時漁獵,是生產組織。戰時打仗,是軍事組織。一個謀克是三百戶,又稱唿百戶。一個猛安有七到十個謀克,又稱千戶。”
“猛安和謀克,既是女真行政管理單位,也是金軍主力的正規編製。猛安長和謀克長,既是文職也是武官,同時也是世襲爵位。”
雲裳明白了,“就像清朝的八旗製度?”
李桓點頭,“和滿清八旗很像。謀克,就類似八旗的牛錄。猛安,就類似八旗的甲喇。兩者,很可能有曆史傳承關係。”
雲裳笑道:“如此說來,滿洲人真的就是女真人了?我聽說,滿洲人是什麽通古斯,胡裏改人啊,和女真人沒關係。。”
李桓一哂,“那是胡扯。胡裏改不是族名,而是地名。你不能說陝西人不是中國人吧?陝西隻是地名。”
“至於通古斯…從來沒有通古斯人,隻有通古斯語族。清朝滿洲和金國女真,都是通古斯語族的成員。”
“滿洲人的確不是金國女真的後裔,但毫無疑問,也是女真人的一支。”
雲裳恍然,“這麽說,努爾哈赤建國為金,的確有些依據,難怪都這麽野蠻。”
李桓道:“女真人的金朝,是典型的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女真貴族憑借冷兵器時代的野蠻武力,依靠奴隸氏族時代高效的組織性和動員性,攻滅了遼國和北宋。”
雲裳明麗的小臉也有點陰鬱了,“我知道嶽飛,韓世忠,完顏阿骨打,金兀術,還有靖康之恥,很慘。尤其是那些女人。”
李桓道:“靖康之恥的確很慘。當時不光是北宋君臣,整個北方都是一場大浩劫。金人用了幾年的時間,運送從中原搶來的財物、女子、奴隸。”
“五胡亂華之後,就數靖康之變最為慘烈。”
“這麽說吧,五胡以來,對漢人最兇殘、最貪婪的異族,就是女真人。什麽元朝的四等人製度,滿清的剃發易服和圈地,金朝都幹過。”
“這還是在南宋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假如南宋不存在,金朝對漢人的淩辱壓迫,隻會更加兇狠歹毒。”
雲裳的臉色也有點難看了,“金朝漢人的地位,難道比元清漢人的地位還不如?”
李桓冷笑:“沒錯。這就是比爛了。雖然都不是好東西,但相對而言,金朝更過分。”
“元朝漢人雖然受壓迫,高層卻還有一批漢人世侯,漢族大地主大官僚地位都不低,在朝中也自成一股勢力。元朝的漢軍集團也自成體係,由漢族大將統帥。”
“滿清野蠻陰險,可起碼能假惺惺的搞滿漢一家,蛋糕分配上不算太過分。地方州縣的政權,綠營漢軍的兵權,大體還在漢人手中。在中央朝廷,漢族官員能占一半。康麻子之後,八旗沒有再圈地侵民。”
“金朝就不同了。金朝占據中原一百多年,擔任公卿的多是女真八大世族,中小貴族世襲猛安謀克。渤海人當禦史,契丹人當武將,漢人大多隻能當中低級事務官,詞臣,附庸。”
“金朝的科舉也是糊弄人的,通過科舉做官的漢人很少。終金一朝,漢官都沒有什麽影響力。漢人數量占了九成,卻數不出幾個有分量的漢族大臣。”
“直到金朝窮途末路之際,仍然對漢官猜忌提防,不讓漢官參與機要。陝西參軍韓玉想要練兵勤王,立刻被誣為謀反,下獄瘐死。”
雲裳主動給李桓倒了一杯茶,“你繼續說,我聽的有點上火了。”
李桓喝了一口茶,說道:“金朝有四大惡政,都是毫無爭議的民族壓迫。哪四大惡政?”
“一是圈地圍獵,二是括地括粟,三是簽軍,四是濫發交鈔。”
“先說圈地圍獵。金朝為了保持女真人的尚武之風,下令在各地圈地當獵場,規模很大,往往一個獵場能占半個縣。”
“很多漢人的田地、墓園、山林都被圈為女真人的獵場,隻允許女真人進去騎馬射獵。不知道多少人失去家園。”
“金朝多次通檢推排,對漢人括田、括粟。什麽意思?就是找借口將漢人的田地奪走,送給各地的女真猛安謀克,你可以理解為金朝版本的跑馬圈地。括粟呢?就是奪取百姓的糧食,充公!”
“還有多次換地。將漢人的良田,換成女真人的荒地…變著法子損漢人肥女真。”
“經過多次括田、換地,中原耕地三分之二在女真人手裏,不到三分之一在漢人手中。女真人的人均田畝數,差不多是漢人的二十倍。”
二十倍!
就是不關心曆史的雲裳,聽到這個數據,也忍不住身上發冷。
李桓繼續道:“人均田畝數,女真人是漢人二十倍。漢人平均耕地兩三畝,女真人平均超過五十畝。這是什麽概念?”
“這意味著,哪怕是最普通的下層女真戶,起碼也能成為小地主。而大量的漢人,因為沒有耕地,隻能為女真戶當佃戶當農奴。”
“同時,很多漢族大地主變成小地主,甚至破產淪為佃農。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各地的女真豪族。這些女真豪族,還帶有奴隸主的性質。”
“就說李家,北宋時還是大地主,良田七千畝,家大業大。可是如今,隻剩下五百畝地,絕大多數都被女真貴族占了。”
“對契丹人也不客氣。金朝搜刮契丹人的馬匹,將契丹人遷到遼東女真故地,兩戶女真人夾一戶契丹人,嚴加監視。”
“更可惡的是,女真戶的稅率比漢人低的多。其中很多女真人,還屬於不課稅戶,一文不繳。”
“而漢人呢?不少還是二稅戶,除了國稅,還要向寺廟交稅。”
雲裳歎息一聲,“也就是說,漢人這麽苦,卻還是納稅主體。”
李桓點點頭,“金朝還大量征發漢人青壯當炮灰當軍奴,也就簽軍。還大量掠奪漢人為奴,也就是驅口。蒙古人就是和女真人學的。”
“女真男子被漢人稱為種人,為何被稱為種人?因為女真人口太少,為了快速增加人口,就大肆掠奪漢家女子為奴,把她們當成生育工具。他們猶如種馬一般,所以被稱為種人。”
“這可不是通婚,而是為奴。”
“金朝的種種政策,讓本就尖銳的民族矛盾更加嚴重,引發了一百多次反金起義,比如契丹大起義,紅襖軍大起義。”
“紅襖軍起義之後,口號就是殺光‘種人’,號召漢人報複,到處搜殺女真人。山東、淮北的女真人損失慘重,很多都被漢人報複性殺死。”
雲裳不禁皺眉,“種人?這麽惡心的麽?”
李桓哼了一聲,“何止這些?金朝奴隸製一直存在。元承金製,元朝的四等人製度,源頭就是金朝。”
“金律明文規定,女真人和漢人發生法律糾紛,哪怕女真人是白身,漢人是官員,受到懲罰的也是漢人,哪怕這漢官占理,也會被罷官。何況沒有官職的漢人?”
“就說我現在,如果狀告完顏歹古行兇,倒黴的反而是我,我有理也是無理。”
雲裳聽到這裏,反而笑了。
“嘻,警官,你現在承認,法律隻是統治者的工具了吧。你該清楚,所謂認真執法,未必就是正義公理吧?”
“我雖然騙了一百多億,可騙的都是巨貪的不義之財。騙來之後,還主要用來慈善和捐款,幫助了無數貧困兒童和弱勢群體。我的確觸犯了你們的法律,可你說我是壞人嗎?該死嗎?”
李桓沉默。
雲裳繼續道:“你現在來到金朝,適用的就是金朝的法律。金律明文搞種族歧視,你要是違反,是不是就是壞人?”
李桓搖頭:“你不要混淆概念,偷梁換柱。那能一樣?金律是帶有奴隸製色彩的法律,是一迴事麽?”
雲裳冷笑:“本質有多大區別?我看說到底也是大差不差。我不相信法律,除非我自己掌握法律。”
李桓揉揉耳朵,“我不和你辯論,毫無意義。”
雲裳擺擺手:“算了,不說這個。金朝的大概我已有了解,請你再說說陝西的現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