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914年)七月,驕陽似火,熱浪滾滾,但這並未阻擋李存勖那顆熾熱的心。
他親率大軍挺進河北,與成德軍王鎔、盧龍軍周德威在趙州勝利會師。
這次會師意義非凡,他們準備揮師南下,攻打梁國邢州。
邢州的守將閻寶,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是大梁邢洺節度使,威震一方。
但早年的閻寶卻沒有如今這般聲名遠揚,那時的他隻是泰寧軍節度使朱瑾麾下的一名小校而已。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閻寶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當年朱溫攻克兗州後,朱瑾逃往淮南,而閻寶則和胡規、康懷英等一同歸降了朱溫。
要說朱溫識人的眼光還是有一些本事,名不見經傳的低級軍官閻寶入了他的眼,慢慢委以重用。
後來朱溫屯軍河朔爭霸關西,閻寶才有了和葛從周、丁會、李思安、賀德倫這些猛將大將一塊征戰的機會,閻寶的威名漸漸顯露。
李存勖剛剛來到河北地區沒多久,梁朝的扛把子楊師厚就心急火燎地帶著軍隊趕來支援。
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戰鬥。
然而,這場戰鬥並沒有分出勝負,誰也沒有能夠戰勝對方。
經過一番思考後,李存勖決定還是撤退迴到晉陽。
畢竟,再這樣糾纏下去也不是辦法。
這次的河北之行遠不如他預期的那樣順利,李存勖感到非常失望。
他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打敗梁朝,但現實卻給了他一個狠狠的打擊。
看來,梁朝雖然已經衰落,但依然有一定的實力,想要輕易將其擊敗並非易事。
此時的梁朝猶如一隻百足之蟲,盡管已臨近死亡,但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要想徹底消滅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接下來,他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計劃,並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對付這個強大的對手。
特別是那個可惡的楊師厚,都一大把年紀了,卻還像隻貪婪的惡狼一樣,緊緊地咬著魏博這塊肥沃的土地不放。
每次自己一派出兵,那老家夥就立刻蹦出來,帶著“銀槍效節軍” ,使出那套出神入化的楊家槍法,搞得自己進退兩難。
而且,楊師厚不僅威望極高、實力超群,打起仗來更是一把好手。
有這樣一個人物鎮守在魏博,想要順利實施南下討伐梁朝的大計談何容易?如果他不死,自己根本就不敢輕易冒險出擊啊!
楊師厚是後梁最優秀將領,李存勖懼攻河北,正因為楊師厚及其創建之“銀槍效節軍”。
大梁貞明元年(公元 915 年)三月,距離李存勖率軍撤迴晉陽才過去了短短數月時間,但他對楊師厚的事情依舊憂心忡忡。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般從魏博傳來——楊師厚竟然去世了!這世間之事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前幾個月還生龍活虎的楊師厚怎麽說沒就沒了呢?
楊師厚的離世讓李存勖欣喜若狂,同時也讓遠在大梁的朱友貞興奮得手舞足蹈。
楊師厚此時是大梁的戰將地位排名第一,他因感念朱溫對他的恩情,所以對老朱的大梁是忠心的!
當朱友珪篡奪帝位時,魏州衙內都指揮使潘晏與大將臧延範、趙訓圖謀變亂,楊師厚並沒有因為朱友珪殺死朱溫而不管,而是先槍口對外,他派士兵抓捕殺死了叛亂分子。
過了兩天,又有人告訴楊師厚指揮使趙賓的陰謀,他夜晚領著部下穿上鎧甲,將等天亮時叛亂。
楊師厚率領親軍包圍了趙賓的府邸,將其抓獲。趙賓無法起兵反叛,隻得翻越城牆逃走。
楊師厚派遣騎兵追擊,一直追到肥鄉,將趙賓的黨羽一百多人全部抓獲。
迴城後,楊師厚在府門前將這些人斬首示眾。
朱友珪任命楊師厚為魏博節度使(即天雄軍節度使),並兼任檢校侍中。
不久之後,趙王王鎔和晉王李存勖侵犯魏州北部邊界,楊師厚率領軍隊到達唐店,擊敗了他們。
這一戰,楊師厚斬首五千級,活捉了三十多位敵軍將領。
此時的楊師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震天下。
朱友珪以他為患,詔令楊師厚到京。
朱友珪原本計劃得很好,他打算以商討軍情為由邀請楊師厚進京,並借此機會設計除掉他。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預期的發展。
楊師厚並不懼怕朱友珪,他毫不猶豫地帶領著手下兒郎們直奔洛陽。並親自帶領著十幾名親信進入城內,拜見朱友珪。
朱友珪由於擔心楊師厚的大軍攻城,他不敢輕易行動,反而送上大量的金銀財寶,試圖安撫他並化解危機。
最終,楊師厚收下了這些禮物,然後離開了京城,朱友珪暫時鬆了一口氣。
這次事件顯示出朱友珪的軟弱和無能,也暴露了他在政治鬥爭中的劣勢。
與此同時,楊師厚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威嚴,使得朱友珪不得不低頭求和。
這場較量給朱友珪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讓他認識到自己在權力爭奪中的困境。
朱友貞正在密謀討伐朱友珪的時候,他身邊的心腹大臣趙岩提醒道:“大王啊,咱們這次行動能否成功,關鍵還得看招討使楊師厚的態度。隻要他肯幫咱們的話,那咱們的大事就必定能成!”
朱友貞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立馬讓自己信任的人——馬慎交悄悄前去拜見楊師厚。
楊師厚這邊也沒閑著,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一直猶豫不決。
他對手下說:“都傳郢王弑君叛亂的時候,我沒有相信出兵討伐。
如今這君臣名分已定,如果我現在突然改變立場,別人會怎麽看我呢?”
楊師厚的部下聽後趕忙說道:“大人,您想錯啦!友珪弑殺君父,大家都這麽認為,所以他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惡人!而均王乃嫡子,討伐逆賊,可是正義之舉,這事要辦起來並不難。
萬一哪天均王真把這些反賊給滅了,那時候您可就被動啦!”
聽完這番話,楊師厚終於下定決心支持朱友貞。
他先是派自己手下的得力幹將——王舜賢前往洛陽,和袁象先共同商討此事;接著又命令朱漢賓率領軍隊駐守滑州,隨時準備接應。
朱友珪被誅後,朱友貞在東京即帝位,首先封楊師厚為鄴王,加封檢校太師、中書令,每次下詔不直唿其名,而以官爵號稱唿他,事無巨細,必先與楊師厚商量。
這時候楊師厚已經不太搭理朝廷了,朱友貞當了皇帝,楊師厚更是沒將其放在眼裏。
楊師厚身兼數職手握重兵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按說他已經做到了臣子的巔峰了,但他還是不滿足不收斂,反而還擅自截留財政,還花了大價錢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親軍稱“銀槍效節軍”。
楊師厚的晚年可以說是老來花,河朔地區本來是沒有上元節夜遊的習俗的,但是楊師厚為了自己享受強迫魏州百姓每家每戶必須立燈杆、挑燈籠。
他自己則花錢修造彩舫,夜遊禦河,極盡生色之娛。
這般享受還不算完,為了標榜自己的那些功績,他又找人從外地取巨石迴來,他要在巨石上銘刻自己的功績流傳後世。
這一路上用數百鐵車壯牛拉運,路上遇到的建築通通被摧毀,百姓們都無奈痛罵他,還給這事兒取了個雅號叫“碑來!”
可能百姓們也沒想到,這碑來還真就成“悲來”了,這一路耗費人力物力無數的碑來剛一到魏州楊師厚就入碑了。
等到楊師厚一死,朱友貞心裏上的那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朱友貞當即下令綴朝三日,暗中卻在宮中大擺宴席和手下心腹徹夜狂歡,大家一起慶祝楊老令公及時入碑。
此刻的皇宮大殿內,眾人都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唯有朱友貞的親信租庸使趙岩還算比較清醒冷靜一些。
隻見他滿臉凝重地走到朱友貞麵前,低聲提醒道:“陛下,如今楊老頭雖說是已經死了,但他手下的魏博軍卻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如果我們不能趁此機會徹底解決掉他們,恐怕後患無窮啊!”
朱友貞聽到這話,心中也是一驚,連忙點頭附和著表示認同,並好奇地詢問道:“趙愛卿所言極是,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趙岩見狀,便開始認真分析起來:“陛下,您想想看,當年的羅紹威和楊師厚都是因為有了魏博這塊地方才得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抓住時機,將魏博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他們的權力,這樣才能永絕後患啊!”
朱友貞聽後,不禁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他終於下定決心,決定聽從趙岩的建議。
於是,他立刻下令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準備著手實施這項計劃。
朱友貞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地看著下方的大臣們。他突然開口道:“朕決定將魏博軍一分為二!”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
眾臣紛紛議論起來,但誰也不敢輕易發言。
朱友貞繼續說道:“朕意已決,此事就這麽定了!即日起,以平盧節度使賀德倫為天雄節度使,下轄魏、博、澶三州;另以相州置昭德軍,以宣徽使張筠為節度使,下轄相、貝、衛三州。此外,朕還要派出開封尹劉鄩率領六萬大軍,自白馬出黃河,協助賀德倫和張筠赴任!”
眾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決定,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內亂。
但朱友貞心意已決,他們也隻能服從命令。
於是,一場權力的遊戲就此展開……
他親率大軍挺進河北,與成德軍王鎔、盧龍軍周德威在趙州勝利會師。
這次會師意義非凡,他們準備揮師南下,攻打梁國邢州。
邢州的守將閻寶,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是大梁邢洺節度使,威震一方。
但早年的閻寶卻沒有如今這般聲名遠揚,那時的他隻是泰寧軍節度使朱瑾麾下的一名小校而已。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閻寶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當年朱溫攻克兗州後,朱瑾逃往淮南,而閻寶則和胡規、康懷英等一同歸降了朱溫。
要說朱溫識人的眼光還是有一些本事,名不見經傳的低級軍官閻寶入了他的眼,慢慢委以重用。
後來朱溫屯軍河朔爭霸關西,閻寶才有了和葛從周、丁會、李思安、賀德倫這些猛將大將一塊征戰的機會,閻寶的威名漸漸顯露。
李存勖剛剛來到河北地區沒多久,梁朝的扛把子楊師厚就心急火燎地帶著軍隊趕來支援。
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戰鬥。
然而,這場戰鬥並沒有分出勝負,誰也沒有能夠戰勝對方。
經過一番思考後,李存勖決定還是撤退迴到晉陽。
畢竟,再這樣糾纏下去也不是辦法。
這次的河北之行遠不如他預期的那樣順利,李存勖感到非常失望。
他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打敗梁朝,但現實卻給了他一個狠狠的打擊。
看來,梁朝雖然已經衰落,但依然有一定的實力,想要輕易將其擊敗並非易事。
此時的梁朝猶如一隻百足之蟲,盡管已臨近死亡,但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要想徹底消滅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接下來,他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計劃,並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對付這個強大的對手。
特別是那個可惡的楊師厚,都一大把年紀了,卻還像隻貪婪的惡狼一樣,緊緊地咬著魏博這塊肥沃的土地不放。
每次自己一派出兵,那老家夥就立刻蹦出來,帶著“銀槍效節軍” ,使出那套出神入化的楊家槍法,搞得自己進退兩難。
而且,楊師厚不僅威望極高、實力超群,打起仗來更是一把好手。
有這樣一個人物鎮守在魏博,想要順利實施南下討伐梁朝的大計談何容易?如果他不死,自己根本就不敢輕易冒險出擊啊!
楊師厚是後梁最優秀將領,李存勖懼攻河北,正因為楊師厚及其創建之“銀槍效節軍”。
大梁貞明元年(公元 915 年)三月,距離李存勖率軍撤迴晉陽才過去了短短數月時間,但他對楊師厚的事情依舊憂心忡忡。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般從魏博傳來——楊師厚竟然去世了!這世間之事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前幾個月還生龍活虎的楊師厚怎麽說沒就沒了呢?
楊師厚的離世讓李存勖欣喜若狂,同時也讓遠在大梁的朱友貞興奮得手舞足蹈。
楊師厚此時是大梁的戰將地位排名第一,他因感念朱溫對他的恩情,所以對老朱的大梁是忠心的!
當朱友珪篡奪帝位時,魏州衙內都指揮使潘晏與大將臧延範、趙訓圖謀變亂,楊師厚並沒有因為朱友珪殺死朱溫而不管,而是先槍口對外,他派士兵抓捕殺死了叛亂分子。
過了兩天,又有人告訴楊師厚指揮使趙賓的陰謀,他夜晚領著部下穿上鎧甲,將等天亮時叛亂。
楊師厚率領親軍包圍了趙賓的府邸,將其抓獲。趙賓無法起兵反叛,隻得翻越城牆逃走。
楊師厚派遣騎兵追擊,一直追到肥鄉,將趙賓的黨羽一百多人全部抓獲。
迴城後,楊師厚在府門前將這些人斬首示眾。
朱友珪任命楊師厚為魏博節度使(即天雄軍節度使),並兼任檢校侍中。
不久之後,趙王王鎔和晉王李存勖侵犯魏州北部邊界,楊師厚率領軍隊到達唐店,擊敗了他們。
這一戰,楊師厚斬首五千級,活捉了三十多位敵軍將領。
此時的楊師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震天下。
朱友珪以他為患,詔令楊師厚到京。
朱友珪原本計劃得很好,他打算以商討軍情為由邀請楊師厚進京,並借此機會設計除掉他。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預期的發展。
楊師厚並不懼怕朱友珪,他毫不猶豫地帶領著手下兒郎們直奔洛陽。並親自帶領著十幾名親信進入城內,拜見朱友珪。
朱友珪由於擔心楊師厚的大軍攻城,他不敢輕易行動,反而送上大量的金銀財寶,試圖安撫他並化解危機。
最終,楊師厚收下了這些禮物,然後離開了京城,朱友珪暫時鬆了一口氣。
這次事件顯示出朱友珪的軟弱和無能,也暴露了他在政治鬥爭中的劣勢。
與此同時,楊師厚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威嚴,使得朱友珪不得不低頭求和。
這場較量給朱友珪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讓他認識到自己在權力爭奪中的困境。
朱友貞正在密謀討伐朱友珪的時候,他身邊的心腹大臣趙岩提醒道:“大王啊,咱們這次行動能否成功,關鍵還得看招討使楊師厚的態度。隻要他肯幫咱們的話,那咱們的大事就必定能成!”
朱友貞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立馬讓自己信任的人——馬慎交悄悄前去拜見楊師厚。
楊師厚這邊也沒閑著,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一直猶豫不決。
他對手下說:“都傳郢王弑君叛亂的時候,我沒有相信出兵討伐。
如今這君臣名分已定,如果我現在突然改變立場,別人會怎麽看我呢?”
楊師厚的部下聽後趕忙說道:“大人,您想錯啦!友珪弑殺君父,大家都這麽認為,所以他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惡人!而均王乃嫡子,討伐逆賊,可是正義之舉,這事要辦起來並不難。
萬一哪天均王真把這些反賊給滅了,那時候您可就被動啦!”
聽完這番話,楊師厚終於下定決心支持朱友貞。
他先是派自己手下的得力幹將——王舜賢前往洛陽,和袁象先共同商討此事;接著又命令朱漢賓率領軍隊駐守滑州,隨時準備接應。
朱友珪被誅後,朱友貞在東京即帝位,首先封楊師厚為鄴王,加封檢校太師、中書令,每次下詔不直唿其名,而以官爵號稱唿他,事無巨細,必先與楊師厚商量。
這時候楊師厚已經不太搭理朝廷了,朱友貞當了皇帝,楊師厚更是沒將其放在眼裏。
楊師厚身兼數職手握重兵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按說他已經做到了臣子的巔峰了,但他還是不滿足不收斂,反而還擅自截留財政,還花了大價錢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親軍稱“銀槍效節軍”。
楊師厚的晚年可以說是老來花,河朔地區本來是沒有上元節夜遊的習俗的,但是楊師厚為了自己享受強迫魏州百姓每家每戶必須立燈杆、挑燈籠。
他自己則花錢修造彩舫,夜遊禦河,極盡生色之娛。
這般享受還不算完,為了標榜自己的那些功績,他又找人從外地取巨石迴來,他要在巨石上銘刻自己的功績流傳後世。
這一路上用數百鐵車壯牛拉運,路上遇到的建築通通被摧毀,百姓們都無奈痛罵他,還給這事兒取了個雅號叫“碑來!”
可能百姓們也沒想到,這碑來還真就成“悲來”了,這一路耗費人力物力無數的碑來剛一到魏州楊師厚就入碑了。
等到楊師厚一死,朱友貞心裏上的那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朱友貞當即下令綴朝三日,暗中卻在宮中大擺宴席和手下心腹徹夜狂歡,大家一起慶祝楊老令公及時入碑。
此刻的皇宮大殿內,眾人都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唯有朱友貞的親信租庸使趙岩還算比較清醒冷靜一些。
隻見他滿臉凝重地走到朱友貞麵前,低聲提醒道:“陛下,如今楊老頭雖說是已經死了,但他手下的魏博軍卻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如果我們不能趁此機會徹底解決掉他們,恐怕後患無窮啊!”
朱友貞聽到這話,心中也是一驚,連忙點頭附和著表示認同,並好奇地詢問道:“趙愛卿所言極是,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趙岩見狀,便開始認真分析起來:“陛下,您想想看,當年的羅紹威和楊師厚都是因為有了魏博這塊地方才得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抓住時機,將魏博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他們的權力,這樣才能永絕後患啊!”
朱友貞聽後,不禁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他終於下定決心,決定聽從趙岩的建議。
於是,他立刻下令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準備著手實施這項計劃。
朱友貞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地看著下方的大臣們。他突然開口道:“朕決定將魏博軍一分為二!”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
眾臣紛紛議論起來,但誰也不敢輕易發言。
朱友貞繼續說道:“朕意已決,此事就這麽定了!即日起,以平盧節度使賀德倫為天雄節度使,下轄魏、博、澶三州;另以相州置昭德軍,以宣徽使張筠為節度使,下轄相、貝、衛三州。此外,朕還要派出開封尹劉鄩率領六萬大軍,自白馬出黃河,協助賀德倫和張筠赴任!”
眾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決定,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內亂。
但朱友貞心意已決,他們也隻能服從命令。
於是,一場權力的遊戲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