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西藏活佛班禪額爾德尼前來覲見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早早地起了床,穿戴一新,準備親自去迎接班禪額爾德尼。


    雖然此時乾隆皇帝已經是古稀老人了,但是看起來仍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和珅跟在乾隆皇帝身後,一同前往宮門迎接班禪額爾德尼。


    一路上,和珅向乾隆皇帝介紹著班禪額爾德尼的一些情況。


    很快,班禪額爾德尼的儀仗隊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乾隆皇帝微笑著走上前,與班禪額爾德尼相互寒暄問候。


    隨後,班禪額爾德尼給乾隆皇帝獻上了珍貴的禮物,以示對乾隆皇帝的敬意。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乾隆皇帝與班禪額爾德尼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他們探討了佛法教義、國家治理以及民族團結等重要議題。


    和珅在一旁細心聆聽,不時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使得會談更加順暢和富有成果。


    整個萬壽節期間,宮廷內彌漫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各種慶祝活動精彩紛呈,展現了清朝的繁榮昌盛。


    和珅忙碌於各項事務中,盡心盡力地為乾隆皇帝服務。


    他的表現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認可和讚賞。


    乾隆皇帝的萬壽節慶祝大典結束後,三十一歲的和珅,終於由戶部侍郎升遷為戶部尚書,同時任議政大臣、禦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兼任理藩院尚書。


    此時的和珅,可謂是權勢熏天。


    就在和珅春風得意,躊躇滿誌的時候,一個人正在開始悄悄給和珅使絆,挖掘墳墓。


    此人就是朱珪。


    此時的朱珪,做山西代理巡撫,他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


    在做官之餘,他喜歡整日埋頭書房,讀書做學問,不喜歡研究官場遊戲規則和人情世故。


    他的這種做法,正好與山西布政使畢沅大相徑庭,截然相反。


    在朱珪來山西任巡撫之前,畢沅可以大手大腳地花錢。自己的錢花完了,可以到府庫中“借”一些花,或者從下屬那兒“借”一些揮霍。


    畢沅“借”錢的時候,總是會給下屬和負責管理府庫的人畫大餅,說等他的俸祿下來後,他就會即刻奉還上,補上的。


    可是,時間一長,畢沅就把這些事情給忘記了。從此,這些“借”去的銀子就像打了水漂,有去無迴。


    當然,這些人很清楚,畢沅借去的東西,他是不會還迴來的。


    而且,那些有眼色的下屬,還會經常去給畢沅孝敬東西,畢沅自然不會忘了這些給他孝敬東西的人。


    他總是瞅準機會,利用手中的權利,給這些人一些小恩小惠的迴贈,有時候甚至還會給這些人創造機會,把他“借”這些人的銀子撈迴去,這些人自然很樂意給他“借”銀子。


    朱珪上任山西代理巡撫的這一年夏天,適逢汾州遭受暴雨襲擊,發生水災。


    朱珪聞訊後,立刻親赴災區,指揮災區抗洪救災工作。


    他身先士卒,挽起褲腿,趟水進入老百姓的家中,查看受災情況,了解民情。


    隻見老百姓家裏房屋倒塌,缺衣少食,食不果腹,衣不裹體,實在可憐。


    朱珪叫來知縣問道:“知縣大人,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如此悲慘可憐,難道你沒有看到嗎?”


    “看到了,大人。”


    “既然看到了,你為什麽不趕緊開倉放糧,救濟老百姓,讓他們度過難關?”


    知縣大人一聽巡撫大人要他開倉放糧,他嚇得兩股顫顫,頭上直冒冷汗,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知道縣庫裏根本沒有糧食,開倉後,空空如也,拿什麽去拯救災民,這不是揭起尾巴讓別人看嗎?


    朱珪見知縣遲遲不說話,而且頭上直冒冷汗,他心裏就明白了七八分,這裏麵一定有鬼,藏有貓膩。不然,知縣大人不會這樣膽戰心驚的。


    朱珪直視著知縣說:“你還愣著幹什麽,還不趕快去開倉放糧,救濟老百姓?”


    知縣見逃不過朱珪的追問,撲通一聲跪下,隻得硬著頭皮實話實說。


    “大人,請饒了下官的命。下官如實稟告大人,糧庫裏根本就沒有糧食。糧食早被上麵的那些人倒賣空了,哪裏來的糧食啊!”


    朱珪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這還了得,豈不是翻天了。居然還有人膽子大到如此程度,敢把縣庫的糧食倒賣清,真是大膽妄為。


    朱珪氣得破口大罵道:“混蛋,你們這群王八蛋,真是膽大包天了,竟然敢把老百姓保命的糧食給倒賣清了,你們是人嗎?你們這些蛀蟲,真是豬狗不如。”


    知縣見巡撫大人不停地怒吼咆哮著,他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隻是跪在朱珪麵前,不停地擦頭上的冷汗。


    朱珪大發了一通脾氣,心想,這樣罵也不是個辦法,也是解決不了什麽實際問題的,還是息怒,解決眼麵前賑濟災民的問題吧。


    於是他對知縣說:“本巡撫令你在三日之內,必須把縣庫內原來儲存的糧食給補齊,否則,本巡撫革了你的官職,把你送交朝廷進行查辦。”


    知縣聽了朱珪的話,嚇得渾身顫抖,魂不附體。


    他趕緊磕頭謝恩,說:“謝巡撫大人開恩,下官這就去立即補齊縣庫中的糧食,並積極籌集款項,賑濟災民。本官一定會做好賑災工作,安撫好災區百姓的生產生活,穩定他們的情緒,積極開展救災工作。”


    朱珪聽了知縣的表態,才原諒了他,說:“你立即去籌集糧食,做好賑濟災民的工作,先安撫災民,等救災工作結束後,本巡撫在慢慢調查你的事情。”


    知縣趕緊磕頭謝恩,立即站起來趕赴縣衙,組織人力物力,積極開展救災工作。


    知縣迴到縣衙,又把縣衙的各級官吏召集在一起,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命令下屬,立刻開始一邊積極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抗洪救災,一邊東挪西借,籌集銀子,補齊縣庫中原來儲存的糧食。


    知縣總算經過他的一番努力,賑災工作取得勝利,而且把縣庫中儲存的糧食補了迴來。


    自此,知縣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自認為總算化險為夷了,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


    誰知,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他暗自高興的時候,一紙公文送到了他的手中,他被革職了,令他迴老家種地去。


    知縣接到公文後,搶天唿地,大罵朱珪不是人,說他出爾反爾。


    可是,不管知縣怎樣大罵朱珪,他也難以官複原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第一貪和珅秘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三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三少並收藏清朝第一貪和珅秘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