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文武大臣,聽了乾隆皇帝的話,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不停,可是誰也提不出一個合理的建議來。
最後隻好說:
“啟稟皇上,我們覺得和大人的意見非常合理,可以采取和大人的建議,推薦一個得力幹將,去山東處理這件事情。”
乾隆皇帝見眾大臣沒有更好的建議,都同意和珅的建議,就對和珅說:
“和愛卿,既然眾愛卿沒有其他好的建議,就按你說的去辦。不知道和愛卿現在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和眾位文武大臣的話,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這正是他所期望的結果,現在乾隆皇帝問他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正是他推薦劉國泰的最佳時機。
他說:
“皇上,您是否記得您在山東巡視時,經過泗陽縣的時候,有個叫劉國泰的知縣,他在百姓口中口碑極好,大家都叫他為劉青天。”
和珅這樣一提醒,乾隆皇帝想起來了那個劉國泰。
他說:
“和愛卿,朕想起來了,就是那個老百姓攔駕要求留下來的劉國泰,身體肥胖臃腫,但人很機靈,又有能力的泗陽縣知縣,對嗎?”
和珅趕緊迴答說:
“是的,皇上,正是那個泗陽縣知縣劉國泰。他很有才能和本事,而且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現在剪辮子一案再度興起,又是劉國泰第一個發現的。”
“並且他積極采取措施,對剪辮子人進行嚴厲懲戒,可見劉國泰政治意識敏銳,勤勉忠君。臣以為,皇上應該委任劉國泰為山東巡撫,立即巡查此事。”
乾隆皇帝聽了和珅的話,覺得很在理,就說:
“和愛卿,傳朕的聖旨,委任劉國泰為山東巡視,嚴查山東剪辮子一案。查案一定要做到狠、準、穩,絕對不能對這些人姑息遷就,養奸為患。”
和珅一聽,立刻傳達了乾隆皇帝的聖旨。
劉國泰在和珅的再一次暗箱操作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提拔,擢升為山東巡撫。
劉國泰也是不辱使命,很快就把山東的剪辮子事件平息下去了。
劉國泰如實向乾隆皇帝稟報了他如何平息山東剪辮子案的詳細經過,乾隆皇帝聽了龍顏大悅,對和珅和劉國泰又是一番大加讚賞。
不日,乾隆皇帝南巡結束,啟鑾迴京。
迴京後,鑒於和珅在南巡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乾隆皇帝對和珅進行嘉獎。
和珅正在家裏沾沾自喜的時候,突然接到乾隆皇帝的聖旨,讓他立刻進宮見駕。
和珅興衝衝地趕到了乾清宮,覲見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見和珅,還沒容得及和珅請安,乾隆皇帝就對和珅說:
“和愛卿,朕接到了雲南糧儲道海寧的奏折,他彈劾雲南總督李侍堯,說李侍堯貪縱營私,朕打算派你去雲南調查此事,不知道和愛卿有何想法?”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的話,自然非常高興,他正想找個機會顯示一下他的權威和才能,現在這麽好的展示才能的機會,他豈能錯失過。
和珅趕緊說:
“謝皇上厚愛,臣遵旨。臣願意前往雲南去調查李侍堯案件,為皇上排憂解難。”
乾隆皇帝一聽和珅滿口答應了這件事,心裏非常高興。
他說:
“和愛卿,此次遠赴雲南,路途遙遠,責任重大。朕希望和愛卿在調查案件的時候,一要要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對查處的問題,絕不心慈手軟,姑息遷就。二是和愛卿在去雲南的這段日子,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要勞逸結合,不能累著身體。”
乾隆皇帝的一番暖心話,把和珅感動得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和珅哭泣著說:
“謝皇上,臣記住了。臣去雲南的這些日子,皇上一定要照顧好您的龍體。臣無論走到哪裏,心裏永遠牽掛著的是皇上的龍體。皇上,你就是臣今生的唯一。臣生下來就是為報答皇上而來的。”
和珅的一番煽情的話語,把乾隆皇帝感動地老淚縱橫。
他說:
“天地間,知朕者和愛卿也。隻有和愛卿最懂朕,最理解朕。”
君臣之間又說了一些掏心掏肺的話,和珅才告辭乾隆皇帝,走出了乾清宮。
次日,和珅告別乾隆皇帝,告別妻兒,奉命遠赴雲南,調查李侍堯案。
不日,和珅的車隊就來到了雲貴高原。
車隊沿著山間的泥濘道路,踽踽而行。
和珅坐在車子裏,昏昏欲睡。
他不知道還得幾日才能夠到達雲南昆明府。
“地無十裏平,天無三日晴”,雲貴高原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早晨還是晴朗的天氣,晌午的時候,天突然變臉了,“劈裏啪啦”地下起滂沱大雨來。
一時間,天地間灰蒙蒙的一片。
整個天地間就像掛著一層厚厚的水簾子,看不清遠處的田野和山川。
和珅命令車夫小心翼翼地駕駛車輛,他還不停地叮囑身邊的侍衛,留心周圍的環境,注意警戒,防止周圍劫匪襲擊。
車隊在大雨中,緩慢地前進著,就像蝸牛爬山一樣。
此時的路上,泥濘不堪。路上非常打滑,人一不小心,就會被滑倒。車軲轆更是滑得無法轉動。拉車的馬低著頭,吃力地躬著身子,費力地前行著。
暴雨下了大約兩個多時辰,才停住了。
天,突然放晴了。
此時,已經到了黃昏日落時分,太陽馬上就要落到西山後麵去了。
太陽的餘暉把西山頂上那抹原來的墨色、絳紫色、灰色,變成了五顏六色的晚霞,天地間紅彤彤的一片。
放眼望去,夕陽的餘暉,把客商的背影拉得長長的,似乎在提醒趕路的客商,趕緊抓緊時間,尋找住宿的客棧吧。
和珅的侍衛揭開和珅的馬車簾子,問和珅道:
“和大人,現在天色已晚,道路泥濘,馬困人乏,前麵有一爿客店,是不是該停車住宿了?”
坐在車裏的和珅,聽了侍衛的話,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說:
“侍衛,這兒離雲南東川府還有多遠?”
“迴大人的話,奴才也不太清楚。”
“那好吧,傳本大人的話,今晚就在前麵的客棧停車住宿。”
最後隻好說:
“啟稟皇上,我們覺得和大人的意見非常合理,可以采取和大人的建議,推薦一個得力幹將,去山東處理這件事情。”
乾隆皇帝見眾大臣沒有更好的建議,都同意和珅的建議,就對和珅說:
“和愛卿,既然眾愛卿沒有其他好的建議,就按你說的去辦。不知道和愛卿現在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和眾位文武大臣的話,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這正是他所期望的結果,現在乾隆皇帝問他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正是他推薦劉國泰的最佳時機。
他說:
“皇上,您是否記得您在山東巡視時,經過泗陽縣的時候,有個叫劉國泰的知縣,他在百姓口中口碑極好,大家都叫他為劉青天。”
和珅這樣一提醒,乾隆皇帝想起來了那個劉國泰。
他說:
“和愛卿,朕想起來了,就是那個老百姓攔駕要求留下來的劉國泰,身體肥胖臃腫,但人很機靈,又有能力的泗陽縣知縣,對嗎?”
和珅趕緊迴答說:
“是的,皇上,正是那個泗陽縣知縣劉國泰。他很有才能和本事,而且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現在剪辮子一案再度興起,又是劉國泰第一個發現的。”
“並且他積極采取措施,對剪辮子人進行嚴厲懲戒,可見劉國泰政治意識敏銳,勤勉忠君。臣以為,皇上應該委任劉國泰為山東巡撫,立即巡查此事。”
乾隆皇帝聽了和珅的話,覺得很在理,就說:
“和愛卿,傳朕的聖旨,委任劉國泰為山東巡視,嚴查山東剪辮子一案。查案一定要做到狠、準、穩,絕對不能對這些人姑息遷就,養奸為患。”
和珅一聽,立刻傳達了乾隆皇帝的聖旨。
劉國泰在和珅的再一次暗箱操作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提拔,擢升為山東巡撫。
劉國泰也是不辱使命,很快就把山東的剪辮子事件平息下去了。
劉國泰如實向乾隆皇帝稟報了他如何平息山東剪辮子案的詳細經過,乾隆皇帝聽了龍顏大悅,對和珅和劉國泰又是一番大加讚賞。
不日,乾隆皇帝南巡結束,啟鑾迴京。
迴京後,鑒於和珅在南巡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乾隆皇帝對和珅進行嘉獎。
和珅正在家裏沾沾自喜的時候,突然接到乾隆皇帝的聖旨,讓他立刻進宮見駕。
和珅興衝衝地趕到了乾清宮,覲見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見和珅,還沒容得及和珅請安,乾隆皇帝就對和珅說:
“和愛卿,朕接到了雲南糧儲道海寧的奏折,他彈劾雲南總督李侍堯,說李侍堯貪縱營私,朕打算派你去雲南調查此事,不知道和愛卿有何想法?”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的話,自然非常高興,他正想找個機會顯示一下他的權威和才能,現在這麽好的展示才能的機會,他豈能錯失過。
和珅趕緊說:
“謝皇上厚愛,臣遵旨。臣願意前往雲南去調查李侍堯案件,為皇上排憂解難。”
乾隆皇帝一聽和珅滿口答應了這件事,心裏非常高興。
他說:
“和愛卿,此次遠赴雲南,路途遙遠,責任重大。朕希望和愛卿在調查案件的時候,一要要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對查處的問題,絕不心慈手軟,姑息遷就。二是和愛卿在去雲南的這段日子,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要勞逸結合,不能累著身體。”
乾隆皇帝的一番暖心話,把和珅感動得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和珅哭泣著說:
“謝皇上,臣記住了。臣去雲南的這些日子,皇上一定要照顧好您的龍體。臣無論走到哪裏,心裏永遠牽掛著的是皇上的龍體。皇上,你就是臣今生的唯一。臣生下來就是為報答皇上而來的。”
和珅的一番煽情的話語,把乾隆皇帝感動地老淚縱橫。
他說:
“天地間,知朕者和愛卿也。隻有和愛卿最懂朕,最理解朕。”
君臣之間又說了一些掏心掏肺的話,和珅才告辭乾隆皇帝,走出了乾清宮。
次日,和珅告別乾隆皇帝,告別妻兒,奉命遠赴雲南,調查李侍堯案。
不日,和珅的車隊就來到了雲貴高原。
車隊沿著山間的泥濘道路,踽踽而行。
和珅坐在車子裏,昏昏欲睡。
他不知道還得幾日才能夠到達雲南昆明府。
“地無十裏平,天無三日晴”,雲貴高原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早晨還是晴朗的天氣,晌午的時候,天突然變臉了,“劈裏啪啦”地下起滂沱大雨來。
一時間,天地間灰蒙蒙的一片。
整個天地間就像掛著一層厚厚的水簾子,看不清遠處的田野和山川。
和珅命令車夫小心翼翼地駕駛車輛,他還不停地叮囑身邊的侍衛,留心周圍的環境,注意警戒,防止周圍劫匪襲擊。
車隊在大雨中,緩慢地前進著,就像蝸牛爬山一樣。
此時的路上,泥濘不堪。路上非常打滑,人一不小心,就會被滑倒。車軲轆更是滑得無法轉動。拉車的馬低著頭,吃力地躬著身子,費力地前行著。
暴雨下了大約兩個多時辰,才停住了。
天,突然放晴了。
此時,已經到了黃昏日落時分,太陽馬上就要落到西山後麵去了。
太陽的餘暉把西山頂上那抹原來的墨色、絳紫色、灰色,變成了五顏六色的晚霞,天地間紅彤彤的一片。
放眼望去,夕陽的餘暉,把客商的背影拉得長長的,似乎在提醒趕路的客商,趕緊抓緊時間,尋找住宿的客棧吧。
和珅的侍衛揭開和珅的馬車簾子,問和珅道:
“和大人,現在天色已晚,道路泥濘,馬困人乏,前麵有一爿客店,是不是該停車住宿了?”
坐在車裏的和珅,聽了侍衛的話,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說:
“侍衛,這兒離雲南東川府還有多遠?”
“迴大人的話,奴才也不太清楚。”
“那好吧,傳本大人的話,今晚就在前麵的客棧停車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