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北平一戰中,雖然勝績未顯,但李峰之勇猛卻如破曉之星,熠熠生輝。


    他單騎闖入匈奴大陣,縱橫馳騁,最終安然返迴。


    此等豪舉,在漢軍之中堪稱鳳毛麟角,真正體現了“虎父無犬子”的至理名言。


    當李峰洞悉霍去病戰術之奧秘時,心中如撥雲見日般明朗。


    他憶起昔日率部衝殺敵陣之情形,同樣是長驅直入,卻因刀劍交錯而無暇放矢,每前進一步都需浴血奮戰。


    而霍去病的旋刀縱隊卻能以旋轉之姿保持風馳電掣之速,更將箭術使得出神入化。


    李峰對此深感敬佩不已,因為這些恰恰解決了他自認為無解的難題。


    霍去病對李峰之才情欣賞有加,然而卻未敢輕易將其招致麾下。


    畢竟李長老將軍對霍氏戰法並不苟同,若李峰投奔而來,豈非與父意見相左?霍去病自是不願無端得罪這位功勳卓著的老將。


    所幸霍去病有舅父衛青作為堅強後盾。


    他略加思索後指點李峰道:“你若真心歸附可去尋大將軍共商大計。”


    此言令李峰如獲至寶般欣喜若狂,立刻馬不停蹄地前往大將軍府邸。


    不久之後衛青便召見了霍去病詢問其意見。


    霍去病對李峰大加讚賞道:“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智勇兼備若得他加入我的旋刀縱隊必將勢如破竹。”


    衛青聽罷微微點頭深知李峰這樣的將才實屬難能可貴,“既然如此那便應允了吧。”


    他稍作沉思又補充道:“隻是李長那邊我還需與他溝通一番此事你不必擔憂繼續專心練兵即可。”


    說完他注視著外甥意味深長地叮囑道:“此人過去曾對你有過微詞如今卻主動請求歸附我也頗感詫異。


    你需妥善處理與他的關係切勿因此產生隔閡。”霍去病恭敬地點頭稱是心中卻早已有了打算。


    在全軍深入推廣旋刀戰法之際,霍去病傾注了無數心血與智慧。


    然而,他並未止步於此,而是將更深的思索與鑽研,投向了旋刀戰法的潛在軟肋——戰馬問題。


    旋刀縱隊,作為霍去病精心錘煉的戰術之一,卻在戰馬配置上遭遇了瓶頸。


    在日常演練中,這一問題或許並不凸顯,因為每位英勇的騎士僅需駕馭一匹戰馬。


    然而,當戰鼓擂響,烽火連天之際,戰馬的數量便需成倍增加,以備戰時的不時之需。


    這時,一個棘手的問題便應運而生:如此龐大的戰馬隊伍,在紛亂的戰場上,應如何得到妥善的安置與調配?


    在諸多將領眼中,設立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諸如堅固的陣地或龐大的營盤,用以囤放備用的兵力與馬匹。


    然而,霍去病卻以超群的智慧打破了這一傳統思維。


    他深刻地指出:“後方”並非戰術之必備,反而可能成為束縛軍隊靈活性的沉重枷鎖,無謂地消耗兵力,更時刻分散著主將的注意力。


    他常常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來審視戰場:“除了前線烽火之地,何處不可視為我軍的‘後方’?


    若能將敵軍圍而殲之,那麽包圍圈外的廣袤疆土,皆可成為我軍的後援之地。”


    盡管如此獨到的戰術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但隨馬的安置問題仍然如鯁在喉。


    迴想那河西首戰的硝煙歲月,戰馬被混雜在旋刀縱隊之中,隨著鐵騎的衝鋒而奔湧。


    然而,這些本應具備戰鬥力的戰馬,在戰場上卻顯得無所適從,它們的存在不僅消耗了寶貴的馬力資源。


    更使得原本嚴整的隊形出現了不應有的混亂,嚴重影響了整體戰鬥力的發揮。


    及至河西二戰時,盡管已有了更為周密的戰術布置,大部分戰馬被安置在了包圍圈之外,從而避免了之前的困境。


    但遺憾的是,這些戰馬在激烈的戰鬥中並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助力。


    麵對這一困境,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戰馬除了作為戰時的替換騎乘之外,在戰場上似乎別無他用,甚至有可能成為軍隊的累贅。


    然而,在霍去病那犀利而深邃的眼眸中,卻閃爍著對這一結論的深深懷疑。


    他堅信,對於英勇的騎兵而言,每一匹戰馬都應成為戰場上不可或缺的助力,而非負擔。


    因此,他深知這其中必然存在著某種尚未被揭示的奧秘。


    為了探尋這一奧秘,霍去病廢寢忘食、日夜思索。


    他的專注與熱情仿佛能夠融化冰雪、穿透迷霧。


    終於,在某個靜謐的夜晚,當他躺在床榻上陷入沉思之際,一個激動人心的夢境將他引領到了昔日的戰場。


    夢中,他再次策馬揚鞭、英勇衝鋒,直闖匈奴的營盤!


    那一刻他的速度如風馳電掣般迅猛無比,但沿途不斷閃現的氈包卻成為了他前進的阻礙。


    然而正是這些阻礙激發了他的靈感與智慧……


    從夢中驚醒的霍去病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終於找到了解決隨馬問題的關鍵所在!


    他明白之前的困境並非無法突破而是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來審視這個問題。


    從此以後他將帶領旋刀縱隊以更加靈活、高效的戰術策略馳騁在廣闊的戰場上創造屬於他們的輝煌與榮耀!


    正當霍去病夢中尋覓戰術之秘,靈光乍現間,他從夢境中驚醒,恍若醍醐灌頂。


    心中那股澎湃的靈感,促使他毅然坐起,取過細膩的薄絹,揮灑自如地繪製出一幅精妙絕倫的設計圖紙。


    隨著天色漸亮,他迫不及待地躍上駿馬,風馳電掣般直奔長安武庫。


    在那裏,他迅速召集了一群技藝精湛的工匠,共同揭開這一創新戰術的神秘麵紗。


    曆經十餘日的匠心獨運,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爭利器終於橫空出世!


    它外形宛如龐大的氈包,巍峨聳立,近兩人之高,四麵巧妙地開設了數個小窗口,作為銳利的箭矢出口。


    底部裝有堅固而靈活的輪子,使得這個巨物能夠輕鬆地在戰場上穿梭。


    而底盤周圍布滿的鉤子,更是能夠輕鬆掛載十來匹戰馬,展現出驚人的機動性。


    然而,這絕非一輛普通的馬車,而是霍去病匠心獨具的傑作,他將其命名為“戰車”。


    踏入車內,仿佛置身於一個戰術的天堂。


    頂部透光的開口設計,使得車內光線充足,同時汲取了氈包的靈感,卻又青出於藍。


    弩車內部被巧妙地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套馬的架子,馬匹能夠舒適地套在其中,為弩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而上層則是一個戰鬥平台,可容納十餘名弩兵嚴陣以待,同時儲存著大量的箭矢以及必備的糧草輜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霍去病戰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麵包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麵包小子並收藏霍去病戰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