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霍去病意氣風發,神采奕奕,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慷慨陳詞道。


    “正因如此,我軍即便是經曆千裏奔襲,於交鋒之際,仍能驅馬疾馳,迅速超越敵軍。


    以此反守為攻,奪取先機,從而扭轉戰局,定乾坤於一瞬!”


    劉徹聽後大為讚賞,然而心中仍有一絲疑慮,於是沉聲問道:“匈奴亦知此法否?”


    衛青在一旁微微一笑,從容迴答道:“匈奴久居塞外,對於跨越大漠有著豐富的經驗,此法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


    然而,今次卻是我等主動向他們學習。”


    劉徹聽後冷笑一聲,道:“兵者,詭道也。


    戰爭之道在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匈奴雖先於我等掌握此法,但我大漢將士勤奮好學,定能後來居上,運用得更加出色。”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戰爭之道確實在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匈奴雖然早於我們掌握這種方法,但是我大漢的將士們勤奮好學,必定能夠後來居上,將這種方法運用得更加嫻熟。


    衛青見機補充道:“然而,此法雖妙,卻受限於匈奴的物資匱乏。


    他們土地貧瘠,粟米不足,因此難以廣泛應用。”


    劉徹聽後頓時豁然開朗,他撫掌大笑道:“這正是我大漢之優勢所在!


    朕定當全力支持你們,粟米要多少有多少,絕不吝嗇!”


    霍去病聽後更是信心倍增,他慷慨激昂地說道:“馬力是長途奔襲的關鍵所在。


    陛下,隻要我們善用此法,時不時派遣精兵深入敵後,騷擾其根基,定能讓匈奴疲於奔命,首尾難顧!”


    劉徹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豪情滿懷地說道:“寇可往,吾亦可往!


    這句話朕已經說了很多年!奔襲的戰術朕又怎會不知其妙處呢?


    隻是難以尋找到合適的將領來執行罷了……


    說到此處他深深地看了霍去病一眼仿佛在說如今我找到了你這樣的將領真是天助我也!


    霍去病感受到劉徹的期望與信任,心中更加堅定,他誓言道:“陛下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望!”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劉徹聽到霍去病的話後,說的好,好一個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如果我大漢兒郎都像去病這樣勇者,何愁匈奴不滅。


    此刻的朝堂之上充滿了豪情壯誌與決心信念。


    大漢的將士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下一次的出征他們將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去創造更多的輝煌戰績!


    霍去病深吸一口氣,神色凝重地陳述道:“陛下所慮,臣已深思。


    誠然,除衛將軍與臣外,目前將領中尚未有能熟練掌握奔襲之術者。


    往昔,亦曾賦予諸將機會,惜其皆未能如願。


    然臣想,我軍中年少校尉,或可寄予厚望。


    若不給他們一試之機,又怎能知他們之潛能?臣深信,十人中必有翹楚脫穎而出。”


    劉徹聞之,眉頭緊鎖,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憂慮。


    “試將一事,非同小可,你的想法固然有理,但此事需慎重考慮……”


    他話鋒一轉,不願深究此題,“罷了,你且與朕分享,此次深入匈奴,有哪些事情讓你刻骨銘心?”


    霍去病感受到劉徹的關切,心中一陣溫暖。


    他低頭略一沉思,隨後抬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劉徹,道:“陛下,此次匈奴之行,有一事令臣難以忘懷。


    在籍若侯產部,臣目睹了我漢家女兒被擄至匈奴之慘狀。”


    劉徹聞言,麵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痛惜。


    霍去病繼續說道:“這些女子,家破人亡,身陷囹圄,受盡屈辱。


    有的已育有匈奴之子,歸漢無望;有的則狠心拋下幼兒,隻願重返故土。”


    說到此處,霍去病的聲音已略帶哽咽,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衛青在旁靜聽,麵色凝重,眼中閃爍著淚光。自“白登之圍”後,他屢見此類慘狀,但每次聽聞仍覺心如刀絞。


    他深知,這些女子的遭遇,隻是無數漢家兒女的縮影。


    劉徹端坐龍椅,雙拳緊握,神情冷峻。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憤怒,仿佛要將這無盡的屈辱與仇恨銘記於心。


    自漢初至今六十餘年,漢朝曾長期對匈奴妥協求和。


    然而匈奴卻屢次背信棄義、侵犯邊境。為此,他十年前毅然廢除和親之策,誓要與匈奴一戰到底!


    身為大漢天子,他肩負著保護百姓、扞衛國家尊嚴的重任。


    此刻聽聞霍去病的訴說,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與決心。


    劉徹深吸一口氣,聲音沙啞卻堅定地說道:“去病啊,你的所見所聞讓朕痛心疾首。


    但請你相信,朕定會為這些受苦的百姓討迴公道!朕要讓匈奴付出應有的代價!”


    霍去病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動容地說道:“陛下有此決心臣倍感欣慰。


    臣願竭盡全力助陛下實現這一宏願!”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莊嚴每個人都懷揣著對國家的忠誠與對百姓的關愛。


    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路將充滿艱辛與挑戰但他們都已做好準備為了大漢的繁榮與安寧而共同奮鬥!


    這個時候聽到邊關子民的悲苦際遇,天子胸中瞬間被無邊的憤怒與屈辱感填滿。


    他,一個情感豐富之人,對於憤怒的控製,於這位大漢天子而言,委實不易。


    因此,他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轉而內心深處迴蕩起另一段箴言:“國之多難,或可固本拓疆;國無災難,亦可能喪邦失土……”


    自他年少時,便時常在心中默念,以此自省自勉。


    他深知,國家曆經風霜未必是禍,關鍵在於君王是否能堅守國家之本,開拓廣袤疆土。


    將此箴言反複咀嚼後,他終於長舒一口氣,心境恢複平靜。


    他緩緩開口,說道:“去病啊,你已多日未踏入宮廷,理應前往後宮,向皇後問安。你等此刻便動身前往吧。”


    霍去病聽後,瞬間領悟了天子的弦外之音,這不僅是對他的期許,更是對他的囑托。他恭敬地俯身作揖,道:“臣領旨。”


    言罷,他與衛青一同告退,朝著後宮的方向行去。


    此刻的朝堂,雖然恢複了往日的寧靜,但天子的內心依舊澎湃著激情與決心。


    他深知,身為一國之君,肩負著庇護百姓、維護國家尊嚴的重任。


    而霍去病與衛青,便是他實現這一偉大願景的得力助手。


    他們三人,將攜手共進,為了大漢的昌盛與安寧,奮勇前行。


    這段插曲過後,朝堂上的氛圍更顯莊重與肅穆。


    每位大臣都深知,他們的君王是一個有情有義、有擔當的英明之主。


    在這樣的君主引領下,大漢的未來必將更加光明璀璨。


    而霍去病與衛青這兩位英勇的將領,也將繼續書寫他們的傳奇故事,為了大漢的繁榮與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霍去病戰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麵包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麵包小子並收藏霍去病戰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