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俍感覺到這書生腳步凝重,唿吸也與正常人無異,想來是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便暗示孫尚琂放下戒備。
這書生坐下之後,從箱籠上側取出一張破舊掉屑的草席,鋪好,接著取出一隻碗,放在門口,等著雨水掉落接水,放下碗後,便徑自端坐在草席上讀書,一切都安然如飴,對於孫尚儒一行人,視若無物。
孫尚琂冷笑道:“哼,原來是個迂腐的書生,大哥,咱們不用管他。”
到了夜間,孫尚儒幾人圍坐在火堆旁,並將隨身的幹糧放置在火上烘烤,大雨連連,有這一處避雨之地,還有火堆取暖,幾人自是愜意非常。
而這書生依舊在看書,自從他坐下之後,僅在去門前取盛滿雨水的碗時走動了一下,接著一直是這個姿勢,幾乎同佛像一樣,紋絲不動。
孫尚琂見這書生怕是窮困,對他喊了一句:“喂,書生小哥,看你還沒吃食,這荒郊野外的找些東西不容易,我們這有饅頭,烤好了,來嚐嚐。”
這書生端坐,行禮:“多謝姑娘好意,隻是這一聲喂字,尤是紮耳,似有嗟來之食之嫌,在下萬不敢受,多謝。”說著繼續看書。
孫尚琂一見這書生窮酸而又正經的樣,說道:“嘿,你這書生怎麽這麽矯情,本小姐好心好意請你吃東西,你居然還不領情,你愛吃不吃,哼——”
孫尚俍給孫尚琂使了個眼色,孫尚儒則對這個有骨氣的窮書生有了些好感。
而這時,柳湘凝取出自己的絲帕,包上饅頭和燒餅,向他走了過去,到他身前,蹲下平視,溫聲說道:“這位先生,請別見怪,我家妹妹向來這般心直口快卻並無嘲諷之意,隻是荒郊野外,相逢即使有緣,自當互助,這是我們一點幹糧,不算什麽了不得的東西,就當是替我妹妹方才的言語稍作賠罪,請先生收下。”
這書生一見柳湘凝談吐落落大方,也沒有男女大防之類的嬌羞矯情,心下自是欽佩,他立馬起身,行了個禮,用手指捏起絲帕的四角,快速收下,不觸碰到柳湘凝分毫,接著對柳湘凝說道:“小生謝過姑娘。”
柳湘凝點頭迴應,轉身便要離去,書生看著手中的吃食,躊躇了一下,對著柳湘凝喊道:“姑娘,且慢。”
柳湘凝轉身,問道:“先生還有何事?”
書生笑著放下絲帕,從箱籠中取出一卷書,隨意撕下了一頁,恭敬地遞給了柳湘凝,說道:“姑娘是好心,方才那位姑娘言語也是無意,故而小生也不敢隨意占幾位這些便宜,區區閑來之作,本不敢獻醜,如今僅當作還卻姑娘賜食饋贈。”
柳湘凝見這書生這般正經,也是好笑,但也不好推脫,便恭敬地收下了。
待柳湘凝迴到火堆旁,眾人再看向那人,書生已將絲帕中的食物大口吃了起來,就著那碗雨水,不一會兒便吃了幹淨。
眾人看著這書生的樣子,偷偷笑了笑,孫尚琂對著他寫的東西來了興趣,向柳湘凝問道:“柳姐姐,這書生寫了些什麽呀,打開看看唄。”
柳湘凝打開那頁紙箋,原來是一首詞:
《江城子 憶五代史》
憶昔黃巢落第賦,天街道,公卿骨,奸賊四起,烽火五十秋。鬻妻易子未還休,滿眼望,淚茫茫。
草創吳越治農桑,靖海塘,錦還鄉,納土歸宋,西湖歌滿堂。江南尤唱舊童謠,陌上花,緩歸家。
這首詞在眾人手中傳閱,孫尚俍閱讀後感歎道:“好詞啊,用典精練,而且不僅僅是文采好,上半段讀之泣血,下半段讀之心平,從這詞作中可看出此人胸襟,包容萬民哪!”
孫尚琂看了之後,對那書生說道:“這位先生,你這詞寫得很雋妙啊!”
“諸位過獎了,這些都是小生讀書之餘的閑來之作,這首也就中上水準吧,方才隨意撕下給了那位姑娘,諸位若不讀起來,小生怕是早已忘了寫了些什麽。”這書生將絲帕裏殘餘的碎屑抖落到手心,放在嘴中吃下,再喝上一口雨水,很是滿足。
孫尚俍看他這樣,知道他是餓壞了,笑道:“先生如此大才,這等詩詞還未傳世,便讓我等讀到,想來是我們占了先生的大便宜,我們這裏還有些幹糧,請先生笑納。”說著正要再給他一些幹糧。
那書生連連拒絕:“不必,不必,不必客氣,難得幾位能品出我詩作中含義,也算知己,若是幾位還有雅興,我這書卷中還有不少我的塗鴉之筆。”
“哈哈哈哈,好!”孫尚俍笑著答道。
孫尚儒則打量了他半天,問道:“我說這位先生啊, 我看你的年歲與我們也相仿,可否告知姓名啊,老是稱唿你先生,先生的,怕是要把你叫老了。”
那書生吃飽喝足後,仿佛隨和了許多:“好說,好說,在下於謙,字廷益,杭州府人士,今科考期在即,在下是進京趕考的。”說著書生便安然地躺下。
孫尚俍讚歎道:“怪不得啊!”
孫尚儒不解問道:“大哥,什麽怪不得?”
孫尚俍說道:“這杭州和蘇州並稱人間雙勝,杭州之盛始於五代時吳越國,那吳越王錢鏐幼年貧寒,少時販賣私鹽為生,自學了一身武藝,當時黃巢軍禍亂天下,錢鏐機緣巧合投了軍,數十年征戰終於拓取了兩浙十三州之地,其死敵吳王楊行密終其一生也未能吞下吳越之地,後來朱溫、李克用、楊行密等梟雄也不得不稱讚錢鏐為亂世大丈夫。”
孫尚儒點點頭:“哦,那這麽說錢鏐也不過在五代十國裏是個了不起的梟雄罷了。”
柳湘凝看了一眼孫尚儒:“小儒啊,你有空真該多讀點書了,那位吳越王錢鏐得吳越之地後,忍天下罵名,向中原朱溫稱臣,西卻楊吳,對內則是治理農桑,建造海塘,輕徭薄賦,吳越多山少田,可在錢氏幾代人的治理之下,一躍成為五代時民生最富,最是安定的國家,而後中原宋國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末代吳越王不忍兩浙百姓受戰火紛擾,納土歸宋,使得趙光義不費一兵一卒收了吳越之地,完成天下一統,所以後世史家對吳越錢王和錢氏一族都極盡讚頌,你如果到杭州等地去轉轉,現在還有錢王射潮,陌上花開這些傳說呢,而這位於公子詩詞的後半段,寫的就是這些事。”
孫尚儒聽他們兩位講述了這麽大一位蓋世英豪,好生仰慕,敬畏之情溢於言表。
而一旁的於謙聽到這話,很是得意,繼續躺著看書。
“於謙,於廷益,杭州人士,請問於公子,貴祖父是否是太祖朝的工部主事,於文明,於老大人?”朱棠似乎聽說過這人,隨即問道。
書生一聽有人居然知道自家門楣,頓時驚起,問道:“想不到這般巧合,幾位是認識祖父嗎?居然在此遇見故知。”
朱棠連忙解釋:“不不不,我們並不認識於老大人,隻是聽聞他為官之時,素有賢名,後又聽聞他有一孫,幼時聰穎,是家鄉遠近聞名的神通呢,我剛剛聽你的名字,有聽你自報籍貫,隨口一猜的。”
書生笑了笑:“過獎,過獎,在下區區俗人,在家鄉時素來有些離經叛道,學堂裏的先生都被我氣走好幾位了,慚愧得很,嗬嗬嗬嗬。”
孫尚琂見這書生說話這般有趣,偷偷笑了一聲。
朱棠又問道:“於兄,聽聞令尊雖然未出仕,但你家中應有不少餘財,進京趕考路費當不至於囊中羞澀,恕我冒昧,你怎的這般落魄?”
於謙笑笑,淡定道:“原先離家之時,家父所贈旅資本是充足,但途徑數地,偶遇不少凍餓街頭的窮苦人,千金四散之後,便像如今這般身無分文了。”說著於謙苦笑了一下。
孫尚儒感歎道:“於兄啊,這做好事自然是難能可貴。但是不是也要量力而行,這京城之路起碼還有數百裏,你若這般,難道還要乞討上京嗎?”
於謙淡然一笑:“幾位切莫擔心了,在下是杭州府舉員,身上自有路引和薦書,朝廷求才,路過驛站須得免費供應飯食和住宿,這天大的便宜,在下豈能不占?”
孫尚琂笑道:“哦,原來於先生也是會占便宜的人啊,那剛才又何必這麽矯情呢?”
於謙笑道:“非也,非也,隻不過先前與幾位素不相識,自然要有些架子。”
孫尚琂又問道:“那現在呢?”
“現在?現在我東西都吃到肚子裏了,自然是另說了。”於謙絲毫未有難堪之色。
孫尚琂又笑道:“嗬,那你方才進門之時,對我們幾人視若無睹,我還真以為你是目中無人。”
“我確實如此啊——”於謙淡然迴道。
“你——”孫尚琂被他這話說得一激動。
於謙解釋道:“我請問幾位,這間破廟是幾位的私產嗎?”
孫尚俍笑道:“自然不是。”
於謙又說道:“那既然如此,門外大雨,你們可進得,在下自然也進得,若說歸屬,這座廟自然也是屬於這坐佛的。”
孫尚琂笑道:“哦,所以,你進門後向著佛像拜了幾拜。”
於謙點頭:“是也。”
孫尚琂又好笑地問:“那佛爺告知你可以在這住下了嗎?”
於謙淡然道:“沒有啊,我也不過是和它客氣一下。”
眾人被他這話逗得哄堂大笑。
孫尚琂也是無奈:“好吧,於先生,那你晚上睡覺還是小心一點,惹惱了佛爺,小心哪裏劈下一道雷,掉落下磚瓦來,把你砸死了!”
於謙懟道:“多謝小姐掛念,不過都說佛渡眾生,我平生未行不義之事,佛爺是不會與我計較的,不過這位姑娘這麽在意鬼神之說,那不曾是做過什麽虧心事,怕這因果報複?”
“你——”孫尚琂被這話懟得惱怒。
這話又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這書生坐下之後,從箱籠上側取出一張破舊掉屑的草席,鋪好,接著取出一隻碗,放在門口,等著雨水掉落接水,放下碗後,便徑自端坐在草席上讀書,一切都安然如飴,對於孫尚儒一行人,視若無物。
孫尚琂冷笑道:“哼,原來是個迂腐的書生,大哥,咱們不用管他。”
到了夜間,孫尚儒幾人圍坐在火堆旁,並將隨身的幹糧放置在火上烘烤,大雨連連,有這一處避雨之地,還有火堆取暖,幾人自是愜意非常。
而這書生依舊在看書,自從他坐下之後,僅在去門前取盛滿雨水的碗時走動了一下,接著一直是這個姿勢,幾乎同佛像一樣,紋絲不動。
孫尚琂見這書生怕是窮困,對他喊了一句:“喂,書生小哥,看你還沒吃食,這荒郊野外的找些東西不容易,我們這有饅頭,烤好了,來嚐嚐。”
這書生端坐,行禮:“多謝姑娘好意,隻是這一聲喂字,尤是紮耳,似有嗟來之食之嫌,在下萬不敢受,多謝。”說著繼續看書。
孫尚琂一見這書生窮酸而又正經的樣,說道:“嘿,你這書生怎麽這麽矯情,本小姐好心好意請你吃東西,你居然還不領情,你愛吃不吃,哼——”
孫尚俍給孫尚琂使了個眼色,孫尚儒則對這個有骨氣的窮書生有了些好感。
而這時,柳湘凝取出自己的絲帕,包上饅頭和燒餅,向他走了過去,到他身前,蹲下平視,溫聲說道:“這位先生,請別見怪,我家妹妹向來這般心直口快卻並無嘲諷之意,隻是荒郊野外,相逢即使有緣,自當互助,這是我們一點幹糧,不算什麽了不得的東西,就當是替我妹妹方才的言語稍作賠罪,請先生收下。”
這書生一見柳湘凝談吐落落大方,也沒有男女大防之類的嬌羞矯情,心下自是欽佩,他立馬起身,行了個禮,用手指捏起絲帕的四角,快速收下,不觸碰到柳湘凝分毫,接著對柳湘凝說道:“小生謝過姑娘。”
柳湘凝點頭迴應,轉身便要離去,書生看著手中的吃食,躊躇了一下,對著柳湘凝喊道:“姑娘,且慢。”
柳湘凝轉身,問道:“先生還有何事?”
書生笑著放下絲帕,從箱籠中取出一卷書,隨意撕下了一頁,恭敬地遞給了柳湘凝,說道:“姑娘是好心,方才那位姑娘言語也是無意,故而小生也不敢隨意占幾位這些便宜,區區閑來之作,本不敢獻醜,如今僅當作還卻姑娘賜食饋贈。”
柳湘凝見這書生這般正經,也是好笑,但也不好推脫,便恭敬地收下了。
待柳湘凝迴到火堆旁,眾人再看向那人,書生已將絲帕中的食物大口吃了起來,就著那碗雨水,不一會兒便吃了幹淨。
眾人看著這書生的樣子,偷偷笑了笑,孫尚琂對著他寫的東西來了興趣,向柳湘凝問道:“柳姐姐,這書生寫了些什麽呀,打開看看唄。”
柳湘凝打開那頁紙箋,原來是一首詞:
《江城子 憶五代史》
憶昔黃巢落第賦,天街道,公卿骨,奸賊四起,烽火五十秋。鬻妻易子未還休,滿眼望,淚茫茫。
草創吳越治農桑,靖海塘,錦還鄉,納土歸宋,西湖歌滿堂。江南尤唱舊童謠,陌上花,緩歸家。
這首詞在眾人手中傳閱,孫尚俍閱讀後感歎道:“好詞啊,用典精練,而且不僅僅是文采好,上半段讀之泣血,下半段讀之心平,從這詞作中可看出此人胸襟,包容萬民哪!”
孫尚琂看了之後,對那書生說道:“這位先生,你這詞寫得很雋妙啊!”
“諸位過獎了,這些都是小生讀書之餘的閑來之作,這首也就中上水準吧,方才隨意撕下給了那位姑娘,諸位若不讀起來,小生怕是早已忘了寫了些什麽。”這書生將絲帕裏殘餘的碎屑抖落到手心,放在嘴中吃下,再喝上一口雨水,很是滿足。
孫尚俍看他這樣,知道他是餓壞了,笑道:“先生如此大才,這等詩詞還未傳世,便讓我等讀到,想來是我們占了先生的大便宜,我們這裏還有些幹糧,請先生笑納。”說著正要再給他一些幹糧。
那書生連連拒絕:“不必,不必,不必客氣,難得幾位能品出我詩作中含義,也算知己,若是幾位還有雅興,我這書卷中還有不少我的塗鴉之筆。”
“哈哈哈哈,好!”孫尚俍笑著答道。
孫尚儒則打量了他半天,問道:“我說這位先生啊, 我看你的年歲與我們也相仿,可否告知姓名啊,老是稱唿你先生,先生的,怕是要把你叫老了。”
那書生吃飽喝足後,仿佛隨和了許多:“好說,好說,在下於謙,字廷益,杭州府人士,今科考期在即,在下是進京趕考的。”說著書生便安然地躺下。
孫尚俍讚歎道:“怪不得啊!”
孫尚儒不解問道:“大哥,什麽怪不得?”
孫尚俍說道:“這杭州和蘇州並稱人間雙勝,杭州之盛始於五代時吳越國,那吳越王錢鏐幼年貧寒,少時販賣私鹽為生,自學了一身武藝,當時黃巢軍禍亂天下,錢鏐機緣巧合投了軍,數十年征戰終於拓取了兩浙十三州之地,其死敵吳王楊行密終其一生也未能吞下吳越之地,後來朱溫、李克用、楊行密等梟雄也不得不稱讚錢鏐為亂世大丈夫。”
孫尚儒點點頭:“哦,那這麽說錢鏐也不過在五代十國裏是個了不起的梟雄罷了。”
柳湘凝看了一眼孫尚儒:“小儒啊,你有空真該多讀點書了,那位吳越王錢鏐得吳越之地後,忍天下罵名,向中原朱溫稱臣,西卻楊吳,對內則是治理農桑,建造海塘,輕徭薄賦,吳越多山少田,可在錢氏幾代人的治理之下,一躍成為五代時民生最富,最是安定的國家,而後中原宋國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末代吳越王不忍兩浙百姓受戰火紛擾,納土歸宋,使得趙光義不費一兵一卒收了吳越之地,完成天下一統,所以後世史家對吳越錢王和錢氏一族都極盡讚頌,你如果到杭州等地去轉轉,現在還有錢王射潮,陌上花開這些傳說呢,而這位於公子詩詞的後半段,寫的就是這些事。”
孫尚儒聽他們兩位講述了這麽大一位蓋世英豪,好生仰慕,敬畏之情溢於言表。
而一旁的於謙聽到這話,很是得意,繼續躺著看書。
“於謙,於廷益,杭州人士,請問於公子,貴祖父是否是太祖朝的工部主事,於文明,於老大人?”朱棠似乎聽說過這人,隨即問道。
書生一聽有人居然知道自家門楣,頓時驚起,問道:“想不到這般巧合,幾位是認識祖父嗎?居然在此遇見故知。”
朱棠連忙解釋:“不不不,我們並不認識於老大人,隻是聽聞他為官之時,素有賢名,後又聽聞他有一孫,幼時聰穎,是家鄉遠近聞名的神通呢,我剛剛聽你的名字,有聽你自報籍貫,隨口一猜的。”
書生笑了笑:“過獎,過獎,在下區區俗人,在家鄉時素來有些離經叛道,學堂裏的先生都被我氣走好幾位了,慚愧得很,嗬嗬嗬嗬。”
孫尚琂見這書生說話這般有趣,偷偷笑了一聲。
朱棠又問道:“於兄,聽聞令尊雖然未出仕,但你家中應有不少餘財,進京趕考路費當不至於囊中羞澀,恕我冒昧,你怎的這般落魄?”
於謙笑笑,淡定道:“原先離家之時,家父所贈旅資本是充足,但途徑數地,偶遇不少凍餓街頭的窮苦人,千金四散之後,便像如今這般身無分文了。”說著於謙苦笑了一下。
孫尚儒感歎道:“於兄啊,這做好事自然是難能可貴。但是不是也要量力而行,這京城之路起碼還有數百裏,你若這般,難道還要乞討上京嗎?”
於謙淡然一笑:“幾位切莫擔心了,在下是杭州府舉員,身上自有路引和薦書,朝廷求才,路過驛站須得免費供應飯食和住宿,這天大的便宜,在下豈能不占?”
孫尚琂笑道:“哦,原來於先生也是會占便宜的人啊,那剛才又何必這麽矯情呢?”
於謙笑道:“非也,非也,隻不過先前與幾位素不相識,自然要有些架子。”
孫尚琂又問道:“那現在呢?”
“現在?現在我東西都吃到肚子裏了,自然是另說了。”於謙絲毫未有難堪之色。
孫尚琂又笑道:“嗬,那你方才進門之時,對我們幾人視若無睹,我還真以為你是目中無人。”
“我確實如此啊——”於謙淡然迴道。
“你——”孫尚琂被他這話說得一激動。
於謙解釋道:“我請問幾位,這間破廟是幾位的私產嗎?”
孫尚俍笑道:“自然不是。”
於謙又說道:“那既然如此,門外大雨,你們可進得,在下自然也進得,若說歸屬,這座廟自然也是屬於這坐佛的。”
孫尚琂笑道:“哦,所以,你進門後向著佛像拜了幾拜。”
於謙點頭:“是也。”
孫尚琂又好笑地問:“那佛爺告知你可以在這住下了嗎?”
於謙淡然道:“沒有啊,我也不過是和它客氣一下。”
眾人被他這話逗得哄堂大笑。
孫尚琂也是無奈:“好吧,於先生,那你晚上睡覺還是小心一點,惹惱了佛爺,小心哪裏劈下一道雷,掉落下磚瓦來,把你砸死了!”
於謙懟道:“多謝小姐掛念,不過都說佛渡眾生,我平生未行不義之事,佛爺是不會與我計較的,不過這位姑娘這麽在意鬼神之說,那不曾是做過什麽虧心事,怕這因果報複?”
“你——”孫尚琂被這話懟得惱怒。
這話又引得眾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