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位高僧聞言卻是笑了笑,雙手合十衝餘生恭敬道:“小師叔,一別經年,您已經認不出我來了嗎?”
此話一出讓餘生當場就愣住了,他端詳著中年和尚的麵貌,越看越是熟悉,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到底是在哪裏見過他。
“你叫我?小師叔?”餘生指指自己,心中不斷的迴想著,可是記憶久遠,一時半會兒是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十幾年前的春賽上,那個不戰而怯的小和尚靜慈嗎?”
經由中年和尚這麽一提醒,餘生頓時恍然大悟,“你是……真正小和尚!”
當年的靜慈法號便是真正,餘生想起了他,曾經本能寺年輕一代裏棋藝最高者,隻是這麽些年不見,沒想到當年那個剃著小光頭的孩子也已經變得如此成熟了。
“你不是本能寺的和尚嗎?怎麽會跟著小白來了西北?”餘生好奇的問道。
被餘生這麽一問,靜慈臉上浮現一抹苦澀,隨後歎道:“此事說來話長……”
原來當年攝政王繼位後,不僅改國運為天下太平,更是拆除汴京四處地諸多寺廟,使絕大部分僧人還俗務農。靜慈由於沒有家人田地,隻能四處流浪,後來有一年去到了臨海,發現遠在臨海的淩雲寺居然安然無恙,於是便投身淩雲寺,在淩雲寺裏做了和尚。
“攝政王也是為了大楚,希望你不要怪他。”餘生聽後也有些感慨,當年這件事他倒是知曉,隻是不知道居然會讓靜慈如此顛沛流離這麽些年。
“一切都是命定的安排。”靜慈對此倒是看得開,“西北路途遙遠,老住持已然年邁,便派我來這裏協助餘大人在此開僧建廟。”
“那再好不過了,這裏是一處值得佛法盛開的土地。”餘生不僅僅想在大楚境內建立寺廟,他更希望佛教的傳播將草原上對此感興趣的人吸引過來,然後在草原上也建立起寺廟。
而佛教戒貪戒殺的教條,恰巧也可以遏製草原上多貪多殺的現狀,隻是這將會要用多長時間才能看得到功效就不是他能夠說得準的了。
“你且先在這裏住下,等我忙完甘溪二州上的事,我們一同深入一趟草原。”囑咐完靜慈後,餘生又將目光看向小白,開門見山道:“此次叫你前來,隻有一件要事。”
小白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豎起耳朵聽餘生講述了瓦良錦這個人。
“對上他有沒有把握?”說完後餘生問道。
“雖然不曾見過他的武功路數,但我相信我師父的劍法天下無敵!況且前些日子,我剛剛在隕石穀挫敗了一位南詔的大宗師!”小白不無自豪地迴答道。
“哦?”餘生有些驚訝,他不曾想到南詔居然還有大宗師,“那南部前線現在狀況怎麽樣?”
小白將鄭靈丹遇襲一事告知給了餘生,他聽完後長歎一口氣。
“有靈丹在南部倒是無憂,可就怕有小人在背後施以暗算,那才是真正的殺局啊!”感歎歸感歎,眼下遠在西北的餘生無暇他顧,也隻能選擇相信鄭靈丹了。
之後餘生將靜慈安頓好以後,便帶著小白去到了李賽豆那裏。
在向李賽豆介紹了小白後,李賽豆笑著誇讚道:“這麽年輕便躋身武道巔峰,可真有劍聖李三思當年的風采啊!”
李三思年輕時當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幾年小白雖然低調,但卻也漸漸開始展露鋒芒。
“既然小白來了,那咱們就商量商量怎麽對付瓦良錦吧?”孫定遠此時開口道。
“不如我們還用之前對付脫脫木那一招?”餘生提議道。
“那還是算了吧……”孫定遠神色古怪地說道:“這一招用一迴還行,老是用容易激起民憤。”
畢竟不是誰都搶了那一袋子饢包。這句話孫定遠沒敢說出口,隻是在心中腹誹。
“我倒有一個提議。”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直沉默的李賽豆卻忽然說道:“瓦良錦這個人對自己十分自信,認為在整個西北能與他抗衡之人沒有幾個,不如讓小白下去戰書比較一番,輸的那一個人任由勝方調遣,你們覺得如何?”
“擒賊先擒王啊?”餘生聽後讚道:“妙計。”
“可萬一瓦良錦是個卑鄙小人,輸了不遵守承諾咋辦?”孫定遠忍不住問道。
“那我們是幹什麽吃的?”李賽豆沒好氣地迴答道:“他若戰敗掀了桌子,那我們可就有了動手的理由了,到時候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救他。”
隨後三人看向了小白,小白立刻拍拍胸脯說道:“我沒問題,正好我也有意與天下宗師一同切磋,精進武藝。”
“好,那就這麽辦了!”李賽豆最後拍板。
離李賽豆領地的不遠處,就是瓦良錦駐紮的地方,這處地方是除了李賽豆以外,水源最豐富的地界。
在這個缺水少糧的西北,擁有一處可持續供給的水源是必不可少的,否則的話在這西北將寸步難行。
而這處地界,在眾多土屋拱衛的正中間,是一間比其他屋子更寬闊的房屋,房屋的主人正是那位名聲在外的武道宗師瓦良錦。
此刻的他手中攥著一封插著箭矢的信件,臉上的神情飄忽不定。
“白帝?你們可曾聽聞草原上,或者大楚國內有這樣一位宗師嗎?”瓦良錦緩緩開口,目光掃向屋內的其他人。
跟隨他從阿西族逃出的眾多族人,個個也都是武藝高強的草原漢子,昔年在阿西族爭奪王位時,若不是這群手下們拚死護衛,可能他就已經死在草原上了,所以他們的關係即是上下級,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手下眾人彼此對視一眼,都確切地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惑,良久後一個肌肉虯結,渾身皮膚泛著古銅色草原漢子甕聲甕氣地迴答道:“大哥,這些年不曾聽說草原上有這麽一號人物,隻是大楚國內卻是不確定。”
瓦良錦聞言點點頭,神情略微放鬆了一下,“隻要不是草原那邊來的,就不足為懼。”
隨後他將信件上的內容告訴給了眾人,“信上這個自稱白帝的人,約我三日後在天歇湖處比鬥,他稱自己是個武癡,喜好約戰天下英雄,聽聞草原上有我這樣一號人物,便不遠萬裏來到這裏想和我切磋一番。”
“輸的人要答應對方一件事。”瓦良錦再次看向眾人,又問道:“你們說我該去還是不去?”
這個問題又難住了屬下們,隨後還是那個肌肉大漢迴複道:“一切全聽大哥的,不論你做出什麽決定我們都會支持你。”
“就像當年在草原上造反一樣嗎?”瓦良錦的眼神裏閃過一絲落寞,像是想起了什麽不愉快的記憶一樣。
“我每次做的選擇事後看來似乎都不怎麽正確。”瓦良錦苦澀地笑了笑,“不過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隻知道向前,不懂得退縮。”
“我這些年龜縮在這甘溪二州,已經漸漸的遺失了曾經的銳氣。當年是這股子寧折不彎的銳氣使我在身受重傷之際,明悟了武道,得以進入這玄之又玄的武道宗師境界,可是這些年來我卻再也沒敢迴過草原。我的人早已不是當初年少輕狂的我,我的心也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顆心。”
他最後看著身邊的眾人笑著說道:“兄弟們,允許我再任性一迴行嗎?我若贏了,咱們就殺迴草原,再重新馳騁在草原上,可好?”
手下眾人聞言紛紛抱拳,迴道:“好!”
此話一出讓餘生當場就愣住了,他端詳著中年和尚的麵貌,越看越是熟悉,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到底是在哪裏見過他。
“你叫我?小師叔?”餘生指指自己,心中不斷的迴想著,可是記憶久遠,一時半會兒是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十幾年前的春賽上,那個不戰而怯的小和尚靜慈嗎?”
經由中年和尚這麽一提醒,餘生頓時恍然大悟,“你是……真正小和尚!”
當年的靜慈法號便是真正,餘生想起了他,曾經本能寺年輕一代裏棋藝最高者,隻是這麽些年不見,沒想到當年那個剃著小光頭的孩子也已經變得如此成熟了。
“你不是本能寺的和尚嗎?怎麽會跟著小白來了西北?”餘生好奇的問道。
被餘生這麽一問,靜慈臉上浮現一抹苦澀,隨後歎道:“此事說來話長……”
原來當年攝政王繼位後,不僅改國運為天下太平,更是拆除汴京四處地諸多寺廟,使絕大部分僧人還俗務農。靜慈由於沒有家人田地,隻能四處流浪,後來有一年去到了臨海,發現遠在臨海的淩雲寺居然安然無恙,於是便投身淩雲寺,在淩雲寺裏做了和尚。
“攝政王也是為了大楚,希望你不要怪他。”餘生聽後也有些感慨,當年這件事他倒是知曉,隻是不知道居然會讓靜慈如此顛沛流離這麽些年。
“一切都是命定的安排。”靜慈對此倒是看得開,“西北路途遙遠,老住持已然年邁,便派我來這裏協助餘大人在此開僧建廟。”
“那再好不過了,這裏是一處值得佛法盛開的土地。”餘生不僅僅想在大楚境內建立寺廟,他更希望佛教的傳播將草原上對此感興趣的人吸引過來,然後在草原上也建立起寺廟。
而佛教戒貪戒殺的教條,恰巧也可以遏製草原上多貪多殺的現狀,隻是這將會要用多長時間才能看得到功效就不是他能夠說得準的了。
“你且先在這裏住下,等我忙完甘溪二州上的事,我們一同深入一趟草原。”囑咐完靜慈後,餘生又將目光看向小白,開門見山道:“此次叫你前來,隻有一件要事。”
小白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豎起耳朵聽餘生講述了瓦良錦這個人。
“對上他有沒有把握?”說完後餘生問道。
“雖然不曾見過他的武功路數,但我相信我師父的劍法天下無敵!況且前些日子,我剛剛在隕石穀挫敗了一位南詔的大宗師!”小白不無自豪地迴答道。
“哦?”餘生有些驚訝,他不曾想到南詔居然還有大宗師,“那南部前線現在狀況怎麽樣?”
小白將鄭靈丹遇襲一事告知給了餘生,他聽完後長歎一口氣。
“有靈丹在南部倒是無憂,可就怕有小人在背後施以暗算,那才是真正的殺局啊!”感歎歸感歎,眼下遠在西北的餘生無暇他顧,也隻能選擇相信鄭靈丹了。
之後餘生將靜慈安頓好以後,便帶著小白去到了李賽豆那裏。
在向李賽豆介紹了小白後,李賽豆笑著誇讚道:“這麽年輕便躋身武道巔峰,可真有劍聖李三思當年的風采啊!”
李三思年輕時當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幾年小白雖然低調,但卻也漸漸開始展露鋒芒。
“既然小白來了,那咱們就商量商量怎麽對付瓦良錦吧?”孫定遠此時開口道。
“不如我們還用之前對付脫脫木那一招?”餘生提議道。
“那還是算了吧……”孫定遠神色古怪地說道:“這一招用一迴還行,老是用容易激起民憤。”
畢竟不是誰都搶了那一袋子饢包。這句話孫定遠沒敢說出口,隻是在心中腹誹。
“我倒有一個提議。”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直沉默的李賽豆卻忽然說道:“瓦良錦這個人對自己十分自信,認為在整個西北能與他抗衡之人沒有幾個,不如讓小白下去戰書比較一番,輸的那一個人任由勝方調遣,你們覺得如何?”
“擒賊先擒王啊?”餘生聽後讚道:“妙計。”
“可萬一瓦良錦是個卑鄙小人,輸了不遵守承諾咋辦?”孫定遠忍不住問道。
“那我們是幹什麽吃的?”李賽豆沒好氣地迴答道:“他若戰敗掀了桌子,那我們可就有了動手的理由了,到時候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救他。”
隨後三人看向了小白,小白立刻拍拍胸脯說道:“我沒問題,正好我也有意與天下宗師一同切磋,精進武藝。”
“好,那就這麽辦了!”李賽豆最後拍板。
離李賽豆領地的不遠處,就是瓦良錦駐紮的地方,這處地方是除了李賽豆以外,水源最豐富的地界。
在這個缺水少糧的西北,擁有一處可持續供給的水源是必不可少的,否則的話在這西北將寸步難行。
而這處地界,在眾多土屋拱衛的正中間,是一間比其他屋子更寬闊的房屋,房屋的主人正是那位名聲在外的武道宗師瓦良錦。
此刻的他手中攥著一封插著箭矢的信件,臉上的神情飄忽不定。
“白帝?你們可曾聽聞草原上,或者大楚國內有這樣一位宗師嗎?”瓦良錦緩緩開口,目光掃向屋內的其他人。
跟隨他從阿西族逃出的眾多族人,個個也都是武藝高強的草原漢子,昔年在阿西族爭奪王位時,若不是這群手下們拚死護衛,可能他就已經死在草原上了,所以他們的關係即是上下級,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手下眾人彼此對視一眼,都確切地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惑,良久後一個肌肉虯結,渾身皮膚泛著古銅色草原漢子甕聲甕氣地迴答道:“大哥,這些年不曾聽說草原上有這麽一號人物,隻是大楚國內卻是不確定。”
瓦良錦聞言點點頭,神情略微放鬆了一下,“隻要不是草原那邊來的,就不足為懼。”
隨後他將信件上的內容告訴給了眾人,“信上這個自稱白帝的人,約我三日後在天歇湖處比鬥,他稱自己是個武癡,喜好約戰天下英雄,聽聞草原上有我這樣一號人物,便不遠萬裏來到這裏想和我切磋一番。”
“輸的人要答應對方一件事。”瓦良錦再次看向眾人,又問道:“你們說我該去還是不去?”
這個問題又難住了屬下們,隨後還是那個肌肉大漢迴複道:“一切全聽大哥的,不論你做出什麽決定我們都會支持你。”
“就像當年在草原上造反一樣嗎?”瓦良錦的眼神裏閃過一絲落寞,像是想起了什麽不愉快的記憶一樣。
“我每次做的選擇事後看來似乎都不怎麽正確。”瓦良錦苦澀地笑了笑,“不過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隻知道向前,不懂得退縮。”
“我這些年龜縮在這甘溪二州,已經漸漸的遺失了曾經的銳氣。當年是這股子寧折不彎的銳氣使我在身受重傷之際,明悟了武道,得以進入這玄之又玄的武道宗師境界,可是這些年來我卻再也沒敢迴過草原。我的人早已不是當初年少輕狂的我,我的心也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顆心。”
他最後看著身邊的眾人笑著說道:“兄弟們,允許我再任性一迴行嗎?我若贏了,咱們就殺迴草原,再重新馳騁在草原上,可好?”
手下眾人聞言紛紛抱拳,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