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鄭靈丹直接去信頁京,將整個事情始末如一匯報,他並未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客觀公正的將整件事告訴給了楚相印。
楚相印得知這件事後,表現的倒是極為雲淡風輕,他表示既然隕石穀沒事,而靈丹將軍也無恙,那麽這件事就這樣吧。
可鄭靈丹卻覺得事情不對,他不相信一個小小的劉守玉能翻起這麽大的風浪,隻是楚相印卻表示一切等抓到了劉守玉之後再說。
可人早就已經鴻飛冥冥,又去哪裏抓呢?
這場鬧劇最終還是草草收尾,楚相印的不作為令鄭靈丹感到了一絲失望,這位新帝似乎沒有了剛繼位時的熱情,如果當真如此的話,那麽對於整個大楚而言無疑不是個幸事。
就這樣,南部前線平靜地度過了一個多月。這一日,忽然有一隻信鴿自遠方而來,穩穩地落在了鄭靈丹的窗前。
鄭靈丹上前取下信來,發現是一封來自西北的信件。
而寄信人居然是餘生。
鄭靈丹將信上的內容看完後,立刻將小白請了過來。
“餘大人想要請你去一趟西北。”鄭靈丹想了想信件上的內容後,又補充道:“還得再帶上一個人。”
“去西北?“小白有些猶豫,“那這裏怎麽辦?我若走了,南詔的大宗師若是卷土重來,還有誰能抵擋?”
“放心吧!他們已經被你殺破了膽,不敢再輕易過來了。”鄭靈丹對此倒是不怎麽擔憂,因為自那日隕石穀的混戰後,南詔不僅不曾再次來犯,反而有轉為防禦姿態的想法兩方現如今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可…”小白還有些猶豫,倒不是他不想去找餘生,隻是他實在放心不下這前線的情況。
“別可是了。”鄭靈丹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餘大人不到萬不得已,肯定是不會請你去西北的,他一定是遇到了什麽難處,需要你的幫助了。這裏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大楚國土定會安然無恙!”
見鄭靈丹如此堅決,小白也不好再繼續堅持。
“對了,你還需要去一趟臨海。”鄭靈丹補充道:“帶一個人一塊去西北,順便幫我送封書信。”
“去臨海?”小白有些訝異。
“對,去臨海淩雲寺請一位高僧一同前往西北,而我那封書信需要你送給淩雲寺住持。”鄭靈丹隨後解釋道:“你應當聽說過,我曾經便是在那淩雲寺長大,所以我想讓你幫我送去一封信給淩雲寺住持。”
說到這裏,鄭靈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出來這麽些年了,也沒機會迴去看看,也不知道臨海現在怎麽樣了。”
小白能夠理解鄭靈丹的心情,雖然他經常迴青陽郡祭奠姐姐,可是這種背井離鄉的感覺他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之後小白帶著鄭靈丹寫的信,踏上了去往臨海的路。
從石方關到臨海並不遠,他一人一騎用了不過兩三天便抵達了臨海,進了臨海城,小白向人打聽到淩雲寺的地址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淩雲寺。
淩雲寺建在山上,他的馬兒乘不上去,隻好拴在山腳下,他自己徒步上去。
來到淩雲寺中,問了寺中僧人老住持的消息,得知他年事已高,不再擔任寺中住持,而是在一處地方清修,小白又隻好順著別人的指引,曆經千辛萬苦找到老住持清修的地方。
老住持現如今隻帶著一個比小白年長幾歲的僧人一塊修行,見到二人的時候,他們正在對弈。
察覺到有人來了之後,那年長僧人抬眼看了一眼,隨即就又收迴目光,而老住持卻是自始至終不曾動彈。
小白見狀隻好在一旁候著,不敢冒冒失失上前打擾。
二人的棋局本就已經接近了尾聲,棋盤上的情況也已經大致明了。
老住持在收完最後一處官子後,搖搖頭笑道:“棋差一招,你贏了。”
那中年僧人笑而不語,反倒是用眼神示意老住持看向一旁的小白。
老住持看到小白的刹那間如夢初醒般趕緊說道:“老衲不知施主到來,有失遠迎,還望贖罪。”
小白聞言連連搖頭,忙道:“老住持言重了。”隨後小白簡短地道明了來意,並且將鄭靈丹所寫書信交給了老住持。
老住持將鄭靈丹寫的書信看完後,眼睛中似有淚水在打轉,不過很快便隱去不見。
“昔年餘大人曾來淩雲寺借錢招兵買馬,並承諾日後若有機會,定會送淩雲寺一場大造化,現而今當年的因結出了果,福報就要來了。”老和尚說完這句話後,笑著看向那名中年僧人,問道:“靜慈,你可願意去往西北?”
那中年僧人聞言臉上也有了笑意,雙手合十,迴道:“昔日舊友而今就在西北,況且本能寺以人去樓空,在那裏不是修行?所以靜慈願往。”
“那就隨這位施主一同去吧。”
小白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但是看二人誰也沒有解釋的意思,所以也隻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與那名為靜慈的中年僧人一同啟程了。
……
就在小白二人即將出發來到西北的時候,遠在西北的餘生也即將著手整頓甘溪二州的匪患。
“這就是全部的匪首目錄了嗎?”餘生手中拿著一張孫定遠匯總而來的目錄,上麵詳細列明了嘯聚在甘溪二州的諸多土匪。
其中大小土匪窩多達八十餘處,其中壯大如“脫脫木、李賽豆”之流,也有近十個左右。
“您打算從哪一方麵入手?”孫定遠問道。
餘生的想法並非是要將全部土匪一網打盡,而是盡可能的將甘溪二州的匪患解決掉。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單單隻依靠武力是萬萬不能的。
“我想再去見一麵李賽豆。”在餘生看來,脫離了西北軍的李賽豆,肯定更明白嘯聚在甘溪二州上的土匪們都是些什麽情況,聽取一下他的意見,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那好,我陪你一起去。”孫定遠之前也一直想再見一麵李賽豆,隻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隨後二人不曾耽擱,領了一隊親兵,騎上快馬出了大盛城,直往李賽豆的領地去了。
進了李賽豆的領地後,餘生赫然發現李賽豆的手下個個紀律嚴明,儀容整潔,看起來不像土匪,倒像是正規軍了。
“李賽豆的手下中的確有一部分出自西北軍,是他當年最精銳也最忠誠於他的一隊人馬。”得知了餘生的疑惑後,孫定遠即刻解答道。
這下子更讓餘生篤定了李賽豆的存在一定是楚璿示意的,其作用就是用來協助西北軍抵禦草原人的同時,牽製住西北軍,不讓西北軍一家獨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弊端。
進了李賽豆領地內沒過一會兒,便有人引著二人前去麵見李賽豆。
李賽豆還是如那天秘密會見餘生時一樣,穿一身月白色長袍,內裏是幹練的短襯。明明並不高大的身形,坐在那裏卻有如山如淵般的恢宏。
“這麽快就又見麵了?”李賽豆笑著對二人說出這句話,也不知道指的是餘生還是孫定遠。
“將軍好久不見。”孫定遠行了個軍禮,看著李賽豆的眼神裏滿是感慨。
李賽豆見狀也以軍禮迴敬,隨後二人雙拳碰在一起後,再一同相視一笑。
“二位又要並肩作戰了。”一旁的餘生適時地笑著說出了來意,李賽豆聽後並沒有表現出驚訝來,像是早就已經知道一樣。
“你打算怎麽做?”李賽豆並沒有表態,而是對餘生先問道。
楚相印得知這件事後,表現的倒是極為雲淡風輕,他表示既然隕石穀沒事,而靈丹將軍也無恙,那麽這件事就這樣吧。
可鄭靈丹卻覺得事情不對,他不相信一個小小的劉守玉能翻起這麽大的風浪,隻是楚相印卻表示一切等抓到了劉守玉之後再說。
可人早就已經鴻飛冥冥,又去哪裏抓呢?
這場鬧劇最終還是草草收尾,楚相印的不作為令鄭靈丹感到了一絲失望,這位新帝似乎沒有了剛繼位時的熱情,如果當真如此的話,那麽對於整個大楚而言無疑不是個幸事。
就這樣,南部前線平靜地度過了一個多月。這一日,忽然有一隻信鴿自遠方而來,穩穩地落在了鄭靈丹的窗前。
鄭靈丹上前取下信來,發現是一封來自西北的信件。
而寄信人居然是餘生。
鄭靈丹將信上的內容看完後,立刻將小白請了過來。
“餘大人想要請你去一趟西北。”鄭靈丹想了想信件上的內容後,又補充道:“還得再帶上一個人。”
“去西北?“小白有些猶豫,“那這裏怎麽辦?我若走了,南詔的大宗師若是卷土重來,還有誰能抵擋?”
“放心吧!他們已經被你殺破了膽,不敢再輕易過來了。”鄭靈丹對此倒是不怎麽擔憂,因為自那日隕石穀的混戰後,南詔不僅不曾再次來犯,反而有轉為防禦姿態的想法兩方現如今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可…”小白還有些猶豫,倒不是他不想去找餘生,隻是他實在放心不下這前線的情況。
“別可是了。”鄭靈丹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餘大人不到萬不得已,肯定是不會請你去西北的,他一定是遇到了什麽難處,需要你的幫助了。這裏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大楚國土定會安然無恙!”
見鄭靈丹如此堅決,小白也不好再繼續堅持。
“對了,你還需要去一趟臨海。”鄭靈丹補充道:“帶一個人一塊去西北,順便幫我送封書信。”
“去臨海?”小白有些訝異。
“對,去臨海淩雲寺請一位高僧一同前往西北,而我那封書信需要你送給淩雲寺住持。”鄭靈丹隨後解釋道:“你應當聽說過,我曾經便是在那淩雲寺長大,所以我想讓你幫我送去一封信給淩雲寺住持。”
說到這裏,鄭靈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出來這麽些年了,也沒機會迴去看看,也不知道臨海現在怎麽樣了。”
小白能夠理解鄭靈丹的心情,雖然他經常迴青陽郡祭奠姐姐,可是這種背井離鄉的感覺他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之後小白帶著鄭靈丹寫的信,踏上了去往臨海的路。
從石方關到臨海並不遠,他一人一騎用了不過兩三天便抵達了臨海,進了臨海城,小白向人打聽到淩雲寺的地址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淩雲寺。
淩雲寺建在山上,他的馬兒乘不上去,隻好拴在山腳下,他自己徒步上去。
來到淩雲寺中,問了寺中僧人老住持的消息,得知他年事已高,不再擔任寺中住持,而是在一處地方清修,小白又隻好順著別人的指引,曆經千辛萬苦找到老住持清修的地方。
老住持現如今隻帶著一個比小白年長幾歲的僧人一塊修行,見到二人的時候,他們正在對弈。
察覺到有人來了之後,那年長僧人抬眼看了一眼,隨即就又收迴目光,而老住持卻是自始至終不曾動彈。
小白見狀隻好在一旁候著,不敢冒冒失失上前打擾。
二人的棋局本就已經接近了尾聲,棋盤上的情況也已經大致明了。
老住持在收完最後一處官子後,搖搖頭笑道:“棋差一招,你贏了。”
那中年僧人笑而不語,反倒是用眼神示意老住持看向一旁的小白。
老住持看到小白的刹那間如夢初醒般趕緊說道:“老衲不知施主到來,有失遠迎,還望贖罪。”
小白聞言連連搖頭,忙道:“老住持言重了。”隨後小白簡短地道明了來意,並且將鄭靈丹所寫書信交給了老住持。
老住持將鄭靈丹寫的書信看完後,眼睛中似有淚水在打轉,不過很快便隱去不見。
“昔年餘大人曾來淩雲寺借錢招兵買馬,並承諾日後若有機會,定會送淩雲寺一場大造化,現而今當年的因結出了果,福報就要來了。”老和尚說完這句話後,笑著看向那名中年僧人,問道:“靜慈,你可願意去往西北?”
那中年僧人聞言臉上也有了笑意,雙手合十,迴道:“昔日舊友而今就在西北,況且本能寺以人去樓空,在那裏不是修行?所以靜慈願往。”
“那就隨這位施主一同去吧。”
小白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但是看二人誰也沒有解釋的意思,所以也隻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與那名為靜慈的中年僧人一同啟程了。
……
就在小白二人即將出發來到西北的時候,遠在西北的餘生也即將著手整頓甘溪二州的匪患。
“這就是全部的匪首目錄了嗎?”餘生手中拿著一張孫定遠匯總而來的目錄,上麵詳細列明了嘯聚在甘溪二州的諸多土匪。
其中大小土匪窩多達八十餘處,其中壯大如“脫脫木、李賽豆”之流,也有近十個左右。
“您打算從哪一方麵入手?”孫定遠問道。
餘生的想法並非是要將全部土匪一網打盡,而是盡可能的將甘溪二州的匪患解決掉。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單單隻依靠武力是萬萬不能的。
“我想再去見一麵李賽豆。”在餘生看來,脫離了西北軍的李賽豆,肯定更明白嘯聚在甘溪二州上的土匪們都是些什麽情況,聽取一下他的意見,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那好,我陪你一起去。”孫定遠之前也一直想再見一麵李賽豆,隻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隨後二人不曾耽擱,領了一隊親兵,騎上快馬出了大盛城,直往李賽豆的領地去了。
進了李賽豆的領地後,餘生赫然發現李賽豆的手下個個紀律嚴明,儀容整潔,看起來不像土匪,倒像是正規軍了。
“李賽豆的手下中的確有一部分出自西北軍,是他當年最精銳也最忠誠於他的一隊人馬。”得知了餘生的疑惑後,孫定遠即刻解答道。
這下子更讓餘生篤定了李賽豆的存在一定是楚璿示意的,其作用就是用來協助西北軍抵禦草原人的同時,牽製住西北軍,不讓西北軍一家獨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弊端。
進了李賽豆領地內沒過一會兒,便有人引著二人前去麵見李賽豆。
李賽豆還是如那天秘密會見餘生時一樣,穿一身月白色長袍,內裏是幹練的短襯。明明並不高大的身形,坐在那裏卻有如山如淵般的恢宏。
“這麽快就又見麵了?”李賽豆笑著對二人說出這句話,也不知道指的是餘生還是孫定遠。
“將軍好久不見。”孫定遠行了個軍禮,看著李賽豆的眼神裏滿是感慨。
李賽豆見狀也以軍禮迴敬,隨後二人雙拳碰在一起後,再一同相視一笑。
“二位又要並肩作戰了。”一旁的餘生適時地笑著說出了來意,李賽豆聽後並沒有表現出驚訝來,像是早就已經知道一樣。
“你打算怎麽做?”李賽豆並沒有表態,而是對餘生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