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進犯邊關之事,新帝雖然自負最終還是派人去了邊關。”
“南疆若是真的進犯邊關,不久之後就能見分曉。”
“先帝在位之時,帝國各地都有影衛專門負責打探消息。”
若非先帝死活不肯交出影衛,統領影衛的人又被殺了,何至於如此被動。
“新帝多少有些後悔,後悔當初沒有拿到影衛指揮權就動手。”
“收到邊關傳迴來的消息,新帝還是暗自鬆了口氣,緊接著勃然大怒。”
“飛虎關守將竟敢謊報軍情,真是活的不耐煩了,朕必滅你九族。”
“暴怒的新帝即刻下旨,命人捉拿飛虎關將領的家小,擇日問斬。”
“同時命人奔赴飛虎關,勢必把那些欺君罔上的將領當眾斬首。”
“氣急的新帝跑到玉貴妃寢宮,發泄一番才說了剛才之事。”
玉貴妃聽後笑靨如花,柔情似水的拉著新帝安慰,稱讚新帝英明神武。
“翌日一早。”
“新帝收到稟報,所有飛虎關將領家裏都是空的,連個人影都沒有。”
“氣的新帝亂砸一通,稍稍平複心緒這才黑著臉去上早朝。”
“昨夜的風波大家都知道了,部分朝臣站出來指責新帝不講信譽。”
新帝絲毫不客氣,拿出邊關信件砸在大臣臉上,讓他們看清楚再發言。
傳閱完信件上的內容,滿朝文武不由得麵麵相覷,分不清到底誰真誰假。
見大臣們都不說話了,新帝這才命刑部擬旨,捉拿欺君罔上的逆臣賊子。
“新帝哪裏知道,他派出去的人早就被玉貴妃買通了。”
“更不知道北疆的戰事,也不知道大部鎮北軍此刻正在飛虎關。”
“飛虎關將領家眷早已離京,此刻估計已經到了昆陽府。”
“派出去問罪的五千禦林軍根本到不了昆陽府,就算到了也迴不來了。”
“半月後噩耗傳來,五千禦林軍遭遇土匪截殺,全軍覆沒。”
“新帝氣的牙癢癢,恨不得禦駕親征親自領兵去飛虎關。”
“玉貴妃適時出現,有意無意提及昆陽和華陽兩地駐軍。”
“新帝隻是自負不是蠢,自然能聽出玉貴妃的言外之意。”
誇獎了美人幾句,新帝抱著美人在榻上下旨,命兩部駐軍討伐飛虎軍。
“邊關駐軍曆來不聽調遣,連帶著靠近邊關的駐軍也是陽奉陰違。”
有此良機,新帝自然不會放過,巴不得邊關駐軍傷亡慘重。
“為了感謝美人提點,新帝一連半月都宿在玉貴妃寢宮。”
“接到新帝的聖旨,昆陽、華陽和飛虎駐軍恨不得即刻造反。”
“克扣拖延軍餉糧草就算了,還讓自己領兵自相殘殺!”
“三部將領恨不得殺到京都,敲開新帝的腦袋看看。”
“若非鎮北王出麵壓著,三部駐軍真的很可能舉兵造反,太氣人了。”
“軍國大事君陌不關心,即使想關心也輪不到他瞎操心。”
“臨近秋收,恰逢兩個姐姐出嫁,君陌忙的是腳不沾地。”
“兩個姐姐同時出嫁,君陌送誰出嫁都有偏心的嫌疑。”
“最終還是決定誰都不送,每個姐姐給一千萬兩銀子陪嫁。”
“五姐夫家是書香門第,說白了就是清高的讀書人家,不是一般的窮。”
“六姐夫家雖說也是大族,每年的收入不多養活家人都難。”
“兩個姐姐嫁妝豐厚,去了夫家也能令人高看一眼,多少也能貼補些。”
“君陌不在乎銀子,隻在乎兩個姐姐過的好不受欺負。”
“古代不同於現代,不孝不剃的大帽子壓下來,誰都不能說什麽。”
“兩個妹妹出嫁,君海自然不能裝作不知道,特意請假迴來送嫁。”
“經過全家人商議決定,老大、老二送老五出嫁,負責打點一切。”
老三、老四負責送老六出嫁,務必保證婚禮順利舉行,不得出任何差錯。
“君陌負責在家招待賓客,送嫁的任務交給四個哥哥。”
“君家嫁女排場之大,遠超昆陽七府任何一家高門大戶。”
“十裏紅妝大家隻是聽聞,這迴算是真正見識到了!”
“僅僅送嫁馬車就是幾百輛,每輛馬車都是滿滿當當的嫁妝。”
前來觀禮之人非富即貴,不僅有七府五十二縣的官員,七個知府老爺都來了。
“最關鍵的還是主婚人,主婚人居然是布政使大人夫婦。”
“如此豪華的排場陣容,除了君家怕是誰都做不到如此奢華。”
“若能傍上君家這棵大樹,何愁不能飛黃騰達少奮鬥幾輩子。”
此前聽聞君家想招贅上門,當時還有人嗤之以鼻,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眾人不知道的是,君家還住著一位手握實權的親王。”
“若非鎮北王不宜露麵,此刻主婚的就是鎮北王,輪不到夏北夫婦。”
“隨著司禮官的高聲唱喏,有請新娘子上花橋,吹拉彈唱聲響起。”
“君澤背著君瑤穩步出門,親自送妹妹上花轎。”
“君陌背著君雅跟在後麵,親自把六姐送上花轎。”
“二老領著家人出門相送,老太太心疼的拉著女兒說話,滿臉不舍。”
“此一別,女兒就是別人家的,往後相聚的時間隻會越來越少。”
“女眷們湊在一起,不止是送嫁也是送上真摯的祝福。”
“兩姐妹哭的那叫一個傷心,淚眼婆娑的嚷嚷著不嫁了。”
“嚇的新郎急忙上前安慰,生怕親事出什麽變故貽笑大方。”
“別人或許不知道,嬌妻在君家到底有多受寵,自己知道啊。”
“若是嬌妻堅決不嫁,君家可不會在乎什麽麵子不麵子,肯定會同意。”
君家人到底有多護短,隻有真正了解過的人才能知道,不是一般護短。
“吉時將至,君陌拉著沈辭和顧峰走到一旁說話。”
君陌也不廢話,直接警告兩個姐夫對自家姐姐好些,否則後果自負。
“沈辭和顧峰滿臉嚴肅,異口同聲答應就差指天立誓了。”
“君陌說的很認真,沈辭和顧峰絲毫不懷疑君陌的決心。”
“小舅子連鎮北王都敢懟,怎會懼怕區區沈顧兩家。”
兩人不約而同的想著,迴去後還是得和家裏說說,必須要對夫人好。
“南疆若是真的進犯邊關,不久之後就能見分曉。”
“先帝在位之時,帝國各地都有影衛專門負責打探消息。”
若非先帝死活不肯交出影衛,統領影衛的人又被殺了,何至於如此被動。
“新帝多少有些後悔,後悔當初沒有拿到影衛指揮權就動手。”
“收到邊關傳迴來的消息,新帝還是暗自鬆了口氣,緊接著勃然大怒。”
“飛虎關守將竟敢謊報軍情,真是活的不耐煩了,朕必滅你九族。”
“暴怒的新帝即刻下旨,命人捉拿飛虎關將領的家小,擇日問斬。”
“同時命人奔赴飛虎關,勢必把那些欺君罔上的將領當眾斬首。”
“氣急的新帝跑到玉貴妃寢宮,發泄一番才說了剛才之事。”
玉貴妃聽後笑靨如花,柔情似水的拉著新帝安慰,稱讚新帝英明神武。
“翌日一早。”
“新帝收到稟報,所有飛虎關將領家裏都是空的,連個人影都沒有。”
“氣的新帝亂砸一通,稍稍平複心緒這才黑著臉去上早朝。”
“昨夜的風波大家都知道了,部分朝臣站出來指責新帝不講信譽。”
新帝絲毫不客氣,拿出邊關信件砸在大臣臉上,讓他們看清楚再發言。
傳閱完信件上的內容,滿朝文武不由得麵麵相覷,分不清到底誰真誰假。
見大臣們都不說話了,新帝這才命刑部擬旨,捉拿欺君罔上的逆臣賊子。
“新帝哪裏知道,他派出去的人早就被玉貴妃買通了。”
“更不知道北疆的戰事,也不知道大部鎮北軍此刻正在飛虎關。”
“飛虎關將領家眷早已離京,此刻估計已經到了昆陽府。”
“派出去問罪的五千禦林軍根本到不了昆陽府,就算到了也迴不來了。”
“半月後噩耗傳來,五千禦林軍遭遇土匪截殺,全軍覆沒。”
“新帝氣的牙癢癢,恨不得禦駕親征親自領兵去飛虎關。”
“玉貴妃適時出現,有意無意提及昆陽和華陽兩地駐軍。”
“新帝隻是自負不是蠢,自然能聽出玉貴妃的言外之意。”
誇獎了美人幾句,新帝抱著美人在榻上下旨,命兩部駐軍討伐飛虎軍。
“邊關駐軍曆來不聽調遣,連帶著靠近邊關的駐軍也是陽奉陰違。”
有此良機,新帝自然不會放過,巴不得邊關駐軍傷亡慘重。
“為了感謝美人提點,新帝一連半月都宿在玉貴妃寢宮。”
“接到新帝的聖旨,昆陽、華陽和飛虎駐軍恨不得即刻造反。”
“克扣拖延軍餉糧草就算了,還讓自己領兵自相殘殺!”
“三部將領恨不得殺到京都,敲開新帝的腦袋看看。”
“若非鎮北王出麵壓著,三部駐軍真的很可能舉兵造反,太氣人了。”
“軍國大事君陌不關心,即使想關心也輪不到他瞎操心。”
“臨近秋收,恰逢兩個姐姐出嫁,君陌忙的是腳不沾地。”
“兩個姐姐同時出嫁,君陌送誰出嫁都有偏心的嫌疑。”
“最終還是決定誰都不送,每個姐姐給一千萬兩銀子陪嫁。”
“五姐夫家是書香門第,說白了就是清高的讀書人家,不是一般的窮。”
“六姐夫家雖說也是大族,每年的收入不多養活家人都難。”
“兩個姐姐嫁妝豐厚,去了夫家也能令人高看一眼,多少也能貼補些。”
“君陌不在乎銀子,隻在乎兩個姐姐過的好不受欺負。”
“古代不同於現代,不孝不剃的大帽子壓下來,誰都不能說什麽。”
“兩個妹妹出嫁,君海自然不能裝作不知道,特意請假迴來送嫁。”
“經過全家人商議決定,老大、老二送老五出嫁,負責打點一切。”
老三、老四負責送老六出嫁,務必保證婚禮順利舉行,不得出任何差錯。
“君陌負責在家招待賓客,送嫁的任務交給四個哥哥。”
“君家嫁女排場之大,遠超昆陽七府任何一家高門大戶。”
“十裏紅妝大家隻是聽聞,這迴算是真正見識到了!”
“僅僅送嫁馬車就是幾百輛,每輛馬車都是滿滿當當的嫁妝。”
前來觀禮之人非富即貴,不僅有七府五十二縣的官員,七個知府老爺都來了。
“最關鍵的還是主婚人,主婚人居然是布政使大人夫婦。”
“如此豪華的排場陣容,除了君家怕是誰都做不到如此奢華。”
“若能傍上君家這棵大樹,何愁不能飛黃騰達少奮鬥幾輩子。”
此前聽聞君家想招贅上門,當時還有人嗤之以鼻,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眾人不知道的是,君家還住著一位手握實權的親王。”
“若非鎮北王不宜露麵,此刻主婚的就是鎮北王,輪不到夏北夫婦。”
“隨著司禮官的高聲唱喏,有請新娘子上花橋,吹拉彈唱聲響起。”
“君澤背著君瑤穩步出門,親自送妹妹上花轎。”
“君陌背著君雅跟在後麵,親自把六姐送上花轎。”
“二老領著家人出門相送,老太太心疼的拉著女兒說話,滿臉不舍。”
“此一別,女兒就是別人家的,往後相聚的時間隻會越來越少。”
“女眷們湊在一起,不止是送嫁也是送上真摯的祝福。”
“兩姐妹哭的那叫一個傷心,淚眼婆娑的嚷嚷著不嫁了。”
“嚇的新郎急忙上前安慰,生怕親事出什麽變故貽笑大方。”
“別人或許不知道,嬌妻在君家到底有多受寵,自己知道啊。”
“若是嬌妻堅決不嫁,君家可不會在乎什麽麵子不麵子,肯定會同意。”
君家人到底有多護短,隻有真正了解過的人才能知道,不是一般護短。
“吉時將至,君陌拉著沈辭和顧峰走到一旁說話。”
君陌也不廢話,直接警告兩個姐夫對自家姐姐好些,否則後果自負。
“沈辭和顧峰滿臉嚴肅,異口同聲答應就差指天立誓了。”
“君陌說的很認真,沈辭和顧峰絲毫不懷疑君陌的決心。”
“小舅子連鎮北王都敢懟,怎會懼怕區區沈顧兩家。”
兩人不約而同的想著,迴去後還是得和家裏說說,必須要對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