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鎮北關。”
“中軍大帳內,淩傲天高居上首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一眾將領低眉不語,分列兩旁等著大元帥訓話。”
“中軍大帳內安靜的出奇,眾將大約已猜到京都怕是出事了。”
“朝廷派遣軍隊駐守琥珀關,怕不是早就已經防著鎮北軍。”
“各地駐軍大規模集結,瞞得過別人瞞不過鎮北軍的斥候。”
“各地駐軍之所以靠近京都,肯定是為了爭儲之事。”
“大元帥曆來喜怒不形於色,大元帥緊皺眉頭肯定是出了大事。”
北胡和北蠻兩部此前吃了大虧,短期之內肯定不敢再放肆。
“能讓大元帥眉頭緊皺,必然是京都那邊出了什麽變故。”
瞥了一眼下首眾將,淩傲天這才語氣平緩的開口道:諸位,本帥接到密報,陛下於前夜殯天了。
“眾將聽聞這個消息,瞬間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麽好。”
表現的悲傷或是欣喜都不合適,隻能麵無表情的一言不發。
“傳本帥的將令,各部加緊操練兵馬嚴防死守鎮北關。”
“派出斥候打探兩部動向,兩部若有任何異動速速來報。”
“好了,你等下去吧。”
大帳內隻剩四人之時,淩傲天這才語氣平淡道:“四皇子和七皇子聯合五皇子還有八皇子、十一皇子逼宮。”
“四皇子和七皇子當場戰死,五皇子重傷不治身亡。”
“八皇子、十一皇子失手被擒,眼下關在天牢生死不知。”
“大皇子聯合二皇子護駕,大皇子重傷下落不明,其餘皇子此前被殺。”
“除了大皇子的家眷,其餘皇子的家眷和母妃都死了。”
“眼下是二皇子代理朝政,秘不發喪也是二皇子的意思。”
瞥了三人一眼,淩傲天這才繼續開口問道:“你們怎麽看,可有想說的?”
老二淩飛宇率先開口問道:“京都出了這等變故,家裏是否安好?”
“老二首先擔心的是家人平安,這一點淩傲天很滿意。”
“家裏並沒有受到波及,你母妃和媳婦還有家裏都好好的。”
淩傲天再次開口詢問道:“老三有什麽想說的嗎?”
老三淩飛璟沉吟片刻,有些遲疑的開口詢問道:父王,何不趁此良機出兵?
京都此時必定守備空虛,沿途也沒有太大的阻礙,出兵必定勝算大增。
“二皇子本就有兵部支持,若是讓他緩過神來,指不定生出變故。”
淩傲天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繼續開口詢問道:你呢,可有什麽想說的?
君海上前躬身行禮道:“啟稟大帥,末將認為此刻出兵正是好時機。”
淩傲天擺了擺手嘴角含笑道:“往後沒有外人直接喊祖父就好。”
“多謝祖父,君海再次行禮,乖乖的等著淩傲天開口。”
淩傲天很滿意這個孫女婿,笑嗬嗬的繼續問道:“你剛才也讚同出兵,說說你讚同出兵的理由。”
祖父容稟:“二皇子心機深沉,故意設計引誘手足並且痛下殺手。”
“即使先帝子嗣幾乎死絕,各位皇子的母家自然不會幹看著。”
“二皇子想要收拾他們,必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各大世家互相聯姻多年,千絲萬縷的關係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京都那些世家也不是瞎子,明麵上不會出手背地裏可不一定。”
“二皇子忙著穩固帝位,接下來的時間必然無暇他顧。”
“二皇子不動鎮北王府,不是他不敢動而是投鼠忌器。”
“既然大後方安全無憂,祖父何不趁機揮師北上滅了北胡和北蠻兩部。”
“無論誰坐那個位置,兩部遲早都是帝國大患,不如早些解決。”
“鎮北軍兵精糧足裝備精良,完全可以實現兩線作戰占據優勢。”
優先打殘靠近關隘的所有部落,隨後長驅直入包圍兩部京都,同時設下陷阱圍點打援必定全勝。
“兩部算不得什麽大敵,早些解決才能騰出手來做其他事。”
“君海的話並沒有說完,隻是隨口點了一下就閉嘴了。”
淩傲天聽的不住點頭,對君海的表現很是滿意,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
“老二,你去趟雪狼關,告訴老四速速整頓兵馬,三日後率軍北上。”
“記著,帶足軍備糧草就好,其餘東西一律不允許攜帶。”
老三,速速召集眾將點齊兵馬,三日後揮師北上,務必一戰功成。
大帳內隻剩兩人,淩傲天笑嗬嗬的繼續開口詢問道:“昆陽府距離邊關僅僅隻有三百餘裏,你就不擔心?”
君海滿頭黑線道:“您都不擔心末將擔心什麽?”
“據末將所知,昆陽府和華陽府駐軍主將完全聽命於您。”
“兩軍駐紮的位置易守難攻,即使邊關被破敵軍也攻不進來。”
“淩月郡主可是您的心頭寶,若是真的有事,您還能幹看著不成。”
“好小子,眼光獨到看的很準,想必靜姝那丫頭都和你說了。”
你分析的很對,隻是南疆的強大少有人知,輕視對手可是要吃大虧的。
“十年前那場大戰,看似是南疆輸了實則輸的是飛虎軍。”
“雙方兵力對等,飛虎軍依托城防占盡天時地利,傷亡卻是大致相同。”
南疆大軍之所以會敗,並不是飛虎軍擊敗的,而是南疆內部出了問題。
南疆大軍敗退之時,飛虎關的城牆已有多處破損,城門更是搖搖欲墜。
“南疆人勇武兇狠悍不畏死,若非內耗的太狠,早就繼續興兵來犯了。”
“南疆與帝國是死敵,通婚講和僅僅隻是表麵文章,遲早不死不休。”
帝國占據富饒之地,本就容易遭人眼紅覬覦,戰亂紛爭是避免不了的。
“可笑那位目光短視,教出來的兒子也是些目光短淺之輩。”
“二皇子的手段你也看到了,為了那個位子不惜弑君弑父。”
“爭儲你死我活尚能理解,趕盡殺絕又豈是明君所為,完全是個蠢蛋。”
“若是任由他們胡鬧下去,祖宗打下來的基業必定保不住。”
君海適時開口道:“大帥目光長遠心懷天下,末將佩服。”
“末將先行告退。”君海說著行了個軍禮退出大帳,準備三日後北伐。
“中軍大帳內,淩傲天高居上首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一眾將領低眉不語,分列兩旁等著大元帥訓話。”
“中軍大帳內安靜的出奇,眾將大約已猜到京都怕是出事了。”
“朝廷派遣軍隊駐守琥珀關,怕不是早就已經防著鎮北軍。”
“各地駐軍大規模集結,瞞得過別人瞞不過鎮北軍的斥候。”
“各地駐軍之所以靠近京都,肯定是為了爭儲之事。”
“大元帥曆來喜怒不形於色,大元帥緊皺眉頭肯定是出了大事。”
北胡和北蠻兩部此前吃了大虧,短期之內肯定不敢再放肆。
“能讓大元帥眉頭緊皺,必然是京都那邊出了什麽變故。”
瞥了一眼下首眾將,淩傲天這才語氣平緩的開口道:諸位,本帥接到密報,陛下於前夜殯天了。
“眾將聽聞這個消息,瞬間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麽好。”
表現的悲傷或是欣喜都不合適,隻能麵無表情的一言不發。
“傳本帥的將令,各部加緊操練兵馬嚴防死守鎮北關。”
“派出斥候打探兩部動向,兩部若有任何異動速速來報。”
“好了,你等下去吧。”
大帳內隻剩四人之時,淩傲天這才語氣平淡道:“四皇子和七皇子聯合五皇子還有八皇子、十一皇子逼宮。”
“四皇子和七皇子當場戰死,五皇子重傷不治身亡。”
“八皇子、十一皇子失手被擒,眼下關在天牢生死不知。”
“大皇子聯合二皇子護駕,大皇子重傷下落不明,其餘皇子此前被殺。”
“除了大皇子的家眷,其餘皇子的家眷和母妃都死了。”
“眼下是二皇子代理朝政,秘不發喪也是二皇子的意思。”
瞥了三人一眼,淩傲天這才繼續開口問道:“你們怎麽看,可有想說的?”
老二淩飛宇率先開口問道:“京都出了這等變故,家裏是否安好?”
“老二首先擔心的是家人平安,這一點淩傲天很滿意。”
“家裏並沒有受到波及,你母妃和媳婦還有家裏都好好的。”
淩傲天再次開口詢問道:“老三有什麽想說的嗎?”
老三淩飛璟沉吟片刻,有些遲疑的開口詢問道:父王,何不趁此良機出兵?
京都此時必定守備空虛,沿途也沒有太大的阻礙,出兵必定勝算大增。
“二皇子本就有兵部支持,若是讓他緩過神來,指不定生出變故。”
淩傲天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繼續開口詢問道:你呢,可有什麽想說的?
君海上前躬身行禮道:“啟稟大帥,末將認為此刻出兵正是好時機。”
淩傲天擺了擺手嘴角含笑道:“往後沒有外人直接喊祖父就好。”
“多謝祖父,君海再次行禮,乖乖的等著淩傲天開口。”
淩傲天很滿意這個孫女婿,笑嗬嗬的繼續問道:“你剛才也讚同出兵,說說你讚同出兵的理由。”
祖父容稟:“二皇子心機深沉,故意設計引誘手足並且痛下殺手。”
“即使先帝子嗣幾乎死絕,各位皇子的母家自然不會幹看著。”
“二皇子想要收拾他們,必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各大世家互相聯姻多年,千絲萬縷的關係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京都那些世家也不是瞎子,明麵上不會出手背地裏可不一定。”
“二皇子忙著穩固帝位,接下來的時間必然無暇他顧。”
“二皇子不動鎮北王府,不是他不敢動而是投鼠忌器。”
“既然大後方安全無憂,祖父何不趁機揮師北上滅了北胡和北蠻兩部。”
“無論誰坐那個位置,兩部遲早都是帝國大患,不如早些解決。”
“鎮北軍兵精糧足裝備精良,完全可以實現兩線作戰占據優勢。”
優先打殘靠近關隘的所有部落,隨後長驅直入包圍兩部京都,同時設下陷阱圍點打援必定全勝。
“兩部算不得什麽大敵,早些解決才能騰出手來做其他事。”
“君海的話並沒有說完,隻是隨口點了一下就閉嘴了。”
淩傲天聽的不住點頭,對君海的表現很是滿意,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
“老二,你去趟雪狼關,告訴老四速速整頓兵馬,三日後率軍北上。”
“記著,帶足軍備糧草就好,其餘東西一律不允許攜帶。”
老三,速速召集眾將點齊兵馬,三日後揮師北上,務必一戰功成。
大帳內隻剩兩人,淩傲天笑嗬嗬的繼續開口詢問道:“昆陽府距離邊關僅僅隻有三百餘裏,你就不擔心?”
君海滿頭黑線道:“您都不擔心末將擔心什麽?”
“據末將所知,昆陽府和華陽府駐軍主將完全聽命於您。”
“兩軍駐紮的位置易守難攻,即使邊關被破敵軍也攻不進來。”
“淩月郡主可是您的心頭寶,若是真的有事,您還能幹看著不成。”
“好小子,眼光獨到看的很準,想必靜姝那丫頭都和你說了。”
你分析的很對,隻是南疆的強大少有人知,輕視對手可是要吃大虧的。
“十年前那場大戰,看似是南疆輸了實則輸的是飛虎軍。”
“雙方兵力對等,飛虎軍依托城防占盡天時地利,傷亡卻是大致相同。”
南疆大軍之所以會敗,並不是飛虎軍擊敗的,而是南疆內部出了問題。
南疆大軍敗退之時,飛虎關的城牆已有多處破損,城門更是搖搖欲墜。
“南疆人勇武兇狠悍不畏死,若非內耗的太狠,早就繼續興兵來犯了。”
“南疆與帝國是死敵,通婚講和僅僅隻是表麵文章,遲早不死不休。”
帝國占據富饒之地,本就容易遭人眼紅覬覦,戰亂紛爭是避免不了的。
“可笑那位目光短視,教出來的兒子也是些目光短淺之輩。”
“二皇子的手段你也看到了,為了那個位子不惜弑君弑父。”
“爭儲你死我活尚能理解,趕盡殺絕又豈是明君所為,完全是個蠢蛋。”
“若是任由他們胡鬧下去,祖宗打下來的基業必定保不住。”
君海適時開口道:“大帥目光長遠心懷天下,末將佩服。”
“末將先行告退。”君海說著行了個軍禮退出大帳,準備三日後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