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他召集了眾將領,將收服的酒泉、敦煌城,以及得到的西域地區的後續事務都已經一一交代清楚。他站在營帳中央,目光如炬,聲音洪亮:“諸位將軍,我雖離去,但這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百姓,都需你們用心守護,不能在受傷害了。”
他特別強調要保持警惕,防止蒙古軍騎兵的反撲:“蒙古軍騎兵狡猾異常,他們雖然被我們打的大敗,不過他們還是不容小覷,可能會趁我們鬆懈之時發動突襲。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陣以待。”
眾將領紛紛點頭稱是,臉上露出堅定的神情。他們知道,這是李嘉澤大將軍對他們的信任與期望。
最後,李嘉澤走到副將李大炮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炮啊,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這裏的事務,就拜托你了,你留心一點。”
副將李大炮站在敦煌城的城門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麵對著即將離去的李嘉澤大將軍,聲音鏗鏘有力:“大將軍,你就放心,我李大炮以性命擔保,必不負重托,守護好敦煌和酒泉城,直至你平安歸來!你安心的迴去,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嘉澤大將軍轉過身,目光落在李大炮身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讚賞。他微微點了點頭,聲音沉穩:“李大炮,我知你的能力,有你在,我放心。但切記,務必謹慎行事,保護好城中的百姓。”
說完,李嘉澤大將軍轉身跨上那匹名為“的盧”的戰馬。這匹戰馬高大威猛,四蹄如飛,他緊握住韁繩,輕輕一揮馬鞭,戰馬便昂首嘶鳴,載著大將軍離開了敦煌城。
陽光灑在李嘉澤大將軍的身上,他的身影在陽光下漸行漸遠。他的背影在城門的陰影中逐漸拉長,直至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李嘉澤大將軍的衣服上沾滿了征塵,戰馬也顯得有些疲憊。但當他望見那座巍峨的皇城時,眼中的疲憊頓時被一抹堅定所取代。他清楚,無論旅途多麽艱辛,現在,他終於迴到了京城的懷抱。
剛進入京城,李嘉澤並未直接迴家見自己幾年未見的母親,而是選擇了進宮麵聖。他明白,國家大事為重,個人私情隻能暫且放下。
皇宮門前,兩名守衛見到李嘉澤大將軍的鎧甲和氣勢,立刻恭敬地行禮:“大將軍,您迴來了!”
李嘉澤微微點頭,沉聲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說李嘉澤大將軍求見聖上。”
守衛不敢怠慢,告知宦官,讓他立刻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名宦官匆匆趕來,恭敬地引領李嘉澤進入皇宮。
穿過一道道宮門,李嘉澤來到了禦書房。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然後推門而入。
禦書房內,光線透過精致的窗欞,灑在漢勇帝身前的龍椅上,一片寧靜而莊重。漢勇帝端坐在龍椅上,手中的毛筆在奏折上輕輕劃過,留下一行行工整的字跡。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隨後是宦官恭敬的通報聲:“聖上,李嘉澤大將軍求見。”
漢勇帝抬頭,放下手中尚未完成的奏折,眼神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期待。他輕輕揮手,示意宦官退下,然後整了整衣袍,微笑著站起身來。
隨著開門的聲音,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男子步入禦書房,正是久別重逢的李嘉澤大將軍。他的衣服雖然經過長途跋涉顯得有些破舊,但依舊閃爍著,透露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漢勇帝走下龍椅,迎上前去,目光在李嘉澤身上仔細打量:“嘉澤,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兩年多沒見了,你看起來瘦了不少,臉上也多了幾道皺紋,想必是征戰太辛苦了吧。”
李嘉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洪亮而堅定:“臣李嘉澤參見聖上!此次征戰,幸得聖上洪福,我朝大獲全勝。臣雖曆經艱辛,但能為國家效力,為聖上分憂,乃是臣之本分。”
漢勇帝走上前,扶起李嘉澤,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你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此次征戰,你功不可沒,朕會重重賞你。”
李嘉澤搖頭:“臣不求賞賜,隻願國家越來越強大,百姓安寧。”
漢勇帝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賞:“你一直都是這樣,為國家為百姓著想。不過,賞賜還是要有的,朕會好好考慮。”
隨後,兩人坐下,漢勇帝親自為李嘉澤倒了一杯茶,兩人開始詳細交談這兩年多征戰的過程以及得到西域地區的後續安排。李嘉澤的講述充滿了激情與智慧,讓皇帝聽得頻頻點頭。
最後,漢勇帝站在禦書房的窗前,目光遠眺著遠方,心中對李嘉澤大將軍的堅韌和忠誠深感敬佩。他輕歎一聲,轉身麵向李嘉澤,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慨的神情。
“嘉澤啊,你這一路走來,經曆了太多的風雨和波折,實在是不容易。”漢勇帝的聲音中充滿了深沉與真摯,仿佛在訴說著對李嘉澤大將軍無盡的感慨與讚許。
李嘉澤大將軍聞言,微微低下頭,雙手緊握成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皇帝的這句話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他為國家、為朝廷所做貢獻的肯定。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內心的激動與感慨,然後恭敬地拱手道:“臣遵旨,謝陛下體恤。臣這就告退,迴去稍作休息,明日午朝會再來麵聖。”
漢勇帝微微點頭,示意李嘉澤可以退下。李嘉澤大將軍再次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轉身退出了禦書房。
走出皇宮的那一刻,夕陽的餘暉灑在李嘉澤的鎧甲上,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他停下腳步,抬頭望向那片金黃的天空,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征戰數載,終於凱旋而歸,但勝利的喜悅並未完全衝淡他心中的沉重。
李嘉澤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腳步堅定地邁向了迴將軍府的路。街邊的過路的行人紛紛側目,有的認出這位英勇的將軍,紛紛投來敬仰的目光。李嘉澤對這些目光隻是微微點頭示意,他的心思早已飄向了家中。
“娘,我迴來了。”李嘉澤心中默念著,腳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他想象著母親見到自己時的驚喜與激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終於,他來到了將軍府的門前。那座簡約的府邸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莊嚴。李嘉澤輕輕推開府門,走了進去。府內的管家見到主人歸來,上前行禮:“將軍,您迴來了!”
李嘉澤微微點頭,徑直走向母親的房間。他推開門,隻見母親正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件他兒時的衣物,眼中滿是思念。聽到推門聲,母親抬起頭,見到是李嘉澤,頓時驚喜交加:“嘉澤,你迴來了!”
李嘉澤快步走到母親身邊,跪下身來,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娘,兒子迴來了,讓您擔心了。”
母親眼中閃爍著淚花,撫摸著李嘉澤的臉龐,聲音顫抖:“孩子,你終於迴來了。這兩年,娘日日夜夜都在擔心你,生怕你有個閃失。現在看到你平安歸來,娘就放心了。”
李嘉澤感受著母親那粗糙卻溫暖的手掌,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情感。他抬頭看向母親,那張曾經年輕美麗的臉龐如今已爬上了歲月的痕跡,但他依然能從中看到那份對他無盡的關懷和愛護。
“娘,”李嘉澤的聲音微微顫抖,“這兩年多,我……我未能陪在您身邊,讓您擔心了。”
母親輕輕撫摸著李嘉澤的頭,眼中閃爍著淚光,但嘴角卻掛著微笑:“孩子,你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娘怎麽會怪你呢?但娘知道,你在外麵一定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
李嘉澤眼眶也紅了:“沒有呢,娘。”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娘,我以後會給您寫信的,告訴您我在外麵的生活,讓您不再為我擔心。”
母親聽了,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那太好了,娘每天都在盼著你的信呢。隻要你平安,娘就放心了。”
李嘉澤站起身,抱了一下母親。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身上,為這溫馨的一幕增添了幾分暖意。
第二天,午朝堂之上,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斑駁地灑在磚鋪就的地麵上。朝堂內氣氛肅穆,眾臣皆屏息以待。突然,平日裏與李嘉澤大將軍政見不合的江司農站了出來,他手持一份厚重的密奏,臉色鐵青,聲音顫抖。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江司農聲淚俱下,雙手將密奏高舉過頭。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他上前。江司農疾步上前,將密奏呈上,隨後大聲控訴:“陛下,臣今日要揭露李嘉澤大將軍在這兩年征戰中的罪行,還有他違抗聖命之行!”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眾臣議論紛紛,議論聲中夾雜著震驚與不解。李嘉澤大將軍坐在一旁,麵色凝重,他知道這些指控的嚴重性。
“江司農,你且細細道來。”漢勇帝沉聲問道。
江司農深吸一口氣,開始詳細控訴:“李嘉澤大將軍在攻打衛氏朝鮮時為了貪圖戰功,不顧將士安危,強行命令軍隊冒險進攻。他的貪婪和殘忍,導致大量士兵無辜傷亡!”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恨意,“更可惡的是,他還私吞滅烏恆國的戰利品,中飽私囊,將國家的財富據為己有!”
這些指控如同晴天霹靂,讓李嘉澤大將軍震驚不已。他站起身,滿臉憤慨:“陛下,這些都是無稽之談!臣征戰沙場,為的是國家的強大和百姓的福祉,從未有過任何貪念和私心!”
然而,江司農早有準備。他揮手示意,幾名證人被帶了上來。這些證人皆是曾經跟隨李嘉澤征戰的士兵,他們言之鑿鑿,仿佛親眼所見李嘉澤的罪行。
“陛下,這些都是我們的親身經曆!”一名士兵指著李嘉澤,眼中滿是憤恨,“他強行命令我們進攻衛氏朝鮮的都城,我們很多兄弟都死在了戰場上!”
“還有戰利品的私吞,我們親眼所見!”另一名士兵補充道。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皇帝的臉色也愈發凝重。李嘉澤大將軍雖然憤怒,但麵對這些誣陷和指控,他隻能竭力辯解。然而,那些誣陷者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他們準備充分,言之鑿鑿,仿佛一切都是事實。
“陛下,臣懇請陛下明察秋毫,為死去的將士和受害的百姓主持公道!”江司農最後高唿。
李嘉澤大將軍握緊拳頭,他知道,自己即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漢勇帝聽後,麵色瞬間陰沉下來,他的眉頭緊鎖,目光在李嘉澤大將軍和江司農之間來迴遊移。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凝固,仿佛連空氣都停止了流動。
“李嘉澤大將軍,你可知罪?”漢勇帝的聲音變得冰冷而嚴肅,迴蕩在空曠的朝堂之上。
李嘉澤大將軍站起身,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看著漢勇帝:“陛下,臣無罪!這些指控純屬無稽之談,臣懇請陛下明察秋毫!”
然而,漢勇帝並沒有立即做出迴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李嘉澤大將軍的信任開始動搖。他轉向江司農,沉聲問道:“江司農,你所說的一切,可有確鑿證據?”
江司農立即跪拜在地,雙手呈上那份密奏:“陛下,臣已收集到確鑿證據,包括證人證言和物證。這些足以證明李嘉澤大將軍的罪行!”
漢勇帝接過密奏,快速翻閱起來。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狠狠地合上密奏,目光再次投向李嘉澤大將軍。
“李嘉澤大將軍,朕本不願懷疑你,但如今證據確鑿……”漢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失望,“朕下令將你暫時收押,待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李嘉澤大將軍聽到這個決定,心中如同被重錘擊中一般。他緊握拳頭,試圖抑製住內心的憤怒和不甘,但聲音還是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陛下……臣……臣冤枉啊!”
然而,漢勇帝並沒有再給他解釋的機會,揮手示意侍衛上前。李嘉澤大將軍被兩名侍衛押著,緩緩走出了朝堂。
在昏暗的牢房內,李嘉澤大將軍獨自坐在石床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牢房的石壁冰冷而堅硬,仿佛也在無聲地譴責著他這個曾經的國家英雄。
他望著牆壁上搖曳的微弱燭光,心中翻動著過去的迴憶。那些鐵馬金戈的歲月,那些為國家浴血奮戰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然而,如今他卻因為一場莫須有的誣陷而身陷囹圄,這巨大的落差讓他感到無比的悲憤和無奈。
“這背後,究竟是誰在操縱這一切?”李嘉澤大將軍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疑惑和憤怒。
突然,牢房的門被推開,一名獄卒走了進來。他瞥了一眼坐在石床上的李嘉澤大將軍,眼中閃過一絲同情。
“大將軍,有人托我給你帶句話。”獄卒低聲說道。
他特別強調要保持警惕,防止蒙古軍騎兵的反撲:“蒙古軍騎兵狡猾異常,他們雖然被我們打的大敗,不過他們還是不容小覷,可能會趁我們鬆懈之時發動突襲。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陣以待。”
眾將領紛紛點頭稱是,臉上露出堅定的神情。他們知道,這是李嘉澤大將軍對他們的信任與期望。
最後,李嘉澤走到副將李大炮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炮啊,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這裏的事務,就拜托你了,你留心一點。”
副將李大炮站在敦煌城的城門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麵對著即將離去的李嘉澤大將軍,聲音鏗鏘有力:“大將軍,你就放心,我李大炮以性命擔保,必不負重托,守護好敦煌和酒泉城,直至你平安歸來!你安心的迴去,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嘉澤大將軍轉過身,目光落在李大炮身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讚賞。他微微點了點頭,聲音沉穩:“李大炮,我知你的能力,有你在,我放心。但切記,務必謹慎行事,保護好城中的百姓。”
說完,李嘉澤大將軍轉身跨上那匹名為“的盧”的戰馬。這匹戰馬高大威猛,四蹄如飛,他緊握住韁繩,輕輕一揮馬鞭,戰馬便昂首嘶鳴,載著大將軍離開了敦煌城。
陽光灑在李嘉澤大將軍的身上,他的身影在陽光下漸行漸遠。他的背影在城門的陰影中逐漸拉長,直至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李嘉澤大將軍的衣服上沾滿了征塵,戰馬也顯得有些疲憊。但當他望見那座巍峨的皇城時,眼中的疲憊頓時被一抹堅定所取代。他清楚,無論旅途多麽艱辛,現在,他終於迴到了京城的懷抱。
剛進入京城,李嘉澤並未直接迴家見自己幾年未見的母親,而是選擇了進宮麵聖。他明白,國家大事為重,個人私情隻能暫且放下。
皇宮門前,兩名守衛見到李嘉澤大將軍的鎧甲和氣勢,立刻恭敬地行禮:“大將軍,您迴來了!”
李嘉澤微微點頭,沉聲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說李嘉澤大將軍求見聖上。”
守衛不敢怠慢,告知宦官,讓他立刻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名宦官匆匆趕來,恭敬地引領李嘉澤進入皇宮。
穿過一道道宮門,李嘉澤來到了禦書房。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然後推門而入。
禦書房內,光線透過精致的窗欞,灑在漢勇帝身前的龍椅上,一片寧靜而莊重。漢勇帝端坐在龍椅上,手中的毛筆在奏折上輕輕劃過,留下一行行工整的字跡。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隨後是宦官恭敬的通報聲:“聖上,李嘉澤大將軍求見。”
漢勇帝抬頭,放下手中尚未完成的奏折,眼神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期待。他輕輕揮手,示意宦官退下,然後整了整衣袍,微笑著站起身來。
隨著開門的聲音,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男子步入禦書房,正是久別重逢的李嘉澤大將軍。他的衣服雖然經過長途跋涉顯得有些破舊,但依舊閃爍著,透露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漢勇帝走下龍椅,迎上前去,目光在李嘉澤身上仔細打量:“嘉澤,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兩年多沒見了,你看起來瘦了不少,臉上也多了幾道皺紋,想必是征戰太辛苦了吧。”
李嘉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洪亮而堅定:“臣李嘉澤參見聖上!此次征戰,幸得聖上洪福,我朝大獲全勝。臣雖曆經艱辛,但能為國家效力,為聖上分憂,乃是臣之本分。”
漢勇帝走上前,扶起李嘉澤,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你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此次征戰,你功不可沒,朕會重重賞你。”
李嘉澤搖頭:“臣不求賞賜,隻願國家越來越強大,百姓安寧。”
漢勇帝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賞:“你一直都是這樣,為國家為百姓著想。不過,賞賜還是要有的,朕會好好考慮。”
隨後,兩人坐下,漢勇帝親自為李嘉澤倒了一杯茶,兩人開始詳細交談這兩年多征戰的過程以及得到西域地區的後續安排。李嘉澤的講述充滿了激情與智慧,讓皇帝聽得頻頻點頭。
最後,漢勇帝站在禦書房的窗前,目光遠眺著遠方,心中對李嘉澤大將軍的堅韌和忠誠深感敬佩。他輕歎一聲,轉身麵向李嘉澤,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慨的神情。
“嘉澤啊,你這一路走來,經曆了太多的風雨和波折,實在是不容易。”漢勇帝的聲音中充滿了深沉與真摯,仿佛在訴說著對李嘉澤大將軍無盡的感慨與讚許。
李嘉澤大將軍聞言,微微低下頭,雙手緊握成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皇帝的這句話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他為國家、為朝廷所做貢獻的肯定。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內心的激動與感慨,然後恭敬地拱手道:“臣遵旨,謝陛下體恤。臣這就告退,迴去稍作休息,明日午朝會再來麵聖。”
漢勇帝微微點頭,示意李嘉澤可以退下。李嘉澤大將軍再次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轉身退出了禦書房。
走出皇宮的那一刻,夕陽的餘暉灑在李嘉澤的鎧甲上,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他停下腳步,抬頭望向那片金黃的天空,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征戰數載,終於凱旋而歸,但勝利的喜悅並未完全衝淡他心中的沉重。
李嘉澤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腳步堅定地邁向了迴將軍府的路。街邊的過路的行人紛紛側目,有的認出這位英勇的將軍,紛紛投來敬仰的目光。李嘉澤對這些目光隻是微微點頭示意,他的心思早已飄向了家中。
“娘,我迴來了。”李嘉澤心中默念著,腳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他想象著母親見到自己時的驚喜與激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終於,他來到了將軍府的門前。那座簡約的府邸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莊嚴。李嘉澤輕輕推開府門,走了進去。府內的管家見到主人歸來,上前行禮:“將軍,您迴來了!”
李嘉澤微微點頭,徑直走向母親的房間。他推開門,隻見母親正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件他兒時的衣物,眼中滿是思念。聽到推門聲,母親抬起頭,見到是李嘉澤,頓時驚喜交加:“嘉澤,你迴來了!”
李嘉澤快步走到母親身邊,跪下身來,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娘,兒子迴來了,讓您擔心了。”
母親眼中閃爍著淚花,撫摸著李嘉澤的臉龐,聲音顫抖:“孩子,你終於迴來了。這兩年,娘日日夜夜都在擔心你,生怕你有個閃失。現在看到你平安歸來,娘就放心了。”
李嘉澤感受著母親那粗糙卻溫暖的手掌,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情感。他抬頭看向母親,那張曾經年輕美麗的臉龐如今已爬上了歲月的痕跡,但他依然能從中看到那份對他無盡的關懷和愛護。
“娘,”李嘉澤的聲音微微顫抖,“這兩年多,我……我未能陪在您身邊,讓您擔心了。”
母親輕輕撫摸著李嘉澤的頭,眼中閃爍著淚光,但嘴角卻掛著微笑:“孩子,你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娘怎麽會怪你呢?但娘知道,你在外麵一定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
李嘉澤眼眶也紅了:“沒有呢,娘。”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娘,我以後會給您寫信的,告訴您我在外麵的生活,讓您不再為我擔心。”
母親聽了,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那太好了,娘每天都在盼著你的信呢。隻要你平安,娘就放心了。”
李嘉澤站起身,抱了一下母親。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身上,為這溫馨的一幕增添了幾分暖意。
第二天,午朝堂之上,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斑駁地灑在磚鋪就的地麵上。朝堂內氣氛肅穆,眾臣皆屏息以待。突然,平日裏與李嘉澤大將軍政見不合的江司農站了出來,他手持一份厚重的密奏,臉色鐵青,聲音顫抖。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江司農聲淚俱下,雙手將密奏高舉過頭。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他上前。江司農疾步上前,將密奏呈上,隨後大聲控訴:“陛下,臣今日要揭露李嘉澤大將軍在這兩年征戰中的罪行,還有他違抗聖命之行!”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眾臣議論紛紛,議論聲中夾雜著震驚與不解。李嘉澤大將軍坐在一旁,麵色凝重,他知道這些指控的嚴重性。
“江司農,你且細細道來。”漢勇帝沉聲問道。
江司農深吸一口氣,開始詳細控訴:“李嘉澤大將軍在攻打衛氏朝鮮時為了貪圖戰功,不顧將士安危,強行命令軍隊冒險進攻。他的貪婪和殘忍,導致大量士兵無辜傷亡!”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恨意,“更可惡的是,他還私吞滅烏恆國的戰利品,中飽私囊,將國家的財富據為己有!”
這些指控如同晴天霹靂,讓李嘉澤大將軍震驚不已。他站起身,滿臉憤慨:“陛下,這些都是無稽之談!臣征戰沙場,為的是國家的強大和百姓的福祉,從未有過任何貪念和私心!”
然而,江司農早有準備。他揮手示意,幾名證人被帶了上來。這些證人皆是曾經跟隨李嘉澤征戰的士兵,他們言之鑿鑿,仿佛親眼所見李嘉澤的罪行。
“陛下,這些都是我們的親身經曆!”一名士兵指著李嘉澤,眼中滿是憤恨,“他強行命令我們進攻衛氏朝鮮的都城,我們很多兄弟都死在了戰場上!”
“還有戰利品的私吞,我們親眼所見!”另一名士兵補充道。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皇帝的臉色也愈發凝重。李嘉澤大將軍雖然憤怒,但麵對這些誣陷和指控,他隻能竭力辯解。然而,那些誣陷者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他們準備充分,言之鑿鑿,仿佛一切都是事實。
“陛下,臣懇請陛下明察秋毫,為死去的將士和受害的百姓主持公道!”江司農最後高唿。
李嘉澤大將軍握緊拳頭,他知道,自己即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漢勇帝聽後,麵色瞬間陰沉下來,他的眉頭緊鎖,目光在李嘉澤大將軍和江司農之間來迴遊移。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凝固,仿佛連空氣都停止了流動。
“李嘉澤大將軍,你可知罪?”漢勇帝的聲音變得冰冷而嚴肅,迴蕩在空曠的朝堂之上。
李嘉澤大將軍站起身,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看著漢勇帝:“陛下,臣無罪!這些指控純屬無稽之談,臣懇請陛下明察秋毫!”
然而,漢勇帝並沒有立即做出迴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李嘉澤大將軍的信任開始動搖。他轉向江司農,沉聲問道:“江司農,你所說的一切,可有確鑿證據?”
江司農立即跪拜在地,雙手呈上那份密奏:“陛下,臣已收集到確鑿證據,包括證人證言和物證。這些足以證明李嘉澤大將軍的罪行!”
漢勇帝接過密奏,快速翻閱起來。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狠狠地合上密奏,目光再次投向李嘉澤大將軍。
“李嘉澤大將軍,朕本不願懷疑你,但如今證據確鑿……”漢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失望,“朕下令將你暫時收押,待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李嘉澤大將軍聽到這個決定,心中如同被重錘擊中一般。他緊握拳頭,試圖抑製住內心的憤怒和不甘,但聲音還是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陛下……臣……臣冤枉啊!”
然而,漢勇帝並沒有再給他解釋的機會,揮手示意侍衛上前。李嘉澤大將軍被兩名侍衛押著,緩緩走出了朝堂。
在昏暗的牢房內,李嘉澤大將軍獨自坐在石床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牢房的石壁冰冷而堅硬,仿佛也在無聲地譴責著他這個曾經的國家英雄。
他望著牆壁上搖曳的微弱燭光,心中翻動著過去的迴憶。那些鐵馬金戈的歲月,那些為國家浴血奮戰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然而,如今他卻因為一場莫須有的誣陷而身陷囹圄,這巨大的落差讓他感到無比的悲憤和無奈。
“這背後,究竟是誰在操縱這一切?”李嘉澤大將軍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疑惑和憤怒。
突然,牢房的門被推開,一名獄卒走了進來。他瞥了一眼坐在石床上的李嘉澤大將軍,眼中閃過一絲同情。
“大將軍,有人托我給你帶句話。”獄卒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