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撤迴長安城休整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唿內行 作者:喜歡秦嶺虎的蕭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都以為唐軍這是打算發起進攻了。
慌亂之際,這些梁軍將士都忘記了城外的唐軍根本沒有攻城器械。
可是他們此刻內心裝載的都是恐懼,哪裏有心思去考慮唐軍會不會攻上城樓.......
“唐軍馬上就要進攻了,我們趕快出城投降吧。”
“要是再不投降的話,恐怕就來不及了.......”
“唐軍實在是太嚇人了,根本不是我們能夠抵擋的。”
“快乞降吧,別等唐軍真的發起進攻。”
“我.......我不想打仗啊.......”
“還是快逃跑吧。”
不少梁軍士兵當場丟下手中的武器,轉身就逃。
餘下的梁軍將士則是將目光落在了被五花大綁的梁師都身上。
梁師都:???
很快,朔方城上就懸掛起了白色旗幟,而原本屬於梁國的旗幟直接就被丟下城樓。
在城外唐軍驚愕的目光中,朔方城緩緩打開,梁洛仁以及一眾梁軍將士丟下手中兵器,舉著雙手走了出來........
“我們投降。”
確定梁軍是在開城投降,唐軍士兵都激動得唿喊起來。
他們沒想到竟然可以兵不血刃就直接收複朔方郡,這絕對堪稱傳奇。
徐長明也是一臉震驚得看著李承乾,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徐長明知道李承乾從一開始就篤定了梁軍會投降一般,所以才會一路上橫行無忌,展露兵鋒,起到震懾的效果。
此刻李承乾在徐長明心中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
徐長明原本還覺得李承乾從未上過戰場,恐怕連攻城戰都不懂。
卻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料事如神,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梁軍舉城投降。
“太子殿下,您真是太了不起了。”
徐長明激動得看著李承乾誇讚道。
徐長明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打仗可以如此輕鬆,軍功也賺的這般容易。
很快,唐軍就順利接管了朔方城,在當日就接管了整個朔方郡。
要知道就連朔方城都被唐軍拿下了,各個縣城的梁軍看到如同神兵天降的唐軍,哪裏還有抵抗的勇氣,投降都還來不及呢。
東宮六衛率在朔方駐紮,同時也派遣傳令兵以最快的速度將捷報傳迴長安城。
李承乾就在朔方城等待著李二跟兵部的消息。
傳令兵的速度極快,消息很快就傳迴了長安城。
此刻,早朝都還沒有結束,傳令兵是八百裏加急捷報,到宮門口的時候就有禁軍接過,一路狂奔著送進皇宮。
兩儀殿上,朝臣們正在商議著讓將領領兵協助李承乾一同收複朔方郡.......
正當眾人還在商量需要出動多少兵馬的時候,殿外就傳來了八百裏加急的唿喊聲。
殿內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
這個時候能有什麽八百裏奏報?
要知道頡利可汗正在跟突利可汗交戰,吐蕃跟吐穀渾以及高句麗都還安分守己。
若是沒有外敵入侵,那就隻有可能是李承乾的東宮六衛率了。
朝臣們都猜測到了這一點,心情也都緊張起來。
倘若真是太子李承乾因為貪功冒進朔方郡遭遇埋伏的話,那朝廷怕是就要有一番動亂了。
李二也皺起了眉頭,已經有宮人接過禁軍手裏的奏報,小跑著送到李二跟前。
李二迫不及待得伸手接過奏報,立刻翻閱起來。
朝臣們都提著一顆心,生怕是有什麽不好的消息。
下一秒,李二驚訝得瞪大眼珠子,像是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東西。
朝臣們也都皺起眉頭,心裏在猜測著莫非是.......
不等朝臣們多想,前一秒還在大驚失色,下一秒就爆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仗打得漂亮。”
“真不愧是朕的好太子啊。”
李二發自內心得感慨道。
這讓朝臣們都感到十分震驚,看著李二毫不顧忌得當眾誇讚太子李承乾,就說明李二手中的那份奏報是捷報。
朝臣們都忍不住鬆了口氣,隻是心裏也都開始好奇。
太子李承乾這是打了一場大勝仗,所以李二才會如此激動?
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許也能說得過去吧。
東宮六衛率共計三萬大軍,擊敗梁師都的兵馬也是正常的事情。
這時候,李二仍舊驚歎留戀得放下奏報,遞給了身旁的宮人,揮了揮手。
宮人會意,接過奏報便朝前走了幾步,麵向朝臣們朗聲讀道。
“我部奉命前往北境戍邊,無意穿過朔方郡,路過朔方城下,士兵疲憊,暫作休整,朔方城內守軍見我唐軍威武,當即舉城投降,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俘虜梁軍兩萬餘人,俘獲賊首梁師都,梁洛仁以及眾將領.......”
聽到這話,朝臣們都驚訝得瞪大雙眼,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神特麽恰好路過暫作休整,這確定不是衝著朔方城去的?
隻是朝臣們都沒有在意這些細節,本身也沒有人彈劾李承乾私自更改軍令。
讓朝臣們感到震驚的是,李承乾居然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整個朔方郡,滅掉了梁師都政權,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
僅此一戰,李承乾怕是就能夠名動天下了。
殿內一片寂靜,朝臣們的腦海中似乎還在迴憶著前幾日李承乾出征時的畫麵。
那威武不凡的東宮六衛率,震懾住梁師都的將軍舉城投降,還是也是一件能夠接受的事情?
隻是這其中,難免多了幾分傳奇色彩。
這位從未領兵打仗的太子殿下,第一次率軍戍邊,竟然就斬獲了如此大的軍功。
哪怕是武將們看了都暗暗稱奇,豔羨不已。
過了良久,朝臣們都迴過神來。
眾人迴想起前一刻還在商議出兵功法梁師都的話題,似乎就沒有繼續探討下去的必要了。
李承乾已經輕而易舉得就將問題給解決了。
這時候,朝臣們都在議論著李承乾率領的東宮六衛率,是繼續前往北境戍邊,還是撤迴長安城休整.......
他們雖然沒有跟梁軍交鋒,可是這也算打了一場大勝仗。
按照章程,李承乾是可以率領東宮六衛率的大軍押送著梁師都以及一眾降軍迴長安獻俘的,同時也是迴來接受朝廷的封賞。
慌亂之際,這些梁軍將士都忘記了城外的唐軍根本沒有攻城器械。
可是他們此刻內心裝載的都是恐懼,哪裏有心思去考慮唐軍會不會攻上城樓.......
“唐軍馬上就要進攻了,我們趕快出城投降吧。”
“要是再不投降的話,恐怕就來不及了.......”
“唐軍實在是太嚇人了,根本不是我們能夠抵擋的。”
“快乞降吧,別等唐軍真的發起進攻。”
“我.......我不想打仗啊.......”
“還是快逃跑吧。”
不少梁軍士兵當場丟下手中的武器,轉身就逃。
餘下的梁軍將士則是將目光落在了被五花大綁的梁師都身上。
梁師都:???
很快,朔方城上就懸掛起了白色旗幟,而原本屬於梁國的旗幟直接就被丟下城樓。
在城外唐軍驚愕的目光中,朔方城緩緩打開,梁洛仁以及一眾梁軍將士丟下手中兵器,舉著雙手走了出來........
“我們投降。”
確定梁軍是在開城投降,唐軍士兵都激動得唿喊起來。
他們沒想到竟然可以兵不血刃就直接收複朔方郡,這絕對堪稱傳奇。
徐長明也是一臉震驚得看著李承乾,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徐長明知道李承乾從一開始就篤定了梁軍會投降一般,所以才會一路上橫行無忌,展露兵鋒,起到震懾的效果。
此刻李承乾在徐長明心中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
徐長明原本還覺得李承乾從未上過戰場,恐怕連攻城戰都不懂。
卻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料事如神,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梁軍舉城投降。
“太子殿下,您真是太了不起了。”
徐長明激動得看著李承乾誇讚道。
徐長明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打仗可以如此輕鬆,軍功也賺的這般容易。
很快,唐軍就順利接管了朔方城,在當日就接管了整個朔方郡。
要知道就連朔方城都被唐軍拿下了,各個縣城的梁軍看到如同神兵天降的唐軍,哪裏還有抵抗的勇氣,投降都還來不及呢。
東宮六衛率在朔方駐紮,同時也派遣傳令兵以最快的速度將捷報傳迴長安城。
李承乾就在朔方城等待著李二跟兵部的消息。
傳令兵的速度極快,消息很快就傳迴了長安城。
此刻,早朝都還沒有結束,傳令兵是八百裏加急捷報,到宮門口的時候就有禁軍接過,一路狂奔著送進皇宮。
兩儀殿上,朝臣們正在商議著讓將領領兵協助李承乾一同收複朔方郡.......
正當眾人還在商量需要出動多少兵馬的時候,殿外就傳來了八百裏加急的唿喊聲。
殿內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
這個時候能有什麽八百裏奏報?
要知道頡利可汗正在跟突利可汗交戰,吐蕃跟吐穀渾以及高句麗都還安分守己。
若是沒有外敵入侵,那就隻有可能是李承乾的東宮六衛率了。
朝臣們都猜測到了這一點,心情也都緊張起來。
倘若真是太子李承乾因為貪功冒進朔方郡遭遇埋伏的話,那朝廷怕是就要有一番動亂了。
李二也皺起了眉頭,已經有宮人接過禁軍手裏的奏報,小跑著送到李二跟前。
李二迫不及待得伸手接過奏報,立刻翻閱起來。
朝臣們都提著一顆心,生怕是有什麽不好的消息。
下一秒,李二驚訝得瞪大眼珠子,像是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東西。
朝臣們也都皺起眉頭,心裏在猜測著莫非是.......
不等朝臣們多想,前一秒還在大驚失色,下一秒就爆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仗打得漂亮。”
“真不愧是朕的好太子啊。”
李二發自內心得感慨道。
這讓朝臣們都感到十分震驚,看著李二毫不顧忌得當眾誇讚太子李承乾,就說明李二手中的那份奏報是捷報。
朝臣們都忍不住鬆了口氣,隻是心裏也都開始好奇。
太子李承乾這是打了一場大勝仗,所以李二才會如此激動?
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許也能說得過去吧。
東宮六衛率共計三萬大軍,擊敗梁師都的兵馬也是正常的事情。
這時候,李二仍舊驚歎留戀得放下奏報,遞給了身旁的宮人,揮了揮手。
宮人會意,接過奏報便朝前走了幾步,麵向朝臣們朗聲讀道。
“我部奉命前往北境戍邊,無意穿過朔方郡,路過朔方城下,士兵疲憊,暫作休整,朔方城內守軍見我唐軍威武,當即舉城投降,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俘虜梁軍兩萬餘人,俘獲賊首梁師都,梁洛仁以及眾將領.......”
聽到這話,朝臣們都驚訝得瞪大雙眼,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神特麽恰好路過暫作休整,這確定不是衝著朔方城去的?
隻是朝臣們都沒有在意這些細節,本身也沒有人彈劾李承乾私自更改軍令。
讓朝臣們感到震驚的是,李承乾居然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整個朔方郡,滅掉了梁師都政權,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
僅此一戰,李承乾怕是就能夠名動天下了。
殿內一片寂靜,朝臣們的腦海中似乎還在迴憶著前幾日李承乾出征時的畫麵。
那威武不凡的東宮六衛率,震懾住梁師都的將軍舉城投降,還是也是一件能夠接受的事情?
隻是這其中,難免多了幾分傳奇色彩。
這位從未領兵打仗的太子殿下,第一次率軍戍邊,竟然就斬獲了如此大的軍功。
哪怕是武將們看了都暗暗稱奇,豔羨不已。
過了良久,朝臣們都迴過神來。
眾人迴想起前一刻還在商議出兵功法梁師都的話題,似乎就沒有繼續探討下去的必要了。
李承乾已經輕而易舉得就將問題給解決了。
這時候,朝臣們都在議論著李承乾率領的東宮六衛率,是繼續前往北境戍邊,還是撤迴長安城休整.......
他們雖然沒有跟梁軍交鋒,可是這也算打了一場大勝仗。
按照章程,李承乾是可以率領東宮六衛率的大軍押送著梁師都以及一眾降軍迴長安獻俘的,同時也是迴來接受朝廷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