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張北給董卓的信
三國:重生三國之漢末爭霸! 作者:匹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越來越黑!
掩蓋了一切山川水流,掩蓋了一切美好,也掩蓋了一切罪惡。
但張北知道,黑夜終將散去,迎來黎明的曙光。
黑夜中,隻有北涼軍在趕路,踢踏、踢踏、踢踏如鬼夜行。
如此幾日,晝伏夜行,張北來到了距太史慈隱藏之地夏陽港三十裏外的一片山林之中。
張北叫來郭嘉,問道:奉孝,狩獵者可探查到董卓軍錢糧尋軍路線?
已經打探到:據報,董卓運糧路線分為兩部,一部糧草隨董卓大軍前行,走大路已然向西安而去;一部由張濟之侄張秀押運,走夏陽,此行有大軍五千,糧草百萬擔,金銀不計其數。而正好此行,距離此地不過五十餘裏。
好,你速速派人聯係太史慈,通知他留下少許士兵看守船隻,帶領其餘人過來隨同火龍軍一同劫糧。
喏!不過主公,還有個消息,張繡此部跟隨了不少百姓,約莫十來萬,我派狩獵者裝扮成百姓混入隊伍打探了一番,且裏麵有不少人才。
哦?都有誰?
有一人名曰,賈詡,賈文和,此人正在張繡軍中作幕僚,還有一人,名曰蔡邕蔡伯喈。
好,奉孝,此事,狩獵者立大功了,一但我軍擊敗董卓軍,你命人製造混亂,把蔡邕一家及賈詡一家和部分裹挾上運糧船,不要讓他們察覺出來,一切等迴北涼再做決定。
喏!郭迴應道。
二弟,潘鳳怎麽樣了?
休養了幾日,現在沒事了,我已然考教過他的武藝,和張天等人差不多,有一流水準。
不錯,讓他出來整頓董卓軍俘虜,隻要他把這三千餘人整頓成軍,就讓他先在北涼軍做個師長吧!
好!半日後,火龍軍和神龍軍匯合,兩軍向五十裏外張繡押運糧草的部隊奔襲而去,兩個時辰之後終於看到了張繡的部隊。
不得不說,張繡真是雞賊,他領大軍在前,糧草居中,他領部分軍隊和百姓押後。
張北心想,戰敗董卓軍不難,難的是有這麽一群百姓擋著。不說人員加在一起已然萬人,單說戰力也不是董卓軍能抗衡的。
如若從後麵發起攻擊,則需要越過百姓,這樣一來,一來百姓則給他爭取不少時間,二來則會造成大量無辜傷亡,如繞前,人少起不了作用,人多則容易被發現。
可是,他不知道北涼軍的戰力,不知道鬼泣營的戰力。
子義,你領你的人,裝扮成百姓混入隊伍之中,向百姓前頭奔襲,在我發起攻擊之前,你等迅速悄悄隔開百姓,為子嚴清理出一條路來。
喏,太史慈領命!
二弟,我帶領鬼泣營繞前,劫住張繡,使他不得前進,此時,你領火龍軍和西涼降軍迅速奔襲,咱們前後夾擊,定能大勝,如有降軍鬧事,速速斬殺,不要務了大事。
大哥放心吧!
兩個時辰之後,夜色降臨,張繡和百姓的隊伍已然停下,鬼泣營已經立於董卓軍前方,而太史慈的神龍軍已然趕到隊伍前頭,正悄悄向外拉走百姓。
張北眼看董卓軍後方百姓越來越少,正是發起進攻的好時機,隨即下令道:殺…
太史慈和周山、潘鳳也隨即領軍前來,在前後夾擊之際,再加上人員和戰力優勢,西涼軍瞬間大敗。
看到此,張繡瞬間大怒不已,提槍上馬,向周山、潘鳳奔襲而來,顯然,這是一個對自己武力甚為自信的武將。
可戰不十合,便被兩人聯手挑落馬下,周山大喝,綁了。隨著張繡被俘,北涼軍也是集體大喝: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看著一眾董卓軍不斷的丟棄武器,墩於地上,這場不大不小的戰役徹底結束了!
這個時候,張北才有時間看了看董卓軍押送的糧草,前前後後排成長龍,那是頗為壯觀啊。
張北心裏興奮不也,於是大喝道:整軍,搬糧~
子震,速速派人告知百姓,如有願意投靠北涼的百姓,速速前來協助搬糧,等到了北涼之後給他們分田分地分房,且和北涼百姓享受同樣的政策,三十稅一。
搬了整整一日,所有的糧草和金銀全部搬運完畢,除了留下軍隊的口糧,剩下的硬是把帶來的三十艘船裝得滿滿當當。
看著滿滿當當的糧船,張北忍不住忍著嘴角一絲笑意,問道:二弟,你說董卓是不是好人?
是,必須是,我覺著,等此事過後,我們該派人寫信感謝一下董卓的大度。
二弟真壞,不過甚合我意!兩人相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了起來。
子震,叫子義過來,我們議事。
片刻,張北、周山、郭嘉、張虎,太史慈及新加入的潘鳳聚在了一起。
事情緊急,我作一個簡單的布置。
子義,押運錢糧的事情還是你做,從夏陽港走大河,一路順流而下,速度應該很快,到了北涼城之後,速速調集所有北涼船隻前來東萊接應百姓。
喏,太史慈道。
子義,一路一定小心戒備,提高警惕,此次我們劫了董卓這麽多糧草,難免董卓會發難,也難免有心人會動某些心思。
主公放心吧,神龍軍經過兩年有餘的戰鬥和訓練,早已經今非昔比,再加上咱們大船罕有,在大河之上,絕對難逢敵手。
好,我相信子義定能安全把糧草運送到北涼。
奉孝,賈詡一家和蔡邕一家情況怎麽樣?
已裹挾至大船,不過賈詡似乎發現了什麽?
這樣,奉孝,這迴押送百姓長途奔波,你這小身體就不必跟著了,去船上,看好賈詡和蔡邕。
喏,郭嘉感激的迴應道。
潘鳳,這次的兩千降軍還是給你,我們時間少,給你半日時間整頓,之後隨我和周山將軍一起保護百姓北上。
喏,潘鳳道!
對了,二弟,張繡在哪裏呢?
後麵關著呢!
放出來吧,他可是三弟的師兄,我聽三弟談起過。
這~
王虎,去,把張繡放出來。隨即周山大聲對自己親衛道。
片刻張繡到,張北趕緊上前抱拳行禮道:張將軍,屬下無禮還請見諒!
周山已道:還請張將軍原諒山之前的無禮。
見到兩位主將突然行此大禮,張繡也是一臉懵,但還是見禮道:敗軍之將,當不得兩位將軍如此大禮,快請起。
聽子龍說起過,你和子龍同出一脈,今日一見,也是覺得甚為有緣。
你們和子龍是?張繡疑惑道!
我,子嚴,子龍是結義兄弟,北涼就是我們三個建立的,目前也有遼東,樂浪,玄菟三郡加上南韓、倭島,目前地盤方圓三百萬裏,不知將軍可願隨我迴北涼,到時候咱們兄弟一起,馳騁草原,何不快哉?
想不到子龍和你們幹得好大事,不過,我…張繡甚為吃驚,也甚為向往,不過也甚為猶豫。其實他知道,有子龍的關係,他在北涼肯定比在董卓此處有前途,可是他自己不可能離開叔父一家啊。
張將軍有事直說,何必吞吞吐吐,此時周山說道。
唉,一言難盡,我有一叔父,同在董卓手下當差,我一走,他鐵定會受董卓處罰。
此事不難,隻要你願意跟隨我等迴北涼,我定叫人協助你安全把你叔父帶迴。
好,隻要將軍有辦法能帶走我叔父,我願為將軍效力。
好,此事就這麽定了。對了,你叔父何在?
此時正在跟隨董卓西遷,被董卓安排為大軍押後。
好,這樣,你喬裝打扮一下,我派子震協助你前去帶迴你叔父,在路上,一切聽子震的,他是這方麵的專家。
好,多謝主公,此時張繡直接認主了。
哈哈,張北甚為高興,等迴到北涼,定讓你獨領一軍。
子震,過來,你帶兄弟們協助張將軍,行事務必小心謹慎,計劃周全,定要安全帶迴將軍一家。
張繡大喜,連忙道:多謝主公。
喏!張虎領命,保證完成任務。隨即轉身準備跟隨張繡而去~
等等,子震~轉頭望向張北,說道,大哥,你忘記了,給董卓的感謝信!
張北一拍額頭,大笑道:對,對,對,子震,拿筆來,隨即三人頭對頭碰在一起,竟然商量起怎麽寫起信來,時不時的,甚至還發出幾聲賤賤的笑容。
隻見信上這樣寫道:
董卓我兒親啟
你給北涼送的錢糧,為父已然收到,實話說,為父甚為高興,因為我兒確實長大了,懂得孝順爹娘了。不過我聽說近日,你行事頗為張揚,睡龍床,殺忠臣,此事萬萬不該,此舉已然背祖忘宗。你二伯父周山說:當初還不如讓為父射到牆上,此話,我也甚為認同。所以,即日起,為父與你斷絕父子關係。望你以後多行善事,莫要再睡龍床,莫要再禍害良家女子,否則你父我,終有一日,定然斬斷你第三條腿。
汝父張北,汝二伯父周山留。
子震,把此信帶給董卓,順便找人多抄寫幾份留著,待你帶出張將軍一家後,命兄弟們張貼於沿路各城。而你,直接帶著張將軍一家迴北涼。
張虎也是笑得合不攏嘴,笑著領命道,主公,你就放心吧。
二弟,咱們也走,啟程,迴北涼…
光陰似箭,十日轉眼而過。
隨著張北張北而行,隨著張虎張繡帶出家人,天下各地慢慢的傳出了兩件件事,一件是張北把董卓的半數糧草給劫了,另一件是,不僅劫了,還自稱父親給董卓兒子寫了一封信。
自此,天下各地,不管世家豪族,還是普通百姓,都知道張北了,一談起此事,也都忍俊不禁。
更為笑談的是,不少遊俠豪士因為此事,竟然唿朋喚友,要投張北。
當然,這是後話~
掩蓋了一切山川水流,掩蓋了一切美好,也掩蓋了一切罪惡。
但張北知道,黑夜終將散去,迎來黎明的曙光。
黑夜中,隻有北涼軍在趕路,踢踏、踢踏、踢踏如鬼夜行。
如此幾日,晝伏夜行,張北來到了距太史慈隱藏之地夏陽港三十裏外的一片山林之中。
張北叫來郭嘉,問道:奉孝,狩獵者可探查到董卓軍錢糧尋軍路線?
已經打探到:據報,董卓運糧路線分為兩部,一部糧草隨董卓大軍前行,走大路已然向西安而去;一部由張濟之侄張秀押運,走夏陽,此行有大軍五千,糧草百萬擔,金銀不計其數。而正好此行,距離此地不過五十餘裏。
好,你速速派人聯係太史慈,通知他留下少許士兵看守船隻,帶領其餘人過來隨同火龍軍一同劫糧。
喏!不過主公,還有個消息,張繡此部跟隨了不少百姓,約莫十來萬,我派狩獵者裝扮成百姓混入隊伍打探了一番,且裏麵有不少人才。
哦?都有誰?
有一人名曰,賈詡,賈文和,此人正在張繡軍中作幕僚,還有一人,名曰蔡邕蔡伯喈。
好,奉孝,此事,狩獵者立大功了,一但我軍擊敗董卓軍,你命人製造混亂,把蔡邕一家及賈詡一家和部分裹挾上運糧船,不要讓他們察覺出來,一切等迴北涼再做決定。
喏!郭迴應道。
二弟,潘鳳怎麽樣了?
休養了幾日,現在沒事了,我已然考教過他的武藝,和張天等人差不多,有一流水準。
不錯,讓他出來整頓董卓軍俘虜,隻要他把這三千餘人整頓成軍,就讓他先在北涼軍做個師長吧!
好!半日後,火龍軍和神龍軍匯合,兩軍向五十裏外張繡押運糧草的部隊奔襲而去,兩個時辰之後終於看到了張繡的部隊。
不得不說,張繡真是雞賊,他領大軍在前,糧草居中,他領部分軍隊和百姓押後。
張北心想,戰敗董卓軍不難,難的是有這麽一群百姓擋著。不說人員加在一起已然萬人,單說戰力也不是董卓軍能抗衡的。
如若從後麵發起攻擊,則需要越過百姓,這樣一來,一來百姓則給他爭取不少時間,二來則會造成大量無辜傷亡,如繞前,人少起不了作用,人多則容易被發現。
可是,他不知道北涼軍的戰力,不知道鬼泣營的戰力。
子義,你領你的人,裝扮成百姓混入隊伍之中,向百姓前頭奔襲,在我發起攻擊之前,你等迅速悄悄隔開百姓,為子嚴清理出一條路來。
喏,太史慈領命!
二弟,我帶領鬼泣營繞前,劫住張繡,使他不得前進,此時,你領火龍軍和西涼降軍迅速奔襲,咱們前後夾擊,定能大勝,如有降軍鬧事,速速斬殺,不要務了大事。
大哥放心吧!
兩個時辰之後,夜色降臨,張繡和百姓的隊伍已然停下,鬼泣營已經立於董卓軍前方,而太史慈的神龍軍已然趕到隊伍前頭,正悄悄向外拉走百姓。
張北眼看董卓軍後方百姓越來越少,正是發起進攻的好時機,隨即下令道:殺…
太史慈和周山、潘鳳也隨即領軍前來,在前後夾擊之際,再加上人員和戰力優勢,西涼軍瞬間大敗。
看到此,張繡瞬間大怒不已,提槍上馬,向周山、潘鳳奔襲而來,顯然,這是一個對自己武力甚為自信的武將。
可戰不十合,便被兩人聯手挑落馬下,周山大喝,綁了。隨著張繡被俘,北涼軍也是集體大喝: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看著一眾董卓軍不斷的丟棄武器,墩於地上,這場不大不小的戰役徹底結束了!
這個時候,張北才有時間看了看董卓軍押送的糧草,前前後後排成長龍,那是頗為壯觀啊。
張北心裏興奮不也,於是大喝道:整軍,搬糧~
子震,速速派人告知百姓,如有願意投靠北涼的百姓,速速前來協助搬糧,等到了北涼之後給他們分田分地分房,且和北涼百姓享受同樣的政策,三十稅一。
搬了整整一日,所有的糧草和金銀全部搬運完畢,除了留下軍隊的口糧,剩下的硬是把帶來的三十艘船裝得滿滿當當。
看著滿滿當當的糧船,張北忍不住忍著嘴角一絲笑意,問道:二弟,你說董卓是不是好人?
是,必須是,我覺著,等此事過後,我們該派人寫信感謝一下董卓的大度。
二弟真壞,不過甚合我意!兩人相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了起來。
子震,叫子義過來,我們議事。
片刻,張北、周山、郭嘉、張虎,太史慈及新加入的潘鳳聚在了一起。
事情緊急,我作一個簡單的布置。
子義,押運錢糧的事情還是你做,從夏陽港走大河,一路順流而下,速度應該很快,到了北涼城之後,速速調集所有北涼船隻前來東萊接應百姓。
喏,太史慈道。
子義,一路一定小心戒備,提高警惕,此次我們劫了董卓這麽多糧草,難免董卓會發難,也難免有心人會動某些心思。
主公放心吧,神龍軍經過兩年有餘的戰鬥和訓練,早已經今非昔比,再加上咱們大船罕有,在大河之上,絕對難逢敵手。
好,我相信子義定能安全把糧草運送到北涼。
奉孝,賈詡一家和蔡邕一家情況怎麽樣?
已裹挾至大船,不過賈詡似乎發現了什麽?
這樣,奉孝,這迴押送百姓長途奔波,你這小身體就不必跟著了,去船上,看好賈詡和蔡邕。
喏,郭嘉感激的迴應道。
潘鳳,這次的兩千降軍還是給你,我們時間少,給你半日時間整頓,之後隨我和周山將軍一起保護百姓北上。
喏,潘鳳道!
對了,二弟,張繡在哪裏呢?
後麵關著呢!
放出來吧,他可是三弟的師兄,我聽三弟談起過。
這~
王虎,去,把張繡放出來。隨即周山大聲對自己親衛道。
片刻張繡到,張北趕緊上前抱拳行禮道:張將軍,屬下無禮還請見諒!
周山已道:還請張將軍原諒山之前的無禮。
見到兩位主將突然行此大禮,張繡也是一臉懵,但還是見禮道:敗軍之將,當不得兩位將軍如此大禮,快請起。
聽子龍說起過,你和子龍同出一脈,今日一見,也是覺得甚為有緣。
你們和子龍是?張繡疑惑道!
我,子嚴,子龍是結義兄弟,北涼就是我們三個建立的,目前也有遼東,樂浪,玄菟三郡加上南韓、倭島,目前地盤方圓三百萬裏,不知將軍可願隨我迴北涼,到時候咱們兄弟一起,馳騁草原,何不快哉?
想不到子龍和你們幹得好大事,不過,我…張繡甚為吃驚,也甚為向往,不過也甚為猶豫。其實他知道,有子龍的關係,他在北涼肯定比在董卓此處有前途,可是他自己不可能離開叔父一家啊。
張將軍有事直說,何必吞吞吐吐,此時周山說道。
唉,一言難盡,我有一叔父,同在董卓手下當差,我一走,他鐵定會受董卓處罰。
此事不難,隻要你願意跟隨我等迴北涼,我定叫人協助你安全把你叔父帶迴。
好,隻要將軍有辦法能帶走我叔父,我願為將軍效力。
好,此事就這麽定了。對了,你叔父何在?
此時正在跟隨董卓西遷,被董卓安排為大軍押後。
好,這樣,你喬裝打扮一下,我派子震協助你前去帶迴你叔父,在路上,一切聽子震的,他是這方麵的專家。
好,多謝主公,此時張繡直接認主了。
哈哈,張北甚為高興,等迴到北涼,定讓你獨領一軍。
子震,過來,你帶兄弟們協助張將軍,行事務必小心謹慎,計劃周全,定要安全帶迴將軍一家。
張繡大喜,連忙道:多謝主公。
喏!張虎領命,保證完成任務。隨即轉身準備跟隨張繡而去~
等等,子震~轉頭望向張北,說道,大哥,你忘記了,給董卓的感謝信!
張北一拍額頭,大笑道:對,對,對,子震,拿筆來,隨即三人頭對頭碰在一起,竟然商量起怎麽寫起信來,時不時的,甚至還發出幾聲賤賤的笑容。
隻見信上這樣寫道:
董卓我兒親啟
你給北涼送的錢糧,為父已然收到,實話說,為父甚為高興,因為我兒確實長大了,懂得孝順爹娘了。不過我聽說近日,你行事頗為張揚,睡龍床,殺忠臣,此事萬萬不該,此舉已然背祖忘宗。你二伯父周山說:當初還不如讓為父射到牆上,此話,我也甚為認同。所以,即日起,為父與你斷絕父子關係。望你以後多行善事,莫要再睡龍床,莫要再禍害良家女子,否則你父我,終有一日,定然斬斷你第三條腿。
汝父張北,汝二伯父周山留。
子震,把此信帶給董卓,順便找人多抄寫幾份留著,待你帶出張將軍一家後,命兄弟們張貼於沿路各城。而你,直接帶著張將軍一家迴北涼。
張虎也是笑得合不攏嘴,笑著領命道,主公,你就放心吧。
二弟,咱們也走,啟程,迴北涼…
光陰似箭,十日轉眼而過。
隨著張北張北而行,隨著張虎張繡帶出家人,天下各地慢慢的傳出了兩件件事,一件是張北把董卓的半數糧草給劫了,另一件是,不僅劫了,還自稱父親給董卓兒子寫了一封信。
自此,天下各地,不管世家豪族,還是普通百姓,都知道張北了,一談起此事,也都忍俊不禁。
更為笑談的是,不少遊俠豪士因為此事,竟然唿朋喚友,要投張北。
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