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討價還價
實體穿越新世界:艱難創業終成皇 作者:鬱州小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保住陳家的祖地,陳騫不得不站出來,昧著良心說道:“啟稟皇上,老臣認為可以封海州府和玉州府作為七皇子的封地。
七皇子是經商之奇才,相信七皇子到封地之後,會讓這兩個地方變成富庶之地,也算是為大江國做出巨大貢獻!”
七皇子心中滿是鄙夷,明知故問地將了一軍陳騫:“陳尚書的意思是不願本皇子的封地在青州府了?
既然這不行那不行,那還談什麽呢?本皇子不願意再談了,想要收編本皇子的鏢師,那你們就用命來填!”
七皇子表現出一副憤恨的樣子,同時不忘再次威脅著一眾大臣!
“七皇子莫動怒,陳大人不是說了嗎,同意海州府和玉州府作為七皇子的封地!”孫富貴又跳出來做和事佬,安撫七皇子。
“本皇子不想再討論,這兩個地方2選1,你們一眾大臣看著辦吧,什麽時候商量出結果,我們再接著往下談。”七皇子再去耍起無賴。
大臣們你一句我一句在討論著,朝堂頓時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大約一刻鍾之後,平時鬥得你死我活的派係居然破天荒地統一了戰線,最終還是商量出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啟奏皇上,經過大臣們的一番商討,得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海州府加玉州府的兩個縣作為七皇子的封地。
隻是人口少了一點,地方也算是比較大了,可以讓七皇子再提出一些其他的條件。”
這次是張誌和主動把事攬在身上,給出了一個勉強讓七皇子接受的結果。
“好,封地本皇子勉強接受,隻要大家同意就這麽定下來。”七皇子勉為其難地說著。
一眾大臣都驚呆了,這麽好說話了?
剛才還吵得你死我活的,現在就同意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恐怕接下來的條件會更加難談!
果不其然,七皇子接著又提出了第2個條件:“既然朝廷管理這兩塊地方不力,那本皇子到封地之後,一切事務皆由本皇子一言而決,包括各縣官員皆由本皇子任命!”
皇帝思索片刻之後,就準了七皇子的第2個條件,本來封地就由親王所掌管,官員的任命由親王任命也無可厚非!
七皇子又提出了第3個條件:“本皇子封王之後,以每年的俸祿換取封地的所有稅收不上繳國庫!”
這個條件又驚擾了一眾官員,不知道七皇子的葫蘆裏究竟賣什麽藥?
平時看著非常精明的七皇子,今天做出來的事情,怎麽頻頻讓人大跌眼鏡不可理解。
剛才宋大人都說了,這兩府之地每年的稅收才不過5萬兩,可他的俸祿卻是30萬兩,這樣都能舍得換,著實讓人看不透也理解不了?
這個條件,也把皇帝給震驚到了,不過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個大好事情,大大地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最後皇帝還是很疑惑地問道:“七皇子此話當真?一旦落實,絕不能更改!”
“當真!”
那宗人府的吳大人更是高興了,這些俸祿都是由宗人府每年按時撥付的,手中沒錢也年年受氣,這突然少了幾十萬兩,對他們來說也能輕鬆不少!
吳海:“啟稟皇上,這個條件可以答應,可以減少宗人府的負擔!”
皇帝:“準了!還有其他條件嗎?”
七皇子沉吟半晌又接著說道:“兒臣的封地一麵是大江,一麵是大海,水匪和海匪猖獗。兒臣希望封地內的軍隊最高擴充到5萬人,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兒臣封地的百姓。
作為交換的條件,兒臣願意以每個州城為單位拍賣華夏快遞,同時招募部分鏢師作為兒臣封地的軍隊,當然是朝廷先招募完之後,兒臣再招募。”
又一驚天的大雷放出,大臣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
他們覬覦華夏快遞這麽久,終於讓華夏快遞分崩離析了。
大江國13個州,拿下一個州的華夏快遞,那將會賺得盆滿缽滿。這幾年大家都看到華夏快遞的賺錢能力,日入鬥金都不在話下!
連宋世傑,孫富貴這些世家門閥都心動了,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要是不同意,那七皇子把華夏快遞緊緊攥在手中,再招募壯丁補充人員,也同樣會恢複到鼎盛的狀態,這隻不過是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現在好了,人家直接拆分拍賣,如果再不同意,那就沒天理了!
“啟奏皇上,老臣同意七皇子這個條件,也懇請陛下早作決斷。”宋世傑率先表態同意七皇子的交換條件。
宋世傑認為5萬軍隊再怎麽造反都不可能來得到京城。畢竟朝廷也將收編大部分的華夏快遞的鏢師,同樣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所以不必懼怕七皇子將來的造反。
一眾大臣也紛紛出來表示同意此交換條件,可皇帝有他的考慮,5萬軍隊不是個小數目,再加上七皇子那猶如鬼神的訓練手段,這5萬軍隊成軍之後也是一股恐怖的力量,不得不防!
皇帝思考許久之後,最終狠下心來說道:“5萬軍隊太多,最多讓你擴充到4萬,如果同意就確定下來,不同意交換條件作罷!”
七皇子的心中都樂開花了,自己的條件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意料,有4萬也夠了,本來打算有35,000都可以成交。
畢竟到了那麽遠的地方,自己管理不過來,不如賣掉,把所獲的錢財投入到封地的建設中,將來再慢慢組建迴來也不遲!
“好,就這麽定了,謝父皇恩準!”
七皇子也爽快地答應,免得夜長夢多!
經過多輪討價還價之後,七皇子江祥鋒,最終被封為親王,封地海州府,人稱海州王。
允許七皇子三個月內處理掉在京城的所有事務,三個月後啟程前往封地就藩!
退朝之後,七皇子被封為海州王的事情就已經傳遍整個京城。
很多人都非常的錯愕,沒想到8歲的皇子就被封為親王,而且還有遠去幾千裏的地方就藩。
七皇子是經商之奇才,相信七皇子到封地之後,會讓這兩個地方變成富庶之地,也算是為大江國做出巨大貢獻!”
七皇子心中滿是鄙夷,明知故問地將了一軍陳騫:“陳尚書的意思是不願本皇子的封地在青州府了?
既然這不行那不行,那還談什麽呢?本皇子不願意再談了,想要收編本皇子的鏢師,那你們就用命來填!”
七皇子表現出一副憤恨的樣子,同時不忘再次威脅著一眾大臣!
“七皇子莫動怒,陳大人不是說了嗎,同意海州府和玉州府作為七皇子的封地!”孫富貴又跳出來做和事佬,安撫七皇子。
“本皇子不想再討論,這兩個地方2選1,你們一眾大臣看著辦吧,什麽時候商量出結果,我們再接著往下談。”七皇子再去耍起無賴。
大臣們你一句我一句在討論著,朝堂頓時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大約一刻鍾之後,平時鬥得你死我活的派係居然破天荒地統一了戰線,最終還是商量出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啟奏皇上,經過大臣們的一番商討,得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海州府加玉州府的兩個縣作為七皇子的封地。
隻是人口少了一點,地方也算是比較大了,可以讓七皇子再提出一些其他的條件。”
這次是張誌和主動把事攬在身上,給出了一個勉強讓七皇子接受的結果。
“好,封地本皇子勉強接受,隻要大家同意就這麽定下來。”七皇子勉為其難地說著。
一眾大臣都驚呆了,這麽好說話了?
剛才還吵得你死我活的,現在就同意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恐怕接下來的條件會更加難談!
果不其然,七皇子接著又提出了第2個條件:“既然朝廷管理這兩塊地方不力,那本皇子到封地之後,一切事務皆由本皇子一言而決,包括各縣官員皆由本皇子任命!”
皇帝思索片刻之後,就準了七皇子的第2個條件,本來封地就由親王所掌管,官員的任命由親王任命也無可厚非!
七皇子又提出了第3個條件:“本皇子封王之後,以每年的俸祿換取封地的所有稅收不上繳國庫!”
這個條件又驚擾了一眾官員,不知道七皇子的葫蘆裏究竟賣什麽藥?
平時看著非常精明的七皇子,今天做出來的事情,怎麽頻頻讓人大跌眼鏡不可理解。
剛才宋大人都說了,這兩府之地每年的稅收才不過5萬兩,可他的俸祿卻是30萬兩,這樣都能舍得換,著實讓人看不透也理解不了?
這個條件,也把皇帝給震驚到了,不過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個大好事情,大大地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最後皇帝還是很疑惑地問道:“七皇子此話當真?一旦落實,絕不能更改!”
“當真!”
那宗人府的吳大人更是高興了,這些俸祿都是由宗人府每年按時撥付的,手中沒錢也年年受氣,這突然少了幾十萬兩,對他們來說也能輕鬆不少!
吳海:“啟稟皇上,這個條件可以答應,可以減少宗人府的負擔!”
皇帝:“準了!還有其他條件嗎?”
七皇子沉吟半晌又接著說道:“兒臣的封地一麵是大江,一麵是大海,水匪和海匪猖獗。兒臣希望封地內的軍隊最高擴充到5萬人,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兒臣封地的百姓。
作為交換的條件,兒臣願意以每個州城為單位拍賣華夏快遞,同時招募部分鏢師作為兒臣封地的軍隊,當然是朝廷先招募完之後,兒臣再招募。”
又一驚天的大雷放出,大臣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
他們覬覦華夏快遞這麽久,終於讓華夏快遞分崩離析了。
大江國13個州,拿下一個州的華夏快遞,那將會賺得盆滿缽滿。這幾年大家都看到華夏快遞的賺錢能力,日入鬥金都不在話下!
連宋世傑,孫富貴這些世家門閥都心動了,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要是不同意,那七皇子把華夏快遞緊緊攥在手中,再招募壯丁補充人員,也同樣會恢複到鼎盛的狀態,這隻不過是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現在好了,人家直接拆分拍賣,如果再不同意,那就沒天理了!
“啟奏皇上,老臣同意七皇子這個條件,也懇請陛下早作決斷。”宋世傑率先表態同意七皇子的交換條件。
宋世傑認為5萬軍隊再怎麽造反都不可能來得到京城。畢竟朝廷也將收編大部分的華夏快遞的鏢師,同樣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所以不必懼怕七皇子將來的造反。
一眾大臣也紛紛出來表示同意此交換條件,可皇帝有他的考慮,5萬軍隊不是個小數目,再加上七皇子那猶如鬼神的訓練手段,這5萬軍隊成軍之後也是一股恐怖的力量,不得不防!
皇帝思考許久之後,最終狠下心來說道:“5萬軍隊太多,最多讓你擴充到4萬,如果同意就確定下來,不同意交換條件作罷!”
七皇子的心中都樂開花了,自己的條件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意料,有4萬也夠了,本來打算有35,000都可以成交。
畢竟到了那麽遠的地方,自己管理不過來,不如賣掉,把所獲的錢財投入到封地的建設中,將來再慢慢組建迴來也不遲!
“好,就這麽定了,謝父皇恩準!”
七皇子也爽快地答應,免得夜長夢多!
經過多輪討價還價之後,七皇子江祥鋒,最終被封為親王,封地海州府,人稱海州王。
允許七皇子三個月內處理掉在京城的所有事務,三個月後啟程前往封地就藩!
退朝之後,七皇子被封為海州王的事情就已經傳遍整個京城。
很多人都非常的錯愕,沒想到8歲的皇子就被封為親王,而且還有遠去幾千裏的地方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