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商議收編鏢師
實體穿越新世界:艱難創業終成皇 作者:鬱州小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國的京城最近很熱鬧,話題是一個接著一個。
大量的私兵出現,居然查不到了來源。調兵剿滅山匪的將軍,被貶為庶民。幫忙護送刑部的犯人而遭受重大損失的華夏快遞卻無人問津。
現在又來了一個皇子狀告朝廷的官員,以至於老百姓都搞不清楚,官府和朝廷最近是出了什麽狀況?
七皇子江祥鋒這邊還沒得到大理市的確切答案,甚至是大理寺都還沒開始審理他的案子,兵部尚書陳騫就在朝廷上彈劾七皇子!
這次彈劾的理由非常充分:七皇子旗下的華夏快遞的鏢師實力過於強大,已經威脅到國家安全,要是七皇子利用這十萬鏢師進行造反,江國沒有一支軍隊能與之抗衡,所以懇請陛下取締華夏快遞,以防萬一!
皇帝江贏被陳騫說動了,不過他並不想取締華夏快遞,而是想收編這些人,組成一支強軍,掌握在他手中,這樣就不再懼怕任何人造反,甚至不懼怕外敵的入侵!
“陳尚書,華夏快遞自成立以來,沒做過任何違法的事情,不因為人家能打就要取締別人,這於法說不過去!
華夏快遞成立以後,全國的貨物流通起來的確比以前迅速多了,這也是造福百姓的一個好商行。
據朕所知,華夏快遞的鏢師這麽能打,是因為人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並堅持不斷地訓練!
與其說取締別人,不如你們兵部想一個辦法收編人家,哪怕是一部分也好,畢竟他們成為國家的軍隊,對國家的軍事力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皇帝最終還是在這個朝堂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目的很明確了,讓兵部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收編華夏快遞的鏢師。
皇帝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就熱鬧了。
這幾年但凡有送貨業務的商行,都被華夏快遞擠得差不多沒了生意,這些商行的背後哪個不站著一個朝廷大員。
現在皇帝有意收編華夏快遞的鏢師,這不等同於變相打壓華夏快遞,於是這些大臣紛紛附和皇帝,高唿皇帝英明!
陳騫也反應過來了,如果真的能收編這些鏢師,他們陳家的人也有機會進入這支軍隊,掌握一部分人。
“老臣也同意讚成皇上的做法,隻是這群鏢師的工錢本就不低,要想收編他們恐怕在軍餉上麵就得高過他們的工錢。不知道戶部還能拿出多少銀兩做這件事?”陳騫還是把心中的疑慮說了出來!
宋世傑也想促成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宋家的業務也的確被擠壓得不成樣子,這幾年的日子過得苦了許多!
“啟奏皇上,不知道皇上打算收編多少人,不知道陳尚書每月給的軍餉是多少?現在國庫的銀兩的確不多,今年最多能擠出10萬兩白銀。”
宋世傑迴答了戶部能拿出的銀子,也把問題拋給了兵部和皇帝。
皇帝很無語,心中不斷地暗罵:
堂堂一個大江國隻能擠出10萬兩白銀組建一個新軍隊,關鍵是這些人拿過來就能用,根本不需要什麽訓練。
這10萬兩白銀能招來幾個鏢師?人家工錢一個月就有6錢銀子,還不算每趟押鏢得到的獎賞。
朕現在都不好意思開口說要組建3萬的軍隊,恐怕3000人都招不到,真是一群酒囊飯袋,連一個七皇子都鬥不過。
朕要不是怕小兒子造反,朕都不想動他這些鏢師,留著他們也是對你們這群世家門閥的一個威脅。
皇帝江贏沉默了好一陣子才說道:“既然戶部都沒有銀兩了,那取締華夏快遞的這個事情就作罷。
除非你們這些想要取締華夏快遞的官員們籌措銀子,朕可以許諾你們5萬兩銀子,可以給一個千夫長的名額。”
大臣們聽了前麵一句都暗歎可惜,聽到後麵那一句低落的心情要迅速高漲,直接達到頂峰。
5萬兩買一個千夫長,似乎也不虧,這可是未來最高戰力的軍隊中的千夫長,未來軍功大大地有,前途不可限量!
朝廷上這些大員哪個背後沒有一方商賈,區區5萬兩就可以拿到一個軍職。多少人窮一生的努力都不能把手伸到軍中,現在有錢就可以實現,連做夢都不敢這樣做!
孫富貴表現得最為積極,因為他們孫家雖然作為門閥,隻是經濟實力強而已。在官場上或者在軍中力量很薄弱,這次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怎麽也得為家中的子弟謀一個好的前程!
“啟奏陛下,臣願意捐出50萬兩白銀。”孫富貴豪邁地說道。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開口就是50萬兩白銀,這是想要一舉拿掉10個千夫長的名額,這是準備堵住別人跟他們家搶呀!
有了孫富貴開頭,其他人紛紛都表示願意捐贈,最低的都5萬兩,高的也有二三十萬兩。
宋家就出了30萬兩,唐家也不甘示弱捐了20萬兩,連張家也出了20萬兩。
陳家本來是不想捐的,不過看到這些人都賺了這麽多,自己不賺的恐怕連一個名額都撈不到,於是也硬著頭皮捐了20萬兩。
這一通操作下來,一下子收到了高達275萬兩白銀,驚得皇帝眼皮直抽抽,大江國不是沒有錢,隻是他皇帝沒錢,他統治的國庫沒錢。
不過皇上也發現了一個特例,那就是王家,一毛不拔,一兩不捐!
“王尚書,你們王家不感興趣嗎?怎麽都不見你們捐點銀兩。”皇帝江贏還是沒忍住問出了這麽可恥的問題。
王鴻心中早已憤怒,本不想參與到這個事件中,畢竟七皇子也是他的外孫,這幾年看到他外孫這麽有能力,心中也是很高興的,等再過幾年,王家會大力支持他奪嫡。
沒想到今天作為皇帝居然要搶奪自己兒子的資產,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還慫恿自己的大臣捐錢去實現這個事情!
皇帝不問他話還好,這一問瞬間點燃了他心中的怒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大量的私兵出現,居然查不到了來源。調兵剿滅山匪的將軍,被貶為庶民。幫忙護送刑部的犯人而遭受重大損失的華夏快遞卻無人問津。
現在又來了一個皇子狀告朝廷的官員,以至於老百姓都搞不清楚,官府和朝廷最近是出了什麽狀況?
七皇子江祥鋒這邊還沒得到大理市的確切答案,甚至是大理寺都還沒開始審理他的案子,兵部尚書陳騫就在朝廷上彈劾七皇子!
這次彈劾的理由非常充分:七皇子旗下的華夏快遞的鏢師實力過於強大,已經威脅到國家安全,要是七皇子利用這十萬鏢師進行造反,江國沒有一支軍隊能與之抗衡,所以懇請陛下取締華夏快遞,以防萬一!
皇帝江贏被陳騫說動了,不過他並不想取締華夏快遞,而是想收編這些人,組成一支強軍,掌握在他手中,這樣就不再懼怕任何人造反,甚至不懼怕外敵的入侵!
“陳尚書,華夏快遞自成立以來,沒做過任何違法的事情,不因為人家能打就要取締別人,這於法說不過去!
華夏快遞成立以後,全國的貨物流通起來的確比以前迅速多了,這也是造福百姓的一個好商行。
據朕所知,華夏快遞的鏢師這麽能打,是因為人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並堅持不斷地訓練!
與其說取締別人,不如你們兵部想一個辦法收編人家,哪怕是一部分也好,畢竟他們成為國家的軍隊,對國家的軍事力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皇帝最終還是在這個朝堂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目的很明確了,讓兵部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收編華夏快遞的鏢師。
皇帝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就熱鬧了。
這幾年但凡有送貨業務的商行,都被華夏快遞擠得差不多沒了生意,這些商行的背後哪個不站著一個朝廷大員。
現在皇帝有意收編華夏快遞的鏢師,這不等同於變相打壓華夏快遞,於是這些大臣紛紛附和皇帝,高唿皇帝英明!
陳騫也反應過來了,如果真的能收編這些鏢師,他們陳家的人也有機會進入這支軍隊,掌握一部分人。
“老臣也同意讚成皇上的做法,隻是這群鏢師的工錢本就不低,要想收編他們恐怕在軍餉上麵就得高過他們的工錢。不知道戶部還能拿出多少銀兩做這件事?”陳騫還是把心中的疑慮說了出來!
宋世傑也想促成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宋家的業務也的確被擠壓得不成樣子,這幾年的日子過得苦了許多!
“啟奏皇上,不知道皇上打算收編多少人,不知道陳尚書每月給的軍餉是多少?現在國庫的銀兩的確不多,今年最多能擠出10萬兩白銀。”
宋世傑迴答了戶部能拿出的銀子,也把問題拋給了兵部和皇帝。
皇帝很無語,心中不斷地暗罵:
堂堂一個大江國隻能擠出10萬兩白銀組建一個新軍隊,關鍵是這些人拿過來就能用,根本不需要什麽訓練。
這10萬兩白銀能招來幾個鏢師?人家工錢一個月就有6錢銀子,還不算每趟押鏢得到的獎賞。
朕現在都不好意思開口說要組建3萬的軍隊,恐怕3000人都招不到,真是一群酒囊飯袋,連一個七皇子都鬥不過。
朕要不是怕小兒子造反,朕都不想動他這些鏢師,留著他們也是對你們這群世家門閥的一個威脅。
皇帝江贏沉默了好一陣子才說道:“既然戶部都沒有銀兩了,那取締華夏快遞的這個事情就作罷。
除非你們這些想要取締華夏快遞的官員們籌措銀子,朕可以許諾你們5萬兩銀子,可以給一個千夫長的名額。”
大臣們聽了前麵一句都暗歎可惜,聽到後麵那一句低落的心情要迅速高漲,直接達到頂峰。
5萬兩買一個千夫長,似乎也不虧,這可是未來最高戰力的軍隊中的千夫長,未來軍功大大地有,前途不可限量!
朝廷上這些大員哪個背後沒有一方商賈,區區5萬兩就可以拿到一個軍職。多少人窮一生的努力都不能把手伸到軍中,現在有錢就可以實現,連做夢都不敢這樣做!
孫富貴表現得最為積極,因為他們孫家雖然作為門閥,隻是經濟實力強而已。在官場上或者在軍中力量很薄弱,這次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怎麽也得為家中的子弟謀一個好的前程!
“啟奏陛下,臣願意捐出50萬兩白銀。”孫富貴豪邁地說道。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開口就是50萬兩白銀,這是想要一舉拿掉10個千夫長的名額,這是準備堵住別人跟他們家搶呀!
有了孫富貴開頭,其他人紛紛都表示願意捐贈,最低的都5萬兩,高的也有二三十萬兩。
宋家就出了30萬兩,唐家也不甘示弱捐了20萬兩,連張家也出了20萬兩。
陳家本來是不想捐的,不過看到這些人都賺了這麽多,自己不賺的恐怕連一個名額都撈不到,於是也硬著頭皮捐了20萬兩。
這一通操作下來,一下子收到了高達275萬兩白銀,驚得皇帝眼皮直抽抽,大江國不是沒有錢,隻是他皇帝沒錢,他統治的國庫沒錢。
不過皇上也發現了一個特例,那就是王家,一毛不拔,一兩不捐!
“王尚書,你們王家不感興趣嗎?怎麽都不見你們捐點銀兩。”皇帝江贏還是沒忍住問出了這麽可恥的問題。
王鴻心中早已憤怒,本不想參與到這個事件中,畢竟七皇子也是他的外孫,這幾年看到他外孫這麽有能力,心中也是很高興的,等再過幾年,王家會大力支持他奪嫡。
沒想到今天作為皇帝居然要搶奪自己兒子的資產,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還慫恿自己的大臣捐錢去實現這個事情!
皇帝不問他話還好,這一問瞬間點燃了他心中的怒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