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救災
實體穿越新世界:艱難創業終成皇 作者:鬱州小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事情是薑坤提出來的,他肯定得帶頭,要不然光說不練假把式,人家也鐵定看不起他。
薑坤連忙接話道:“臣願意捐一年的俸祿用於這次賑災!”
張誌和也不甘落後,接著薑坤的話說道:“我張家捐兩白銀和1000石糧食用於這次賑災!”
有了薑坤和張誌和這兩個人帶頭,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人。也紛紛粗略表示要捐款捐糧。這個幾千白銀,那個幾十石糧食,反正有多有少,根據個人的能力進行捐贈。
各個世家和門閥,還有本就是地主和豪紳的一些大臣,都三五成群地在竊竊私語討論著要捐多少。捐多了不舍得,捐少了沒麵子。
皇上把這事看在眼裏,但也不吱聲。任由他們討論,如果由他開口強製要他們捐錢捐糧,那味道就變了。他們肯定聯合起來抵製,還不如任由他們自己討論,捐多捐少對於百姓來說都是個好事。
本是要討論救災的方案的,結果卻演變成了捐款捐糧。
孫富貴一直跪在那兒不動,現在有機會了連忙說道:“迴稟皇上,臣願意捐兩白銀和5000石糧食用於這次賑災。”
江贏一聽,頓時樂了。笑嗬嗬地說道:“孫大人起來吧,看來你也是心係百姓的。
這樣吧,這次的募捐事件就由你來主導,等一下你就統計一下,在殿內的大臣捐了多少,要認真地記錄在案。
你也受累一點,整個京城的地主豪紳都跟他們說一說,讓他們為了這受災的百姓,也出一份力,當然也把他們的名字刻到碑上!”
孫富貴:“臣,遵旨!”
說完他就站迴到了屬於他的位置,心中不斷在咒罵:該死的薑坤,老夫與你勢不兩立,別讓我逮到機會,要不然絕對讓你不好過。還有你這個狗皇帝,我不捐錢捐糧你就不讓我起來,老夫遲早有聯合其他世家從其他地方討要迴來今天的損失。
江贏又接著說道:“吏部尚書王大人,這次的立碑傳頌的檄文就由你們吏部撰寫。”
王鴻出列迴答道:“臣,遵旨!”
江贏:“感謝各位大臣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糧的事先暫且到此,接下來我們還是要繼續議一議賑災的事!
各位大臣對薑大人剛才所發表的幾點意見?有沒有提出異議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時候樂王走出來說:“皇上,老臣讚同薑大人的說法,老臣即刻安排人出西郊尋一塊地,趕緊把房子搭建起來,以便安置災民。”
江贏:“那就有勞皇叔多費心了”
張智和再次說道:“老臣,即日起加強,城中和郊外的巡查。確保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江贏:“很好,既然大家都沒什麽意見,那暫時就按照這樣的方案進行救災,遇到什麽問題再解決,即刻起,吏部尚書王鴻下文到各州府,要求他們組織百姓自救,各個州府的府兵務必加入救災工作!
戶部尚書宋世傑,立刻著手從南方調糧購糧運往京城及北方各大州。前線的糧草,非必要不準再調用。已調用的,趕緊補齊迴去!
禦林軍統領李天霸,即刻起率領全體禦林軍,在京城範圍內全力救災!
其他部門一切按照薑大人所說的去執行!
封薑坤大人為這次賑災的總指揮使,全權統領賑災工作,賦予薑大人生殺大權。遇到妨礙賑災之大事,可先斬後奏!”
聽完皇上命令之後,一眾大臣,心中倒吸一口冷氣。這次薑坤可是大出風頭了,有生殺大權,還可以先斬後奏,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了。一定要告誡家裏的人不要觸這個黴頭,要不然死了也白死。
下午,在京城的百姓連續看到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先是京城裏的一些官員走進大街小巷宣傳和組織百姓進行自救。
接著又看到一隊隊的禦林軍,幫著老百姓清掃屋頂的積雪,還在大街小巷中清掃積雪,清出可以通行的街道。
在往年即便是再大的雪,這是官員和禦林軍可從來沒出動過。今年卻突然出現在大街小巷中幫忙救災,也確實讓老百姓感動不已。
西郊,樂王召集了數百工匠,正在有條不紊地搭建的木屋。
最激動的莫過於城外的村民,當禦林軍開進他們的村莊時,還以為發生了什麽大事,結果看到這些士兵幫忙除雪,被壓塌的房間幫忙修整。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苦難的百姓。派出了軍隊為他們救災,先是驚訝,後是激動,有些人甚至都向著京城方向磕頭謝過皇上的恩典。
薑坤是最忙的那一個人,不但安排禦林軍幫忙統計有多少無家可歸之人,好讓工部建造相應的木屋以供他們居住。還要安排相應的人員放糧賑災。
當一袋袋糧食發放到那些已經斷糧的老百姓手中,這些樸實的百姓倒頭就拜,感謝朝廷,感謝皇上給他們活下去希望。
一場空前賑災在江國上開展,由於反應的及時,至少在京城範圍內沒引起大亂,也沒造成流民。而皇帝的聲望也在這場賑災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這些皇帝江贏都還沒有時間去了解,他現在正在禦書房內考慮著,要不要將大皇子和三皇子也派出去曆練一下。
畢竟這場雪災範圍之廣,要賑災完成,不知道需要多少時日,派他們兩個出去曆練一下,也是增加他們的聲望,也可以看得出他們有沒有心係百姓,將來誰更適合接任者大統。
不過江贏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於是兩道聖旨很快就送達了大皇子和三皇子的手中。
大皇子看著手中的聖旨,心情激動不已,父皇終於讓他接觸朝政了。雖然第一件差事就是讓他協助薑坤,做好這次的賑災工作。
三皇子比他大哥更興奮,因為這也是他想要染指的事情。皇上讓他協助禦林軍李天霸統領,幫助災民清掃積雪修繕房屋。讓他有一次很好接觸禦林軍將領的機會,為他在禦林軍培養心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薑坤連忙接話道:“臣願意捐一年的俸祿用於這次賑災!”
張誌和也不甘落後,接著薑坤的話說道:“我張家捐兩白銀和1000石糧食用於這次賑災!”
有了薑坤和張誌和這兩個人帶頭,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人。也紛紛粗略表示要捐款捐糧。這個幾千白銀,那個幾十石糧食,反正有多有少,根據個人的能力進行捐贈。
各個世家和門閥,還有本就是地主和豪紳的一些大臣,都三五成群地在竊竊私語討論著要捐多少。捐多了不舍得,捐少了沒麵子。
皇上把這事看在眼裏,但也不吱聲。任由他們討論,如果由他開口強製要他們捐錢捐糧,那味道就變了。他們肯定聯合起來抵製,還不如任由他們自己討論,捐多捐少對於百姓來說都是個好事。
本是要討論救災的方案的,結果卻演變成了捐款捐糧。
孫富貴一直跪在那兒不動,現在有機會了連忙說道:“迴稟皇上,臣願意捐兩白銀和5000石糧食用於這次賑災。”
江贏一聽,頓時樂了。笑嗬嗬地說道:“孫大人起來吧,看來你也是心係百姓的。
這樣吧,這次的募捐事件就由你來主導,等一下你就統計一下,在殿內的大臣捐了多少,要認真地記錄在案。
你也受累一點,整個京城的地主豪紳都跟他們說一說,讓他們為了這受災的百姓,也出一份力,當然也把他們的名字刻到碑上!”
孫富貴:“臣,遵旨!”
說完他就站迴到了屬於他的位置,心中不斷在咒罵:該死的薑坤,老夫與你勢不兩立,別讓我逮到機會,要不然絕對讓你不好過。還有你這個狗皇帝,我不捐錢捐糧你就不讓我起來,老夫遲早有聯合其他世家從其他地方討要迴來今天的損失。
江贏又接著說道:“吏部尚書王大人,這次的立碑傳頌的檄文就由你們吏部撰寫。”
王鴻出列迴答道:“臣,遵旨!”
江贏:“感謝各位大臣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糧的事先暫且到此,接下來我們還是要繼續議一議賑災的事!
各位大臣對薑大人剛才所發表的幾點意見?有沒有提出異議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時候樂王走出來說:“皇上,老臣讚同薑大人的說法,老臣即刻安排人出西郊尋一塊地,趕緊把房子搭建起來,以便安置災民。”
江贏:“那就有勞皇叔多費心了”
張智和再次說道:“老臣,即日起加強,城中和郊外的巡查。確保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江贏:“很好,既然大家都沒什麽意見,那暫時就按照這樣的方案進行救災,遇到什麽問題再解決,即刻起,吏部尚書王鴻下文到各州府,要求他們組織百姓自救,各個州府的府兵務必加入救災工作!
戶部尚書宋世傑,立刻著手從南方調糧購糧運往京城及北方各大州。前線的糧草,非必要不準再調用。已調用的,趕緊補齊迴去!
禦林軍統領李天霸,即刻起率領全體禦林軍,在京城範圍內全力救災!
其他部門一切按照薑大人所說的去執行!
封薑坤大人為這次賑災的總指揮使,全權統領賑災工作,賦予薑大人生殺大權。遇到妨礙賑災之大事,可先斬後奏!”
聽完皇上命令之後,一眾大臣,心中倒吸一口冷氣。這次薑坤可是大出風頭了,有生殺大權,還可以先斬後奏,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了。一定要告誡家裏的人不要觸這個黴頭,要不然死了也白死。
下午,在京城的百姓連續看到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先是京城裏的一些官員走進大街小巷宣傳和組織百姓進行自救。
接著又看到一隊隊的禦林軍,幫著老百姓清掃屋頂的積雪,還在大街小巷中清掃積雪,清出可以通行的街道。
在往年即便是再大的雪,這是官員和禦林軍可從來沒出動過。今年卻突然出現在大街小巷中幫忙救災,也確實讓老百姓感動不已。
西郊,樂王召集了數百工匠,正在有條不紊地搭建的木屋。
最激動的莫過於城外的村民,當禦林軍開進他們的村莊時,還以為發生了什麽大事,結果看到這些士兵幫忙除雪,被壓塌的房間幫忙修整。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苦難的百姓。派出了軍隊為他們救災,先是驚訝,後是激動,有些人甚至都向著京城方向磕頭謝過皇上的恩典。
薑坤是最忙的那一個人,不但安排禦林軍幫忙統計有多少無家可歸之人,好讓工部建造相應的木屋以供他們居住。還要安排相應的人員放糧賑災。
當一袋袋糧食發放到那些已經斷糧的老百姓手中,這些樸實的百姓倒頭就拜,感謝朝廷,感謝皇上給他們活下去希望。
一場空前賑災在江國上開展,由於反應的及時,至少在京城範圍內沒引起大亂,也沒造成流民。而皇帝的聲望也在這場賑災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這些皇帝江贏都還沒有時間去了解,他現在正在禦書房內考慮著,要不要將大皇子和三皇子也派出去曆練一下。
畢竟這場雪災範圍之廣,要賑災完成,不知道需要多少時日,派他們兩個出去曆練一下,也是增加他們的聲望,也可以看得出他們有沒有心係百姓,將來誰更適合接任者大統。
不過江贏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於是兩道聖旨很快就送達了大皇子和三皇子的手中。
大皇子看著手中的聖旨,心情激動不已,父皇終於讓他接觸朝政了。雖然第一件差事就是讓他協助薑坤,做好這次的賑災工作。
三皇子比他大哥更興奮,因為這也是他想要染指的事情。皇上讓他協助禦林軍李天霸統領,幫助災民清掃積雪修繕房屋。讓他有一次很好接觸禦林軍將領的機會,為他在禦林軍培養心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