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窩案2
實體穿越新世界:艱難創業終成皇 作者:鬱州小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爺王中,玉州府人。5年前是玉州府城最大的雜貨鋪商人,也算的是富甲一方的商人!
本可以做一個富家翁,卻因為5年前李烽初來乍到時人生地不熟,需要找一個八麵玲瓏的本地人作為幕僚!所以王中動了心思。偶然知道李烽是個色中餓鬼,於是把自己喜歡的青樓頭牌贖身送給了李烽,又送女人又送宅子的,獲得了李烽的青睞,因此謀得了這個師爺的職位!
送給李烽的這個宅子是一個三進院,占地幾十畝。裏麵亭台樓閣,花園,一應俱全,建築雕梁畫鳳,整個宅院。清幽又不失雍容華貴,造價甚是不菲!在這寸土寸金的玉州府城沒有一萬白銀是建不起來!
另外,經李烽的小妾李陳氏的訴述,當初王忠為她贖身的時候也花了一萬兩白銀。
這兩項加起來就值兩萬兩白銀,為了一個師爺的職位,舍得這麽下本也沒誰了。
問及他為什麽舍得花這兩萬兩白銀謀個師爺的職位時,王中也迴答得很幹脆,一是想做幾年幕僚,再通過知府的關係,謀求一個有品級的官位,二是讓自己家的產業找個靠山做強做大。
張剛:“說一說吧,找了李烽這個靠山每年得孝敬他多少銀兩?你們這種公然賄賂,為了自己的利益,擾亂地方商業的行為,罪不輕。你作為師爺應該清楚,從實招來,或許弄個立功表現,可以獲得個從輕發落。
本官既然可以拿下你,就可以查你家的賬,再查這幾年你們有沒有足額交稅,相信你既然能花錢買官,肯定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你們家的利益,絕對一查一個準,從實招來,免得受皮肉之苦!”
王中望著張剛,很懇切的說道:“我如實交代,補齊相應的稅款,我家能不能從輕發落。
我做這幾年師爺,從來沒害過人,的確是用了一些手段買下了一些產業,但是我都是按市場價格足額支付銀兩的,在衙門也有相應的協議文書,你可以去找對方查證。
還有,我把這幾年知道的一些其他相關的事情,也有時向你們匯報,能不能算立功表現?”
張剛:“算不算立功,就看你提供的信息有沒有用,有多大用!如果對案情起到重大作用,按照你說的補齊稅款,查實你家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保住你的家業,也不是不可能!”
王中思考片刻之後緩緩道來:小人是做穩這師爺以後,才為家族謀求利益,確實是通過知府的力量這5年來購買了玉州府大大小小的雜貨鋪四十六間。這5年來共得利20萬兩左右,有兩成給了李烽大人。通過李鋒大人的關係,以5萬兩的基礎進行交稅。按照我朝的商稅是二十稅一,所以小人願意補交了稅款兩萬兩!
小人知道,賄賂官員已是犯罪,但是在官場上這都是潛規則,小人賄賂的錢財都是在當經上說的,從來沒有收刮過民脂民膏,小人認為這可大可小,小人願意向朝庭花5萬兩白銀贖罪,小人知道花錢贖罪在我朝來說是有跡可尋的,也是朝廷對我們這些罪不是很重的人的一次改過的機會。不知道大人能否給一個機會?
張剛:“你個人的事情,本官會酌情考慮,說說李烽這些年買官賣官的事情,你知道多少?詳細說出來!”
這次王中考慮了有一盞茶的時間,才緩緩說出來:玉州府,包含府城在內,總共5個縣。這5年來,經小人手的一共有18次買官賣官的記錄。最大一筆是5年前賣興州縣知縣的職位,也是第一筆買賣官位的交易,當時李烽向吏部力薦興州縣縣丞朱炎升任知縣,當時作價十萬兩白銀。最終朱炎得償所願,並於去年在任上致仕!
有品級的官位買賣一共八次,幾乎每一個縣都有官位進行買賣,共獲得白銀五十萬兩,其他的一些小吏職位買賣十次,獲得白銀三十萬兩。
小吏的職位,由知府全權任命,所得的白銀全入了李烽的口袋,有品位官員的買賣,需要打點吏部的官員,經小人手的花了近二十萬兩白銀。不過有品位官員的買賣,都是4年前官員有變動的事了。
4年前小人應李烽要求去京城打點的時候,找的都是吏部的郎中王同書,一共去了三次,都是由王同書的管家接待,銀票也是交給他的管家!當時李烽交代有8萬兩給王同書,其他12萬兩由王同書去打點其他官員!
小人很清楚的記得王同書家的管家,左臉下方有一顆黃豆大小的黑痣!
小人知道的就這麽多了,至於李峰名下的資產究竟有多少小人不知道,因為這些都是由陸豐收他們那幾個商人在幫李烽打理,這次李烽的逃跑估計隻帶走了這些年積累的一些銀兩,存放在他們幾家的應該沒帶走。存放在李烽名下的產業中的那些資產應該也沒帶走,因為李烽跑的很匆忙,我隻見他收拾了他所住的宅子中的那些財物。
張剛和黃宏亮聽了之後,覺得王同書的8萬兩白銀是對上了,但其感覺好像又有什麽地方對不上,隱隱約約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他們互相望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疑問,但是又說不上,究竟是哪裏出了錯?
等王中退下去之後,黃宏亮對張剛說道:“張大人,下合感覺哪裏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一時半會又說不上來,雖然說這8萬兩白銀是對上了,但是隱約中記得王同書家好像沒有管家?”
張剛:“我覺得也有不對的地方,聽說王同書在變賣家產救治他老父親,如果有這8萬兩白銀何至於要變賣家產,看什麽病要花超8萬兩白銀?”
黃宏亮:“ 張大人,您覺得他們會不會李代桃僵?或許不是王同書收的銀票,而是另有其人?”
兩人大眼瞪小眼,一時半會都說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裏?兩人一邊喝茶,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在討論的這個窩案的案情。
突然間黃宏亮一拍大腿說道:“我終於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
本可以做一個富家翁,卻因為5年前李烽初來乍到時人生地不熟,需要找一個八麵玲瓏的本地人作為幕僚!所以王中動了心思。偶然知道李烽是個色中餓鬼,於是把自己喜歡的青樓頭牌贖身送給了李烽,又送女人又送宅子的,獲得了李烽的青睞,因此謀得了這個師爺的職位!
送給李烽的這個宅子是一個三進院,占地幾十畝。裏麵亭台樓閣,花園,一應俱全,建築雕梁畫鳳,整個宅院。清幽又不失雍容華貴,造價甚是不菲!在這寸土寸金的玉州府城沒有一萬白銀是建不起來!
另外,經李烽的小妾李陳氏的訴述,當初王忠為她贖身的時候也花了一萬兩白銀。
這兩項加起來就值兩萬兩白銀,為了一個師爺的職位,舍得這麽下本也沒誰了。
問及他為什麽舍得花這兩萬兩白銀謀個師爺的職位時,王中也迴答得很幹脆,一是想做幾年幕僚,再通過知府的關係,謀求一個有品級的官位,二是讓自己家的產業找個靠山做強做大。
張剛:“說一說吧,找了李烽這個靠山每年得孝敬他多少銀兩?你們這種公然賄賂,為了自己的利益,擾亂地方商業的行為,罪不輕。你作為師爺應該清楚,從實招來,或許弄個立功表現,可以獲得個從輕發落。
本官既然可以拿下你,就可以查你家的賬,再查這幾年你們有沒有足額交稅,相信你既然能花錢買官,肯定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你們家的利益,絕對一查一個準,從實招來,免得受皮肉之苦!”
王中望著張剛,很懇切的說道:“我如實交代,補齊相應的稅款,我家能不能從輕發落。
我做這幾年師爺,從來沒害過人,的確是用了一些手段買下了一些產業,但是我都是按市場價格足額支付銀兩的,在衙門也有相應的協議文書,你可以去找對方查證。
還有,我把這幾年知道的一些其他相關的事情,也有時向你們匯報,能不能算立功表現?”
張剛:“算不算立功,就看你提供的信息有沒有用,有多大用!如果對案情起到重大作用,按照你說的補齊稅款,查實你家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保住你的家業,也不是不可能!”
王中思考片刻之後緩緩道來:小人是做穩這師爺以後,才為家族謀求利益,確實是通過知府的力量這5年來購買了玉州府大大小小的雜貨鋪四十六間。這5年來共得利20萬兩左右,有兩成給了李烽大人。通過李鋒大人的關係,以5萬兩的基礎進行交稅。按照我朝的商稅是二十稅一,所以小人願意補交了稅款兩萬兩!
小人知道,賄賂官員已是犯罪,但是在官場上這都是潛規則,小人賄賂的錢財都是在當經上說的,從來沒有收刮過民脂民膏,小人認為這可大可小,小人願意向朝庭花5萬兩白銀贖罪,小人知道花錢贖罪在我朝來說是有跡可尋的,也是朝廷對我們這些罪不是很重的人的一次改過的機會。不知道大人能否給一個機會?
張剛:“你個人的事情,本官會酌情考慮,說說李烽這些年買官賣官的事情,你知道多少?詳細說出來!”
這次王中考慮了有一盞茶的時間,才緩緩說出來:玉州府,包含府城在內,總共5個縣。這5年來,經小人手的一共有18次買官賣官的記錄。最大一筆是5年前賣興州縣知縣的職位,也是第一筆買賣官位的交易,當時李烽向吏部力薦興州縣縣丞朱炎升任知縣,當時作價十萬兩白銀。最終朱炎得償所願,並於去年在任上致仕!
有品級的官位買賣一共八次,幾乎每一個縣都有官位進行買賣,共獲得白銀五十萬兩,其他的一些小吏職位買賣十次,獲得白銀三十萬兩。
小吏的職位,由知府全權任命,所得的白銀全入了李烽的口袋,有品位官員的買賣,需要打點吏部的官員,經小人手的花了近二十萬兩白銀。不過有品位官員的買賣,都是4年前官員有變動的事了。
4年前小人應李烽要求去京城打點的時候,找的都是吏部的郎中王同書,一共去了三次,都是由王同書的管家接待,銀票也是交給他的管家!當時李烽交代有8萬兩給王同書,其他12萬兩由王同書去打點其他官員!
小人很清楚的記得王同書家的管家,左臉下方有一顆黃豆大小的黑痣!
小人知道的就這麽多了,至於李峰名下的資產究竟有多少小人不知道,因為這些都是由陸豐收他們那幾個商人在幫李烽打理,這次李烽的逃跑估計隻帶走了這些年積累的一些銀兩,存放在他們幾家的應該沒帶走。存放在李烽名下的產業中的那些資產應該也沒帶走,因為李烽跑的很匆忙,我隻見他收拾了他所住的宅子中的那些財物。
張剛和黃宏亮聽了之後,覺得王同書的8萬兩白銀是對上了,但其感覺好像又有什麽地方對不上,隱隱約約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他們互相望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疑問,但是又說不上,究竟是哪裏出了錯?
等王中退下去之後,黃宏亮對張剛說道:“張大人,下合感覺哪裏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一時半會又說不上來,雖然說這8萬兩白銀是對上了,但是隱約中記得王同書家好像沒有管家?”
張剛:“我覺得也有不對的地方,聽說王同書在變賣家產救治他老父親,如果有這8萬兩白銀何至於要變賣家產,看什麽病要花超8萬兩白銀?”
黃宏亮:“ 張大人,您覺得他們會不會李代桃僵?或許不是王同書收的銀票,而是另有其人?”
兩人大眼瞪小眼,一時半會都說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裏?兩人一邊喝茶,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在討論的這個窩案的案情。
突然間黃宏亮一拍大腿說道:“我終於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