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家醜不可外揚。
關於馬騰與馬超的是非恩怨、愛恨情仇,馬騰並不想跟任何人談起,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而且其中大多都是馬騰的責任。
但麵對著曹操的質問,麵對著生死關頭,馬騰隻好和盤托出、坦誠相告。
馬騰離開曹府之後,曹操一個人呆在屋子裏,不由浮想聯翩、思緒萬千。
曹操當時在關中時,本來是很相信馬超的,一開始的時候馬超也很配合,還私下裏跟曹操見了幾次麵,與他商議如何裏應外合拿下潼關。
最終曹操與馬超約定,曹操佯渡黃河,給韓遂造成從渭水進攻的假象,等把關中軍的主力都吸引過去,馬超再打開關門,放曹軍進入關中。
進入關中之後,再對關中各路諸侯來個兩麵夾擊,從而將逆賊一網打盡。
結果在約定馬超引曹軍入關的頭一天晚上,曹操在黃河南岸,也就是潼關門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馬超卻突然帶著兵馬殺到。
曹操當時實在大出意料之外,便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甚至連逃跑都忘了。
其實當時曹操還心存一絲僥幸,以為馬超是故意擺樣子給關中軍看。
可馬超的做法卻徹底粉碎了曹操的幻想,一箭射過來,差點兒就射中曹操的腦袋。
曹操這才如夢方醒,知道馬超並不是自己一夥,在許褚的掩護下拚死渡過黃河,撿迴了一條老命。
雖然馬超是有意放了曹操一馬,但曹操卻哪裏知道馬超的心思,隻能當他之前全是在欺騙和戲弄自己,取曹操性命才是馬超的真正目的。
那時曹操對馬超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繼而又想到了馬騰,曹操覺得馬騰之前也是在騙他,跟馬超合起夥來騙他。
曹操決定等日後班師還朝,一定要將馬騰處以極刑。
可冷靜下來之後,曹操卻覺得馬騰不太可能騙他。
馬騰舉家遷入鄴城多年,跟曹操關係一直不錯,對曹操也算畢恭畢敬、忠心耿耿,這些曹操都心裏有數。
而且馬騰的兒子馬休、馬鐵也在曹操手裏攥著,如果馬騰想害曹操的話,豈不是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往火坑裏推嘛!
想通了這一節之後,曹操便不想再殺馬騰,他對馬騰並沒有仇恨,隻有一些怨懟。
曹操對馬超的行為更是有所不解,他想當麵問問馬騰到底是怎麽迴事。
聽完了馬騰的一番講述之後,曹操終於明白馬超為何會如此行事了,他對馬騰的意見也變得煙消雲散。
曹操跟馬騰是同輩人,年紀也相差不多,都是身為人父,曹操也能體驗到馬騰的感受。
對於馬超,曹操也沒有之前的那麽痛恨了,他甚至覺得自己跟馬超是同命相連。
曹操字孟德,是家裏的庶長子。
馬超字孟起,也是家裏的庶長子。
曹操在未成年之前過得並不快樂,而是充滿了心酸和無奈。
他幼年喪母,從此便成了沒娘疼的孩子。
後來曹嵩續弦,娶了個女人作為正室。
那女人為曹嵩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曹德,一個是曹彬。
自從曹德出世之後,曹操的噩夢就開始了。
家裏有什麽好吃的,都得先給曹德吃,曹德吃剩下了,才能給曹操吃。
如果曹德吃了個一幹二淨,那曹操就隻有流口水幹看著的份兒。
到年節的時候,曹德他娘總會給曹德買一些好玩的東西,也會為曹德做一些新衣服穿,卻從來沒有曹操的份兒。
平時曹操跟曹德吵架了,無論是什麽原因,也無論是誰對誰錯,曹操都會挨罵,甚至是挨打。
曹操有什麽優點,或是做了什麽值得驕傲的事,家裏大人也都視而不見。
而曹德隻要稍微有點兒什麽地方表現突出了,家裏大人都會對他誇個不停。
曹彬出世了之後,也是享有曹德的待遇。
這讓曹操感到十分的不公平,他雖然不懂嫡出和庶出到底是什麽分別,卻能感覺到父母明顯的偏向。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人在逆境當中往往會激發出他的鬥誌和潛力,曹操也一直都很努力,想證明自己比曹德和曹彬都厲害。
而曹德和曹彬由於自幼嬌生慣養,各方麵的能力也遠遠不如曹操。
長大之後,曹操與曹德、曹彬更是拉開了檔次。
曹操具有很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獨立能力,這些都是曹德、曹彬完全不具備的。
曹操由人及己、由己推人,覺得馬超在那種家庭環境下長大,肯定也吃了不少的苦,才練就了他一身的武藝。
曹操對父親曹嵩也一直都有意見,同樣是他的兒子,他卻不能等量齊觀、一視同仁。
所以在曹嵩被人殺害時,曹操並沒有真正感到傷心,起碼沒有母親去世時那麽傷心。
曹操雖然在世人麵前裝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其實是想以為父報仇的名義去謀取徐州。
曹操也知道,馬超並沒有在馬騰身邊長大,所以他對馬騰的意見會更大,更準確地說,不是意見,而是仇恨。
毋庸置疑,馬超肯定吃了很多苦,而且他母親自殺也與馬騰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此說來,馬超想報複馬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雖然在情理之中,但曹操卻覺得馬超還是不該記馬騰的仇。
隨著曹操年紀的增長、閱曆的豐富,他也當上了父親,膝下也有了很多的兒女。
其中有嫡子,也有庶子,有從子,也有養子。
曹操也漸漸地能理解父親曹嵩當年為什麽對他不公平了。
在曹操的眾多子嗣當中,他也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也是有主有次、有親有疏。
曹操對嫡子要遠遠好於庶子,對庶子要遠遠好於從子,對從子要遠遠好於養子。
因為嫡子是正妻所生,以後是要繼承他的家業的。
而庶子卻是小妾所生,以後並沒資格繼承他的家業。
從子是兄弟的兒子,不是自己親生,關係就更差了一層。
養子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親近程度會排在最後。
作為一名父親,對自己的子嗣親疏有別實在是人之常情。
馬騰雖然對馬超有所虧欠,但馬超畢竟是庶出,甚至連庶出都不能算,因為馬超的母親並不是馬騰的妾室。
馬騰把自己在關中的兵馬都給了一個私生子,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曹操兀自感慨了一番,心下也徹底原諒了馬騰。
關於馬騰與馬超的是非恩怨、愛恨情仇,馬騰並不想跟任何人談起,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而且其中大多都是馬騰的責任。
但麵對著曹操的質問,麵對著生死關頭,馬騰隻好和盤托出、坦誠相告。
馬騰離開曹府之後,曹操一個人呆在屋子裏,不由浮想聯翩、思緒萬千。
曹操當時在關中時,本來是很相信馬超的,一開始的時候馬超也很配合,還私下裏跟曹操見了幾次麵,與他商議如何裏應外合拿下潼關。
最終曹操與馬超約定,曹操佯渡黃河,給韓遂造成從渭水進攻的假象,等把關中軍的主力都吸引過去,馬超再打開關門,放曹軍進入關中。
進入關中之後,再對關中各路諸侯來個兩麵夾擊,從而將逆賊一網打盡。
結果在約定馬超引曹軍入關的頭一天晚上,曹操在黃河南岸,也就是潼關門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馬超卻突然帶著兵馬殺到。
曹操當時實在大出意料之外,便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甚至連逃跑都忘了。
其實當時曹操還心存一絲僥幸,以為馬超是故意擺樣子給關中軍看。
可馬超的做法卻徹底粉碎了曹操的幻想,一箭射過來,差點兒就射中曹操的腦袋。
曹操這才如夢方醒,知道馬超並不是自己一夥,在許褚的掩護下拚死渡過黃河,撿迴了一條老命。
雖然馬超是有意放了曹操一馬,但曹操卻哪裏知道馬超的心思,隻能當他之前全是在欺騙和戲弄自己,取曹操性命才是馬超的真正目的。
那時曹操對馬超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繼而又想到了馬騰,曹操覺得馬騰之前也是在騙他,跟馬超合起夥來騙他。
曹操決定等日後班師還朝,一定要將馬騰處以極刑。
可冷靜下來之後,曹操卻覺得馬騰不太可能騙他。
馬騰舉家遷入鄴城多年,跟曹操關係一直不錯,對曹操也算畢恭畢敬、忠心耿耿,這些曹操都心裏有數。
而且馬騰的兒子馬休、馬鐵也在曹操手裏攥著,如果馬騰想害曹操的話,豈不是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往火坑裏推嘛!
想通了這一節之後,曹操便不想再殺馬騰,他對馬騰並沒有仇恨,隻有一些怨懟。
曹操對馬超的行為更是有所不解,他想當麵問問馬騰到底是怎麽迴事。
聽完了馬騰的一番講述之後,曹操終於明白馬超為何會如此行事了,他對馬騰的意見也變得煙消雲散。
曹操跟馬騰是同輩人,年紀也相差不多,都是身為人父,曹操也能體驗到馬騰的感受。
對於馬超,曹操也沒有之前的那麽痛恨了,他甚至覺得自己跟馬超是同命相連。
曹操字孟德,是家裏的庶長子。
馬超字孟起,也是家裏的庶長子。
曹操在未成年之前過得並不快樂,而是充滿了心酸和無奈。
他幼年喪母,從此便成了沒娘疼的孩子。
後來曹嵩續弦,娶了個女人作為正室。
那女人為曹嵩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曹德,一個是曹彬。
自從曹德出世之後,曹操的噩夢就開始了。
家裏有什麽好吃的,都得先給曹德吃,曹德吃剩下了,才能給曹操吃。
如果曹德吃了個一幹二淨,那曹操就隻有流口水幹看著的份兒。
到年節的時候,曹德他娘總會給曹德買一些好玩的東西,也會為曹德做一些新衣服穿,卻從來沒有曹操的份兒。
平時曹操跟曹德吵架了,無論是什麽原因,也無論是誰對誰錯,曹操都會挨罵,甚至是挨打。
曹操有什麽優點,或是做了什麽值得驕傲的事,家裏大人也都視而不見。
而曹德隻要稍微有點兒什麽地方表現突出了,家裏大人都會對他誇個不停。
曹彬出世了之後,也是享有曹德的待遇。
這讓曹操感到十分的不公平,他雖然不懂嫡出和庶出到底是什麽分別,卻能感覺到父母明顯的偏向。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人在逆境當中往往會激發出他的鬥誌和潛力,曹操也一直都很努力,想證明自己比曹德和曹彬都厲害。
而曹德和曹彬由於自幼嬌生慣養,各方麵的能力也遠遠不如曹操。
長大之後,曹操與曹德、曹彬更是拉開了檔次。
曹操具有很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獨立能力,這些都是曹德、曹彬完全不具備的。
曹操由人及己、由己推人,覺得馬超在那種家庭環境下長大,肯定也吃了不少的苦,才練就了他一身的武藝。
曹操對父親曹嵩也一直都有意見,同樣是他的兒子,他卻不能等量齊觀、一視同仁。
所以在曹嵩被人殺害時,曹操並沒有真正感到傷心,起碼沒有母親去世時那麽傷心。
曹操雖然在世人麵前裝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其實是想以為父報仇的名義去謀取徐州。
曹操也知道,馬超並沒有在馬騰身邊長大,所以他對馬騰的意見會更大,更準確地說,不是意見,而是仇恨。
毋庸置疑,馬超肯定吃了很多苦,而且他母親自殺也與馬騰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此說來,馬超想報複馬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雖然在情理之中,但曹操卻覺得馬超還是不該記馬騰的仇。
隨著曹操年紀的增長、閱曆的豐富,他也當上了父親,膝下也有了很多的兒女。
其中有嫡子,也有庶子,有從子,也有養子。
曹操也漸漸地能理解父親曹嵩當年為什麽對他不公平了。
在曹操的眾多子嗣當中,他也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也是有主有次、有親有疏。
曹操對嫡子要遠遠好於庶子,對庶子要遠遠好於從子,對從子要遠遠好於養子。
因為嫡子是正妻所生,以後是要繼承他的家業的。
而庶子卻是小妾所生,以後並沒資格繼承他的家業。
從子是兄弟的兒子,不是自己親生,關係就更差了一層。
養子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親近程度會排在最後。
作為一名父親,對自己的子嗣親疏有別實在是人之常情。
馬騰雖然對馬超有所虧欠,但馬超畢竟是庶出,甚至連庶出都不能算,因為馬超的母親並不是馬騰的妾室。
馬騰把自己在關中的兵馬都給了一個私生子,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曹操兀自感慨了一番,心下也徹底原諒了馬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