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與荀彧聊了一會兒,伏壽端著兩杯茶走了進來。
“荀令君,請用茶。”伏壽輕施一禮道。
荀彧點了點頭,順手把茶杯端了起來,用杯蓋把茶葉撥到一邊,輕呷了兩口。
伏壽在一旁偷偷地觀察著荀彧,滿意地點了點頭。
剛才伏壽躲在屏風後麵,荀彧與劉協的談話,她全都聽到了。
如果荀彧不答應幫劉協的話,伏壽就會在茶水裏下毒,等荀彧喝下之後再告訴他,逼著他答應,事成之後再給他解藥。
如果荀彧答應劉協的話,伏壽就不會在茶水裏下毒,而是另有打算。
伏壽看到荀彧毫無防備地直接喝了茶水,覺得自己的主意還是很可行的。
劉協與荀彧又聊了一會兒,二人約定明日把曹操找來,讓荀彧好好勸勸曹操,放棄那個有傷風化、有辱斯文的無理要求。
第二日一大早,曹操和荀彧便都來到了皇宮之中。
曹操見了荀彧,也有些意外。
但他隨即又猜到了大概,八成荀彧是來給劉協當幫手的。
“老臣參見陛下!”曹操底氣十足地說道。
“微臣參見陛下。”荀彧也跟著說道。
劉協點了點頭道:“二位愛卿都看座吧。”
曹操和荀彧分別找個位置坐了下來。
劉協又道:“今日把兩位愛卿找來,是想商議一下上次曹丞相提出來的那件事。”
說完之後,劉協又把目光望向了荀彧。
荀彧看了看劉協,又看了看曹操,尷尬一笑道:“丞相大人,微臣聽說您想要讓陛下給予您劍履上殿的特權,這……”
還沒等荀彧把話說完,曹操便打斷道:“哎?哪有此事!老臣都到了這個歲數了,早就對那些賞賜不感興趣了!老臣幫助朝廷收複了關中之後,是陛下覺得老臣厥功至偉,甚至比當年的蕭何功勞還要大,想要給予老臣當年蕭何那樣的待遇!是這樣嗎,陛下?”
劉協也不敢否認,隻好尷尬地笑了笑。
“也就是說,曹丞相並不想要任何封賞,是陛下想賜予曹丞相劍履上殿的特權?”荀彧問道。
曹操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正是如此啊!”
荀彧對劉協拱了拱手,正色道:“那麽微臣恐怕要犯顏直諫了,微臣覺得此事萬萬不妥!”
“哦?荀令君,何出此言呐?”劉協裝模作樣地問道。
“蕭何是大漢的開國第一功臣,當年高祖為了表彰他的功勞,賜予了他劍履上殿的特權。這蕭何隻不過是個文官,手下並沒有兵權,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而高祖皇帝當年則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大小戰役經曆無數,就是他手無寸鐵,也能製服手持兇器的蕭何。所以即便蕭何劍履上殿,也不會對高祖皇帝構成任何危險。可曹丞相就不同了,曹丞相手握重兵、口銜天憲,您……”
曹操又再次打斷道:“老夫若是劍履上殿的話,會對陛下造成危險,甚至隨時都可能殺了陛下,對嗎?荀彧,你怎麽不直接說老夫想造反呢?啊!?”
曹操一雷霆震怒,荀彧和劉協頓時都不由心驚膽戰,氣氛也一下子變得十分緊張起來。
“荀彧,你說蕭何是個讀書人,那你的意思是,老夫就不是讀書人了?老夫看過的兵書,隻怕比你讀過的所有書都多!”曹操對荀彧厲聲說道。
“丞相,在下並不是這個意思,隻是……”
荀彧一時之間有些語塞。
曹操冷笑道:“隻是什麽?隻是怕老夫造反,把皇帝殺了對嗎?老夫若是想造反的話,還用等到這個時候嗎?當年若不是老夫把他迎到許昌,隻怕他不是死在亂軍之中,就是死在饑寒之下了!還用老夫親自動手嗎?啊!?”
荀彧與劉協互視了一眼,都有些毛骨悚然。
曹操站起身來,背負雙手地在屋子裏來迴踱起步來。
過了一會兒,曹操又道:“遙想當年,天下間有那麽多的諸侯,袁紹、袁術、劉表、劉璋、呂布、公孫瓚、陶謙、馬騰、韓遂,等等等等!陛下蒙難之時,有誰不是袖手旁觀?有誰不是置身事外?隻有我曹孟德一人,不遠千裏、不辭勞苦地趕往洛陽,把陛下從李傕、郭汜的魔爪當中解救出來,難道陛下這些都忘了嗎?”
劉協連忙頭搖得似撥浪鼓一般,說道:“沒有沒有,絕對沒有!朕永遠也不會忘了愛卿的大恩大德!若是沒有愛卿當年的鼎力相救,就沒有朕的今天啊!”
曹操又把目光望向了荀彧,冷冷地道:“官渡之戰當中,袁紹兵強馬壯、地廣糧豐,我軍兵微將寡、彈盡糧絕!老夫眼看著就支撐不住了,想找個台階下,問計於你和郭嘉。結果你卻沒把老夫的信給郭嘉看,獨自一人拿了主意,勸老夫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下去?你說的容易,老夫最後那是僥幸獲得了勝利!你倒是穩賺不賠啊,老夫贏了,有你的功勞;老夫死了,你也不少什麽,再投靠袁紹,還能夠加官進爵!這些陳年舊事老夫本來不想再提,可你卻一再苦苦相逼!拿下了關中,老夫差點兒丟了老命,陛下原打算給予老夫一定的賞賜,你卻蹦出來橫加阻攔!你到底居心何在、意欲何為?”
荀彧戰戰兢兢地道:“丞相,在下並不是這個意思,在下隻是覺得為人臣者若是帶著兇器覲見陛下的話,實在是有傷大雅啊!”
曹操老眉一皺,反問道:“有傷大雅?那高祖皇帝賞賜蕭何也是有傷大雅的行為了?你膽敢辱罵高祖皇帝,簡直是大逆不道!”
荀彧被曹操問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不敢再多說一句。
任何人在強權麵前,都會受到壓製,就是再有理,也不敢據理力爭。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人家手裏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而你隻不過是待宰羔羊。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就算你把人家說得理屈詞窮、啞口無言了,人家還是可以隨便安排個罪名就把你給就地正法,甚至滿門抄斬。
麵對著盛氣淩人、高高在上的曹操,荀彧實在不敢再說話了,更不敢跟他唱反調了。
荀彧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也算對得起劉協了,畢竟刀在人家手裏,如果不聽話,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荀令君,請用茶。”伏壽輕施一禮道。
荀彧點了點頭,順手把茶杯端了起來,用杯蓋把茶葉撥到一邊,輕呷了兩口。
伏壽在一旁偷偷地觀察著荀彧,滿意地點了點頭。
剛才伏壽躲在屏風後麵,荀彧與劉協的談話,她全都聽到了。
如果荀彧不答應幫劉協的話,伏壽就會在茶水裏下毒,等荀彧喝下之後再告訴他,逼著他答應,事成之後再給他解藥。
如果荀彧答應劉協的話,伏壽就不會在茶水裏下毒,而是另有打算。
伏壽看到荀彧毫無防備地直接喝了茶水,覺得自己的主意還是很可行的。
劉協與荀彧又聊了一會兒,二人約定明日把曹操找來,讓荀彧好好勸勸曹操,放棄那個有傷風化、有辱斯文的無理要求。
第二日一大早,曹操和荀彧便都來到了皇宮之中。
曹操見了荀彧,也有些意外。
但他隨即又猜到了大概,八成荀彧是來給劉協當幫手的。
“老臣參見陛下!”曹操底氣十足地說道。
“微臣參見陛下。”荀彧也跟著說道。
劉協點了點頭道:“二位愛卿都看座吧。”
曹操和荀彧分別找個位置坐了下來。
劉協又道:“今日把兩位愛卿找來,是想商議一下上次曹丞相提出來的那件事。”
說完之後,劉協又把目光望向了荀彧。
荀彧看了看劉協,又看了看曹操,尷尬一笑道:“丞相大人,微臣聽說您想要讓陛下給予您劍履上殿的特權,這……”
還沒等荀彧把話說完,曹操便打斷道:“哎?哪有此事!老臣都到了這個歲數了,早就對那些賞賜不感興趣了!老臣幫助朝廷收複了關中之後,是陛下覺得老臣厥功至偉,甚至比當年的蕭何功勞還要大,想要給予老臣當年蕭何那樣的待遇!是這樣嗎,陛下?”
劉協也不敢否認,隻好尷尬地笑了笑。
“也就是說,曹丞相並不想要任何封賞,是陛下想賜予曹丞相劍履上殿的特權?”荀彧問道。
曹操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正是如此啊!”
荀彧對劉協拱了拱手,正色道:“那麽微臣恐怕要犯顏直諫了,微臣覺得此事萬萬不妥!”
“哦?荀令君,何出此言呐?”劉協裝模作樣地問道。
“蕭何是大漢的開國第一功臣,當年高祖為了表彰他的功勞,賜予了他劍履上殿的特權。這蕭何隻不過是個文官,手下並沒有兵權,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而高祖皇帝當年則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大小戰役經曆無數,就是他手無寸鐵,也能製服手持兇器的蕭何。所以即便蕭何劍履上殿,也不會對高祖皇帝構成任何危險。可曹丞相就不同了,曹丞相手握重兵、口銜天憲,您……”
曹操又再次打斷道:“老夫若是劍履上殿的話,會對陛下造成危險,甚至隨時都可能殺了陛下,對嗎?荀彧,你怎麽不直接說老夫想造反呢?啊!?”
曹操一雷霆震怒,荀彧和劉協頓時都不由心驚膽戰,氣氛也一下子變得十分緊張起來。
“荀彧,你說蕭何是個讀書人,那你的意思是,老夫就不是讀書人了?老夫看過的兵書,隻怕比你讀過的所有書都多!”曹操對荀彧厲聲說道。
“丞相,在下並不是這個意思,隻是……”
荀彧一時之間有些語塞。
曹操冷笑道:“隻是什麽?隻是怕老夫造反,把皇帝殺了對嗎?老夫若是想造反的話,還用等到這個時候嗎?當年若不是老夫把他迎到許昌,隻怕他不是死在亂軍之中,就是死在饑寒之下了!還用老夫親自動手嗎?啊!?”
荀彧與劉協互視了一眼,都有些毛骨悚然。
曹操站起身來,背負雙手地在屋子裏來迴踱起步來。
過了一會兒,曹操又道:“遙想當年,天下間有那麽多的諸侯,袁紹、袁術、劉表、劉璋、呂布、公孫瓚、陶謙、馬騰、韓遂,等等等等!陛下蒙難之時,有誰不是袖手旁觀?有誰不是置身事外?隻有我曹孟德一人,不遠千裏、不辭勞苦地趕往洛陽,把陛下從李傕、郭汜的魔爪當中解救出來,難道陛下這些都忘了嗎?”
劉協連忙頭搖得似撥浪鼓一般,說道:“沒有沒有,絕對沒有!朕永遠也不會忘了愛卿的大恩大德!若是沒有愛卿當年的鼎力相救,就沒有朕的今天啊!”
曹操又把目光望向了荀彧,冷冷地道:“官渡之戰當中,袁紹兵強馬壯、地廣糧豐,我軍兵微將寡、彈盡糧絕!老夫眼看著就支撐不住了,想找個台階下,問計於你和郭嘉。結果你卻沒把老夫的信給郭嘉看,獨自一人拿了主意,勸老夫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下去?你說的容易,老夫最後那是僥幸獲得了勝利!你倒是穩賺不賠啊,老夫贏了,有你的功勞;老夫死了,你也不少什麽,再投靠袁紹,還能夠加官進爵!這些陳年舊事老夫本來不想再提,可你卻一再苦苦相逼!拿下了關中,老夫差點兒丟了老命,陛下原打算給予老夫一定的賞賜,你卻蹦出來橫加阻攔!你到底居心何在、意欲何為?”
荀彧戰戰兢兢地道:“丞相,在下並不是這個意思,在下隻是覺得為人臣者若是帶著兇器覲見陛下的話,實在是有傷大雅啊!”
曹操老眉一皺,反問道:“有傷大雅?那高祖皇帝賞賜蕭何也是有傷大雅的行為了?你膽敢辱罵高祖皇帝,簡直是大逆不道!”
荀彧被曹操問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不敢再多說一句。
任何人在強權麵前,都會受到壓製,就是再有理,也不敢據理力爭。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人家手裏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而你隻不過是待宰羔羊。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就算你把人家說得理屈詞窮、啞口無言了,人家還是可以隨便安排個罪名就把你給就地正法,甚至滿門抄斬。
麵對著盛氣淩人、高高在上的曹操,荀彧實在不敢再說話了,更不敢跟他唱反調了。
荀彧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也算對得起劉協了,畢竟刀在人家手裏,如果不聽話,那就隻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