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好言好語地勸道:“妙才,沒什麽事的話,就先迴去休息吧。這場仗打了這麽久,你也很疲憊了。再說昨晚你又喝了那麽多酒,迴去好好睡一覺吧。”
夏侯淵卻根本不想走,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怎麽,還有什麽事嗎?”曹操有些奇怪地問道。
這該說的話也都說了,曹操既沒有追究夏侯淵的責任,也沒有埋怨他,更表明不會懲罰他,還對他安慰了老半天,按說夏侯淵也該差不多了吧!
當丞相的,總不能像哄小孩兒一樣去哄手下的將軍吧!
曹操看夏侯淵這副樣子,不禁有些不悅起來。
夏侯淵沉吟了一下,又問道:“丞相,您下一步有什麽打算嗎?”
這句話算是問到了曹操的心坎裏,自從打敗了關中軍之後,他就一直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如果從乘勝追擊的角度來講,應該一鼓作氣鏟除關中餘孽,並去征討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
如果從勞逸結合的角度來講,則應該班師還朝,讓將士們好好休整一番,畢竟打了大半年的仗,早已兵疲將殆。
然而曹操改朝換代、登基稱帝心切,肯定會選擇前者。
問題的關鍵就是下一步該如何安排?
是他自己接著親自帶兵前往各地討伐,還是讓別人繼續帶兵征討,曹操返迴朝廷。
曹操思來想去,決定還是選擇先迴去看看,讓別人帶兵前去討伐餘孽。
因為此番出來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了,朝廷那邊肯定積壓了很多公務,需要曹操迴去處理。
再有一點,就是荊州的劉備和揚州的孫權,他們目前到底是什麽情況,曹操也不甚了解。
如果曹操長時間不迴去的話,他們很有可能聯起手來偷襲鄴城。
曹操決定返迴鄴城,那麽就需要有人留下來擔任西征的統帥,這個人他已經想好了,就是曹仁。
曹仁久經沙場、身經百戰,考慮問題也很全麵,處理軍中大小事務也早已得心應手。
再加上曹仁又是曹操的族弟,是曹操信得過的人,所以曹操打算把曹仁留下來,讓他帶兵繼續在西部征戰。
曹操正準備在臨走之前召開一次會議,當眾宣布一下接下來的部署,卻沒想到夏侯淵竟然提前問起了這件事。
曹操覺得早一點告訴夏侯淵倒也無所謂,便道:“下一步西部地區還要繼續征討,畢竟馬超、韓遂等人都還逍遙法外,漢中和益州也還不是朝廷的勢力範圍。不過老夫準備先返迴鄴城,畢竟出來的太久了,內部和外部都有很多事務需要老夫迴去盡快處理。”
夏侯淵也料到曹操多半會迴去,又問道:“那麽丞相您準備派誰來帶兵,去討伐西部各路餘孽呢?”
說到這裏,曹操似乎猜到了夏侯淵的意思,不由故作考慮起來。
夏侯淵一看曹操還沒有定好人選,連忙毛遂自薦道:“丞相,末將願意留下來繼續幫您攻城拔寨、平亂興邦!”
夏侯淵並沒有把話說得太滿,而是想等著曹操主動任命他為討伐西部的主帥。
“既然妙才想留下來,那就留下來吧,我派曹仁跟你一起留在關中,有什麽事也好有個照應。”曹操並不放心讓夏侯淵做主帥,隻好拐彎抹角地說道。
夏侯淵一聽曹操要把曹仁也留下來,那分明是讓曹仁當主帥的意思,不禁口無遮攔地道:“阿瞞,在你心中到底是夏侯家的兄弟近,還是曹家的兄弟近?”
曹操位高權重,夏侯淵當麵叫他小字顯然是大逆不道,但曹操卻並不在意。
一方麵,屋子裏沒有別人,隻有曹操和夏侯淵二人。
另一方麵,曹操和夏侯淵是親戚關係,也是從小光屁股玩兒到大的兄弟,當年夏侯淵就是這麽稱唿他的。
曹操非但不生氣,反而還感到很親切。
自從他位極人臣之後,身邊便沒有了親近的人,無論是親戚,還是當年的朋友,都對他畢恭畢敬,與他有著明顯的隔閡,這也讓他時常感到很孤獨。
如今夏侯淵叫他小字,反倒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的很多趣事。
曹操會心一笑,說道:“妙才,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關於曹操到底是跟夏侯家近,還是跟曹家近的問題,一直有很多人在私下裏議論。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說曹操跟夏侯家近,畢竟他是夏侯家出來的人,也有人說他跟曹家近,過繼到了曹家之後,他便成了曹家的人,跟夏侯家再無瓜葛。
其實在曹操心目當中,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是同等的,並沒有遠近之分。
曹騰是宦官,他想要個兒子給他養老送終,夏侯家便把曹操的父親過繼給了曹騰。
從此曹操的父親便成了曹家的人,取名為曹嵩。
曹操就是在曹家出生,自然也姓曹。
但從親戚的角度來說,曹操卻跟曹家並無血緣關係,骨子裏流的是夏侯家的血。
當年曹操很倚仗夏侯惇,後來夏侯惇在戰爭中被亂箭射瞎了一隻眼睛,便幾乎不再上戰場。
隨後曹操便開始器重曹仁了。
其實無論夏侯惇也好,曹仁也罷,曹操看中的並不是跟誰的關係遠近,而是其個人能力。
夏侯惇為人剛正不阿,又心狠手辣,所以大家都很敬畏他。
曹仁久經沙場、屢立戰功,所以曹操十分賞識他。
曹操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近並不是由親戚關係決定的,而是由脾氣秉性和思維方式決定的。
正所謂:異性有情非異性,同胞無義枉同胞。
如果兩個人誌同道合,就算沒有血緣關係,也會成為摯友。
如果兩個人各懷心思,就算是有血緣關係,也會成為路人。
這次潼關之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馬超、韓遂如果稍微念及父子之情的話,也不會跟朝廷對抗。
但夏侯淵卻不這麽認為,他總覺得曹操重用曹仁,是因為曹仁是曹家的人,這也是很多武夫的想法。
“當然是夏侯家了,我雖然過繼到了曹家,可是畢竟血濃於水啊!”曹操口是心非地說道。
夏侯淵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我來當這個討伐西部的主帥吧!我是征西將軍,曹仁是安西將軍,征討西部理應是我的分內之事啊!”
話說到這個地步,曹操也實在不好再拒絕。
沉吟良久之後,曹操說道:“就依妙才之意吧。我讓曹仁跟我迴去,把徐晃、張合、朱靈、路招都留下來,與你一同繼續平定西部地區!”
夏侯淵連忙鄭重其事地道:“謝丞相大恩!末將若不平定整個西部地區,絕不再迴中原!”
夏侯淵卻根本不想走,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怎麽,還有什麽事嗎?”曹操有些奇怪地問道。
這該說的話也都說了,曹操既沒有追究夏侯淵的責任,也沒有埋怨他,更表明不會懲罰他,還對他安慰了老半天,按說夏侯淵也該差不多了吧!
當丞相的,總不能像哄小孩兒一樣去哄手下的將軍吧!
曹操看夏侯淵這副樣子,不禁有些不悅起來。
夏侯淵沉吟了一下,又問道:“丞相,您下一步有什麽打算嗎?”
這句話算是問到了曹操的心坎裏,自從打敗了關中軍之後,他就一直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如果從乘勝追擊的角度來講,應該一鼓作氣鏟除關中餘孽,並去征討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
如果從勞逸結合的角度來講,則應該班師還朝,讓將士們好好休整一番,畢竟打了大半年的仗,早已兵疲將殆。
然而曹操改朝換代、登基稱帝心切,肯定會選擇前者。
問題的關鍵就是下一步該如何安排?
是他自己接著親自帶兵前往各地討伐,還是讓別人繼續帶兵征討,曹操返迴朝廷。
曹操思來想去,決定還是選擇先迴去看看,讓別人帶兵前去討伐餘孽。
因為此番出來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了,朝廷那邊肯定積壓了很多公務,需要曹操迴去處理。
再有一點,就是荊州的劉備和揚州的孫權,他們目前到底是什麽情況,曹操也不甚了解。
如果曹操長時間不迴去的話,他們很有可能聯起手來偷襲鄴城。
曹操決定返迴鄴城,那麽就需要有人留下來擔任西征的統帥,這個人他已經想好了,就是曹仁。
曹仁久經沙場、身經百戰,考慮問題也很全麵,處理軍中大小事務也早已得心應手。
再加上曹仁又是曹操的族弟,是曹操信得過的人,所以曹操打算把曹仁留下來,讓他帶兵繼續在西部征戰。
曹操正準備在臨走之前召開一次會議,當眾宣布一下接下來的部署,卻沒想到夏侯淵竟然提前問起了這件事。
曹操覺得早一點告訴夏侯淵倒也無所謂,便道:“下一步西部地區還要繼續征討,畢竟馬超、韓遂等人都還逍遙法外,漢中和益州也還不是朝廷的勢力範圍。不過老夫準備先返迴鄴城,畢竟出來的太久了,內部和外部都有很多事務需要老夫迴去盡快處理。”
夏侯淵也料到曹操多半會迴去,又問道:“那麽丞相您準備派誰來帶兵,去討伐西部各路餘孽呢?”
說到這裏,曹操似乎猜到了夏侯淵的意思,不由故作考慮起來。
夏侯淵一看曹操還沒有定好人選,連忙毛遂自薦道:“丞相,末將願意留下來繼續幫您攻城拔寨、平亂興邦!”
夏侯淵並沒有把話說得太滿,而是想等著曹操主動任命他為討伐西部的主帥。
“既然妙才想留下來,那就留下來吧,我派曹仁跟你一起留在關中,有什麽事也好有個照應。”曹操並不放心讓夏侯淵做主帥,隻好拐彎抹角地說道。
夏侯淵一聽曹操要把曹仁也留下來,那分明是讓曹仁當主帥的意思,不禁口無遮攔地道:“阿瞞,在你心中到底是夏侯家的兄弟近,還是曹家的兄弟近?”
曹操位高權重,夏侯淵當麵叫他小字顯然是大逆不道,但曹操卻並不在意。
一方麵,屋子裏沒有別人,隻有曹操和夏侯淵二人。
另一方麵,曹操和夏侯淵是親戚關係,也是從小光屁股玩兒到大的兄弟,當年夏侯淵就是這麽稱唿他的。
曹操非但不生氣,反而還感到很親切。
自從他位極人臣之後,身邊便沒有了親近的人,無論是親戚,還是當年的朋友,都對他畢恭畢敬,與他有著明顯的隔閡,這也讓他時常感到很孤獨。
如今夏侯淵叫他小字,反倒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的很多趣事。
曹操會心一笑,說道:“妙才,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關於曹操到底是跟夏侯家近,還是跟曹家近的問題,一直有很多人在私下裏議論。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說曹操跟夏侯家近,畢竟他是夏侯家出來的人,也有人說他跟曹家近,過繼到了曹家之後,他便成了曹家的人,跟夏侯家再無瓜葛。
其實在曹操心目當中,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是同等的,並沒有遠近之分。
曹騰是宦官,他想要個兒子給他養老送終,夏侯家便把曹操的父親過繼給了曹騰。
從此曹操的父親便成了曹家的人,取名為曹嵩。
曹操就是在曹家出生,自然也姓曹。
但從親戚的角度來說,曹操卻跟曹家並無血緣關係,骨子裏流的是夏侯家的血。
當年曹操很倚仗夏侯惇,後來夏侯惇在戰爭中被亂箭射瞎了一隻眼睛,便幾乎不再上戰場。
隨後曹操便開始器重曹仁了。
其實無論夏侯惇也好,曹仁也罷,曹操看中的並不是跟誰的關係遠近,而是其個人能力。
夏侯惇為人剛正不阿,又心狠手辣,所以大家都很敬畏他。
曹仁久經沙場、屢立戰功,所以曹操十分賞識他。
曹操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近並不是由親戚關係決定的,而是由脾氣秉性和思維方式決定的。
正所謂:異性有情非異性,同胞無義枉同胞。
如果兩個人誌同道合,就算沒有血緣關係,也會成為摯友。
如果兩個人各懷心思,就算是有血緣關係,也會成為路人。
這次潼關之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馬超、韓遂如果稍微念及父子之情的話,也不會跟朝廷對抗。
但夏侯淵卻不這麽認為,他總覺得曹操重用曹仁,是因為曹仁是曹家的人,這也是很多武夫的想法。
“當然是夏侯家了,我雖然過繼到了曹家,可是畢竟血濃於水啊!”曹操口是心非地說道。
夏侯淵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我來當這個討伐西部的主帥吧!我是征西將軍,曹仁是安西將軍,征討西部理應是我的分內之事啊!”
話說到這個地步,曹操也實在不好再拒絕。
沉吟良久之後,曹操說道:“就依妙才之意吧。我讓曹仁跟我迴去,把徐晃、張合、朱靈、路招都留下來,與你一同繼續平定西部地區!”
夏侯淵連忙鄭重其事地道:“謝丞相大恩!末將若不平定整個西部地區,絕不再迴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