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為曹操獻離間計,婁圭也隨聲附和,這讓曹操決定不直接拒絕關中諸侯的要求。


    最近有一部分諸侯來到曹營陣前,表麵上是叫戰,實際則是向曹操乞和。


    也有一部分諸侯來到曹操陣前隻是叫戰,並沒表現出乞和的意思。


    按照賈詡和婁圭的意思,對於那些提出要求的諸侯,曹操先答應他們,也就是先拉攏他們,再讓他們去對付那些沒提出要求的諸侯。


    但曹操卻並不想這樣做,他決定在賈詡計策的基礎上加以修改和完善。


    曹操覺得那些提出要求的諸侯並不都是真心實意地想投靠朝廷,而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很有可能有些人隻不過是形格勢禁之下,才迫不得已地過來向曹操示好。


    若是放這些人一馬的話,等他們解決了眼下的糧草問題,就會迴過頭來反咬一口。


    所以若是一概都答應他們的要求,無異於縱虎歸山、養虎遺患。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雖然很多諸侯仍然過來乞和,但曹操卻根本不露麵,更加不置可否。


    既不答應他們,也不拒絕他們,讓他們心中留有一絲希望,又可以拖延時間。


    這一日,楊秋帶著自己手下的兵馬前來曹營叫戰,依然如往常一樣,曹軍毫無動靜,對關中軍視而不見。


    楊秋收兵迴到潼關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人。


    那人雖然是普通百姓的打扮,但卻引起了楊秋的注意。


    荒郊野外的,又是兩軍對壘,若真是普通百姓的話,隻怕避之猶恐不及,又怎會出現在這裏?


    於是楊秋派人把那人抓了過來。


    帶到楊秋跟前,楊秋對那人仔細地上下打量了一番,但見其器宇軒昂、英武不凡,顯然不是普通人物。


    那人朝楊秋使了個眼神,楊秋略一躊躇,又翻身下馬,與那人來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


    “請問您是?”楊秋十分客氣地問道。


    “在下曹仁!”那人答道。


    楊秋一聽這話,頓時肅然起敬,連忙抱拳拱手道:“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曹仁也迴敬道:“楊將軍,幸會幸會!”


    “曹將軍,您怎麽這身打扮,出現在這種地方啊?”楊秋又十分好奇地問道。


    “我是奉丞相大人的命令,特意前來跟楊將軍會麵的。之前楊將軍說想要求和,丞相大人恩準了!”曹仁長話短說道。


    之前有一部分諸侯對曹操提出了割地、求和、質子等要求,希望曹操能夠高抬貴手,放他們一馬。


    曹操對那些人都沒有表態,唯一對楊秋很感興趣。


    因為當年在曹操剛剛建都許昌之時,楊秋便派人去朝廷跟曹操示好。


    後來楊秋也不斷派人前去謁見曹操,所以曹操對楊秋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就在前不久,楊秋帶兵前來曹營叫戰,又射到城樓上一封書信,希望能歸順朝廷,為曹操效命。


    曹操覺得其他諸侯都不可信,唯有楊秋可以信任,便派曹仁過來當麵跟他交流一番。


    雖然楊秋前來叫戰,帶的都是自己的兵馬,但畢竟人多眼雜,若是直接讓別人知道曹操跟楊秋關係親近,難免不會泄露出去。


    於是曹操又讓曹仁嚴格保密,曹仁便喬裝打扮成平民的樣子,出現在了楊秋迴潼關的路上。


    荒郊野外一向沒有平民百姓,曹仁知道這樣一定會引起楊秋的注意,從而接觸到他。


    楊秋聽得心花怒放,連忙道:“謝丞相厚恩!日後若有機會,在下願為丞相大人效犬馬之勞!”


    曹仁點了點頭,說道:“嗯,楊將軍的話,在下迴去之後一定帶到!隻是在下有一事不明,楊將軍一直都與我家丞相交好,為何此番要跟韓遂結成聯盟,來一起對抗朝廷呢?”


    楊秋歎了口氣道:“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我雖然心係朝廷,但畢竟是關中人,全家老小都在這邊,有道是故土難離,實在沒法搬到別處。而關中這塊地方,韓遂早已稱霸多年,可以說是東邊一走,西邊亂顫,振臂一唿,應者雲集。大大小小的諸侯,隻要是在關中的,就沒有敢不給韓遂麵子的。所以韓遂提出要結盟對抗朝廷,我便隻好被迫加入了。”


    曹仁表示理解地點了點頭,說道:“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現在關中軍那邊到底什麽情況,看樣子是快要撐不住了。”


    楊秋點了點頭道:“不錯!主要是當初大家都沒想到,這場仗會拖了大半年,到現在都沒打完。年初時韓遂便召集各路諸侯,大家都以為是過來湊湊熱鬧、撈撈好處就迴去了,結果這一來就迴不去了,韓遂根本不讓大夥兒迴家。他說等擊退了曹軍之後大夥兒再解散,但那根本就是沒影兒的事,唉!”


    “如果我們就一直這麽拒不交戰的話,會怎樣?”曹仁又問道。


    楊秋想了想,說道:“馬超根本鎮不住大家。若是再不打的話,我估計關中軍很快就會解散,各迴各家,想辦法弄糧食去。”


    曹仁眉頭一皺,問道:“馬超?”


    “哦,曹將軍可能有所不知。之前韓遂是十路諸侯的盟主,就在前不久,他撂挑子了,後來又讓馬超當了盟主。”楊秋解釋道。


    “這又是為何啊?”曹仁好奇地問道。


    “關中各路諸侯湊在一起雖然看起來人多勢眾的,實際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之前韓遂想偷襲你們,結果來到跟前之後,派誰去當先鋒,誰都有一大堆拒絕的理由,後來就導致偷襲失敗了。我們糧草不濟的問題日益嚴峻,你們又堅守不戰。韓遂那個老狐狸一看這盟主實在不好當,便知難而退了。”楊秋耐心地解釋道。


    曹仁點了點頭道:“嗯,這個消息很重要!若不是楊將軍透露,我們還真不知道!那咱們今日就先到這吧,你太長時間不迴去的話,該引起馬超的懷疑了。日後丞相若是再有什麽交待的話,我再想辦法與你聯絡。”


    楊秋又道:“曹將軍,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曹仁連忙道:“楊將軍請講!”


    楊秋正色道:“我投奔丞相大人這件事,還望嚴格保密。就算日後兩軍真的打起來了,也要嚴格保密。畢竟我的家人都在這裏,要是讓馬超、韓遂他們知道我通敵的話,會牽連到我的家人。”


    曹仁鄭重其事地道:“楊將軍放心,你的事,除了我和丞相,再不會有任何人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