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軍交戰派誰擔任先鋒的問題,完全應該是在出兵之前就定下來的。


    韓遂之所以到了曹營附近才臨時點將,完全是由於他的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造成的。


    侯選、程銀、楊秋是親曹派,韓遂覺得若是派他們當先鋒的話,他們可能進了城之後,直接就去投奔曹操。


    張橫、梁興、馬玩是牆頭草,他們並沒有真正的立場,隻是見風使舵、隨風搖擺的勢利小人。


    擔任偷襲曹營的先鋒本來就是一項十分冒險的任務,也很有可能會直接落入曹操的陷阱。


    韓遂覺得若是派他們去當先鋒的話,一旦被曹操生擒活捉了,他們就會十分痛恨韓遂,從而立馬投降曹操。


    成宜、李堪二人是韓遂的生死弟兄,韓遂又舍不得派他們前去送死。


    馬超擔任先鋒就更不適合了。


    如果馬超真是曹操的奸細,那麽他一旦入城的話,便可以與曹操兵合一處,對關中軍反戈一擊。


    城外沒有了馬超,曹操也就再無忌憚,完全可以對城外的兵馬展開大肆屠戮。


    如果馬超不是曹操奸細,派他當先鋒的話,一旦被曹操生擒或是戰死,豈不是太過可惜?


    畢竟馬超武藝高強、驍勇善戰,是西涼第一猛將。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好木要用在房梁上,趟雷、當炮灰這種角色,應該讓那些平庸之輩去完成。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也絕不能讓馬超來擔任這個先鋒。


    韓遂自己去就更不可能了,他畢竟是盟主的身份。


    作為一軍的統帥,其職責是運籌帷幄、調兵遣將,絕不是衝鋒陷陣、親冒矢石。


    而且如今韓遂已經年近古稀,早就過了當打之年,老胳膊老腿的,又怎麽能去冒那個險?


    於是在出戰之前,韓遂就始終在心中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根本拿不定主意到底該派誰去當這個敢死隊的統領。


    關中軍來到曹軍城樓附近之後,韓遂實在是沒辦法了,大戰在即,這個時候必須得派人前去衝鋒了。


    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如果這個時候再猶豫不決,這仗就沒法打了。


    於是韓遂這才硬著頭皮點將,讓侯選去當先鋒。


    侯選是親曹派,本事也平平,所以死了也並不足惜。


    可侯選卻婉言謝絕了,而且拒絕擔任先鋒的理由聽上去也很充分,將士們沒吃飯,所以打不了硬仗。


    侯選拋磚引玉之後,其他諸侯也爭相模仿,都紛紛提出了十分充分的理由。


    此時韓遂十分尷尬,臉也羞愧得通紅,幸好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別人無法察覺到。


    作為十路諸侯的盟主,竟然連對手下發號施令的權力都沒有,這仗還沒等打呢,就先有一半的諸侯不服從他的命令了,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啊!


    派這個也不去、派那個也不去,這仗還怎麽打?


    韓遂很想對大家破口大罵一頓,然後諸侯聯盟直接原地解散,大家各奔東西。


    但是理智告訴他,在如此生死存亡之際,絕對不可以意氣用事。


    如果意氣用事的話,對於各路諸侯來說,正中他們下懷。


    大家正等著韓遂下令解散呢,然後好返迴老家去想辦法弄糧食。


    各路諸侯一旦解散,曹操這仗就好打了,他會帶著大軍一馬平川,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然後再對關中各路諸侯各個擊破。


    首當其衝的剿滅對象就是他韓遂,其他諸侯曹操很可能不認識幾個,但罪魁禍首他卻一定記得住。


    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保住自己的這條老命,眼下也得忍辱負重、忍氣吞聲。


    韓遂拿定主意之後,又把目光望向了自己最後的救命稻草——成宜和李堪。


    這次韓遂不想再點將,而是希望自己的生死弟兄能夠主動站出來,為他解眼下之圍。


    成宜、李堪與韓遂對視一眼,頓時都心領神會。


    但他們並沒有主動請纓,而是鞭鞭打馬來到了韓遂近前。


    “大哥,其實擔任先鋒的最佳人選是馬超啊!”成宜沉聲說道。


    韓遂老眉一皺,看了成宜一眼。


    成宜又接著道:“大哥,派他去的話,咱們可是穩操勝券啊!馬超是最能打的,若是他偷襲成功了,我們關中軍就可以緊隨其後,一鼓作氣消滅曹軍。若是他中了曹操的埋伏,正好我們可以借曹操之手除掉他,正好也除掉了您的心腹大患啊!”


    “是啊大哥,您之前不是說,日後再見到馬超就格殺勿論嘛,眼下這就是個大好機會啊!”李堪也跟著說道。


    韓遂生怕別人聽見,看了看周圍,又沒好氣兒地對二人說道:“少在那胡說八道!你們倆以為上次曹軍渡河,我不了解具體情況嗎?等迴頭我再跟你們算賬!”


    成宜、李堪互視了一眼,都不再說話了,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


    韓遂又道:“你們倆趕緊商量一下,到底誰當先鋒,別等著我點名兒!”


    “老李,這個頭功我就不跟你爭了,就讓給你吧!”成宜一副十分仗義的樣子道。


    李堪瞪了成宜一眼,沒好氣兒地道:“你少來這套!平時有好事你怎麽不讓給我呢,赴死的事倒是往我身上推,我看就你去最合適!”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之時,突然火光四起,城樓上箭如雨下。


    韓遂立刻命令關中軍趕緊退後數丈。


    原來就在各路諸侯推三阻四之時,曹軍的守衛已經察覺到了城下的關中軍。


    把消息稟報給曹操之後,曹操又立刻組織將士們在城中布防,又讓弓弩手們在城樓上放箭。


    其實曹操並沒有料到關中軍會在夜裏來偷襲,更沒有料到他們會傾巢而出。


    因為曹操覺得關中軍守家在地,完全可以以逸待勞,他們並不需要交戰,隻要把戰事拖下去,就會耗死自己。


    所以曹軍這邊雖然城外也有守衛、城中也有防禦,卻完全是形同虛設、不堪一擊。


    如果關中軍一趕到曹營,就立刻派一支先鋒部隊衝入城中,其他人馬再緊隨其後,必定會殺曹軍一個措手不及、大敗虧輸。


    可遺憾的是韓遂先是猶豫不決,然後又雖令不行,在城樓之下磨嘰了大半天,卻遲遲沒有動手。


    這就給了曹軍足夠的反應時間和準備時間。


    等曹軍全部列好了陣勢,關中軍就根本沒有機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