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宜一看關中軍這邊打不過曹軍,便率先逃往了潼關。
但他逃離的速度卻並不快,而是跑一陣,再迴過頭來駐足觀望一下。
之所以這樣,他是做了兩手準備:若是馬超、李堪打得過曹軍他便再殺將迴去;若是馬超、李堪打不過曹軍,他再接著逃往潼關。
這樣一來,如果仗打贏了,他也沒什麽罪過,反而還可以分一些功勞。
如果仗打輸了,他也不會有多大罪過,更沒什麽危險。
李堪一看成宜先跑了,便也緊隨其後,跟著直奔潼關方向而去。
他知道關中軍這邊根本打不過曹軍,所以頭也不迴,隻顧著催馬疾奔,生怕丟了性命。
就這樣,兩個人雖然是先後臨陣脫逃,卻是一快一慢,便在迴潼關的路上相遇了。
“大成子,你怎麽自己先臨陣脫逃了?”李堪鞭鞭打馬,走上前來問道。
成宜噗嗤一笑,反問道:“你不也逃迴來了嘛,隻不過是比我慢了一點,還好意思說我呀?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李堪理直氣壯地道:“那可不一樣啊,我起碼還跟曹軍打了一會兒呢!”
“老李,這你就不懂了,我這叫審時度勢!我先撤迴來,在遠處觀察形勢。如果馬超能阻攔住曹軍的話,我再上去廝殺也不遲,到時也少不了退敵的功勞;如果馬超無法阻攔曹軍的話,那正好我們可以來個借刀殺人,借曹軍之手除掉馬超,也算完成了大哥交代給我們的任務!”成宜振振有詞地說道。
李堪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又豎起大拇指道:“還是你小子心眼兒多啊!”
隨後兩人便坐在馬上,駐足觀望了起來。
隻見曹軍源源不斷地從渭水北岸渡河過來,而馬超所部卻隻有一萬左右的人馬,敵我兵力數量實在太過懸殊。
馬超與曹軍一名帶頭的將軍又廝殺了起來,沒打多久便敗下陣來。
“老李,看來這馬超也根本抵擋不住曹軍的攻勢啊,咱們趕緊撤吧!”
成宜說完之後,兩人便策馬揚鞭,火速返迴了潼關。
進入關內,成宜和李堪又直奔韓遂的軍帳而去。
在軍帳不遠處,他們又看到了一名哨騎先走了進去。
那人一定是過來向韓遂匯報戰場情況的,職責所在,也使得他比成宜、李堪二人快了一步。
成宜、李堪翻身下馬,朝著韓遂的營帳走去,在門口又停了下來。
“稟告韓將軍,曹軍已經渡過渭水,在潼關登陸。”哨騎一見到韓遂,便開門見山地說道。
韓遂心頭一凜,有些無法置信地道:“什麽?這怎麽可能?我已經派馬超出去抵擋了,我們有三萬人馬,難道還無法阻止曹軍渡河嗎?”
哨騎也不知道說什麽是好,隻好一臉尷尬地點了點頭。
韓遂似乎想到了什麽,又問道:“莫非馬超真的早就投靠了曹操,是他故意把曹軍放過來的?”
哨騎不假思索地道:“小的覺得不可能!我軍一開始去了渭水河畔之後,發現曹軍正在渡河,馬超一馬當先,帶著手下的兵馬奮力抵禦。他自己也連發數箭,而且箭無虛發,射死了不少曹軍,也阻擋住了曹軍。而且馬將軍現在還在渭水河邊拚死抵抗呢!”
韓遂老眉一皺,又問道:“既然是這樣,那曹軍怎麽還能渡過渭水,來到潼關呢?”
哨騎猶豫了一下,又道:“後來,後來不知因為什麽,成將軍和馬將軍打了起來。隨後李將軍也加入了戰團,將士們便都圍觀起來,曹軍就是趁著這個空當才大舉渡過了渭水。等我們發現時,已經不趕趟了,曹軍人多勢眾,我們根本阻止不了他們渡河。”
韓遂聽得哭笑不得,義憤填膺地道:“什麽?我派大成子和老李跟馬超前去阻擋曹軍過河,還特意囑咐他們,要聽從馬超的命令。他們倆竟然還跟馬超打起來了?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看我迴頭怎麽收拾他們!”
韓遂背負雙手,在軍帳之中踱來踱去,氣得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半晌之後,韓遂又問道:“馬超、成宜、李堪三個人打起來了,是誰先動的手?”
韓遂覺得若是馬超先動手的話,那就完全可以證明他是曹操的奸細。
馬超把兩名主將都牽扯住,又把將士們的注意力都轉移過來,這才使得河邊防禦空虛,讓曹軍趁機渡過了渭水。
“這,這……”
哨騎支支吾吾,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快說呀,這都火燒眉毛了,還在這磨磨唧唧的!”韓遂催促道。
“是成將軍先去找馬將軍打的,馬將軍當時似乎並不願意動手,迫於無奈才跟成將軍打了起來。後來李將軍又過來了,跟成將軍一起打馬將軍。”哨騎實話實說道。
韓遂一聽這話,才知道馬超並不是奸細,曹軍能這麽輕而易舉地渡過渭水,責任還是在成宜和李堪身上。
“這兩個蠢貨,放著曹軍不打,卻打自己人,真是豈有此理!”
韓遂氣得咬牙切齒。
“韓將軍,其實到底是誰先動的手,小人也沒看清楚。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麽打起來的,小人更是不得而知。”哨騎又說道。
哨騎雖然心知肚明,此番抵禦曹軍失敗,責任完全在成宜和李堪身上,但他卻並不敢得罪他們。
一來,成宜、李堪都是關中的一方諸侯,手下也都有不少兵馬,若是日後知道是哨騎在韓遂麵前告他們的狀,肯定不會放過他。
二來,成宜、李堪二人跟韓遂的關係很好,就算他們有什麽過錯,韓遂也不太可能會把他們怎麽樣。
到時他們再找一些說辭,完全可以把罪責推到哨騎身上,說他是無中生有、謊報軍情。
所謂疏不間親,韓遂肯定會更相信成宜、李堪所說的話。
所以哨騎為了自保,隻好把話說得模棱兩可一些,也好給自己留些餘地。
“馬超還在與曹軍廝殺,成宜、李堪他們呢?也在率領手下將士們奮力禦敵嗎?”韓遂又問道。
哨騎知道成宜、李堪早就逃了迴來,卻並不敢直言不諱。
他沉吟了一下,說道:“戰場上一片混亂,小的也看不清楚,還得急著趕迴來給您報信兒,所以對一些細節並不十分了然。成將軍和李將軍,按說應該是吧。”
但他逃離的速度卻並不快,而是跑一陣,再迴過頭來駐足觀望一下。
之所以這樣,他是做了兩手準備:若是馬超、李堪打得過曹軍他便再殺將迴去;若是馬超、李堪打不過曹軍,他再接著逃往潼關。
這樣一來,如果仗打贏了,他也沒什麽罪過,反而還可以分一些功勞。
如果仗打輸了,他也不會有多大罪過,更沒什麽危險。
李堪一看成宜先跑了,便也緊隨其後,跟著直奔潼關方向而去。
他知道關中軍這邊根本打不過曹軍,所以頭也不迴,隻顧著催馬疾奔,生怕丟了性命。
就這樣,兩個人雖然是先後臨陣脫逃,卻是一快一慢,便在迴潼關的路上相遇了。
“大成子,你怎麽自己先臨陣脫逃了?”李堪鞭鞭打馬,走上前來問道。
成宜噗嗤一笑,反問道:“你不也逃迴來了嘛,隻不過是比我慢了一點,還好意思說我呀?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李堪理直氣壯地道:“那可不一樣啊,我起碼還跟曹軍打了一會兒呢!”
“老李,這你就不懂了,我這叫審時度勢!我先撤迴來,在遠處觀察形勢。如果馬超能阻攔住曹軍的話,我再上去廝殺也不遲,到時也少不了退敵的功勞;如果馬超無法阻攔曹軍的話,那正好我們可以來個借刀殺人,借曹軍之手除掉馬超,也算完成了大哥交代給我們的任務!”成宜振振有詞地說道。
李堪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又豎起大拇指道:“還是你小子心眼兒多啊!”
隨後兩人便坐在馬上,駐足觀望了起來。
隻見曹軍源源不斷地從渭水北岸渡河過來,而馬超所部卻隻有一萬左右的人馬,敵我兵力數量實在太過懸殊。
馬超與曹軍一名帶頭的將軍又廝殺了起來,沒打多久便敗下陣來。
“老李,看來這馬超也根本抵擋不住曹軍的攻勢啊,咱們趕緊撤吧!”
成宜說完之後,兩人便策馬揚鞭,火速返迴了潼關。
進入關內,成宜和李堪又直奔韓遂的軍帳而去。
在軍帳不遠處,他們又看到了一名哨騎先走了進去。
那人一定是過來向韓遂匯報戰場情況的,職責所在,也使得他比成宜、李堪二人快了一步。
成宜、李堪翻身下馬,朝著韓遂的營帳走去,在門口又停了下來。
“稟告韓將軍,曹軍已經渡過渭水,在潼關登陸。”哨騎一見到韓遂,便開門見山地說道。
韓遂心頭一凜,有些無法置信地道:“什麽?這怎麽可能?我已經派馬超出去抵擋了,我們有三萬人馬,難道還無法阻止曹軍渡河嗎?”
哨騎也不知道說什麽是好,隻好一臉尷尬地點了點頭。
韓遂似乎想到了什麽,又問道:“莫非馬超真的早就投靠了曹操,是他故意把曹軍放過來的?”
哨騎不假思索地道:“小的覺得不可能!我軍一開始去了渭水河畔之後,發現曹軍正在渡河,馬超一馬當先,帶著手下的兵馬奮力抵禦。他自己也連發數箭,而且箭無虛發,射死了不少曹軍,也阻擋住了曹軍。而且馬將軍現在還在渭水河邊拚死抵抗呢!”
韓遂老眉一皺,又問道:“既然是這樣,那曹軍怎麽還能渡過渭水,來到潼關呢?”
哨騎猶豫了一下,又道:“後來,後來不知因為什麽,成將軍和馬將軍打了起來。隨後李將軍也加入了戰團,將士們便都圍觀起來,曹軍就是趁著這個空當才大舉渡過了渭水。等我們發現時,已經不趕趟了,曹軍人多勢眾,我們根本阻止不了他們渡河。”
韓遂聽得哭笑不得,義憤填膺地道:“什麽?我派大成子和老李跟馬超前去阻擋曹軍過河,還特意囑咐他們,要聽從馬超的命令。他們倆竟然還跟馬超打起來了?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看我迴頭怎麽收拾他們!”
韓遂背負雙手,在軍帳之中踱來踱去,氣得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半晌之後,韓遂又問道:“馬超、成宜、李堪三個人打起來了,是誰先動的手?”
韓遂覺得若是馬超先動手的話,那就完全可以證明他是曹操的奸細。
馬超把兩名主將都牽扯住,又把將士們的注意力都轉移過來,這才使得河邊防禦空虛,讓曹軍趁機渡過了渭水。
“這,這……”
哨騎支支吾吾,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快說呀,這都火燒眉毛了,還在這磨磨唧唧的!”韓遂催促道。
“是成將軍先去找馬將軍打的,馬將軍當時似乎並不願意動手,迫於無奈才跟成將軍打了起來。後來李將軍又過來了,跟成將軍一起打馬將軍。”哨騎實話實說道。
韓遂一聽這話,才知道馬超並不是奸細,曹軍能這麽輕而易舉地渡過渭水,責任還是在成宜和李堪身上。
“這兩個蠢貨,放著曹軍不打,卻打自己人,真是豈有此理!”
韓遂氣得咬牙切齒。
“韓將軍,其實到底是誰先動的手,小人也沒看清楚。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麽打起來的,小人更是不得而知。”哨騎又說道。
哨騎雖然心知肚明,此番抵禦曹軍失敗,責任完全在成宜和李堪身上,但他卻並不敢得罪他們。
一來,成宜、李堪都是關中的一方諸侯,手下也都有不少兵馬,若是日後知道是哨騎在韓遂麵前告他們的狀,肯定不會放過他。
二來,成宜、李堪二人跟韓遂的關係很好,就算他們有什麽過錯,韓遂也不太可能會把他們怎麽樣。
到時他們再找一些說辭,完全可以把罪責推到哨騎身上,說他是無中生有、謊報軍情。
所謂疏不間親,韓遂肯定會更相信成宜、李堪所說的話。
所以哨騎為了自保,隻好把話說得模棱兩可一些,也好給自己留些餘地。
“馬超還在與曹軍廝殺,成宜、李堪他們呢?也在率領手下將士們奮力禦敵嗎?”韓遂又問道。
哨騎知道成宜、李堪早就逃了迴來,卻並不敢直言不諱。
他沉吟了一下,說道:“戰場上一片混亂,小的也看不清楚,還得急著趕迴來給您報信兒,所以對一些細節並不十分了然。成將軍和李將軍,按說應該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