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馬超記事時起,他便發現自己與周圍的孩子們不一樣。


    由於他當時年紀尚小,也說不清具體怎麽迴事,但卻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往往是件好事,但在馬超身上,卻是件壞事。


    後來他漸漸長大了,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與別人的區別。


    首先,別人都有爹有娘,而他卻隻有一個娘,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爹爹長什麽樣。


    其次,別人的爹娘大部分都是漢人,而馬超雖然也是漢人,但自己的母親卻是個羌族女子。


    再次,就是馬超每次與其他的孩子打架,人家的爹娘都是非常護著自己的孩子,孩子若是挨欺負了的話,爹娘就會為他出頭。


    而馬超卻從來感受不到爹娘對自己的溺愛。


    父親從來沒見過,這一點自不必說,就連母親也從來不向著馬超。


    馬超每次跟別人打完架之後,母親不但不幫他出頭,反而還會責罵他、毆打他。


    其實馬超的母親並非不疼愛自己的兒子,而是覺得他們孤兒寡母的,本來就是弱勢群體,馬超實在不該在外麵惹事。


    有什麽事忍一忍就過去了,所以馬超的母親總是讓馬超千萬別跟其他孩子打架,否則的話就會嚴厲責罰他。


    對於這些問題,年少懵懂的馬超始終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經多次詢問過自己的母親。


    但他的母親總是閃爍其詞、諱莫如深,並不告訴馬超到底是怎麽迴事。


    後來馬超長大成人之後,母親覺得孩子懂事了,才把他家裏的情況都一一告訴了他。


    馬超聽了之後,雖然十分厭惡自己的父親馬騰,卻也從來沒想到要對他怎麽樣,更沒想過要置他於死地。


    因為那畢竟是他的親生父親,就算沒有養育之恩,也有生育之情。


    直到有一天,馬超的母親突然自殺了,他才開始正式地痛恨起馬騰來。


    若是沒有馬騰當年的禽獸行徑,馬超的母親就不會吃了那麽多年的苦、遭了那麽多年的罪。


    若是馬騰後來肯收留他們,馬超母子也不會終日過著一貧如洗、提心吊膽的生活。


    一想到母親屈辱的一生、一想到自己淒慘的身世,馬超便咬牙切齒、怒不可遏。


    這一切都是拜馬騰所賜,馬超發誓要報仇雪恨、要為母親討迴公道。


    雖然那時心中有了這個想法,但馬超卻並沒有具體的計劃,更不知到底該如何對自己的父親下手。


    因為當時馬超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懵懂少年,而馬騰卻是大名鼎鼎的西涼諸侯。


    後來馬騰離開關中,舉家遷往了鄴城,還把自己的全部兵馬都交給了馬超。


    馬超雖然也有些感動,但卻依然沒有忘了自己和母親與馬騰之間的深仇大恨。


    馬超本以為從此與馬騰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也就算是扯平了。


    可一別數年之後,馬騰竟然又厚著臉皮給馬超寫信,並不是念及骨肉親情,而是另有目的。


    馬騰希望馬超能夠投靠朝廷,為曹操效力,前去討伐西川。


    說白了,馬騰主動給馬超寫信,考慮的還是他自己的利益。


    馬超若是肯為曹操所用的話,無疑是馬騰的功勞,他可以更好地去討好曹操。


    曹操來到關中與馬超見麵,又說馬騰這些年在鄴城待得非常舒服,又是高官得做、又是厚祿得拿,還不用操什麽心、冒什麽險,簡直就是在頤養天年。


    馬超一聽這話,氣就不打一處來。


    馬騰平生殺人無數、作惡多端,不但一點兒報應都沒遭到,反而還在朝廷裏過得有滋有味、優哉遊哉。


    而自己的母親心地善良,從來不曾幹過一件壞事,卻一生淒慘、自殺身亡。


    這還有天理嗎?


    一想到這些,馬超便再也無法控製自己胸中淤積多年的怒火,新仇舊恨一起湧了上來。


    既然蒼天無道,那就隻能靠自己替天行道了!


    於是馬超便利用這次曹操要討伐西川的契機,為自己製定了一套完整的複仇計劃。


    有道是:父子之罪,不相及也。


    如果馬超隻是單純地聯合關中各路諸侯抵抗曹操的話,馬騰未必會受到牽連。


    因為馬騰完全可以跟曹操說,馬超不過是他的一個私生子,他們早就斷絕了父子關係。


    馬超謀反,跟馬騰並沒有關係。


    於是馬超先是給馬騰迴了一封信,讓他覺得自己並沒有記恨他,而是一直拿他當父親,並十分想念他。


    先讓馬騰覺得自己遠在關中的兒子還認他這個父親,再承諾願意為曹操效力,前去討伐西川。


    這樣一來,馬騰就必然要去曹操那裏邀功擺好,也就自然而然地把馬騰也牽扯了進來。


    曹操一看馬超肯為自己效力,就會更加堅定他討伐西川的決心。


    關中這邊一聽說曹操大軍要來,以韓遂為首的大多數人也都不願意屈服於朝廷,便組成了十路諸侯聯盟。


    曹操先是派出了夏侯淵,隨後又派出了曹仁,但他們的分量都不夠,必須得想辦法讓曹操親自過來。


    隻有把曹操殺了,馬騰才會必死無疑。


    夏侯淵與曹仁都不敢直接強攻,最後曹操終於親自來到了潼關。


    與夏侯淵鬥將、與許褚比武,馬超是想取得他們的好感。


    與曹操、曹仁、夏侯淵、許褚、曹操喝酒,馬超是想取得他們的信任。


    曹操與馬超接觸了幾次之後,果然對馬超深信不疑。


    後來雙方又約定,曹操先派疑兵前往蒲阪津,把關中的主力部隊吸引過去,待潼關空虛之後,馬超再打開關門放曹軍入內。


    但曹操派往蒲阪津的兵馬數量太少,並沒有讓韓遂重視,關中軍仍然全部集結在潼關。


    馬超覺得若是打開關門的話,曹操必然不敢進入,即便是進入的話,也隻是派少量兵馬前去試探,那樣的話非但無法置曹操於死地,反而還會打草驚蛇。


    於是馬超便主動前去找曹操,又重新約定入關時間。


    就在約定時間的頭一天晚上,馬超突然派兵殺到。


    曹操由於出乎意料、措手不及,隻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的份兒。


    但馬超一想到馬騰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便又心軟了,放了曹操一馬。


    馬超覺得即便是這樣,曹操也肯定饒不了馬騰。


    至於馬騰最後是死是活,那就是他自己的造化了,反正做兒子的算是對他高抬貴手、仁至義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