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丞相他一直不見人,您看該如何是好啊?”曹仁一臉愁容地說道。
曹操把徐晃和朱靈派到蒲阪津之後,剛剛與關中軍打了一仗。
雖然徐晃大獲全勝,但卻完全不是什麽好消息。
徐晃隻帶了四千兵馬前往蒲阪津,幾乎沒費什麽力氣,便從蒲阪津橫渡黃河在河西一帶紮下了營寨。
隨後關中軍趕到,與徐晃的部隊廝殺了一番,雙方都沒多大傷亡,關中軍便撤退了。
徐晃很快便寫下一封書信,把整個過程詳細地闡述了一下,又派信使送了過來。
本來信是寫給曹操的,但曹操的侍衛卻說他在休息,任何人不得打擾。
信使無奈之下,隻好把信送到了曹仁手裏。
曹仁看了徐晃寫的信之後,方才了解蒲阪津一役的具體情況。
此番韓遂是派了梁興帶兵出戰,所帶兵馬也不超過五千人,他們似乎並不想真打,隻是過來做做樣子,便敗走返迴了關中。
這就說明此時關中的十路諸侯幾乎還是都集中在潼關一帶,曹操派出的疑兵並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
之前曹操與馬超約定,三日之後進取潼關,再過兩日便是約定之期。
可關中的十路諸侯以及十幾萬兵馬都囤集在潼關之內,進入潼關又談何容易?
曹仁心急如焚,他很想去找曹操商議軍情,可曹操卻一直不肯見人,去找了幾次都是無功而返。
此番曹操親自西征,帶來的文臣之中有兩大重要人物,一個是鍾繇,一個便是賈詡。
鍾繇是司隸校尉,主要負責整個部隊的後勤保障,以及公文信函的書寫工作。
而賈詡則是謀士,主要負責運籌帷幄,幫助曹操和眾位將軍審時度勢、出謀劃策。
曹仁黔驢技窮之下,不由想到了賈詡,於是便過來找他詢問對策。
那日賈詡從曹操那裏離開之後,便一直在暗中窺探著曹操的動靜。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就有一個羌族女子進入了曹操的軍帳之中。
曹操這兩天不見人,雖然幾乎沒人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但卻瞞不過賈詡的法眼。
不過賈詡心下也暗自驚訝,這曹操已經是年近花甲之人了,並不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怎麽會跟那羌族女子獨處了這麽久?
一方麵,他也經曆過不少女人了,按說早就應該對異性不那麽好奇了。
另一方麵,曹操這個歲數,就算是色心未泯,體力也根本盯不下來這麽長時間啊!
然而賈詡不知道的是,這是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結果。
首先,曹操經過連日來與馬超的接觸與謀劃,覺得關中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登基稱帝也是指日可待。
曹操覺得自己打了一輩子的仗,吃了那麽多苦,也該好好享受享受了。
其次,自從曹操來了潼關之後,便終日自己住在軍帳之中,無聊透頂、寂寞至極,實在是壓抑得太久了。
再次,曹操自己也知道,他已經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往後享受這種魚水之歡的日子已經是所剩無幾了。
趁著自己現在還有這個能力,一定要倍加珍惜,萬不可辜負了良辰美景、大好年華。
第四,曹操一生經曆過的女人著實不少,但卻都是漢族女子,從來沒體驗過異族風情。
從來沒品嚐過的美味佳肴,總是讓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這次好不容易有這麽一個機會,曹操又豈能不好好把握?
第五,曹操雖然經曆的女人不少,但卻從來沒遇到一個像這個羌族女子這麽主動投懷送抱的。
女人一旦很主動,男人便往往會欲罷不能、無法自拔。
第六,這個羌族女子果然是像人們說的那樣,溫柔賢惠、聽話乖巧。
曹操說的話她雖然聽不懂,但曹操用手一比劃,她就立刻按照曹操的意思去做。
曹操作為一方霸主,這麽多年來一直大權獨攬,也早就專橫跋扈慣了。
所以他一遇到對自己百依百順、畢恭畢敬的女人,自然是打心眼兒裏頭喜歡。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說的是兩種語言,幾乎無法溝通。
這樣一來,兩個人除了床笫之歡,就是倒頭睡去,恢複了體力之後,再進行下一輪的覆雨翻雲,周而複始。
這種體驗曹操從未經曆過,也感到十分受用。
種種因素都匯聚到了一起,才讓曹操縱情聲色、晝夜宣淫起來。
有道是: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雖然曹操與那個羌人女子在軍帳之中如漆似膠地度過了兩天兩夜,但他卻全然不知、渾然不覺,也早把與馬超約定進入潼關的時間拋到了九霄雲外。
賈詡一臉茫然地看著曹仁,問道:“哦?曹仁將軍是想見丞相嗎?”
曹仁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必須得立刻見丞相,軍情緊急、刻不容緩!”
隨後曹仁又把蒲阪津的情況,以及與馬超的約定,大致跟賈詡講述了一下。
賈詡自然對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也並不想讓曹仁見到曹操。
隻有貽誤了戰機,曹操才有可能打敗仗。
隻有他打了敗仗,才有可能戰死沙場,或是鬱鬱而終。
也隻有曹操死了,賈詡才能真正高枕無憂。
但此時麵對曹仁,賈詡絕對不能直接勸他別去見曹操。
賈詡沉吟了一下,歎道:“曹仁將軍啊,你可知道丞相為何拖了這麽久才來潼關嗎?”
曹操之前先是把夏侯淵派了過來,隨後又把曹仁派了過來,他自己則是過了很長時間之後才過來的。
曹仁雖然心中有所疑惑,但卻並不敢多問,所以他並不知道曹操遲遲不來潼關到底是什麽原因。
“為何?”曹仁有些好奇地道。
“丞相之前犯了頭風,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賈詡說道。
曹仁有些驚訝,喃喃地道:“莫非,丞相一直不肯見人,是頭風又發作了?”
賈詡答非所問地道:“貽誤戰機也好,坐失良機也罷,這些跟丞相大人的身體健康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啊!咱們這些臣子,應該把丞相大人的身家性命放在第一位,至於其他的,都可以容後再議。當然了,這隻是老朽愚見,嗬嗬嗬!”
曹操把徐晃和朱靈派到蒲阪津之後,剛剛與關中軍打了一仗。
雖然徐晃大獲全勝,但卻完全不是什麽好消息。
徐晃隻帶了四千兵馬前往蒲阪津,幾乎沒費什麽力氣,便從蒲阪津橫渡黃河在河西一帶紮下了營寨。
隨後關中軍趕到,與徐晃的部隊廝殺了一番,雙方都沒多大傷亡,關中軍便撤退了。
徐晃很快便寫下一封書信,把整個過程詳細地闡述了一下,又派信使送了過來。
本來信是寫給曹操的,但曹操的侍衛卻說他在休息,任何人不得打擾。
信使無奈之下,隻好把信送到了曹仁手裏。
曹仁看了徐晃寫的信之後,方才了解蒲阪津一役的具體情況。
此番韓遂是派了梁興帶兵出戰,所帶兵馬也不超過五千人,他們似乎並不想真打,隻是過來做做樣子,便敗走返迴了關中。
這就說明此時關中的十路諸侯幾乎還是都集中在潼關一帶,曹操派出的疑兵並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
之前曹操與馬超約定,三日之後進取潼關,再過兩日便是約定之期。
可關中的十路諸侯以及十幾萬兵馬都囤集在潼關之內,進入潼關又談何容易?
曹仁心急如焚,他很想去找曹操商議軍情,可曹操卻一直不肯見人,去找了幾次都是無功而返。
此番曹操親自西征,帶來的文臣之中有兩大重要人物,一個是鍾繇,一個便是賈詡。
鍾繇是司隸校尉,主要負責整個部隊的後勤保障,以及公文信函的書寫工作。
而賈詡則是謀士,主要負責運籌帷幄,幫助曹操和眾位將軍審時度勢、出謀劃策。
曹仁黔驢技窮之下,不由想到了賈詡,於是便過來找他詢問對策。
那日賈詡從曹操那裏離開之後,便一直在暗中窺探著曹操的動靜。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就有一個羌族女子進入了曹操的軍帳之中。
曹操這兩天不見人,雖然幾乎沒人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但卻瞞不過賈詡的法眼。
不過賈詡心下也暗自驚訝,這曹操已經是年近花甲之人了,並不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怎麽會跟那羌族女子獨處了這麽久?
一方麵,他也經曆過不少女人了,按說早就應該對異性不那麽好奇了。
另一方麵,曹操這個歲數,就算是色心未泯,體力也根本盯不下來這麽長時間啊!
然而賈詡不知道的是,這是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結果。
首先,曹操經過連日來與馬超的接觸與謀劃,覺得關中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登基稱帝也是指日可待。
曹操覺得自己打了一輩子的仗,吃了那麽多苦,也該好好享受享受了。
其次,自從曹操來了潼關之後,便終日自己住在軍帳之中,無聊透頂、寂寞至極,實在是壓抑得太久了。
再次,曹操自己也知道,他已經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往後享受這種魚水之歡的日子已經是所剩無幾了。
趁著自己現在還有這個能力,一定要倍加珍惜,萬不可辜負了良辰美景、大好年華。
第四,曹操一生經曆過的女人著實不少,但卻都是漢族女子,從來沒體驗過異族風情。
從來沒品嚐過的美味佳肴,總是讓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這次好不容易有這麽一個機會,曹操又豈能不好好把握?
第五,曹操雖然經曆的女人不少,但卻從來沒遇到一個像這個羌族女子這麽主動投懷送抱的。
女人一旦很主動,男人便往往會欲罷不能、無法自拔。
第六,這個羌族女子果然是像人們說的那樣,溫柔賢惠、聽話乖巧。
曹操說的話她雖然聽不懂,但曹操用手一比劃,她就立刻按照曹操的意思去做。
曹操作為一方霸主,這麽多年來一直大權獨攬,也早就專橫跋扈慣了。
所以他一遇到對自己百依百順、畢恭畢敬的女人,自然是打心眼兒裏頭喜歡。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說的是兩種語言,幾乎無法溝通。
這樣一來,兩個人除了床笫之歡,就是倒頭睡去,恢複了體力之後,再進行下一輪的覆雨翻雲,周而複始。
這種體驗曹操從未經曆過,也感到十分受用。
種種因素都匯聚到了一起,才讓曹操縱情聲色、晝夜宣淫起來。
有道是: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雖然曹操與那個羌人女子在軍帳之中如漆似膠地度過了兩天兩夜,但他卻全然不知、渾然不覺,也早把與馬超約定進入潼關的時間拋到了九霄雲外。
賈詡一臉茫然地看著曹仁,問道:“哦?曹仁將軍是想見丞相嗎?”
曹仁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必須得立刻見丞相,軍情緊急、刻不容緩!”
隨後曹仁又把蒲阪津的情況,以及與馬超的約定,大致跟賈詡講述了一下。
賈詡自然對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也並不想讓曹仁見到曹操。
隻有貽誤了戰機,曹操才有可能打敗仗。
隻有他打了敗仗,才有可能戰死沙場,或是鬱鬱而終。
也隻有曹操死了,賈詡才能真正高枕無憂。
但此時麵對曹仁,賈詡絕對不能直接勸他別去見曹操。
賈詡沉吟了一下,歎道:“曹仁將軍啊,你可知道丞相為何拖了這麽久才來潼關嗎?”
曹操之前先是把夏侯淵派了過來,隨後又把曹仁派了過來,他自己則是過了很長時間之後才過來的。
曹仁雖然心中有所疑惑,但卻並不敢多問,所以他並不知道曹操遲遲不來潼關到底是什麽原因。
“為何?”曹仁有些好奇地道。
“丞相之前犯了頭風,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賈詡說道。
曹仁有些驚訝,喃喃地道:“莫非,丞相一直不肯見人,是頭風又發作了?”
賈詡答非所問地道:“貽誤戰機也好,坐失良機也罷,這些跟丞相大人的身體健康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啊!咱們這些臣子,應該把丞相大人的身家性命放在第一位,至於其他的,都可以容後再議。當然了,這隻是老朽愚見,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