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跟大家所說的話並非虛假之詞,而是實話實說。


    他這次的確是僥幸贏了許褚。


    高手過招,往往在一瞬間便知道自己到底是能勝還是能敗。


    馬超武藝高強,自然也有自知之明。


    他與許褚一交手,便知道二人的武藝半斤八兩、難分伯仲。


    論力量,許褚是明顯要強於馬超的。


    而力量是一切功夫的基礎,隻有力量足夠大、力量強於對手,才能夠取得勝利。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兒和一個大人打架,哪怕小孩兒的功夫再厲害、哪怕大人根本不會功夫,小孩兒也根本不是大人的對手。


    到底很簡單,因為小孩兒的力量照大人差得太遠,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


    小孩兒打大人,大人不但不疼,還會把小孩兒疼夠嗆,甚至受傷。


    而大人打小孩兒的話,即便是拿出一半的力氣,也足夠小孩兒喝上一壺。


    馬超與許褚一交手,他便感受到了許褚膂力驚人,遠遠超出他一大截。


    每次一對兵刃,許褚遊刃有餘,馬超卻是捉襟見肘。


    若是在陸地上打架,馬超決計不是許褚的對手。


    好在是雙方都騎馬,馬超的騎術遠遠強於許褚,再加上馬超的坐騎也比許褚的坐騎矯健許多,這便彌補了馬超力量上的不足。


    雙方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樣一來,水平便不相上下了。


    切磋武藝與真正的廝殺截然不同。


    切磋武藝總是手下留情、點到為止,生怕傷了對方、傷了和氣。


    而真正的廝殺,則是以命相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誰都會下狠手、出殺招,根本不會有半點含糊。


    所以若是馬超與許褚真的在戰場上廝殺的話,到底結果如何,實在是無法預測,隻能由天意決定。


    而且馬超與許褚二人提前已經約好,隻是比武,所以雙方手中的大刀都未曾開印。


    刀未開印,那就誰都不會有所顧忌,身上挨上一刀也無所謂,大不了就是受傷,卻絕對不會致命。


    所以許褚才會在一開始就挨了一刀,後來又在背後挨了一刀。


    若是換了開印的刀,那則完全另當別論,許褚會變得更加謹慎,絲毫不敢怠慢,也就更不會挨了馬超兩刀。


    也正是由於刀未開印,許褚才在追殺馬超時奮力一刀劈了過去。


    若是換了開過印的大刀,許褚絕不會劈出那一刀,因為那一刀足以致命。


    而馬超是自己人,討伐關中那幫賊子還得靠他做內應,若是真把他殺了,迴頭曹操還不得罵死許褚。


    所以雖然馬超看似勝出,實際則隻不過是跟許褚二人玩鬧了一番。


    作為一名武將,往往都喜歡沽名釣譽、誇大其詞。


    尤其是在鬥將的時候,哪個將軍若是得勝了,一定會把自己說得神乎其神,即便是險勝,也要說成是完勝。


    而馬超卻反其道而行之,雖然得勝了,卻矢口否認自己的驍勇,隻是說僥幸獲勝而已。


    他之所以要如此行事,其實是說給韓遂聽的。


    最近這段時間,關中的這些諸侯之中,已經有人開始動搖了。


    曹軍在潼關先是派來了夏侯淵的兩萬兵馬,然後又派來了曹仁的五萬兵馬,最後曹操又親自過來了,並且又帶來了數萬人馬。


    目前曹操的兵馬不下十萬集結在潼關,形勢不言而喻,曹操這次是鐵了心的要拿下關中。


    本來之前各路諸侯就意見不統一,有的人抗曹,也有的人親曹,還有的人中立。


    這次一看曹操動真格的了,那些親曹派和中立派都有些忌憚起來。


    跟曹操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幹嘛放著好日子不過,非得打個你死我活的呢?


    所以有人便私下裏跟韓遂提出要離開潼關,迴到自己所部。


    理由當然不能說懼怕曹操,想臨陣脫逃,而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


    有的人說,他家裏的老爺子病入膏肓了,想要見他最後一麵,所以必須得迴去看看。


    也有的人說,他從家裏出來了這麽長時間,老婆跟小妾們打起來了,都快要鬧出人命了,他必須得迴去主持一下大局。


    還有的人說,他兒子在家天天哭著鬧著要見自己的爹爹,不吃不喝的好幾天了,再不迴去恐怕就得活活餓死了。


    更有的人說,他此番前來潼關集結,把兵馬全部帶了過來,老巢那邊的地沒人種,再不迴去打理的話,今年就得喝西北風了。


    對於這些說辭,韓遂也不知到底是真是假,更是無從考證。


    但每個人都說得言辭懇切、理由充分,若是不讓人家迴去的話,又實在說不過去。


    韓遂雖然沒有答應放他們迴去,卻也沒有斷然拒絕。


    他這幾天一直感到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馬超跟許褚打了一架,如果馬超誇大其詞,說許褚根本不是他對手的話,那麽大家就更有迴家的理由了。


    曹操麾下第一猛將都不是馬超的對手,那麽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有你韓遂、馬超,再加上鐵了心抗曹的諸侯在這坐鎮,足以對付曹操大軍。


    一旦韓遂開了這個口子,讓一個諸侯迴去的話,其他諸侯便會紛紛效仿,到時十路諸侯聯盟就會土崩瓦解。


    這完全有悖於馬超的通盤計劃,於是馬超迴來之後,便跟大家說是他僥幸贏的許褚。


    雖然關中各路諸侯也都是久經沙場的習武之人,更是親眼見證了馬超和許褚的一場比試。


    但真正情況到底如何,也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完全明白。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到底往哪個方向來引導,全憑馬超自己的描述。


    大家聽了馬超的一番講述,再迴憶起剛才的場麵,便都深信不疑。


    這樣一來,好讓大家知道,許褚絕非等閑之輩,對於曹軍更加不能掉以輕心。


    大家誰都不能走,也隻有這樣,才能抵禦住曹操大軍的進攻。


    其實馬超也完全可以在與許褚的交鋒中,故意敗下陣來。


    但那樣的話,實在有損他的威名,也會讓那些親曹派和中立派對曹操更加忌憚。


    深思熟慮之後,馬超覺得這場比試要盡量取勝,但取勝之後,卻也一定要說自己是僥幸而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