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從合肥迴到鄴城之後,似乎像是換了個人一樣,整整一年過去了,他都毫無作為。
除了頒布求賢令和修建銅雀台之外,他再也沒幹什麽大事。
跟江東打了兩年,讓他變得心灰意冷,也完全沒有了當年的豪情壯誌。
赤壁之戰,他由於輕敵,而相信了黃蓋投降,從而被周瑜一把大火燒得人仰馬翻、落荒而逃。
從此曹操的聲譽和威信也一下子跌落至穀底,不再是當年那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級人物了。
本打算在合肥之戰中挽迴一些顏麵,便孤注一擲,把兵力全部投入到了那裏。
雖然局麵上占盡優勢,卻由於將士們水土不服、不擅水戰,而無力打過江東。
最後曹操隻能再次灰頭土臉地班師還朝。
由於把賭注都押在了合肥,也導致了曹仁孤立無援,從而輸了江陵之戰。
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合肥之戰,這三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下來,讓曹操元氣大傷,他也知道恐怕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沒法拿下江東了。
嬴政是三十九歲稱帝,劉邦是五十四歲稱帝,劉秀是三十歲稱帝,而曹操如今已經五十六歲了。
但就目前來看,一統天下根本就是遙遙無期,想君臨天下無異於癡人說夢。
當一個人的夙願和理想破滅時,他就會變得心如死灰、失魂落魄。
此時的曹操也正是這種狀態。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就差一點點,可就是這一點點,就足以讓曹操永遠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這種殘酷隻有曹操自己能體會得到。
如果當初能夠一鼓作氣拿下江東的話,那麽曹操就會毫不猶豫地改朝換代。
這一天他期盼已久,也在頭腦之中想象了無數次。
雖然西部還有一些地區並不完全在朝廷的控製範圍之內,但他們都不足為慮。
曹操若是拿下了整個荊州和揚州,那些跳梁小醜很有可能望風歸附。
而曹操卻偏偏敗了,在孫權和劉備身上沒占到半點便宜,反而還喪城失地、損兵折將。
這也讓西部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開始變得蠢蠢欲動起來,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曹操也為自己當初的草率而感到追悔莫及。
如果在劉琮率領整個荊州投降的時候,能夠穩紮穩打,把自己的人都派過來,牢牢控製住荊州的話,就算暫時打不下江東,孫權也早晚會覆滅。
如果荊州在曹操手中,那就可以從徐州和荊州同時向江東發兵,到時孫權兩麵受敵,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而由於曹操的一時大意,卻讓劉備鑽了空子。
現在劉備和孫權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軍事同盟,在整個東南部地區建立起了穩固的防線。
如果他們同時從荊州和揚州發兵的話,曹操反倒會兩麵受敵。
一想到劉備,曹操就恨得咬牙切齒。
這個忘恩負義的偽君子,命可真是夠硬的,追殺他那麽多年,愣是拿他沒辦法。
幾場仗打下來,曹操和孫權都沒撈到什麽好處,並且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反倒是把劉備給成全了。
他從當年那個落荒而逃的新野縣令,一下子變成了風光無限的荊州牧。
劉備目前不但控製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手下的兵馬也達到了十幾萬之多。
他還把荊州第一猛將黃忠納入麾下,又娶了孫權的妹妹,跟江東結成了連理。
在赤壁之戰以前,曹操隻有孫權這一個大敵。
而兩年過後,孫權不但沒怎麽樣,又多出來個劉備,讓曹操有了兩大勁敵。
一想到這些,曹操就痛心疾首、捶胸頓足。
曹操本來的計劃是讓曹仁故意放棄江陵,好讓劉備和周瑜爭個你死我活。
就好比扔出一塊骨頭,兩條餓狗肯定會為誰能吃到它而大打出手。
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了,曹操再出來收拾殘局。
可劉備卻根本不上當,堂堂荊州牧,竟然心甘情願地屈居在公安那樣的縣城之中。
後來周瑜又死了,劉備又莫名其妙地去了江陵。
曹操並不知道孫權把南郡租借給了劉備,隻以為他們是關係真的不錯,完全不分彼此。
而劉備與孫權的關係越好,曹操就越鬧心,也越危險。
就在曹操為南征不利而耿耿於懷時,又傳來了一個噩耗——曹純突然去世了。
這對曹操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讓他感到痛不欲生。
曹純是曹仁的親弟弟,但卻與曹仁的風格截然不同。
曹仁是勇猛有餘、智謀平平,而曹純則是智謀過人、勇猛不足。
曹仁更適合衝鋒陷陣,而曹純則更適合運籌帷幄。
在曹操眼裏,曹純是個非常了得的人物,他十幾歲時便可以把
偌大的家業操持得井井有條。
還未成年時,他便擔任了朝廷的黃門侍郎。
若不是因為曹操離開京師,曹純必將前途無量。
曹純在董卓手下,看曹操都去加入十八路討董聯軍了,他便也毅然決然地逃離了朝廷,前去追隨了曹操。
到了曹操手下之後,曹操發現自己手下沒人能與曹純相提並論。
曹純與其他的武將完全不同,並不擅長好勇鬥狠,而是非常有謀略和智慧,是名副其實的儒將。
為人主者最喜歡的就是儒將,猛將是用身體去打仗,而儒將則是用腦子去打仗。
周瑜就是個儒將,在曹操看來,曹純完全可與其相提並論。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曹純還是曹操的堂弟。
既有能力,又是親戚,曹操便把自己精心打造的虎豹騎交給了曹純統領。
虎豹騎是曹操手中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每個士兵都是出類拔萃、百裏挑一,戰鬥力也十分強勁。
曹純自然也沒讓曹操失望,他統領了虎豹騎之後,其戰鬥力變得更加悍勇了,而且也屢立奇功。
在南皮,虎豹騎曾經斬殺了袁紹的大兒子袁譚。
在白狼山,虎豹騎又擊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
在長阪坡,虎豹騎大敗劉備,還俘獲了劉備的兩個女兒。
在赤壁之戰前夕,曹純在長江上與周瑜、關羽、張飛等人不期而遇,還差點兒被俘虜。
那一次他真的被嚇壞了,也從此而一病不起。
對於曹純的死,曹操悲痛欲絕,同時也找不出來一個適合接替他位置的人,於是索性決定自己接任虎豹騎的統領。
除了頒布求賢令和修建銅雀台之外,他再也沒幹什麽大事。
跟江東打了兩年,讓他變得心灰意冷,也完全沒有了當年的豪情壯誌。
赤壁之戰,他由於輕敵,而相信了黃蓋投降,從而被周瑜一把大火燒得人仰馬翻、落荒而逃。
從此曹操的聲譽和威信也一下子跌落至穀底,不再是當年那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級人物了。
本打算在合肥之戰中挽迴一些顏麵,便孤注一擲,把兵力全部投入到了那裏。
雖然局麵上占盡優勢,卻由於將士們水土不服、不擅水戰,而無力打過江東。
最後曹操隻能再次灰頭土臉地班師還朝。
由於把賭注都押在了合肥,也導致了曹仁孤立無援,從而輸了江陵之戰。
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合肥之戰,這三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下來,讓曹操元氣大傷,他也知道恐怕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沒法拿下江東了。
嬴政是三十九歲稱帝,劉邦是五十四歲稱帝,劉秀是三十歲稱帝,而曹操如今已經五十六歲了。
但就目前來看,一統天下根本就是遙遙無期,想君臨天下無異於癡人說夢。
當一個人的夙願和理想破滅時,他就會變得心如死灰、失魂落魄。
此時的曹操也正是這種狀態。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就差一點點,可就是這一點點,就足以讓曹操永遠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這種殘酷隻有曹操自己能體會得到。
如果當初能夠一鼓作氣拿下江東的話,那麽曹操就會毫不猶豫地改朝換代。
這一天他期盼已久,也在頭腦之中想象了無數次。
雖然西部還有一些地區並不完全在朝廷的控製範圍之內,但他們都不足為慮。
曹操若是拿下了整個荊州和揚州,那些跳梁小醜很有可能望風歸附。
而曹操卻偏偏敗了,在孫權和劉備身上沒占到半點便宜,反而還喪城失地、損兵折將。
這也讓西部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開始變得蠢蠢欲動起來,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曹操也為自己當初的草率而感到追悔莫及。
如果在劉琮率領整個荊州投降的時候,能夠穩紮穩打,把自己的人都派過來,牢牢控製住荊州的話,就算暫時打不下江東,孫權也早晚會覆滅。
如果荊州在曹操手中,那就可以從徐州和荊州同時向江東發兵,到時孫權兩麵受敵,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而由於曹操的一時大意,卻讓劉備鑽了空子。
現在劉備和孫權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軍事同盟,在整個東南部地區建立起了穩固的防線。
如果他們同時從荊州和揚州發兵的話,曹操反倒會兩麵受敵。
一想到劉備,曹操就恨得咬牙切齒。
這個忘恩負義的偽君子,命可真是夠硬的,追殺他那麽多年,愣是拿他沒辦法。
幾場仗打下來,曹操和孫權都沒撈到什麽好處,並且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反倒是把劉備給成全了。
他從當年那個落荒而逃的新野縣令,一下子變成了風光無限的荊州牧。
劉備目前不但控製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手下的兵馬也達到了十幾萬之多。
他還把荊州第一猛將黃忠納入麾下,又娶了孫權的妹妹,跟江東結成了連理。
在赤壁之戰以前,曹操隻有孫權這一個大敵。
而兩年過後,孫權不但沒怎麽樣,又多出來個劉備,讓曹操有了兩大勁敵。
一想到這些,曹操就痛心疾首、捶胸頓足。
曹操本來的計劃是讓曹仁故意放棄江陵,好讓劉備和周瑜爭個你死我活。
就好比扔出一塊骨頭,兩條餓狗肯定會為誰能吃到它而大打出手。
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了,曹操再出來收拾殘局。
可劉備卻根本不上當,堂堂荊州牧,竟然心甘情願地屈居在公安那樣的縣城之中。
後來周瑜又死了,劉備又莫名其妙地去了江陵。
曹操並不知道孫權把南郡租借給了劉備,隻以為他們是關係真的不錯,完全不分彼此。
而劉備與孫權的關係越好,曹操就越鬧心,也越危險。
就在曹操為南征不利而耿耿於懷時,又傳來了一個噩耗——曹純突然去世了。
這對曹操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讓他感到痛不欲生。
曹純是曹仁的親弟弟,但卻與曹仁的風格截然不同。
曹仁是勇猛有餘、智謀平平,而曹純則是智謀過人、勇猛不足。
曹仁更適合衝鋒陷陣,而曹純則更適合運籌帷幄。
在曹操眼裏,曹純是個非常了得的人物,他十幾歲時便可以把
偌大的家業操持得井井有條。
還未成年時,他便擔任了朝廷的黃門侍郎。
若不是因為曹操離開京師,曹純必將前途無量。
曹純在董卓手下,看曹操都去加入十八路討董聯軍了,他便也毅然決然地逃離了朝廷,前去追隨了曹操。
到了曹操手下之後,曹操發現自己手下沒人能與曹純相提並論。
曹純與其他的武將完全不同,並不擅長好勇鬥狠,而是非常有謀略和智慧,是名副其實的儒將。
為人主者最喜歡的就是儒將,猛將是用身體去打仗,而儒將則是用腦子去打仗。
周瑜就是個儒將,在曹操看來,曹純完全可與其相提並論。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曹純還是曹操的堂弟。
既有能力,又是親戚,曹操便把自己精心打造的虎豹騎交給了曹純統領。
虎豹騎是曹操手中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每個士兵都是出類拔萃、百裏挑一,戰鬥力也十分強勁。
曹純自然也沒讓曹操失望,他統領了虎豹騎之後,其戰鬥力變得更加悍勇了,而且也屢立奇功。
在南皮,虎豹騎曾經斬殺了袁紹的大兒子袁譚。
在白狼山,虎豹騎又擊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
在長阪坡,虎豹騎大敗劉備,還俘獲了劉備的兩個女兒。
在赤壁之戰前夕,曹純在長江上與周瑜、關羽、張飛等人不期而遇,還差點兒被俘虜。
那一次他真的被嚇壞了,也從此而一病不起。
對於曹純的死,曹操悲痛欲絕,同時也找不出來一個適合接替他位置的人,於是索性決定自己接任虎豹騎的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