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走了之後,夜已經很深了。


    魯肅卻睡意全無,心中突然有種感覺陡然而生。


    這段時間以來,似乎自己一直都在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先是在城北的不遠處發現了大量的曹軍紮下營寨,然後又是曹仁前來叫戰。


    自己不敢應戰,便決定閉門不出、據城死守。


    曹仁又給了自己三天的期限,如果不開城獻降的話,後果自負。


    緊接著城中又出現了大量的騷亂,百姓們由於物資匱乏,而要紛紛逃出江陵。


    自己實在沒辦法了,就去公安向劉備求助。


    劉備十分仗義,二話不說就把自己在公安的全部兵馬派了過來。


    由於公安沒有大將,龐統又自告奮勇,提出擔任部隊的統領。


    偏偏在準備夜襲曹軍的那個晚上,自己又喝得不省人事。


    結果龐統拿著自己的兵符,帶領劉備的兵馬和江東軍一起出城迎戰。


    等自己醒來後,大軍早已出城許久了。


    沒辦法,隻好爬上城樓去觀看戰況。


    但晚上漆黑一片,雙方又不點火把,根本看不清楚。


    雙方一陣廝殺,隨後又跑得越來越遠,直到最後完全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當中。


    第二天一早,龐統迴來了,隻帶迴了百餘兵馬,還都傷痕累累。


    龐統自己也受了傷,說是雖然兵馬消耗殆盡,但也給曹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並擊退了曹軍。


    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接下來自己麵臨的困難仍然不少,城防空虛、百姓騷亂、無法向孫權交代,等等等等。


    問計於龐統,他說隻有劉備能幫自己。


    於是又去跟他找劉備,好話說了一大堆,還對劉備許下了很多好處,最後劉備才終於肯來江陵。


    來了之後,自己完全被架空,既沒有兵權,也沒有行政權力。


    而且整個南郡的糧食、賦稅、新兵,也全部歸劉備所有。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劉備,誰讓自己當初就是那麽承諾人家的呢。


    自己感覺在江陵呆著實在毫無意義,每天都度日如年一般,但又沒臉迴江東見孫權,於是又問計於龐統。


    他卻說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擺平孫權。


    嘴長在自己身上,想怎麽說就怎麽說,隻要合情合理,便可以讓孫權接受。


    還舉例子說,南郡肯定是江東的,隻是暫時借給了劉備。


    因為怎樣怎樣、如何如何,所以必須得借給他。


    這一切怎麽看起來就是一場陰謀呢?


    就像是劉備和龐統提前設計好的圈套一樣!


    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讓自己稀裏糊塗地把南郡白白送給劉備啊!


    可自己手裏又根本沒什麽證據,無憑無據的,也沒法找他們理論。


    城下突然出現的曹軍又如何解釋?


    劉備就是有天大的陰謀,也不可能跟曹操合起夥來算計自己啊!


    莫非那夥人馬並不是曹操的兵馬?


    如果當初自己能率領城中的兩萬精兵出城跟曹仁打一架就好了。


    就算是敗了,也比現在強啊!


    現在是兩萬兵馬全都沒了,就連南郡也落入了劉備的手中。


    這事也怪不得別人,要怪就隻能怪自己的無能和懦弱。


    沒帶兵打過仗,更沒有周瑜的統帥能力,所以不敢跟曹軍正麵交鋒。


    古人雲:非才而據,咎悔必至;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古人說的沒錯,自己無才無德,所以才落到了今日這步田地。


    也許自己當初就根本不該當這個狗屁大都督。


    平心而論,自己根本就沒那個本事,跟周瑜比起來,自己簡直相差十萬八千裏。


    當初周瑜向孫權舉薦自己,孫權又親自勸說自己,自己才當了這個大都督。


    其實如果當時自己執意不當的話,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歸根結底,還是想升官發財、還是想人前顯貴,才沒有那個金剛鑽,卻硬攬下了瓷器活!


    可是事已至此,就算真的是劉備的陰謀,自己也沒有退路了。


    已經鑽進了人家設計好的圈套,就再也出不來了,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裏鑽。


    龐統的意思是讓自己迴江東,跟孫權好好說說,把南郡借給劉備。


    如今看來,這也是唯一能拯救自己的辦法了。


    也隻有把南郡借給劉備,自己才有理由不再困在江陵城,迴江東掌控軍隊。


    可是孫權會答應嗎?


    他如果被自己說服了的話,還則罷了。


    他如果堅決不肯把南郡借給劉備的話,又會怎樣呢?


    往江陵調兵,然後把劉備趕出江陵。


    但劉備已經嚐到了甜頭,他絕不可能輕易離開江陵的。


    到那時,孫劉兩家就會撕破臉,爭奪江陵。


    孫權他敢得罪劉備嗎?


    估計是不敢。


    北方的曹操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率領大軍南下。


    而劉備又混得風生水起,大有後來居上的意思。


    還有,孫權的妹妹還在劉備手上呢,以他的性格,絕不會置自己親妹妹的死活於不顧的。


    嗯,如此看來,孫權並不敢跟劉備鬧得太僵,隻要自己拿出足夠的理由,孫權很有可能會同意把南郡借給劉備。


    平心而論,如果真要這麽做的話,實在是對不起江東,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


    孫權剛把自己派到南郡沒多長時間,自己就折損了兩萬精兵,還把荊州的腹地給弄丟了。


    不但對不起孫權,也對不起周瑜。


    周瑜苦戰了兩年,可以說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最後才換來了一個南郡。


    自己繼任大都督沒多久,就稀裏糊塗地把周瑜的勞動果實拱手讓給了劉備,實在是狼心狗肺、罪該萬死!


    美其名曰是借,可是有借錢、借物、借人、借糧的,哪有借城池的?


    借有兩種,一種是好借好還,一種是有借無還。


    隻怕這南郡一旦借給了劉備之後,就再也要不迴來了。


    但如果不借的話,又能怎樣呢?


    難道自己就這麽一直在江陵無所事事地幹待下去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我隻有先保住了自己,才有可能為江東做出更多的貢獻。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無法自保的話,又何談匡扶社稷、造福百姓呢?


    唉,就這麽著吧,要想化解自己眼下的尷尬,除了把南郡借給劉備之外,也實在是別無他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