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耒陽帶著關羽和張飛兩個人,此舉並不是隨意為之,而是經過了一番認真考慮。


    當年三顧茅廬請褚葛亮出山,劉備就是帶著關羽和張飛去的,所以他覺得在請高人出山這方麵,他們兩個還是比較有經驗的。


    到了耒陽,見到龐統之後,也知道該怎麽說話、拿出什麽態度。


    另一方麵,劉備故意把趙雲和諸葛亮留了下來。


    趙雲之前罷黜了龐統的縣令職務,諸葛亮則是與龐統有親戚關係。


    如果這次龐統拒絕劉備的話,還可以再派趙雲前去跟龐統敘舊,也可以讓諸葛亮去跟龐統攀親戚。


    這樣一來就有了轉圜餘地,一次不成,還可以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郴縣與耒陽都是桂陽郡的地界,距離並不遠。


    一路無話,劉備一行人等很快便到達了耒陽。


    經過一番打聽之後,劉備終於找到了龐統。


    來到家中一看,但見家徒四壁、一貧如洗,龐統的家與尋常百姓的家簡直別無二致。


    “你們找誰呀?”龐統問道。


    劉備走上前來,躬身施上一禮,笑容可掬地道:“在下劉備劉玄德,此番特意前來拜訪龐先生!”


    龐統是土生土長的荊州人,而劉備在荊州待了那麽多年,如今又是荊州牧,所以龐統自然聽過他的名號。


    去江東折騰了一圈兒,龐統碰了一鼻子灰,對仕途早已心灰意冷。


    沒想到迴到耒陽之後,更是雪上加霜,自己的縣令竟然被罷免了。


    龐統由於先去巴丘參加周瑜的葬禮,然後又把周瑜運送到了江東,跟孫權還見了一麵。


    趙雲一看龐統之前就不理政務,如今更是變本加厲,竟然擅離職守,連人都找不到了,才罷了他的官。


    龐統一看自己連縣令都當不成了,索性打算餘生再也不涉足官場,直接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當隱士。


    有道是無官一身輕,這也正好遂了他多年的心願。


    所以就算劉備是再大的官,龐統也並不把他放在眼裏。


    龐統瞥了一眼劉備,冷笑道:“嗬嗬,劉玄德,徹頭徹尾的偽君子、真小人!”


    張飛和關羽一看劉備這般無禮,正要發作,劉備立刻瞪了他們一眼,示意他們不要造次。


    劉備與孫權不同。


    孫權是未成年時就直接接掌了江東,當上了主公。


    他並沒在基層幹過,也沒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過。


    所以如果沒有身份地位的人對孫權不敬的話,孫權會無法接受,從心底裏討厭他,更不會重用他。


    而劉備則是幼年喪父,自幼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以織席販履為生計。


    劉備在少年時就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所以他也受盡了世間的淩辱和欺壓。


    這種人生閱曆,對一個有誌向、有能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曆練。


    劉備也因為自己當年的底層經曆,早就養成了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性格特點。


    此時龐統雖然對劉備出言不遜,甚至可以說是破口大罵,但劉備卻沒有半點不適的感覺。


    別說是龐統罵劉備,就是龐統往他臉上吐唾沫,或是踹他兩腳,劉備也完全不會動怒。


    因為劉備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把一個大才招入麾下,為了這個目的,被人罵兩句又算得了什麽。


    再說龐統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劉備並不覺得龐統是在罵他,而是更加關注他、了解他。


    劉備笑容可掬地問道:“龐先生,請問您何出此言呐?”


    “我問你,周瑜的葬禮上,你哭得如喪考妣一般,可是發自內心?可是真情實感?”龐統質問道。


    周瑜死在巴丘,由於龐統是周瑜的人,所以他聞訊之後便立即趕了過去,也親眼看到了劉備的精彩表演。


    劉備直接搖頭道:“不是發自內心,更不是真情實感。”


    龐統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道:“你說什麽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如果沒有周瑜,你不會那麽容易取勝。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主帥,周瑜隻是起輔助作用。即便沒有周瑜的話,你也能夠取勝,隻不過也許不會那麽容易。在我看來,這完全是一派胡言,你不過是在那信口雌黃、蠱惑人心!”


    劉備點了點頭道:“不錯。龐先生,實不相瞞,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我們這邊並沒有出什麽力,主要都是江東打下來的。而且周瑜是孫劉聯盟的最高統帥,他才是這兩場戰爭的總指揮,功勞也全都是他的。”


    “那你為何還大言不慚地往自己身上貼金?”龐統瞪著眼睛質問道。


    劉備不假思索地道:“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為了大漢江山、為了天下太平!有道是:死者已矣,生者如斯。如今周瑜已經死了,但我劉備還活著,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強大的敵人要麵對。所以我要通過周瑜的葬禮,來籠絡人心,讓更多的人擁護我、支持我!”


    龐統一聽這話,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歎道:“嗯,劉玄德雖然是個偽君子,但在龐某人麵前,還算是比較坦誠的。”


    劉備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道:“謝謝龐先生誇獎!”


    “《左傳》裏有句話,不知閣下聽過沒有,叫做‘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龐統又問道。


    劉備點了點頭道:“嗯,在下當年在盧植門下時,曾聽他老人家講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興旺的很迅猛,滅亡的也很突然。”


    “我想這句話用在閣下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龐統又說道。


    劉備並不惱怒,笑著問道:“哦?敢問先生,此話怎講?”


    “你並不懂得打仗,可以說是屢戰屢敗、每戰必敗!在徐州你打不過呂布,在荊州你又打不過曹操,但你手下卻擁有天下間最勇猛的武將。可見你的指揮能力實在是弱到了極點,他們幾個跟你都白瞎了。”龐統指著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說道。


    劉備訕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先生所言極是。”


    龐統又接著道:“你在江陵之戰中偷奸耍滑,竊取了荊南四郡,還當了荊州牧。但這些都是暫時的,因為一旦開戰的話,你依然還會一如既往地必敗無疑。而荊州牧並不是朝廷任命的,而是你自封的。所以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話用在你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