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喬交代完了後事,周瑜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小喬,你先出去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周瑜又說道。


    小喬點了點頭,起身走出了屋子。


    家裏人這邊算是放心了,周瑜又不由開始考慮起了江東的問題。


    自己去世之後,江東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都督職位的突然空缺。


    原本是打算讓魯肅接替自己的位置,可經過了一係列的事,結合魯肅的所作所為,他跟自己完全不是一條心,而是背道而馳。


    自己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跟魯肅講,劉備是江東最大的隱患,絕對要斬草除根,而不能養虎為患。


    但魯肅卻始終堅持要團結劉備,還美其名曰與他聯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抵禦曹操。


    劉備的狡猾和野心,相比較於曹操來說,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怕日後他比曹操的威脅還要大。


    人各有誌,各從其誌。


    魯肅的想法恐怕是無法改變的,起碼自己無力改變。


    那麽到底還讓不讓魯肅接替自己的職位呢?


    如果不讓他接替的話,誰又更適合大都督這個位置呢?


    周瑜又把自己手下的將軍們在頭腦之中挨個兒過了一遍。


    呂蒙倒是年輕人當中的佼佼者,他在軍中也是戰功累累,人也比較機靈,而且還很忠心。


    但他給孫權的印象始終不是太好,如果舉薦他的話,恐怕孫權是絕不會認可的。


    程普是副都督,他驍勇善戰、戰功累累,也是當年孫堅老將軍手下的四大金剛之首。


    但他年紀實在太大了,已經年逾花甲。


    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隻怕他也餘日無多了。


    而且程普為人氣量狹小,當年自己剛擔任大都督時,他便十分妒忌,還屢次跟自己作對。


    如果程普擔任大都督的話,隻怕江東軍中很多人都要被清洗,尤其是之前與他有過節的人。


    黃蓋也是年紀太大,赤壁之戰當中他又身負重傷,也不合適。


    韓當擅長騎射、膂力過人,是一名優秀的武將。


    但他卻沒什麽文化,隻是行伍之人,完全不懂得運籌帷幄、審時度勢。


    呂範和周泰是江東中生代將領當中的代表人物,但他們能力平平,隻是靠著戰功一點一點爬上來的,也實在難堪大任。


    至於甘寧、淩統,雖然是青年才俊,但實在缺乏曆練,而且也容易衝動,讓他們統兵的話也很難服眾。


    想了一圈兒之後,周瑜也沒有物色出一個自己滿意的人選。


    他臥在榻上怔怔出神,又不由感歎起自己的一生來。


    我周瑜這輩子,要說遺憾,也挺遺憾;要說值得,也很值得!


    說到值得,自己這輩子活得也值了,比普通人實在強太多太多。


    首先就是自己的出身,祖上都是大官,所以自己從來沒吃過苦、受過罪、挨過餓、缺過錢。


    而再看其他的尋常百姓,又有多少人為了能吃一頓飽飯而苦苦掙紮!


    其次,就是自己的頭腦。


    頭腦是天生的,也可以說是命運的安排。


    放眼望去,這世上的蠢人實在太多,聰明的人卻沒有幾個。


    正所謂:知者減半,愚者全無。


    如果聰明人少了一半,幾乎遍地就都是傻子了。


    遍地都是傻子,也就無所謂傻不傻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樣。


    再次,就是姻緣。


    自己能娶到小喬這樣的女子,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她不但貌美如花、傾國傾城,還溫柔賢惠、善解人意,可以說是一個秀外慧中的賢內助。


    人生得此絕代佳人,夫複何求?一生何求?


    自己這輩子雖然壽數不長,但卻風光無限!


    擔任江東大都督十餘年,整個江東從上到下無人不對自己畢恭畢敬,就是孫策、孫權也從來沒拿主公的身份壓過自己。


    而且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都是在我的指揮下取得了勝利,這也足以讓我載入史冊!


    說到遺憾,最遺憾的事就是年輕時誤入歧途,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從而導致了命運的悲劇。


    自己本來是達官顯貴家庭出身,祖上都是大官,一直過著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日子。


    長大之後,認識了孫策,從此便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孫策素有淩雲壯誌,總想成就一番事業,自己在他的潛移默化之下,也變成了所謂的有誌青年。


    就這樣,自己便追隨了孫策,跟他一起招兵買馬、開疆拓土。


    雖然一時之間勢如破竹、無往不利,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你一旦做大之後,就會有人惦記你。


    於是孫策被許貢的門客暗害了,中箭不治身亡。


    曹操又親率大軍前來討伐江東。


    如果投降曹操的話,就不會有赤壁之戰,但危險最大的人,就是孫權和我。


    曹操可能會放過所有人,甚至還會對他們加官進爵,卻很難放過孫權和我。


    孫權是江東之主,曹操肯定不能讓他繼續執掌江東,而是要換上自己的心腹。


    而我是江東的大都督,手握重兵,曹操如果不把我解決掉的話,就一直是個隱患。


    於是我隻好硬著頭皮應戰,美其名曰是為了江東父老,實際則是為了一己之私。


    赤壁之戰表麵上雖然贏了,但卻透支了我太多的精力。


    隨後的江陵之戰,更是讓我積勞成疾、病入膏肓。


    為了不讓張飛搶功,自己在城下又故意中了一箭。


    沒想到那卻是支毒箭,從那以後自己的身體便每況愈下,死神也在一步步向自己招手。


    如果不去江東麵見孫權的話,也許我還能多活一段時日,但我卻偏要逞能。


    折騰了一圈之後,終於要進棺材了。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如果當年自己不走這條路的話,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下場。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果然是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啊!


    自己這輩子下來,算是親身體會到了這一點!


    如果當年不認識孫策,而是結識了諸如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那樣的朋友,自己現在很有可能是在優哉遊哉、無憂無慮地遊湖賞花,好整以暇、自由自在地談笑風生。


    如果有來世,絕不入世與人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了!


    兵者兇器也!


    爭者末節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