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家人說話耳旁風,外人說話金字經。
很多人都是這樣,家裏人跟他苦口婆心地講再多的道理,他都軟硬不吃、油鹽不進,而外人隻是偶然地隨便跟他說了幾句廢話,他便會深以為然、記憶猶新。
孫小妹在遇到魯肅之前,心中的天平還在劉備和孫權之間搖擺不定。
一個是她的新婚丈夫,一個是她的同胞哥哥,感覺兩個人的分量在她心中同等重要。
而聽完了魯肅的一席話之後,她心中的天平也微妙地發生了變化,已經不知不覺地開始朝著劉備這邊傾斜。
孫小妹覺得魯肅說的沒錯,如今她已經嫁人了,不再是從前那個不諳世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了。
嫁人之後,她就有了新的家庭,而從原生家庭當中脫離出來。
孫權雖然是她的親哥哥,但卻已經不再是她的家人。
而劉備是她的丈夫,才是她真正的家人。
孫小妹如今沒有子嗣,在新生家庭當中,她唯一的家人就是劉備。
那麽理所當然地,她應該替劉備考慮,分析問題、處理事務也要從劉備的利益出發。
換句話說,她應該跟劉備一起去荊州,而不是再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地在江東蹉跎度日。
孫小妹身邊除了孫權、劉備,還有一個人也和她關係很近,那就是姨娘吳夫人。
自從孫小妹的母親去世之後,吳夫人便一直把孫小妹和孫權當做自己的親生骨肉來照顧,孫小妹和孫權也把吳夫人當成自己的生母去對待。
孫小妹覺得是去是留這個問題事關重大,還是應該去請教一下吳夫人,看看她是什麽意見。
拿定主意之後,孫小妹便迴到了吳夫人府上,又徑直來到了吳夫人的房間。
“丫頭,今天怎麽這麽有閑情逸致啊?”吳夫人見了孫小妹,笑著調侃道。
“哦,我過來看看娘,您最近身體怎麽樣,還好吧?”孫小妹問道。
吳夫人點了點頭道:“嗯,還那樣。我還以為你嫁了人之後,就沒空搭理我了呢!竟然沒幾天就主動來看我了,看來我平時沒白疼你啊,嗬嗬!”
“看您說的,我什麽時候都不會忘記娘的!”孫小妹說道。
吳夫人知道孫小妹不會平白無故過來看自己,肯定是找自己有什麽事,便又問道:“小妹啊,有什麽事,你也不用拐彎抹角的了,就不妨直說吧!”
孫小妹一看自己的心思被吳夫人看透了,有些難為情地道:“娘,女兒還真有些事想請教一下您!”
吳夫人笑著道:“怎麽樣,我果然沒猜錯吧!好,你說吧,到底什麽事?”
孫小妹想了想,問道:“娘,您說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什麽人對她是最重要的?”
吳夫人一聽這話,再結合孫小妹剛剛新婚不久,以為她與劉備之間是鬧矛盾了。
有道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對於夫妻之間的事,作為外人來講,就是再蠢再笨,也肯定是勸和不勸分、勸聚不勸散。
於是吳夫人說道:“那要看她嫁沒嫁人了。如果一個女人嫁人了的話,那無疑丈夫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無所謂。如果一個女人沒嫁人的話,那就是父母最重要。”
孫小妹又問道:“如果一個女人嫁人了的話,為什麽丈夫最重要呢?又為什麽其他人都無所謂呢?難道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無所謂嗎?”
“丈夫丈夫,一丈之夫!也就是說一個女人的丈夫,會一輩子都陪在她身邊,不會超出一丈的距離。丈夫是一個女人的守護神、避風港、頂梁柱、大靠山,而父母是早晚都要離開她的,兄弟姐妹也都會各自組建家庭。所以對於一個已婚女人來說,最重要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她的丈夫。”吳夫人振振有詞地解釋道。
吳夫人一輩子沒嫁過人,她把愛情看得無比神聖。
也正是因為她把愛情看得無比神聖,才導致了她一輩子沒嫁人。
在吳夫人的認知當中,丈夫就是天,就像姐夫孫堅那樣,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而且姐姐與姐夫之間的感情,也遠比她與姐姐之間的感情要好。
他們食則同器、寢則同席,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實在是羨煞旁人,更羨煞吳夫人。
所以當孫小妹問到誰對一個女人來說最重要的時候,吳夫人不假思索地說是丈夫。
其實吳夫人所說的道理並沒有錯,但卻必須要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夫妻是因為彼此深愛才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由於其他原因。
就像傳說中的那樣,舉案齊眉、紅袖添香、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等等等。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理想狀態下的夫妻關係,實在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
男人一般都是喜新厭舊的,如果沒本事的話,還則罷了;一旦有點兒本事,就會再納妾,或者到處沾花惹草、眠花宿柳。
有的女人能夠忍受,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有很多女人無法忍受,便會整天吵得雞飛狗跳,甚至鬧到最後還會被休掉。
有道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夫妻能夠一輩子恩愛如初的,實在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一旦感情破裂,或者婚姻名存實亡,或者直接一拍兩散。
如果名存實亡的話,那麽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到底誰跟她關係更近,就不好說了。
也許是她的子女,也許是她的父母,也許是她的兄弟姐妹,也許是她的親戚,也許是她的朋友。
而夫妻如果由於感情破裂直接一拍兩散的話,那跟女人關係最近的人,無疑是她的親人。
丈夫隻能叫做前夫,從此之後二人便形同陌路。
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無論到什麽時候,都與女人割舍不開,畢竟血濃於水。
而丈夫卻不好說,感情一直好倒是沒問題,感情一旦破裂,就會變得疏遠,甚至會變成仇人。
就連莊子那樣的聖人,當年在老婆去世的時候,也是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可見莊子老婆去世時,他並不難過,而是非常開心的。
這說明他們的夫妻感情也不怎麽樣,老婆一死,莊子覺得自己總算解脫了。
正如莊子的那句名言所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娘,我懂了!”孫小妹似有所悟地說道。
很多人都是這樣,家裏人跟他苦口婆心地講再多的道理,他都軟硬不吃、油鹽不進,而外人隻是偶然地隨便跟他說了幾句廢話,他便會深以為然、記憶猶新。
孫小妹在遇到魯肅之前,心中的天平還在劉備和孫權之間搖擺不定。
一個是她的新婚丈夫,一個是她的同胞哥哥,感覺兩個人的分量在她心中同等重要。
而聽完了魯肅的一席話之後,她心中的天平也微妙地發生了變化,已經不知不覺地開始朝著劉備這邊傾斜。
孫小妹覺得魯肅說的沒錯,如今她已經嫁人了,不再是從前那個不諳世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了。
嫁人之後,她就有了新的家庭,而從原生家庭當中脫離出來。
孫權雖然是她的親哥哥,但卻已經不再是她的家人。
而劉備是她的丈夫,才是她真正的家人。
孫小妹如今沒有子嗣,在新生家庭當中,她唯一的家人就是劉備。
那麽理所當然地,她應該替劉備考慮,分析問題、處理事務也要從劉備的利益出發。
換句話說,她應該跟劉備一起去荊州,而不是再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地在江東蹉跎度日。
孫小妹身邊除了孫權、劉備,還有一個人也和她關係很近,那就是姨娘吳夫人。
自從孫小妹的母親去世之後,吳夫人便一直把孫小妹和孫權當做自己的親生骨肉來照顧,孫小妹和孫權也把吳夫人當成自己的生母去對待。
孫小妹覺得是去是留這個問題事關重大,還是應該去請教一下吳夫人,看看她是什麽意見。
拿定主意之後,孫小妹便迴到了吳夫人府上,又徑直來到了吳夫人的房間。
“丫頭,今天怎麽這麽有閑情逸致啊?”吳夫人見了孫小妹,笑著調侃道。
“哦,我過來看看娘,您最近身體怎麽樣,還好吧?”孫小妹問道。
吳夫人點了點頭道:“嗯,還那樣。我還以為你嫁了人之後,就沒空搭理我了呢!竟然沒幾天就主動來看我了,看來我平時沒白疼你啊,嗬嗬!”
“看您說的,我什麽時候都不會忘記娘的!”孫小妹說道。
吳夫人知道孫小妹不會平白無故過來看自己,肯定是找自己有什麽事,便又問道:“小妹啊,有什麽事,你也不用拐彎抹角的了,就不妨直說吧!”
孫小妹一看自己的心思被吳夫人看透了,有些難為情地道:“娘,女兒還真有些事想請教一下您!”
吳夫人笑著道:“怎麽樣,我果然沒猜錯吧!好,你說吧,到底什麽事?”
孫小妹想了想,問道:“娘,您說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什麽人對她是最重要的?”
吳夫人一聽這話,再結合孫小妹剛剛新婚不久,以為她與劉備之間是鬧矛盾了。
有道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對於夫妻之間的事,作為外人來講,就是再蠢再笨,也肯定是勸和不勸分、勸聚不勸散。
於是吳夫人說道:“那要看她嫁沒嫁人了。如果一個女人嫁人了的話,那無疑丈夫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無所謂。如果一個女人沒嫁人的話,那就是父母最重要。”
孫小妹又問道:“如果一個女人嫁人了的話,為什麽丈夫最重要呢?又為什麽其他人都無所謂呢?難道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無所謂嗎?”
“丈夫丈夫,一丈之夫!也就是說一個女人的丈夫,會一輩子都陪在她身邊,不會超出一丈的距離。丈夫是一個女人的守護神、避風港、頂梁柱、大靠山,而父母是早晚都要離開她的,兄弟姐妹也都會各自組建家庭。所以對於一個已婚女人來說,最重要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她的丈夫。”吳夫人振振有詞地解釋道。
吳夫人一輩子沒嫁過人,她把愛情看得無比神聖。
也正是因為她把愛情看得無比神聖,才導致了她一輩子沒嫁人。
在吳夫人的認知當中,丈夫就是天,就像姐夫孫堅那樣,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而且姐姐與姐夫之間的感情,也遠比她與姐姐之間的感情要好。
他們食則同器、寢則同席,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實在是羨煞旁人,更羨煞吳夫人。
所以當孫小妹問到誰對一個女人來說最重要的時候,吳夫人不假思索地說是丈夫。
其實吳夫人所說的道理並沒有錯,但卻必須要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夫妻是因為彼此深愛才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由於其他原因。
就像傳說中的那樣,舉案齊眉、紅袖添香、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等等等。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理想狀態下的夫妻關係,實在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
男人一般都是喜新厭舊的,如果沒本事的話,還則罷了;一旦有點兒本事,就會再納妾,或者到處沾花惹草、眠花宿柳。
有的女人能夠忍受,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有很多女人無法忍受,便會整天吵得雞飛狗跳,甚至鬧到最後還會被休掉。
有道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夫妻能夠一輩子恩愛如初的,實在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一旦感情破裂,或者婚姻名存實亡,或者直接一拍兩散。
如果名存實亡的話,那麽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到底誰跟她關係更近,就不好說了。
也許是她的子女,也許是她的父母,也許是她的兄弟姐妹,也許是她的親戚,也許是她的朋友。
而夫妻如果由於感情破裂直接一拍兩散的話,那跟女人關係最近的人,無疑是她的親人。
丈夫隻能叫做前夫,從此之後二人便形同陌路。
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無論到什麽時候,都與女人割舍不開,畢竟血濃於水。
而丈夫卻不好說,感情一直好倒是沒問題,感情一旦破裂,就會變得疏遠,甚至會變成仇人。
就連莊子那樣的聖人,當年在老婆去世的時候,也是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可見莊子老婆去世時,他並不難過,而是非常開心的。
這說明他們的夫妻感情也不怎麽樣,老婆一死,莊子覺得自己總算解脫了。
正如莊子的那句名言所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娘,我懂了!”孫小妹似有所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