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魯肅的對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一種暗語。


    婚宴之上雖然有很多人,但卻沒人聽得懂,隻有他們兩個知道在說什麽。


    如果孫權、周瑜,或是呂範在場的話,肯定會聽得明白,但其他人卻根本不解其意。


    再加上婚宴現場熙熙攘攘、亂亂哄哄,也沒人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對話。


    劉備的意思是,魯肅你畫的那幅畫,我收到了,也看懂了其中的意思。


    魯肅的意思是,那你就要被軟禁了,打算怎麽辦?


    劉備的意思是,如果換了你的話,你會怎麽辦,也就是問計於魯肅。


    魯肅的意思是,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你老婆。


    其實魯肅也沒什麽太好的主意,如果孫權執意要把劉備軟禁起來的話,恐怕誰也沒辦法,畢竟這裏是江東,人家是江東之主。


    但魯肅已經透露給劉備是怎麽迴事了,就應該拿出一個辦法來,畢竟劉備是魯肅帶到江東來的,還親口答應劉備不會有什麽危險。


    於是魯肅隻好胡亂想了個辦法,讓劉備找孫小妹求救。


    酒席結束之後,劉備累得一塌糊塗,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既有周瑜要陷害他的焦慮,也有孫權如何打算的擔憂,還有趙雲突然出現的驚喜,更有魯肅話裏有話的狐疑。


    迴到房間之後,劉備迷迷糊糊地倒在榻上,頭腦之中不禁迴想起白天經曆的一幕幕。


    這次婚禮孫權從頭到尾都在現場,從他的表情和舉手投足當中,並不能看出他有什麽陰謀。


    而且整個婚禮下來,有驚無險,並沒有發生什麽危險,總體來說還算順利。


    也不知道孫權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又到底想何時才對自己下手。


    周瑜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麵,據呂蒙所說,他是由於公務繁忙而無法脫身。


    如果呂蒙所言非虛的話,周瑜應該沒有來江東,而是仍然呆在江陵。


    不過周瑜公務繁忙肯定是扯淡,估計十有八九還是由於身體欠佳。


    否則的話,孫權親妹妹出嫁,周瑜作為江東的大都督,又哪有不親自參加的道理?


    周瑜有什麽陰謀,也不用他非得親自出麵,就像魯肅說的那樣,給孫權寫封信,孫權便會按照周瑜的陰謀去做。


    目前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他們的陰謀具體是怎樣的,又打算在什麽時候實施。


    子龍可真夠義氣的,看我遲遲沒迴荊州,就一個人跑過來了!


    雖然以他一己之力並不能把我從魔窟當中拯救出去,但有他在身邊還是非常好的。


    他武藝超群,比孫小妹手下那幫女侍衛強太多了。


    而且這是真正的自己人,不像那幫女侍衛,一有點兒什麽事就得向孫小妹去匯報,其中有孫權的眼線也說不定。


    得盡快想辦法把子龍弄到自己身邊,那樣就不用整天謹小慎微、謹言慎行的了。


    孫小妹!


    自己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竟然娶了這麽一個活寶!


    成天男不男女不女的不說,竟然還一身的大小姐脾氣。


    婚宴上自己出去了一會兒,看把她給氣的,迴來就劈頭蓋臉地把自己一頓埋怨。


    喝酒喝吐了,她不但不知道伺候人,反而還扇鼻子直作嘔。


    俗話說:教兒嬰孩,教婦初來。


    男人娶媳婦,應該剛一進門就立規矩,否則等以後毛病都養成了,就很難再調教過來了。


    但眼下實在是形格勢禁,沒法一進門就調教她。


    江東是孫權的地盤,也是孫小妹的地盤。


    孫權和吳夫人也都會為孫小妹撐腰,要是跟她發火的話,她肯定得比我還厲害。


    倒插門嘛,沒辦法!


    這就是倒插門的悲哀,男人什麽事都得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這筆賬先給你記著!


    等有朝一日你跟我迴荊州的,非得好好調教調教你,重振夫綱!


    整個婚宴的情景在劉備頭腦之中大致過了一遍,最後他又不由想到了魯肅。


    魯肅的意思是,想解決倒插門的問題,還得指望賢內助。


    說起賢內助,劉備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陰麗華。


    有道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作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皇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有口皆碑,那可真是出了名的賢惠。


    劉備在新野待了幾年,在那裏經常聽人們講述陰麗華的故事。


    陰麗華正是南陽新野人,也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大美女。


    她係出名門,是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的後代。


    陰家也是世族豪強,在南陽當地可謂富甲一方。


    後來陰家看中了劉秀,覺得他前途無量,是個值得托付終身之人,便把女兒陰麗華嫁給了劉秀。


    隨後,河北真定王劉揚非要讓劉秀娶他的外甥女郭聖通,而且還必須做正室。


    如果劉秀同意的話,劉揚自然就會歸順劉秀。


    如果劉秀不同意的話,劉揚就會去投奔別人,或者起兵造反。


    劉揚手握十萬雄兵,實在不容小覷,權衡利弊之後,劉秀答應了劉揚的要求。


    劉秀稱帝後,劉揚又發動叛亂想奪取政權,但很快就被劉秀鎮壓了下去。


    郭聖通舅舅這個大靠山沒有了,劉秀也正想立陰麗華為皇後,但陰麗華卻把皇後之位讓給了郭聖通,理由居然是不想乘人之危。


    在陰麗華的一再堅持下,劉秀隻好立郭聖通為東漢開國皇後,又立了她的兒子劉疆為太子。


    但劉疆生性頑劣、愚鈍不堪,實在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選,而陰麗華的兒子劉莊卻天資聰穎、出類拔萃,這也讓皇後郭聖通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郭聖通擔心有朝一日劉莊會奪了劉疆的太子之位,便開始對陰麗華和劉莊各種詆毀。


    後來劉秀實在忍無可忍,終於把郭聖通的皇後之位廢掉,又立了陰麗華為皇後。


    本來劉秀打算同時也把太子劉疆也廢掉,另立劉莊為太子。


    但陰麗華卻執意不肯,她又覺得不能乘人之危,母親有罪,並不代表兒子有罪。


    劉秀一看陰麗華如此大公無私,不禁十分感動,也同意了她的建議。


    劉疆雖然一時保住了太子之位,心中的壓力卻是與日俱增,母親都被廢了,太子的位置又如何能夠坐得安穩?


    終於有一天,劉疆主動退位讓賢,把太子之位讓給了劉莊,也就是後來的漢明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