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傍晚時分,孫權與魯肅正在自己的府邸飲酒。
“子敬啊,連日來你辛苦了!來,我敬你一杯!”孫權端起酒杯對魯肅說道。
這段時間魯肅一直在為劉備和孫小妹的婚事忙裏忙外,孫權也都看在眼裏。
孫權如今還不到而立之年,所以他對婚嫁的一些流程和習俗都不甚清楚。
而魯肅比孫權大了整整十歲,在很多生活經驗上明顯要更豐富一些。
那晚周瑜送來密函,孫權把魯肅找了過去,魯肅為了保劉備,在孫權麵前說了一大堆話。
事後他也覺得自己很多話說得實在是牽強附會,好在孫權當時也是心亂如麻,所以並沒太注意。
不過孫權那晚的確是發火了,而且也明顯地表現出了對魯肅的不滿,魯肅也嚇得在孫權麵前下跪了好幾次。
魯肅為了自保,也為了讓孫權消氣兒,這段時間才表現得異常積極,跑前跑後、任勞任怨。
孫權今晚把魯肅請到了自己府上,表麵上是感謝魯肅這段時間為孫小妹的婚事而奔忙,實際也是想跟魯肅緩和關係。
孫權也心知肚明,那晚他做的確實有些過分了。
自從魯肅被周瑜引薦到江東,可以說他的表現一直是可圈可點,對孫權也很忠心,能力也很突出,態度也很端正,口碑也很不錯,這些孫權都心裏有數。
放眼整個江東,目前在孫權身邊,除了魯肅之外,已經沒什麽能夠說心裏話的人了。
這次把孫小妹嫁給劉備,必然會讓周瑜對孫權感到失望,從而使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
有道是:一摘使瓜好,二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為人主者可以適當地發威,也可以適當地動怒,但卻不能肆意發威、隨意動怒。
如果把自己手下的文武群臣全都得罪光了,那麽主公的位置也就坐不了幾天了。
所以孫權借著感謝魯肅這個契機,還是想把他們之間的關係重新緩和過來。
“主公說笑了,這些都是在下的分內之事,而且也都是舉手之勞,實在不足掛齒,嗬嗬!”魯肅十分謙遜地說道。
孫權兀自吃著菜,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魯肅看孫權不再說話,他也不敢隨便挑起話題,便也跟著低頭吃起菜來。
過了一會兒,孫權又問道:“子敬啊,你知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麽嗎?”
魯肅一臉茫然地道:“在下愚鈍,還請主公明示!”
孫權歎了口氣,說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周瑜啊!這次小妹跟劉備成親,也不知道周瑜會作何感想。我就怕他想不開,身體變得更加糟糕了!”
孫權知道這次把孫小妹嫁給劉備,肯定會引起他的極度不滿,他明明寫密信讓孫權把劉備軟禁起來,結果孫權卻反其道而行之。
“主公多慮了!周瑜是臣,您是主,自古隻有臣聽主的,沒有主聽臣的。我想周瑜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應該能理解您的用心良苦。”魯肅在一旁勸道。
孫權有些悵然若失地道:“其實我哪是什麽用心良苦啊,完全是形格勢禁、迫不得已啊!周瑜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他信中所寫的那些東西也是句句發自肺腑,至今我還曆曆在目。其實我也很想把劉備軟禁起來,可我如果真那麽做的話,吳夫人那邊如何交代?孫小妹那邊又如何交代?總不能為了一個周瑜,就把我的母親和妹妹全都得罪了吧!”
魯肅點點頭道:“自古忠義難兩全!有道是: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主公的做法是對的,無論從主公的家庭考慮,還是從江東的大局出發,我們都不能把劉備軟禁起來。”
孫權一聽這話,心中對周瑜的愧疚頓時消減了大半。
“子敬啊,你說周瑜如果有一天真有個三長兩短的,這江東大都督的位置,我該讓何人來接替才合適啊?”孫權又問道。
魯肅一聽這話,不禁沉默下來。
周瑜之前當麵跟魯肅說過,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會跟孫權建議讓魯肅接替他的位置。
但此時魯肅卻並不想把這件事說出來。
因為周瑜當時是跟他說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設法除掉劉備,第二件事才是讓他接替周瑜的位置。
換句話說,如果魯肅能設法除掉劉備,或者有什麽辦法能夠除掉劉備的話,周瑜才會向孫權建議他當大都督。
魯肅不但沒有做到第一點,反而還處處護著劉備,所以他實在不好意思提起這件事。
“江東人才濟濟,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各個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將。年輕人當中也是人才輩出,呂蒙、甘寧、淩統等人也都是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所以主公完全不必擔心,到時再從中選拔出來一個即可!”魯肅雲淡風輕地說道。
孫權一看魯肅說了一堆人,唯獨沒有提到他自己,又問道:“那你呢?你覺得你是否勝任大都督這個位置?”
魯肅訕笑著道:“主公說笑了,在下才疏學淺、身微力弱,乃庸碌無能之輩,實在是無法勝任大都督的位置啊!”
江東大都督雖然聽起來很威風,但魯肅心知肚明,那並不是什麽美差。
遠的不說,就說周瑜吧,如果他不擔任江東大都督的話,又怎麽可能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所以魯肅的想法是,如果你們非讓我當這個大都督的話,那我就勉為其難地當一下。
如果你們不讓我當,我肯定不會自己主動去爭取。
孫權一聽這話,立刻對魯肅產生了興趣。
江東大都督掌管著江東的所有兵馬,可以說手握重兵、身居要職。
孫策死後,周瑜擔任了江東的大都督,風頭也遠遠蓋過了孫權,可以說是喧賓奪主、功高震主。
孫權對這件事也很頭疼,但周瑜畢竟是孫策的生死兄弟,他絕不可能違背大哥的遺願,把周瑜拿下來。
好在周瑜對孫家一直忠心耿耿,並沒有什麽非分之想。
但周瑜死後,大都督的人選就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了。
如果讓一個有野心的人來擔任,必然會對孫權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他很可能有朝一日會篡權奪位。
而讓一個毫無野心的人來擔任,對於孫權的位置來說,才是最安全的。
“子敬啊,連日來你辛苦了!來,我敬你一杯!”孫權端起酒杯對魯肅說道。
這段時間魯肅一直在為劉備和孫小妹的婚事忙裏忙外,孫權也都看在眼裏。
孫權如今還不到而立之年,所以他對婚嫁的一些流程和習俗都不甚清楚。
而魯肅比孫權大了整整十歲,在很多生活經驗上明顯要更豐富一些。
那晚周瑜送來密函,孫權把魯肅找了過去,魯肅為了保劉備,在孫權麵前說了一大堆話。
事後他也覺得自己很多話說得實在是牽強附會,好在孫權當時也是心亂如麻,所以並沒太注意。
不過孫權那晚的確是發火了,而且也明顯地表現出了對魯肅的不滿,魯肅也嚇得在孫權麵前下跪了好幾次。
魯肅為了自保,也為了讓孫權消氣兒,這段時間才表現得異常積極,跑前跑後、任勞任怨。
孫權今晚把魯肅請到了自己府上,表麵上是感謝魯肅這段時間為孫小妹的婚事而奔忙,實際也是想跟魯肅緩和關係。
孫權也心知肚明,那晚他做的確實有些過分了。
自從魯肅被周瑜引薦到江東,可以說他的表現一直是可圈可點,對孫權也很忠心,能力也很突出,態度也很端正,口碑也很不錯,這些孫權都心裏有數。
放眼整個江東,目前在孫權身邊,除了魯肅之外,已經沒什麽能夠說心裏話的人了。
這次把孫小妹嫁給劉備,必然會讓周瑜對孫權感到失望,從而使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
有道是:一摘使瓜好,二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為人主者可以適當地發威,也可以適當地動怒,但卻不能肆意發威、隨意動怒。
如果把自己手下的文武群臣全都得罪光了,那麽主公的位置也就坐不了幾天了。
所以孫權借著感謝魯肅這個契機,還是想把他們之間的關係重新緩和過來。
“主公說笑了,這些都是在下的分內之事,而且也都是舉手之勞,實在不足掛齒,嗬嗬!”魯肅十分謙遜地說道。
孫權兀自吃著菜,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魯肅看孫權不再說話,他也不敢隨便挑起話題,便也跟著低頭吃起菜來。
過了一會兒,孫權又問道:“子敬啊,你知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麽嗎?”
魯肅一臉茫然地道:“在下愚鈍,還請主公明示!”
孫權歎了口氣,說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周瑜啊!這次小妹跟劉備成親,也不知道周瑜會作何感想。我就怕他想不開,身體變得更加糟糕了!”
孫權知道這次把孫小妹嫁給劉備,肯定會引起他的極度不滿,他明明寫密信讓孫權把劉備軟禁起來,結果孫權卻反其道而行之。
“主公多慮了!周瑜是臣,您是主,自古隻有臣聽主的,沒有主聽臣的。我想周瑜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應該能理解您的用心良苦。”魯肅在一旁勸道。
孫權有些悵然若失地道:“其實我哪是什麽用心良苦啊,完全是形格勢禁、迫不得已啊!周瑜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他信中所寫的那些東西也是句句發自肺腑,至今我還曆曆在目。其實我也很想把劉備軟禁起來,可我如果真那麽做的話,吳夫人那邊如何交代?孫小妹那邊又如何交代?總不能為了一個周瑜,就把我的母親和妹妹全都得罪了吧!”
魯肅點點頭道:“自古忠義難兩全!有道是: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主公的做法是對的,無論從主公的家庭考慮,還是從江東的大局出發,我們都不能把劉備軟禁起來。”
孫權一聽這話,心中對周瑜的愧疚頓時消減了大半。
“子敬啊,你說周瑜如果有一天真有個三長兩短的,這江東大都督的位置,我該讓何人來接替才合適啊?”孫權又問道。
魯肅一聽這話,不禁沉默下來。
周瑜之前當麵跟魯肅說過,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會跟孫權建議讓魯肅接替他的位置。
但此時魯肅卻並不想把這件事說出來。
因為周瑜當時是跟他說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設法除掉劉備,第二件事才是讓他接替周瑜的位置。
換句話說,如果魯肅能設法除掉劉備,或者有什麽辦法能夠除掉劉備的話,周瑜才會向孫權建議他當大都督。
魯肅不但沒有做到第一點,反而還處處護著劉備,所以他實在不好意思提起這件事。
“江東人才濟濟,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各個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將。年輕人當中也是人才輩出,呂蒙、甘寧、淩統等人也都是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所以主公完全不必擔心,到時再從中選拔出來一個即可!”魯肅雲淡風輕地說道。
孫權一看魯肅說了一堆人,唯獨沒有提到他自己,又問道:“那你呢?你覺得你是否勝任大都督這個位置?”
魯肅訕笑著道:“主公說笑了,在下才疏學淺、身微力弱,乃庸碌無能之輩,實在是無法勝任大都督的位置啊!”
江東大都督雖然聽起來很威風,但魯肅心知肚明,那並不是什麽美差。
遠的不說,就說周瑜吧,如果他不擔任江東大都督的話,又怎麽可能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所以魯肅的想法是,如果你們非讓我當這個大都督的話,那我就勉為其難地當一下。
如果你們不讓我當,我肯定不會自己主動去爭取。
孫權一聽這話,立刻對魯肅產生了興趣。
江東大都督掌管著江東的所有兵馬,可以說手握重兵、身居要職。
孫策死後,周瑜擔任了江東的大都督,風頭也遠遠蓋過了孫權,可以說是喧賓奪主、功高震主。
孫權對這件事也很頭疼,但周瑜畢竟是孫策的生死兄弟,他絕不可能違背大哥的遺願,把周瑜拿下來。
好在周瑜對孫家一直忠心耿耿,並沒有什麽非分之想。
但周瑜死後,大都督的人選就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了。
如果讓一個有野心的人來擔任,必然會對孫權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他很可能有朝一日會篡權奪位。
而讓一個毫無野心的人來擔任,對於孫權的位置來說,才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