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完了張飛的一番說辭之後,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張飛生性豪爽,並不是個喜歡吹牛的人,所以他所說的話,應該大部分都是實話。


    之前就聽說劉備這段時間聚集了很多人馬,先是招納了雷緒的五萬兵馬,又接收了劉琦的兩萬精兵,荊州當地也有不少人紛紛前去投奔。


    保守估計,劉備目前的兵馬數量要在八萬人以上。


    沒想到劉備如此有心計,竟然把手中的兵馬重新整編並分派到各郡。


    這樣一來,荊州的大部分地盤,確實是在劉備的控製之中。


    全柔雖然被孫權表奏為桂陽太守,恐怕也隻能是有名無實了。


    還有黃蓋,他在武陵隻有五百兵馬,又如何跟關羽的兩萬精兵相抗衡?


    周瑜知道眼下不是跟張飛呈口舌之爭的時候,便給呂蒙使了個眼色。


    呂蒙立刻領會,也不再爭辯,又退迴了原位。


    周瑜又對劉備問道:“劉皇叔,你表奏關將軍為襄陽太守,這是何用意啊?襄樊一帶現在可是在曹操的手中啊!”


    “日後我整頓好手中的兵馬之後,準備去討伐襄樊,把那塊地盤從曹操的手中收迴來!然後再重新劃分出一個郡,以襄陽命名。”劉備解釋道。


    “那宜都太守呢?宜都又是哪裏?”周瑜又好奇地問道。


    當時劉備表奏關羽和張飛的時候,隻是想讓他們有太守的名分,地名不過是胡亂寫的。


    本來是想寫宜昌的,結果劉備馬虎了,寫成了宜都。


    但這些情況劉備並不能跟周瑜實話實說,否則顯得太過兒戲。


    劉備沉吟了一下,解釋道:“等日後荊州都收迴來了,我打算重新劃出一塊地盤,命名宜都。宜都,顧名思義,就是適宜定都之地,等打敗了曹操之後,我準備把天子接到那去。”


    周瑜聽得哭笑不得,心想這劉備想的可真夠遠的,竟然連遷都的事情都考慮過了。


    隨後氣氛又安靜下來,周瑜開始考慮起該如何麵對劉備上表這件事。


    劉備並不是自己的部下,更不是孫權的部下,人家一直都以大漢皇叔的身份自居。


    所以他也完全可以上表天子,其內容也完全可以與孫權背道而馳。


    手長在劉備身上,他想怎麽寫奏表都可以,自己也根本管不了。


    既然管不了,索性就不去管,還是腳踏實地地考慮下一步該如何行事要緊。


    想到這裏,周瑜又正色道:“今日是軍事總結暨表彰大會。表彰的環節已經結束了,下麵我們該進行認真總結了。江陵之戰可謂曠日持久,我們與曹仁在這裏對峙了一年有餘,也交戰了無數次。其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我們雖然拿下了江陵城,但曹仁、徐晃、樂進、滿寵、文聘這幾個大將,卻毫發無損地全身而退,而且曹軍在撤退時也幾乎沒什麽傷亡,這到底是什麽原因?”


    劉備一聽這話,不由不寒而栗,周瑜這是要開始興師問罪了。


    “據我所知,曹仁的兵馬是從江陵城北麵逃跑的,駐守北麵的部隊當時為什麽沒有攔截?竟然連一個主將都沒抓到,這到底是何原因?”周瑜又厲聲質問道。


    劉備正搜腸刮肚地琢磨著該如何解釋,關羽卻站了出來,說道:“是關某失職!”


    當時曹仁逃跑時,關羽、黃忠、雷緒先進行了攔截,後來才故意放走了他們。


    由於黃忠一直都是隱藏人物,而雷緒也剛投奔過來沒多久,所以關羽便一個人把責任都攬了下來。


    “關將軍,說說當時的具體情況吧。”周瑜麵無表情地命令道。


    關羽想了想,說道:“那天晚上是後半夜,我們的哨騎發現城北有所異動,便迴來稟報。後來曹仁便帶著部隊出城了,我也率領手下的人馬前去攔截。可是……”


    說到這裏,關羽實在是說不下去了。


    按照正常的套路,應該說敵人實在太過驍勇,我軍抵擋不過,才讓他們衝出重圍之類的話。


    但關羽一向自負,而曹仁、徐晃、樂進、滿寵、文聘等人,也的確沒人是他對手,所以他的確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可是什麽?”周瑜追問道。


    關羽低下頭去,不再說話。


    周瑜一看關羽一副理屈詞窮的樣子,又厲聲說道:“關將軍,當時我們在城北的兵力,起碼也要有八萬人!而曹仁的兵馬頂多也就兩萬人!而且自從江陵開戰以來,都是在城南進行的,城北幾乎一直都是風平浪靜。你們在城北休養了那麽長時間,應該具備很強的戰鬥力。而曹仁連續與我們交戰了數次,損兵折將、傷兵滿營。所以無論是從兵力上來說,還是從將士們的狀態上來說,你們都占據絕對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曹仁為何還會全身而退?哪怕有幾個主將戰死沙場,也算你沒有玩忽職守啊!”


    眾目睽睽之下,關羽羞的滿臉通紅。


    劉備也是心急如焚,一時之間他實在想不出什麽太合理的解釋。


    關羽雖然放走了曹仁,卻是按照劉備的吩咐去做的。


    但劉備卻又不能站出來主動承認,畢竟他是主公,你把敵人全放走了,這對得起浴血奮戰了一年多時間的盟友嗎?


    “恐怕這次隻能讓關羽替自己來背黑鍋了!”劉備在心裏歎道。


    周瑜看關羽和劉備都是一副理虧的樣子,又說道:“而且你大名鼎鼎的關雲長是何等樣人?那可是當年在千軍萬馬之中,單人獨騎談笑間取顏良首級的人物!區區曹仁之輩,豈能是你的對手?我看你分明就是故意放走了曹仁!縱虎歸山,後患無窮,這個道理你不會不知道吧?”


    劉備雖然麵無表情,卻心急火燎一般,不知周瑜會如何處罰關羽。


    周瑜又道:“古人雲: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我周瑜也向來是賞罰分明之人,每次打完仗都會論功行賞、論罪處罰。關羽擅自放走整個曹仁所部,論罪當斬!念在你昔日有功的份上,暫可饒你一死。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呐,拖出去重責八十軍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