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遭遇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刺殺之後,更是睡意全無。
但此時他卻是另一番心境,由之前的興奮,變成了現在的恐懼、狐疑、驚悚、焦慮。
到底是誰派來的刺客呢?
殺我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劉備首先想到的人,就是曹仁。
曹仁被圍困在江陵城中多日,城中很快就會彈盡糧絕,那麽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而是來個困獸猶鬥,垂死掙紮一下。
若是把自己殺了的話,城北便會頓時群龍無首、亂作一團,曹仁也好趁機逃跑,返迴他的北方老巢。
而且當年自己曾經在許昌待過一段時間,曹操手下的那幫將軍基本也都見過。
雖然一時之間說不清楚那個黑衣人到底是誰,但自己卻肯定是在哪裏見過他,很有可能就是在許昌,由於時間久遠而淡忘了。
如果真的是曹仁派來的刺客的話,說明他是想棄城逃跑,或者打通後方的補給線,讓物資運入城中。
那麽這次刺殺雖然沒有成功,但他肯定還會謀劃下一次的刺殺。
因為隻有除掉了自己,曹仁才有機會扭轉局勢、起死迴生。
這次刺殺是派了一個刺客過來,跟黃忠打了個不相上下。
那麽下次如果派兩個刺客過來呢?
或者派更多的刺客過來呢?
就算黃忠再厲害,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好虎還怕群狼啊!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既然人家打算要殺你的話,有心人對沒心人,就算你再怎麽堤防,也是防不勝防、難逃一劫。
不行,絕不能這麽坐以待斃,還是得盡快想出對策!
劉備第二個想到的人,便是周瑜。
自己前幾天剛去城南探望過周瑜,對他也是噓寒問暖、笑臉相迎,按理來說,他不應該派刺客來刺殺我。
但最不可能的事,也許就最有可能發生,正如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樣。
兵法上也說: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越是敵人想不到的事、越是敵人覺得不可能的事,做了之後越容易成功,效果也越好。
自己和周瑜雖然一直沒什麽正麵衝突,彼此都是以禮相待,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孫劉聯盟一直是貌合神離、明爭暗鬥。
周瑜想鏟除自己,並不是完全沒有征兆。
尤其是上次自己前去探望他的時候,跟他講述了南下荊州四郡的情況之後,周瑜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直接躺了下去,說是累了要休息,也間接地下了逐客令。
那麽周瑜派刺客刺殺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呢?
很簡單,無非是眼紅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招降了荊南四郡。
從赤壁到江陵,他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到現在卻連個小小的江陵城都沒能拿下來,他又怎能不眼紅?
雖然程普乘虛而入拿下了江夏,但如果日後劉琦鐵了心地想往迴要的話,周瑜也不好辦。
如果周瑜不還的話,那就隻能兵戎相見。
劉琦的兩萬精兵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周瑜能贏,也會損失慘重。
若是鏟除了自己的話,荊南四郡就成了無主之地,到時周瑜再想過去取的話,也容易得多。
劉備第三個想到的人,則是關羽。
自從曹操揮師南下,自己帶著兵馬逃往江東,一直到現在,關羽始終鬱鬱不得誌。
他的一身光環似乎突然就不見了,泯然成了平庸之輩。
究其原因,自己自然是難逃幹係。
若不是赤壁之戰中,自己帶著大家逃跑而失去了戰機的話,關羽完全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若不是江陵之戰中,自己讓關羽駐守在城北的話,關羽完全有展現自己本領的舞台。
雖然自己答應了他,武陵太守的職位讓他來做,但一切還充滿了變數。
這場仗到底何時結束、武陵太守金旋到底何時一命嗚唿,等等等等,都是未知之數。
很有可能關羽等不及了,覺得自己是在紙上給他畫大餅,一氣之下才動了殺機。
如果自己死了的話,主公的位置無疑是關羽的,沒有第二個人有資格跟他爭。
所以他便反目成仇、痛下殺手,想來個折而族之、取而代之。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無論是曹仁,還是周瑜,亦或關羽,都有殺自己的理由和動機。
此時的劉備終於能夠理解曹操為什麽平生多疑了,在亂世之中,不多疑是真不行啊!
如果隨便相信一個人,恐怕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
即便是最親近的人,也得留個心眼兒,沒準兒他哪天就把你給賣了。
曹仁也好,周瑜、關羽也罷,無論是誰想刺殺自己,都夠要命的。
有道是: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當務之急,還是得盡快想出權宜之計、應對之策。
劉備沉吟了半晌,一個想法終於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此時雖然已是拂曉時分,劉備和黃忠卻都沒有入睡。
劉備是琢磨著該如何躲過這場暗殺行動,黃忠則是怕刺客迴來二次刺殺劉備。
“漢升啊,這次你來前線,我不打算告訴任何人!”劉備突然說道。
黃忠並不知道劉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由問道:“主公的意思是?”
劉備又在黃忠耳邊沉聲道:“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我們現在是在明處,而刺客則是在暗處,我們在這裏太顯眼了,刺客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是防不勝防。一會兒我們就前往劉琦的軍營,然後再打扮成普通士兵的模樣。這段時間,我們就跟劉琦手下的士兵一起待在軍營裏,隻有這樣才相對來說安全一些啊!”
劉備本打算在自己的軍營裏待一陣,但轉念一想,這樣也不妥。
因為自己軍營裏的士兵沒有不認識自己的,就算再怎麽裝成士兵的樣子,也會被別人認出來。
到時候再一傳十、十傳百,自己躲在軍營之中的消息很快就會不脛而走。
而劉琦那裏就不同了,除了他手下的幾個將軍之外,那些士兵幾乎都沒見過劉備。
就算有人見過,也是遠距離的,根本不知道劉備具體長什麽樣子。
所以劉備決定先到劉琦的軍營裏躲一躲,等查到了是誰要刺殺自己再說。
黃忠點了點頭道:“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主公的主意不錯!我們喬裝打扮之後,再混在軍營之中,末將不離主公左右,相信刺客就很難行刺了!”
但此時他卻是另一番心境,由之前的興奮,變成了現在的恐懼、狐疑、驚悚、焦慮。
到底是誰派來的刺客呢?
殺我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劉備首先想到的人,就是曹仁。
曹仁被圍困在江陵城中多日,城中很快就會彈盡糧絕,那麽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而是來個困獸猶鬥,垂死掙紮一下。
若是把自己殺了的話,城北便會頓時群龍無首、亂作一團,曹仁也好趁機逃跑,返迴他的北方老巢。
而且當年自己曾經在許昌待過一段時間,曹操手下的那幫將軍基本也都見過。
雖然一時之間說不清楚那個黑衣人到底是誰,但自己卻肯定是在哪裏見過他,很有可能就是在許昌,由於時間久遠而淡忘了。
如果真的是曹仁派來的刺客的話,說明他是想棄城逃跑,或者打通後方的補給線,讓物資運入城中。
那麽這次刺殺雖然沒有成功,但他肯定還會謀劃下一次的刺殺。
因為隻有除掉了自己,曹仁才有機會扭轉局勢、起死迴生。
這次刺殺是派了一個刺客過來,跟黃忠打了個不相上下。
那麽下次如果派兩個刺客過來呢?
或者派更多的刺客過來呢?
就算黃忠再厲害,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好虎還怕群狼啊!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既然人家打算要殺你的話,有心人對沒心人,就算你再怎麽堤防,也是防不勝防、難逃一劫。
不行,絕不能這麽坐以待斃,還是得盡快想出對策!
劉備第二個想到的人,便是周瑜。
自己前幾天剛去城南探望過周瑜,對他也是噓寒問暖、笑臉相迎,按理來說,他不應該派刺客來刺殺我。
但最不可能的事,也許就最有可能發生,正如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樣。
兵法上也說: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越是敵人想不到的事、越是敵人覺得不可能的事,做了之後越容易成功,效果也越好。
自己和周瑜雖然一直沒什麽正麵衝突,彼此都是以禮相待,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孫劉聯盟一直是貌合神離、明爭暗鬥。
周瑜想鏟除自己,並不是完全沒有征兆。
尤其是上次自己前去探望他的時候,跟他講述了南下荊州四郡的情況之後,周瑜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直接躺了下去,說是累了要休息,也間接地下了逐客令。
那麽周瑜派刺客刺殺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呢?
很簡單,無非是眼紅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招降了荊南四郡。
從赤壁到江陵,他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到現在卻連個小小的江陵城都沒能拿下來,他又怎能不眼紅?
雖然程普乘虛而入拿下了江夏,但如果日後劉琦鐵了心地想往迴要的話,周瑜也不好辦。
如果周瑜不還的話,那就隻能兵戎相見。
劉琦的兩萬精兵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周瑜能贏,也會損失慘重。
若是鏟除了自己的話,荊南四郡就成了無主之地,到時周瑜再想過去取的話,也容易得多。
劉備第三個想到的人,則是關羽。
自從曹操揮師南下,自己帶著兵馬逃往江東,一直到現在,關羽始終鬱鬱不得誌。
他的一身光環似乎突然就不見了,泯然成了平庸之輩。
究其原因,自己自然是難逃幹係。
若不是赤壁之戰中,自己帶著大家逃跑而失去了戰機的話,關羽完全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若不是江陵之戰中,自己讓關羽駐守在城北的話,關羽完全有展現自己本領的舞台。
雖然自己答應了他,武陵太守的職位讓他來做,但一切還充滿了變數。
這場仗到底何時結束、武陵太守金旋到底何時一命嗚唿,等等等等,都是未知之數。
很有可能關羽等不及了,覺得自己是在紙上給他畫大餅,一氣之下才動了殺機。
如果自己死了的話,主公的位置無疑是關羽的,沒有第二個人有資格跟他爭。
所以他便反目成仇、痛下殺手,想來個折而族之、取而代之。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無論是曹仁,還是周瑜,亦或關羽,都有殺自己的理由和動機。
此時的劉備終於能夠理解曹操為什麽平生多疑了,在亂世之中,不多疑是真不行啊!
如果隨便相信一個人,恐怕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
即便是最親近的人,也得留個心眼兒,沒準兒他哪天就把你給賣了。
曹仁也好,周瑜、關羽也罷,無論是誰想刺殺自己,都夠要命的。
有道是: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當務之急,還是得盡快想出權宜之計、應對之策。
劉備沉吟了半晌,一個想法終於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此時雖然已是拂曉時分,劉備和黃忠卻都沒有入睡。
劉備是琢磨著該如何躲過這場暗殺行動,黃忠則是怕刺客迴來二次刺殺劉備。
“漢升啊,這次你來前線,我不打算告訴任何人!”劉備突然說道。
黃忠並不知道劉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由問道:“主公的意思是?”
劉備又在黃忠耳邊沉聲道:“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我們現在是在明處,而刺客則是在暗處,我們在這裏太顯眼了,刺客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是防不勝防。一會兒我們就前往劉琦的軍營,然後再打扮成普通士兵的模樣。這段時間,我們就跟劉琦手下的士兵一起待在軍營裏,隻有這樣才相對來說安全一些啊!”
劉備本打算在自己的軍營裏待一陣,但轉念一想,這樣也不妥。
因為自己軍營裏的士兵沒有不認識自己的,就算再怎麽裝成士兵的樣子,也會被別人認出來。
到時候再一傳十、十傳百,自己躲在軍營之中的消息很快就會不脛而走。
而劉琦那裏就不同了,除了他手下的幾個將軍之外,那些士兵幾乎都沒見過劉備。
就算有人見過,也是遠距離的,根本不知道劉備具體長什麽樣子。
所以劉備決定先到劉琦的軍營裏躲一躲,等查到了是誰要刺殺自己再說。
黃忠點了點頭道:“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主公的主意不錯!我們喬裝打扮之後,再混在軍營之中,末將不離主公左右,相信刺客就很難行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