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聲不響地派程普占領了江夏郡,給劉備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意識到孫劉之間巧取豪奪、明爭暗鬥的時刻已經正式開始了。


    日後周瑜拿下了南郡,跟他劉備也沒有任何關係,周瑜一定會理直氣壯地將其納入江東的版圖。


    等周瑜在南郡站穩了腳跟,還很有可能再對周邊的各郡下手。


    南郡與江夏攔腰切斷了荊州,周瑜鞏固了北方的防線之後,一定會打南方的主意。


    而長沙的韓玄原本就是個見風使舵、背信棄義的勢利小人,到時也很有可能投靠江東。


    雖然長沙有黃忠這個中流砥柱,是劉備的鐵杆支持者,但他畢竟隻是一員武將,並不是長沙太守,也沒有權力決定長沙的導向。


    而武陵的金旋,要是到時候還沒死的話,也是個麻煩事。


    總不能人家還活著呢,就把關羽派過去將其取而代之。


    劉備突然之間有了危機意識,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擊敗了曹軍、趕走了曹仁,也許並非什麽好事,日後與江東之間的利益衝突將會如期而至、愈演愈烈。


    當務之急,還是要發展壯大自己的隊伍,隻有實力上去了,才能夠跟江東比肩而立、平起平坐。


    眼下雖然是拿下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但實際上也隻有桂陽一個郡是真正掌握在劉備的手裏。


    至於其他三個郡,那些太守也隻不過是口頭上暫時答應歸順了劉備,至於是否心口如一、說到做到,還有待於事實的考證。


    就算其他三個郡是真心歸順,劉備目前的實力也無法與江東相提並論。


    在江陵城南親眼目睹了一場鏖戰,劉備實在是不無感慨。


    周瑜不愧是年少有為的大都督,也難怪孫策和孫權如此器重他。


    赤壁一把大火將曹操燒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絕非僥幸成功,而是周瑜善於用兵,江東軍上下一心、將士用命。


    在與曹仁的交戰中,周瑜的部隊鬥誌昂揚、作戰驍勇,一看就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


    而劉備手下雖然有幾員大將,士兵卻少得可憐,戰鬥力也明顯不如江東。


    這讓劉備明顯地感受到了差距,跟曹操的部隊有差距,跟周瑜的部隊也有差距。


    劉表苦心經營荊州多年,一直沒什麽大的戰事,也讓各地的部隊養成了熱愛和平、討厭戰爭的習慣。


    兵驕將殆、文恬武嬉,這樣的部隊就是打起仗來,也根本沒什麽戰鬥力。


    將士們非但戰鬥力弱,甚至還會臨陣倒戈、背主投敵。


    說到荊州的部隊,最有戰鬥力的還是江夏。


    由於當年孫堅被黃祖所殺,孫策、孫權便一直想著替父報仇,所以江東與江夏的戰事也是連年不斷。


    黃祖死後,江夏的部隊便被劉琦悉數納入麾下。


    也就是說,目前的荊州軍,最有實力的是劉琦的人馬。


    而劉琦的人馬自然是由劉琦指揮,並不受劉備號令。


    程普趁著劉琦領兵在外占領了江夏,如果劉備不告訴劉琦的話,他一時半會兒也無從得知消息。


    日後劉琦知道了這件事,也很可能會對劉備有所怨懟。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無論劉備還是劉琦,早已今非昔比。


    昔日劉備客居荊州,始終處心積慮地想跟劉琦搞好關係。


    因為劉表一直都提防著劉備,甚至恨不得找機會除掉他。


    劉表的三個兒子,次子劉琮勢力最大,既受劉表的偏愛,又有蔡家的支持。


    蔡瑁一直看劉備不順眼,劉表又一直提防劉備,所以劉備無論如何也無法討好劉琮。


    這樣一來,劉備便隻能退而求其次,去拉攏劉表的長子劉琦。


    隻有跟劉琦攀上了關係,在荊州才有劉備的一席之地。


    此時荊州四分五裂,江夏也被江東占領,劉琦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手裏除了兩萬精兵再無其他。


    等這場仗打完了,還得指望劉備給他一個安身之所。


    所以劉備完全不用顧忌劉琦,說不說劉琦丟了江夏的事,全憑劉備定奪。


    但劉備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定把這件事告訴劉琦。


    就算劉琦知道自己的大本營被周瑜搶走了,也是無能為力。


    他手下雖然有兩萬精兵,但與周瑜的江東軍比起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劉琦重疾纏身,也根本沒能力帶領手下的兵馬去攻打江夏。


    所以就算劉琦知道了這個消息,也無濟於事,隻能束手無策、徒歎奈何。


    劉琦本來身體就不好,再一聽說這個天大的壞消息,心情鬱悶,病情也自然就會加重。


    而且他早已養成了無酒不歡的惡習,就會更加借酒澆愁。


    借酒澆愁,隻能愁上加愁。


    心情不好就會多喝酒,多喝酒就會傷身,傷身就會病情加重,病情加重就會身體疼痛,身體疼痛就會繼續喝酒。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後隻能加重劉琦的病情、加速劉琦的死亡。


    劉琦一死,他的兵馬就會全歸劉備所有。


    因為劉琦被曹操占了荊州,導致父親劉表畢生的心血付之東流,可以說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劉琦無論如何也不會把自己的兵馬交給曹操。


    而周瑜渾水摸魚、趁火打劫,趁著劉琦領兵在外、孫劉聯盟與曹操激戰正酣之際,竊取了江夏,自然也會被劉琦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


    所以劉琦也絕無可能把自己的兵馬交給周瑜。


    而劉備這些年來一直苦心經營著自己與劉琦的關係,在劉表立嗣的問題上,劉備也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著劉琦,可以說早已與劉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血濃於水,劉琦與劉備都是皇室宗親,他也肯定會向著自己的叔叔。


    所以繼承劉琦兵馬的,也隻有劉備一人。


    如果江夏被奪之事,劉備對劉琦有所隱瞞的話,對劉備沒有半點好處,弄不好日後劉琦還會埋怨他,甚至跟他反目成仇。


    總而言之一句話,劉琦知道江夏被周瑜搶走這件事,對劉備有莫大的好處。


    如果劉琦繼續蒙在鼓裏,卻對劉備沒有半點好處。


    所以劉備要讓劉琦盡快知道這個噩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