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對於趙雲來說,可以說是恍若隔世,他感覺自己就像做了一場春秋大夢一般。


    這個夢中有喜悅,也有悲傷;有希望,也有絕望;有甜蜜,也有痛苦;有驚喜,也有驚嚇。


    如果劉備不帶他來荊州南部四郡,他就沒機會去桂陽。


    如果劉備不派他單獨去桂陽,他就沒機會接觸樊氏。


    如果他不做那場夢,也許他就不會鬼迷心竅地被樊氏弄得神魂顛倒。


    如果他不親眼所見樊氏與趙範的苟且之事,也許他就會真的把樊氏當成自己的夢中情人。


    人生沒有如果,更沒有也許,一旦發生了的事,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無法挽迴。


    機緣巧合、陰差陽錯,磕磕絆絆、跌跌撞撞,人生就是如此,很多事都說不清楚,也無法重頭再來。


    趙雲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而感到無地自容,也為有驚無險的結局而感到慶幸。


    通過這次的經曆,也讓趙雲成熟了許多,尤其是在男女之事方麵。


    他終於知道越是漂亮的單身女人,越要加倍提防的道理了。


    對於人們常說的一見鍾情、一見傾心,完全是不靠譜的事,要想真正找個好老婆,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以及一些事情的考驗。


    今後就算是仙女下凡,趙雲也不會再為之怦然心動了。


    對於一個女人,絕對不能感情用事、意氣用事,而是要細心觀察、多方考證,真正了解了之後,才能決定她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突然就當上了桂陽郡守,讓趙雲感到有些猝不及防,驚喜之餘,更多的則是擔憂和焦慮。


    讓趙雲帶兵打仗、上陣殺敵,自然沒的說,那是趙雲的強項,但如果讓他當一個地方的父母官,還的確是有些強人所難。


    趙雲隻是一名優秀的武將,並不會處理政務,也從來沒當過什麽官兒。


    對於劉備的趕鴨子上架,趙雲還是能夠理解的。


    趙範逃跑了,桂陽郡守的位置便空缺了下來,必須得盡快讓人補上。


    桂陽既然歸順了劉備,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劉備的人來填補這個空缺。


    此番劉備隻帶了趙雲和諸葛亮二人前來荊州南部四郡,而在招降桂陽郡這件事上,又從頭到尾都是趙雲一個人在跑前跑後。


    劉備手下的幾員武將,關羽當過偏將軍,張飛當過中郎將,隻有趙雲沒當過什麽正經的官兒。


    所以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趙雲都應該擔任這個桂陽太守。


    趙雲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力有不逮,便跟劉備提出想讓諸葛亮暫時先留下來輔助一下自己的工作。


    等一切都步入正軌了,諸葛亮再迴去。


    目前江陵雖然戰事膠著,但諸葛亮確實也沒什麽事,劉備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趙雲。


    至此,劉備此番南下,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


    按照既定目標,劉備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沒費一兵一卒,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勢如破竹。


    這讓劉備很滿意,也變得有底氣起來。


    但其中最令他滿意的,還是趙雲的桂陽郡。


    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雖然也都歸順了劉備,但卻隻是口頭上答應的,至於他們到底是否真心,還有待於時間的考驗。


    而桂陽郡則是實實在在地握在了劉備的手中,因為太守已經換成了趙雲,是劉備的自己人。


    日後就算劉備再不濟,也總算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桂陽郡總比當年的新野縣要好得多,一個是郡,一個是縣,二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有了一郡之地,劉備日後就可以駐紮在這裏,也可以招兵買馬、操練將士,擴充自己的隊伍、增強自己的實力了。


    劉備把趙雲、諸葛亮,還有南下帶來的兵馬都留在了桂陽郡,鞏固根基、以防不測。


    談完了正事之後,劉備又打聽了一下對於鮑隆給自己妹妹提親,趙雲到底是什麽想法。


    趙雲表示,其長相就像跟鮑隆是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劉備頓時笑得前仰後合,說那可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了,如果趙雲真的娶了鮑隆的妹妹,這牛糞插得確實有點兒過了。


    其實當時在酒桌上,劉備雖然沒仔細觀察鮑隆的妹妹,但根據趙雲的表情,他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長得如花似玉,再加上風華正茂,趙雲不可能不同意,畢竟他也老大不小了,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太久了。


    所以肯定是因為鮑隆的妹妹長得奇醜無比,趙雲才實在難以接受。


    劉備與趙雲是上下級關係,更是兄弟關係。


    多年來的朝夕相處,早就讓他們二人之間形成了默契,一句話、一個眼神,便可知道對方心裏想的是什麽。


    劉備當時與趙雲隻是對視一眼,便瞬間猜到了他的心思。


    於是劉備便問趙雲是否要納妾。


    小妾既沒地位,又沒名分,生了孩子還沒繼承權,隻不過是男人的玩偶和生育工具。


    隻有貧苦家庭出身的女子才會給人家當小妾,鮑隆怎麽說也是桂陽郡的第二號人物,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裏推。


    這就是一個優秀領導所具備的素質,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


    這次南下之行,劉備和趙雲都心滿意足、收獲頗豐,唯有諸葛亮有些失落。


    一個地方的父母官可以不懂武藝,但絕不能不通文墨。


    看到趙雲當上了桂陽郡守,諸葛亮不禁有些悵然若失。


    一個武將都能當太守的話,那他諸葛亮更具備這個能力。


    要怪就怪自己當初想得太多,劉備讓諸葛亮接替金旋任武陵太守,他卻以種種理由婉言謝絕了。


    但人生沒有後悔藥,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自己就要負責。


    事已至此,諸葛亮也隻能欣然接受了。


    趙雲把劉備送迴了江陵,又馬不停蹄地連夜返迴了桂陽。


    江陵城北的局勢依然是風平浪靜,跟劉備走之前別無二致。


    曹操大軍與孫劉聯軍的戰事主要都集中在江陵城南部,與北部截然相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關羽看到劉備毫發無損地迴來了,還是十分高興的,但很快他就再也高興不起來了,而是變得牢騷滿腹、耿耿於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