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範張羅的這場家宴,大家從中午一直喝到了晚上,每個人都喝了不少,趙雲更是喝得最多。
後來由於天色已晚,趙雲頭暈目眩,便沒有連夜返迴長沙,而是住在了郴縣。
趙範更是盡顯地主之誼,沒有把趙雲安排在館驛,而是直接讓他住在了自己府上。
趙範畢竟是桂陽太守,住著豪宅,家裏的空房間有的是。
趙雲被安頓下來之後,卻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躺在榻上輾轉反側、睡意全無。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劉備身邊的這幫弟兄,趙雲心裏是最苦的。
張飛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在無仗可打、無酒可喝的時候,才會十分鬱悶。
關羽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屈居於劉備之下,讓他心裏總是感到不服。
諸葛亮博聞強識、才華橫溢,卻至今沒機會施展自己的本事,讓他覺得有些懷才不遇。
劉備屢戰屢敗、忍辱負重,被曹操一路追殺,一直東逃西竄、寄人籬下。
而趙雲心中的苦卻是他們都不曾體會到,也無法體會到的。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趙雲如今已經年近不惑,卻連老婆都沒有,就更別說兒子了。
趙雲沒老婆與別人不同。
別人沒老婆,是以前曾經有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失去了。
而趙雲沒老婆,是他一直都不曾有過。
尋常百姓家的男子,一般十七八歲就成婚了。
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大多十三四歲就訂婚了。
而一個男人已經將近四十歲了,都從來沒有結過婚,這在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心理壓力也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實在是一言難盡。
人們常說,婚姻的本質是利益交換,男人與女人的利益交換,娘家與婆家的利益交換。
一個男人有錢,一個女人有貌,兩個人便可以兩姓聯姻。
男人圖女人的容貌,女人圖男人的錢財,這就是最基本的利益交換。
一個男人家裏是達官貴人,一個女人家裏是世族豪強,兩個家庭便可以強強聯合。
男方家圖女方家的勢力,女方家圖男方家的權力,這屬於兩個家庭之間的利益交換。
紈絝子弟或是達官顯貴從來不缺女人,因為他們可以直接拿錢去買。
你女人畢竟是不掙錢的,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但你卻要生存,那就隻能依附於有錢的男人。
而對於普通家庭出身,或者貧寒家庭出身的人,要想找老婆,就隻能靠自己。
家裏窮的都揭不開鍋了,還哪有閑錢給你娶媳婦?
你有本事的話,就自己掙錢娶媳婦,沒本事的話,就一輩子打光棍。
趙雲出身雖然算不上貧寒,但卻絕不是富貴,頂多算是尋常百姓家庭的孩子。
這樣的男人娶老婆,也是隻能靠自己。
趙雲出生入死地追隨劉備多年,也立下過無數汗馬功勞,可以說很多年前他就不缺錢了。
但找老婆並不是不缺錢了,就能找得到的。
首先,事業型男人普遍成家較晚。
事業型男人會以事業為重,總覺得業不成,何為家?而不是常人們所說的先成家再立業。
趙雲便是這樣的人。
他覺得一個男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事業,又拿什麽來養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既然養活不了自己的孩子,那就先不要生!
既然養活不了自己的老婆,那就先不要娶!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先成家的話,老婆孩子會牽扯到一個男人很大的精力,也很難再去創業成功。
而先創業成功的話,就有了足夠的物質基礎去養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才會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合格的丈夫。
事業型男人一心把精力用在打拚自己的事業上,也沒工夫、沒興趣去哄女人開心。
不拿錢買,又不主動討好,自然就無人問津了。
其次,優秀的男人,很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他們的想法是:寧敲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寧吃鮮桃一口,不食爛杏一筐!
趙雲便是這種思路。
普通的庸脂俗粉,以及殘花敗柳,根本入不了趙雲的法眼。
周圍人都說他眼光太高,應該把擇偶的標準降低一些。
但趙雲卻不這樣認為。
我堂堂八尺男兒,要長相有長相、要頭腦有頭腦,武藝又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憑什麽要降低標準?
難道為了娶個老婆,就必須得讓自己的心裏不痛快嗎?
而且這種不痛快可不是一時的,而是一輩子的。
當然了,也可以娶完了之後,過一段時間再休了她。
但如果是那樣的話,還費那個周折幹嘛,直接不將就不就得了嘛!
再次,人品好的男人,也很難找到老婆。
人們常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這句話換個角度去理解,那就是:男人太好,老婆難找。
趙雲並不是那種輕浮的人,所以他從來不會主動去沾花惹草。
至於那些花言巧語、甜言蜜語,趙雲更是打心眼兒裏排斥和抵觸。
古人雲:巧言令色鮮矣仁。
俗話說:壞人嘴好,好人嘴壞。
自古善於說好聽的話的人,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不是真小人,就是偽君子。
所謂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說的正是這類人。
他們對女人天天慣著、哄著、寵著、捧著,專挑她們愛聽的話去說,無非就是想盡早得到她們的身體。
得到了之後,他們又會很快失去興趣。
一旦失去興趣,他們就會換上另一副嘴臉。
趙雲覺得,既然娶了一個女人,那就要白頭到老、從一而終,而絕不能喜新厭舊、始亂終棄。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負責任的男人,也很難成家。
生逢亂世,趙雲總覺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甚至能活到什麽時候都不好說。
畢竟他是一名武將,要時常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攻城拔寨。
就算武藝再高,也總有暗箭難防的時候;就算謀略再多,也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就算實力再強,也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就算本事再大,也總有英雄遲暮的時候。
正所謂: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一個男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麽時候,娶了媳婦生了娃,如果哪天自己死了的話,豈不是一場悲劇?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趙雲又不想娶妻生子。
後來由於天色已晚,趙雲頭暈目眩,便沒有連夜返迴長沙,而是住在了郴縣。
趙範更是盡顯地主之誼,沒有把趙雲安排在館驛,而是直接讓他住在了自己府上。
趙範畢竟是桂陽太守,住著豪宅,家裏的空房間有的是。
趙雲被安頓下來之後,卻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躺在榻上輾轉反側、睡意全無。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劉備身邊的這幫弟兄,趙雲心裏是最苦的。
張飛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在無仗可打、無酒可喝的時候,才會十分鬱悶。
關羽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屈居於劉備之下,讓他心裏總是感到不服。
諸葛亮博聞強識、才華橫溢,卻至今沒機會施展自己的本事,讓他覺得有些懷才不遇。
劉備屢戰屢敗、忍辱負重,被曹操一路追殺,一直東逃西竄、寄人籬下。
而趙雲心中的苦卻是他們都不曾體會到,也無法體會到的。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趙雲如今已經年近不惑,卻連老婆都沒有,就更別說兒子了。
趙雲沒老婆與別人不同。
別人沒老婆,是以前曾經有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失去了。
而趙雲沒老婆,是他一直都不曾有過。
尋常百姓家的男子,一般十七八歲就成婚了。
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大多十三四歲就訂婚了。
而一個男人已經將近四十歲了,都從來沒有結過婚,這在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心理壓力也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實在是一言難盡。
人們常說,婚姻的本質是利益交換,男人與女人的利益交換,娘家與婆家的利益交換。
一個男人有錢,一個女人有貌,兩個人便可以兩姓聯姻。
男人圖女人的容貌,女人圖男人的錢財,這就是最基本的利益交換。
一個男人家裏是達官貴人,一個女人家裏是世族豪強,兩個家庭便可以強強聯合。
男方家圖女方家的勢力,女方家圖男方家的權力,這屬於兩個家庭之間的利益交換。
紈絝子弟或是達官顯貴從來不缺女人,因為他們可以直接拿錢去買。
你女人畢竟是不掙錢的,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但你卻要生存,那就隻能依附於有錢的男人。
而對於普通家庭出身,或者貧寒家庭出身的人,要想找老婆,就隻能靠自己。
家裏窮的都揭不開鍋了,還哪有閑錢給你娶媳婦?
你有本事的話,就自己掙錢娶媳婦,沒本事的話,就一輩子打光棍。
趙雲出身雖然算不上貧寒,但卻絕不是富貴,頂多算是尋常百姓家庭的孩子。
這樣的男人娶老婆,也是隻能靠自己。
趙雲出生入死地追隨劉備多年,也立下過無數汗馬功勞,可以說很多年前他就不缺錢了。
但找老婆並不是不缺錢了,就能找得到的。
首先,事業型男人普遍成家較晚。
事業型男人會以事業為重,總覺得業不成,何為家?而不是常人們所說的先成家再立業。
趙雲便是這樣的人。
他覺得一個男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事業,又拿什麽來養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既然養活不了自己的孩子,那就先不要生!
既然養活不了自己的老婆,那就先不要娶!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先成家的話,老婆孩子會牽扯到一個男人很大的精力,也很難再去創業成功。
而先創業成功的話,就有了足夠的物質基礎去養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才會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合格的丈夫。
事業型男人一心把精力用在打拚自己的事業上,也沒工夫、沒興趣去哄女人開心。
不拿錢買,又不主動討好,自然就無人問津了。
其次,優秀的男人,很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他們的想法是:寧敲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寧吃鮮桃一口,不食爛杏一筐!
趙雲便是這種思路。
普通的庸脂俗粉,以及殘花敗柳,根本入不了趙雲的法眼。
周圍人都說他眼光太高,應該把擇偶的標準降低一些。
但趙雲卻不這樣認為。
我堂堂八尺男兒,要長相有長相、要頭腦有頭腦,武藝又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憑什麽要降低標準?
難道為了娶個老婆,就必須得讓自己的心裏不痛快嗎?
而且這種不痛快可不是一時的,而是一輩子的。
當然了,也可以娶完了之後,過一段時間再休了她。
但如果是那樣的話,還費那個周折幹嘛,直接不將就不就得了嘛!
再次,人品好的男人,也很難找到老婆。
人們常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這句話換個角度去理解,那就是:男人太好,老婆難找。
趙雲並不是那種輕浮的人,所以他從來不會主動去沾花惹草。
至於那些花言巧語、甜言蜜語,趙雲更是打心眼兒裏排斥和抵觸。
古人雲:巧言令色鮮矣仁。
俗話說:壞人嘴好,好人嘴壞。
自古善於說好聽的話的人,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不是真小人,就是偽君子。
所謂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說的正是這類人。
他們對女人天天慣著、哄著、寵著、捧著,專挑她們愛聽的話去說,無非就是想盡早得到她們的身體。
得到了之後,他們又會很快失去興趣。
一旦失去興趣,他們就會換上另一副嘴臉。
趙雲覺得,既然娶了一個女人,那就要白頭到老、從一而終,而絕不能喜新厭舊、始亂終棄。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負責任的男人,也很難成家。
生逢亂世,趙雲總覺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甚至能活到什麽時候都不好說。
畢竟他是一名武將,要時常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攻城拔寨。
就算武藝再高,也總有暗箭難防的時候;就算謀略再多,也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就算實力再強,也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就算本事再大,也總有英雄遲暮的時候。
正所謂: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一個男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麽時候,娶了媳婦生了娃,如果哪天自己死了的話,豈不是一場悲劇?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趙雲又不想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