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走了之後,趙範立刻變得心緒不寧、坐立不安起來。


    隻有兩天的時間,他就要做出選擇,這個選擇可謂生死攸關。


    趙範有個遠房的親戚,叫做趙儼。


    從祖上來論的話,趙範是趙儼的從兄。


    趙範目前身居桂陽郡守,趙儼則更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當年潁川有四大名士,分別為辛毗、陳群、杜襲、趙儼。


    其中辛毗和陳群早年投靠了袁紹,後來袁紹兵敗,又被曹操收入帳下。


    而杜襲和趙儼則是一開始便投奔了曹操,轉眼間已經追隨曹操多年。


    潁川四大名士目前都在曹操手下任職,而且都被委以重任。


    趙儼是在建安二年投奔的曹操,也頗受曹操賞識,之後便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先後擔任過司空府掾、司空主簿等職務。


    曹操在揮師南下荊州時,又任命趙儼為章陵太守,兼任都督護軍。


    這個都督護軍在整個三軍之中非同小可,同時監領張遼、張合、於禁、李典、朱靈、路招、馮楷七路人馬,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據說日後曹操還要提拔趙儼為丞相主簿,也就是曹操身邊的參謀。


    總而言之,趙儼絕對是曹操身邊的紅人,而且前途不可限量。


    趙儼在早年曾經來到過荊州避難,趙範也給予了他很多資助。


    後來趙儼發跡了,也時常與趙範有書信往來,並多次表示要投桃報李。


    俗話說得好:上頭有人好辦事,朝中有人好做官。


    所以趙範對自己的前途也充滿了信心,覺得日後曹操一旦統一了天下之後,自己怎麽也不會隻是個小小的太守。


    在荊州南部的幾個郡當中,趙範是曹操的忠實信徒,隻是曹操本人目前還不知道。


    趙雲來桂陽一趟,頓時改變了趙範優哉遊哉的生活。


    一方麵,從弟趙儼在曹操那裏身居要職,日後也可保自己升官發財。


    另一方麵,劉備若是真的親自帶兵來了,又已經占領了荊州南部各郡的話,趙範將變得獨木難支、孤立無援。


    如果背叛曹操投靠劉備的話,那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且曹操日後一旦統一了天下,自己的小命也將不保。


    如果忠於曹操對抗劉備的話,劉備又很有可能發兵攻打桂陽,一個小小的桂陽郡,又怎能抵擋得住劉備大軍的討伐?


    一時之間,趙範愁眉苦臉、長籲短歎,直感到一籌莫展、左右為難。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很快就迴來了,但卻什麽消息都沒打探出來。


    這也在趙範的預料之中。


    因為目前荊州名義上還是曹操的轄區,如果哪個郡守公然承認投靠劉備了,那不是等於自找倒黴嘛!


    消息會很快傳到曹操的耳朵裏,曹操的大軍也隨時都可能兵臨城下。


    所以各地的郡守肯定守口如瓶、諱莫如深,絕對不會透露半點風聲。


    趙範也想過小兵的分量太輕,如果真想探聽出點兒什麽,還得自己親自出馬。


    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真去了其他郡,很可能一到那就被人家給扣下,甚至在半路上就被人給抓捕。


    到那時,別說無路可選,就是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思來想去,趙範還是覺得要謹慎行事,找一個身邊的親信替自己走一趟方為上策。


    趙範身邊的親信有兩人,一個叫陳應,一個叫鮑隆。


    二人均為獵戶出身,所以伸手也比較了得,是桂陽軍中的統帥。


    相比較之下,陳應的武藝更高強一些,而鮑隆的計謀則要略勝一籌。


    趙範有些拿不定主意,這日一早又把二人都叫了過來,想一起商量一下,看看到底派誰去合適。


    陳應和鮑隆聽完了趙範的一番訴說之後,都沉吟起來,不置一詞。


    “小陳啊,說說你的想法!”


    趙範一看兩人都不說話,隻好自己點名了。


    陳應猜測道:“大人,末將覺得趙雲十有八九是虛張聲勢,劉備此時應該與曹操大軍在江陵激戰正酣,又怎麽可能親自來咱們這邊兒呢?我看他肯定是在前線兵力不足了,就派趙雲過來征兵,順便再搶地盤兒!”


    趙範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嗯,有道理!”


    鮑隆卻道:“大人,小的覺得劉備也不是沒有可能來長沙了,因為他的風格一向都是望風而逃。當年他在徐州的時候,仗沒等打完呢,自己就先跑了。在冀州袁紹那,可能是看出來袁紹打不過曹操,於是就又跑了。劉表一死,劉琮舉荊州投降曹操,劉備一看事不好,又跑江東去了。所以根據劉備的特點,江陵戰事吃緊的話,劉備是很有可能提前跑路的!”


    趙範又點了點頭,說道:“嗯,也有道理!趙雲說得是真是假、劉備到底來沒來長沙,目前都不好說,也都有可能。所以我想派個心腹之人去長沙走一趟,打探一下虛實。”


    陳應、鮑隆二人一聽這話,都低下頭去麵露難色。


    他們都知道,劉備沒在長沙還則罷了,但如果劉備真的在長沙的話,此去可以說是兇險萬分。


    劉備很有可能把人扣下,以此做人質來要挾趙範投降。


    所以無論陳應,還是鮑隆,誰也不想接這個艱巨的任務。


    過了一會兒,陳應說道:“大人,末將覺得完全沒這個必要!趙雲雖勇,但我陳應也絕非等閑之輩!他若敢來我桂陽造次,我定將他生擒活捉!”


    陳應那日在城樓上看到趙雲隻帶來了一小隊人馬,便覺得以桂陽郡的兵力,守住郴縣完全沒問題。


    必要時還可以從其他縣城調集援兵,對趙雲進行圍剿,於是便誇下海口。


    鮑隆也跟著附和道:“主公,小的完全讚同陳將軍的觀點。這劉備就是真來長沙了,十有八九也是在江陵戰場失利,迫不得已才逃過來的。隻要我們能夠堅守城池,日後再與曹操大軍來個南北夾擊,劉備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趙範歎了口氣,說道:“你們說的這些,我又何嚐不知啊!關鍵是我已經答應趙雲了,兩日之後給他答複。約定之期馬上就要到了,等趙雲來了之後,我怎麽跟他說?是投靠劉備,還是不投靠劉備?如果我跟他說不投靠劉備,他就很有可能直接攻城啊!”


    鮑隆來到趙範近前,俯下身來耳語了一番,告訴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