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備手下的人跟黃忠之間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韓玄的心裏有些酸溜溜的。
黃忠武藝高強是不假,但他也隻不過是一名武將,而自己才是長沙太守。
黃忠就是再厲害,也得聽我韓玄的,也是我韓玄的下級。
所以大家理應先敬我,其次才是黃忠,而絕不是跟黃忠打得火熱,對我卻置之不理。
但轉念一想,劉備手下的這幫人不過是一群好狠鬥勇的武夫,並無頭腦,所以分不清大小主次也很正常。
劉備自然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但他並沒有讓手下人去敬韓玄。
因為他知道,有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有的人卻絕對不能給他好臉兒。
對於君子,當然要尊敬,因為他懂得感恩戴德、投桃報李。
而對於小人,尤其是勢利小人,如果你尊敬他,他就會覺得你怕他,他就會更加放肆。
如果你對他視若無物、置若罔聞,他就會覺得他壓不住你,反而會主動討好你。
為了緩解自己的尷尬,韓玄又主動挑起話題,問道:“劉皇叔啊,這個赤壁之戰我在長沙這邊也聽說了,隻知道是你們孫劉聯盟把曹操給打敗了,具體細節卻一無所知。你們是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啊,給在下講講唄,也讓韓某長長見識!”
說到赤壁之戰的具體細節,劉備實在是無地自容,這是他一生當中最憋屈的一場仗。
本來可以俘獲大量人馬,繳獲很多糧草、輜重、軍械,甚至擁有自己的城池,結果卻由於他的臨陣脫逃而顆粒無收。
赤壁之戰對於劉備來說,除了仰天長歎,就是追悔莫及,還哪有什麽值得一提的地方。
但麵對韓玄,劉備隻能硬著頭皮、咬緊牙關,給他無中生有地來上一段兒精彩迴顧。
“這個事可實在是說來話長啊!最開始吧,曹操親自帶兵南下了,孫權是想投降的。荊州怎麽樣,實力不比江東弱吧,那都不敢跟曹操大軍正麵交鋒,就更別說孫權了。完了我就勸孫權唄,力排眾議、據理力爭,給他著重指出了幾點!”劉備煞有介事地說道。
韓玄頓時來了興致,又追問道:“哦?那皇叔給孫權著重指出了哪幾點,才讓他有勇氣跟曹操拚死一戰的?”
劉備想了想,說道:“首先,曹操帶來的兵馬雖多,但卻都是北方人,他們打陸戰的確厲害,但水戰卻從來沒打過,所以江東完全可以憑借長江天險阻擊曹軍!”
韓玄有些不解地道:“可是曹操在去赤壁之前,荊州已經整個投降了啊,荊州的水軍也都歸他所有了,他完全可以利用蔡瑁來統領水軍去攻打江東啊!”
劉備一臉不屑地道:“蔡瑁?哎呀!說實話我都不樂意提這個人!他拍劉表馬屁是行家裏手,帶兵打仗他哪會啊?這麽多年來,荊州與江東摩擦不斷,都是黃祖在那頂著呢!蔡瑁如果真有本事的話,劉表早都用他了,黃祖又怎會在江陵戰死?”
韓玄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劉備一看韓玄差不多相信了,又接著道:“其次,曹操帶兵遠道而來,可以說是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而且赤壁離許昌太遠,曹操的補給線太長,一旦戰端開啟,他的糧草很難得到持續供應。而江東則是守家在地、以逸待勞,無論是將士們的狀態,還是糧草供應,都遠遠強於曹軍。”
“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韓玄跟著說道。
劉備點了點頭,又接著道:“再次,就是水土不服的問題。咱們這邊兒的天氣一到了冬天是濕冷,有時候還陰雨連綿、寒風刺骨,隻有常年生活在這邊兒的人才能習慣。曹操的將士都是北方人,突然來到我們南方了,又是大冬天的,他們肯定受不了。受不了就會得病,一得病就沒法打仗了。所以他人再多也沒用,完全沒有戰鬥力!”
韓玄若有所思地道:“嗯,有道理,有道理啊!”
劉備又繼續道:“再有一點就是什麽呢,曹操的後方不穩,西北的馬超、韓遂一直蠢蠢欲動,曹操一離開北方,他們隨時都可能發起進攻。如果曹操在赤壁戰場上又不能速勝,跟江東僵持下去的話,就會麵臨兩麵夾擊、腹背受敵的情況。所以說啊,孫權完全沒必要怕曹操,也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大打一場。再加上我帶著手下的弟兄們過去幫他一把,那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劉備把當初周瑜在戰前提出的四點優勢,完全照搬了過來,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給韓玄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番。
既然外人不知道赤壁之戰的具體細節,那自然是知情人士怎麽說,他們就得怎麽聽。
至於韓玄能否有機會跟周瑜、孫權對質,那都是虛無縹緲的事,根本無需考慮。
就算日後韓玄從江東方麵聽到了另一套版本的赤壁之戰,他也不可能來找劉備算賬。
“哎呀,皇叔這個戰略眼光果然有過人之處啊!韓某佩服得五體投地,來,我再敬您一杯!”韓玄再次端杯說道。
劉備喝完之後,覺得有些意猶未盡,還有很多素材可講,於是又說道:“光決定是戰是降,那隻是第一步,後麵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需要麵對呢!”
“願聞其詳,願聞其詳啊!”韓玄一副求知若渴的樣子道。
“曹操大軍與孫劉聯軍在長江對峙數日,雙方誰也不肯主動進攻。曹操是因為不擅水戰,而不敢貿然發兵;周瑜則是因為畏敵情緒太重,而不敢迎難而上。然後我就勸周瑜啊,兩軍對壘,看上去是敵強我弱,所以曹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去主動進攻他。而這正是我們用兵的絕好時機,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周瑜畢竟年輕,又哪敢輕易在太歲頭上動土,一開始他根本不為所動。勸一次兩次不行,我就勸三次四次!勸三次四次不行,我就勸五次六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後周瑜終於被我說動了!在一天夜裏,我們突然對曹操發兵,結果殺了曹操一個猝不及防,這才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劉備眉飛色舞地說道。
韓玄豎起大拇指道:“狹路相逢勇者勝!皇叔真是深得兵法精髓啊!不行,韓某還得再敬您一杯!”
黃忠武藝高強是不假,但他也隻不過是一名武將,而自己才是長沙太守。
黃忠就是再厲害,也得聽我韓玄的,也是我韓玄的下級。
所以大家理應先敬我,其次才是黃忠,而絕不是跟黃忠打得火熱,對我卻置之不理。
但轉念一想,劉備手下的這幫人不過是一群好狠鬥勇的武夫,並無頭腦,所以分不清大小主次也很正常。
劉備自然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但他並沒有讓手下人去敬韓玄。
因為他知道,有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有的人卻絕對不能給他好臉兒。
對於君子,當然要尊敬,因為他懂得感恩戴德、投桃報李。
而對於小人,尤其是勢利小人,如果你尊敬他,他就會覺得你怕他,他就會更加放肆。
如果你對他視若無物、置若罔聞,他就會覺得他壓不住你,反而會主動討好你。
為了緩解自己的尷尬,韓玄又主動挑起話題,問道:“劉皇叔啊,這個赤壁之戰我在長沙這邊也聽說了,隻知道是你們孫劉聯盟把曹操給打敗了,具體細節卻一無所知。你們是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啊,給在下講講唄,也讓韓某長長見識!”
說到赤壁之戰的具體細節,劉備實在是無地自容,這是他一生當中最憋屈的一場仗。
本來可以俘獲大量人馬,繳獲很多糧草、輜重、軍械,甚至擁有自己的城池,結果卻由於他的臨陣脫逃而顆粒無收。
赤壁之戰對於劉備來說,除了仰天長歎,就是追悔莫及,還哪有什麽值得一提的地方。
但麵對韓玄,劉備隻能硬著頭皮、咬緊牙關,給他無中生有地來上一段兒精彩迴顧。
“這個事可實在是說來話長啊!最開始吧,曹操親自帶兵南下了,孫權是想投降的。荊州怎麽樣,實力不比江東弱吧,那都不敢跟曹操大軍正麵交鋒,就更別說孫權了。完了我就勸孫權唄,力排眾議、據理力爭,給他著重指出了幾點!”劉備煞有介事地說道。
韓玄頓時來了興致,又追問道:“哦?那皇叔給孫權著重指出了哪幾點,才讓他有勇氣跟曹操拚死一戰的?”
劉備想了想,說道:“首先,曹操帶來的兵馬雖多,但卻都是北方人,他們打陸戰的確厲害,但水戰卻從來沒打過,所以江東完全可以憑借長江天險阻擊曹軍!”
韓玄有些不解地道:“可是曹操在去赤壁之前,荊州已經整個投降了啊,荊州的水軍也都歸他所有了,他完全可以利用蔡瑁來統領水軍去攻打江東啊!”
劉備一臉不屑地道:“蔡瑁?哎呀!說實話我都不樂意提這個人!他拍劉表馬屁是行家裏手,帶兵打仗他哪會啊?這麽多年來,荊州與江東摩擦不斷,都是黃祖在那頂著呢!蔡瑁如果真有本事的話,劉表早都用他了,黃祖又怎會在江陵戰死?”
韓玄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劉備一看韓玄差不多相信了,又接著道:“其次,曹操帶兵遠道而來,可以說是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而且赤壁離許昌太遠,曹操的補給線太長,一旦戰端開啟,他的糧草很難得到持續供應。而江東則是守家在地、以逸待勞,無論是將士們的狀態,還是糧草供應,都遠遠強於曹軍。”
“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韓玄跟著說道。
劉備點了點頭,又接著道:“再次,就是水土不服的問題。咱們這邊兒的天氣一到了冬天是濕冷,有時候還陰雨連綿、寒風刺骨,隻有常年生活在這邊兒的人才能習慣。曹操的將士都是北方人,突然來到我們南方了,又是大冬天的,他們肯定受不了。受不了就會得病,一得病就沒法打仗了。所以他人再多也沒用,完全沒有戰鬥力!”
韓玄若有所思地道:“嗯,有道理,有道理啊!”
劉備又繼續道:“再有一點就是什麽呢,曹操的後方不穩,西北的馬超、韓遂一直蠢蠢欲動,曹操一離開北方,他們隨時都可能發起進攻。如果曹操在赤壁戰場上又不能速勝,跟江東僵持下去的話,就會麵臨兩麵夾擊、腹背受敵的情況。所以說啊,孫權完全沒必要怕曹操,也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大打一場。再加上我帶著手下的弟兄們過去幫他一把,那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劉備把當初周瑜在戰前提出的四點優勢,完全照搬了過來,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給韓玄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番。
既然外人不知道赤壁之戰的具體細節,那自然是知情人士怎麽說,他們就得怎麽聽。
至於韓玄能否有機會跟周瑜、孫權對質,那都是虛無縹緲的事,根本無需考慮。
就算日後韓玄從江東方麵聽到了另一套版本的赤壁之戰,他也不可能來找劉備算賬。
“哎呀,皇叔這個戰略眼光果然有過人之處啊!韓某佩服得五體投地,來,我再敬您一杯!”韓玄再次端杯說道。
劉備喝完之後,覺得有些意猶未盡,還有很多素材可講,於是又說道:“光決定是戰是降,那隻是第一步,後麵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需要麵對呢!”
“願聞其詳,願聞其詳啊!”韓玄一副求知若渴的樣子道。
“曹操大軍與孫劉聯軍在長江對峙數日,雙方誰也不肯主動進攻。曹操是因為不擅水戰,而不敢貿然發兵;周瑜則是因為畏敵情緒太重,而不敢迎難而上。然後我就勸周瑜啊,兩軍對壘,看上去是敵強我弱,所以曹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去主動進攻他。而這正是我們用兵的絕好時機,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周瑜畢竟年輕,又哪敢輕易在太歲頭上動土,一開始他根本不為所動。勸一次兩次不行,我就勸三次四次!勸三次四次不行,我就勸五次六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後周瑜終於被我說動了!在一天夜裏,我們突然對曹操發兵,結果殺了曹操一個猝不及防,這才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劉備眉飛色舞地說道。
韓玄豎起大拇指道:“狹路相逢勇者勝!皇叔真是深得兵法精髓啊!不行,韓某還得再敬您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