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以前,劉備連想都不想,就會一口否決諸葛亮的建議。
就算曹操鞭長莫及,就算他劉備深得人心,就算各個郡守見風使舵、隨風搖擺,但劉備也絕不會去以身犯險。
因為荊州南部四郡劉備從來就沒去過,對那裏的情況一無所知,與各個郡守也素昧平生。
所謂:虎熟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就是認識的人也未必能信得過,就更別說毫無半點交情的人了。
你知道人家是什麽想法?
你知道人家是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
所以貿然前去造訪、妄圖說服人家,無異於深入龍潭虎穴,必定兇多吉少。
人家很可能二話不說直接就把你給綁了,然後再送到曹操那裏邀功請賞,等著升官發財。
所以不去的話,雖然是得不到土地、城池,但卻可以安然無恙。
而一旦去了的話,命運可就完全不掌控在自己手裏了。
但此時的劉備已經脫胎換骨、洗心革麵,就在前不久的赤壁之戰之時,他便決定痛改前非,不再做一個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的懦夫。
眼看著就年過半百了,劉備到目前為止還一無是處、一事無成。
毫不誇張地說,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終日顛沛流離、四處寄人籬下。
這樣的人生,活著也沒什麽意思。
人生難得幾迴搏,此時不搏何時搏?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
劉備也知道自己年紀不小了,沒幾年奔頭兒了,如果再不放手一搏的話,這輩子再也沒什麽出息了。
出不出息的倒還在其次,關鍵是如果不搏一搏的話,隻怕生存下去都希望渺茫。
所以劉備這次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對諸葛亮的建議直接否定,而是考慮著自己到底要不要拿命去賭一把。
如果不去的話,那就還是依然屯兵在江陵城北麵,要麽繼續每天無所事事地在這圍城,要麽就是哪天曹軍突然殺出來了,自己再率兵跟他們交戰。
到最後曹仁熬不住了,要麽戰死沙場,要麽棄城逃跑。
但拿下了江陵城,那也是周瑜的功勞,而絕不會把這座城池分給他劉備。
因為本身攻打江陵城就是周瑜的主意,而且江東出的人力、物力、財力明顯比自己多。
自己這邊整個大軍的糧草和用度,之前也都是由江東提供的。
無論論功行賞,還是按勞分配,江陵城都理應是人家的戰利品。
自己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以及手下將士們的性命,最後換來的也注定是寥寥無幾,絕不會是一座城池。
然後再跟著周瑜去攻打下一座城池,反正最後不是被曹軍打死,就是給周瑜做嫁衣,而撈不到什麽實惠。
如果去荊州南部四郡走一趟的話,兇險萬分自不必說,但卻是有可能僥幸成功的。
劉備又仔細地迴想了一下當初自己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的整個過程。
在逃亡的路上,無論新野,還是襄陽,以及樊城、當陽,自己的部隊每經過一座城池,都會有大量的百姓前來投奔自己。
如果諸葛亮不提這些事,自己還真的從來沒仔細琢磨過。
這說明什麽問題?
一方麵,好人有好報,自然是自己平時種下了善因,所以才會得到善果。
另一方麵,也說明整個荊州的百姓對曹操還是十分抵觸的。
很可能是劉表統治時期,就給百姓長期灌輸曹操奸詐而造成的結果。
劉表是皇室宗親,自然是向著朝廷說話、跟劉協一夥兒。
而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所以劉表肯定是跟曹操對立的,雖然多年來雙方沒有什麽大戰,但劉表卻在心中一直視他為敵人、逆賊。
那麽一州之主的立場,也就決定了當地百姓的立場,荊州的百姓自然對曹操也是仇視的。
所以他們才會在曹操率軍南下時,舍家撇業、遠走他鄉地跟著自己到處跑。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的天下,隻要沿途再遇到一些百姓,對其曉以利害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像當年那樣,誓死追隨自己。
自己的隊伍一旦足夠龐大,便會對人構成威懾,令人不敢小覷。
四個郡守之中,隻要有一個郡守對自己產生畏懼,再被自己說服的話,接下來的事也就好辦了。
從此不但擁有了一整個郡的地盤,也有了自己的立身之地。
一分抗曹,二分防孫,七分發展壯大,這是自己提出的整個戰略計劃。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想要發展壯大,也隻能鋌而走險,去南部四郡走一遭了。
死就死吧,誰最後都得死。
膽小不得將軍做,怕死還得見閻王。
閻王讓你三更死,無人留你到五更。
曹操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一次次地拿命拚出來的。
周瑜之所以能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也是靠天意賞賜的。
有道是:吉人天相,善者神佑。
如果蒼天有眼的話,就保佑我劉玄德這次能夠取得成功。
想到這裏,劉備深吸了一口氣,同時也下定了決心。
南方四郡是一定要去的,但也絕不能像諸葛亮說的那樣,隻帶著少數的隨從。
對各個郡守毫不知根知底兒,如果不展示出一定威懾的話,人家又哪會畏懼你?
所以不率領兵馬前往的話,無異於是羊入虎口、自取滅亡。
劉備很想把關羽、張飛、趙雲,以及手下的全部將士都帶上,一起前往荊州南部四郡。
然而形格勢禁,這樣做是根本不可能的。
張飛已經劃撥給了周瑜,此時江陵城南麵又激戰正酣,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把張飛要迴來。
而城北方麵,自己又有圍城的任務在身,也不能撤走所有的兵馬。
否則曹操大軍一馬平川,直接南下,便會一舉消滅周瑜的部隊。
到那時別說是南部四郡了,恐怕自己連寄人籬下的機會都沒有了。
關羽與徐晃、樂進等人有一定交情,他們彼此之間誰也不想跟誰真動手。
那就不妨把關羽留在城北繼續圍城,有他在,曹操手下的那幫將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一來,手下的幾個將軍,就剩下一個趙雲了,也隻能讓他帶領手下的兵馬跟自己去南部四郡走一趟了。
趙雲武藝超群、渾身是膽,隻要沿途再能夠拉攏到一些百姓的話,事情就已經先成功一半兒了。
就算曹操鞭長莫及,就算他劉備深得人心,就算各個郡守見風使舵、隨風搖擺,但劉備也絕不會去以身犯險。
因為荊州南部四郡劉備從來就沒去過,對那裏的情況一無所知,與各個郡守也素昧平生。
所謂:虎熟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就是認識的人也未必能信得過,就更別說毫無半點交情的人了。
你知道人家是什麽想法?
你知道人家是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
所以貿然前去造訪、妄圖說服人家,無異於深入龍潭虎穴,必定兇多吉少。
人家很可能二話不說直接就把你給綁了,然後再送到曹操那裏邀功請賞,等著升官發財。
所以不去的話,雖然是得不到土地、城池,但卻可以安然無恙。
而一旦去了的話,命運可就完全不掌控在自己手裏了。
但此時的劉備已經脫胎換骨、洗心革麵,就在前不久的赤壁之戰之時,他便決定痛改前非,不再做一個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的懦夫。
眼看著就年過半百了,劉備到目前為止還一無是處、一事無成。
毫不誇張地說,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終日顛沛流離、四處寄人籬下。
這樣的人生,活著也沒什麽意思。
人生難得幾迴搏,此時不搏何時搏?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
劉備也知道自己年紀不小了,沒幾年奔頭兒了,如果再不放手一搏的話,這輩子再也沒什麽出息了。
出不出息的倒還在其次,關鍵是如果不搏一搏的話,隻怕生存下去都希望渺茫。
所以劉備這次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對諸葛亮的建議直接否定,而是考慮著自己到底要不要拿命去賭一把。
如果不去的話,那就還是依然屯兵在江陵城北麵,要麽繼續每天無所事事地在這圍城,要麽就是哪天曹軍突然殺出來了,自己再率兵跟他們交戰。
到最後曹仁熬不住了,要麽戰死沙場,要麽棄城逃跑。
但拿下了江陵城,那也是周瑜的功勞,而絕不會把這座城池分給他劉備。
因為本身攻打江陵城就是周瑜的主意,而且江東出的人力、物力、財力明顯比自己多。
自己這邊整個大軍的糧草和用度,之前也都是由江東提供的。
無論論功行賞,還是按勞分配,江陵城都理應是人家的戰利品。
自己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以及手下將士們的性命,最後換來的也注定是寥寥無幾,絕不會是一座城池。
然後再跟著周瑜去攻打下一座城池,反正最後不是被曹軍打死,就是給周瑜做嫁衣,而撈不到什麽實惠。
如果去荊州南部四郡走一趟的話,兇險萬分自不必說,但卻是有可能僥幸成功的。
劉備又仔細地迴想了一下當初自己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的整個過程。
在逃亡的路上,無論新野,還是襄陽,以及樊城、當陽,自己的部隊每經過一座城池,都會有大量的百姓前來投奔自己。
如果諸葛亮不提這些事,自己還真的從來沒仔細琢磨過。
這說明什麽問題?
一方麵,好人有好報,自然是自己平時種下了善因,所以才會得到善果。
另一方麵,也說明整個荊州的百姓對曹操還是十分抵觸的。
很可能是劉表統治時期,就給百姓長期灌輸曹操奸詐而造成的結果。
劉表是皇室宗親,自然是向著朝廷說話、跟劉協一夥兒。
而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所以劉表肯定是跟曹操對立的,雖然多年來雙方沒有什麽大戰,但劉表卻在心中一直視他為敵人、逆賊。
那麽一州之主的立場,也就決定了當地百姓的立場,荊州的百姓自然對曹操也是仇視的。
所以他們才會在曹操率軍南下時,舍家撇業、遠走他鄉地跟著自己到處跑。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的天下,隻要沿途再遇到一些百姓,對其曉以利害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像當年那樣,誓死追隨自己。
自己的隊伍一旦足夠龐大,便會對人構成威懾,令人不敢小覷。
四個郡守之中,隻要有一個郡守對自己產生畏懼,再被自己說服的話,接下來的事也就好辦了。
從此不但擁有了一整個郡的地盤,也有了自己的立身之地。
一分抗曹,二分防孫,七分發展壯大,這是自己提出的整個戰略計劃。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想要發展壯大,也隻能鋌而走險,去南部四郡走一遭了。
死就死吧,誰最後都得死。
膽小不得將軍做,怕死還得見閻王。
閻王讓你三更死,無人留你到五更。
曹操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一次次地拿命拚出來的。
周瑜之所以能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也是靠天意賞賜的。
有道是:吉人天相,善者神佑。
如果蒼天有眼的話,就保佑我劉玄德這次能夠取得成功。
想到這裏,劉備深吸了一口氣,同時也下定了決心。
南方四郡是一定要去的,但也絕不能像諸葛亮說的那樣,隻帶著少數的隨從。
對各個郡守毫不知根知底兒,如果不展示出一定威懾的話,人家又哪會畏懼你?
所以不率領兵馬前往的話,無異於是羊入虎口、自取滅亡。
劉備很想把關羽、張飛、趙雲,以及手下的全部將士都帶上,一起前往荊州南部四郡。
然而形格勢禁,這樣做是根本不可能的。
張飛已經劃撥給了周瑜,此時江陵城南麵又激戰正酣,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把張飛要迴來。
而城北方麵,自己又有圍城的任務在身,也不能撤走所有的兵馬。
否則曹操大軍一馬平川,直接南下,便會一舉消滅周瑜的部隊。
到那時別說是南部四郡了,恐怕自己連寄人籬下的機會都沒有了。
關羽與徐晃、樂進等人有一定交情,他們彼此之間誰也不想跟誰真動手。
那就不妨把關羽留在城北繼續圍城,有他在,曹操手下的那幫將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一來,手下的幾個將軍,就剩下一個趙雲了,也隻能讓他帶領手下的兵馬跟自己去南部四郡走一趟了。
趙雲武藝超群、渾身是膽,隻要沿途再能夠拉攏到一些百姓的話,事情就已經先成功一半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