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一聽劉備說不能違抗命令、不能當眾頂撞、不能擅自行動,這些規矩簡直就是為他關羽量身定做的。
劉備手下這些人,放眼望去,還哪能找出第二個人經常幹那些事。
關羽覺得既然劉備是專門針對他,那他也得好好跟他掰扯掰扯。
“玄德,如果你下的命令明顯是錯誤的呢,難道我們也要去執行嗎?就像昨晚,本來我們是可以打一場大勝仗的,結果你卻反其道而行之,先帶著兄弟們逃跑。”關羽質問道。
劉備早有準備,口若懸河地道:“雲長,現在我們是已經知道了結果,所以才能判斷我當時下的命令是錯的。但當時我們不知道結果的時候,又如何判斷我下的命令對不對呢?曹操為何會敗?是他沒有周瑜打仗厲害嗎?絕對不是!而是昨晚突然莫名其妙地刮了一場東南風,這才讓黃蓋僥幸偷襲成功,把曹操的戰船給點著了!大冬天的刮東南風,這正常嗎?分明就是天意!這是曹操敗了,你可以這麽說,那如果曹操勝了呢?如果曹操勝了,我帶著弟兄們先逃離危險之地又有何不對?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劉備的一番話說得字字鏗鏘、句句在理,本來就不善言辭的關羽,此時更加無言以對。
“羽哥,其實大哥也是為了咱們好啊,誰能想到這赤壁之戰能打成這樣啊!這次咱們雖然沒撈到什麽便宜,但起碼命還在啊,以後還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啊!”張飛又在一旁勸道。
關羽不甘心地道:“兵法有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不錯,兵法上是有這句話,不過兵法並不能什麽事都生搬硬套,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情況不同處理!首先,你昨晚並沒有在外頭,而是跟我在一起。其次,我也不是君王,往好聽了說是一個小諸侯,往不好聽了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頭領。將在外為什麽有時不需要接受君王的命令,因為君王與戰場離得太遠,他並不了解戰場上的實時狀況,而戰場上又瞬息萬變,很可能等君王下完了命令,形勢早就變了,所以才會有這句話。”劉備滔滔不絕地說道。
“羽哥,大哥說的沒錯,咱們一共就這點兒人馬,又成天形影不離的,跟兵法上說的那種情況不沾邊兒。”張飛又跟著附和道。
關羽這次是徹底沒詞兒了。
劉備又繼續道:“雲長,誰也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仙,就是再厲害的諸侯,他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但就算是主公的命令真的錯了,下麵的人也得無條件地服從,這是軍人的天職!你比如說赤壁之戰,曹操下令把戰船全部都連接起來了,雖然現在看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但他下麵的人敢違抗命令嗎?還不是要乖乖地執行命令!”
“玄德,這第一條就不必爭論了,關某遵守就是。這第二條,不能在公眾麵前頂撞你,難道以後我們在你麵前就不能說話了嗎?”關羽又問道。
“雲長,這你就理解偏了,我劉備一向都是集思廣益、從善如流的人。在公眾麵前,你們當然可以說話,而且還可以直抒胸臆、暢所欲言。但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我說一件事,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委婉地表達出來,而不能直接就跟我對著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可能全都一樣。如果大家一遇到跟我想法不同的時候,就頂撞我,那我這主公還怎麽當?”劉備頭頭是道地說道。
“玄德,關某是個行伍之人,生性耿直,並不會拐彎抹角、含沙射影那一套!”關羽沒好氣兒地說道。
“雲長啊,這我可就得勸勸你了,這古人說得好啊,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咱們都這個歲數了,不是二十幾歲那時候血氣方剛的年紀了,在世間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棱棱角角的也該磨的差不多了。這做人還是得圓滑,不能太耿直。你這樣吧,一下子讓你改過來也不太容易,怎麽也得有個過程。下迴你再遇到跟我觀點不同的事,你就先別吱聲,過後私下裏再單獨找我聊。”劉備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道。
“羽哥,這件事我覺得一點兒都不難。俺張飛也是性烈如火呀,但你看我什麽時候當著外人的麵兒頂撞過大哥!遇到想法跟大哥不一致了,你就想想晚上喝酒吃什麽菜好,自然就沒心思去頂撞他了。”
張飛把自己的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關羽。
解決了第二點,就還剩下一點,那就是不能擅自行動。
之前關羽的確我行我素,總是神神秘秘地一個人單獨行動,也從來不跟劉備打招唿。
但他幾乎每次出去,都是去找貂蟬。
而現在已經過去了那麽多年,貂蟬就算還活著,也應該早已嫁為人婦,關羽如今也沒什麽再需要背人的事了。
所以第三點對關羽來說,也就沒什麽問題了。
“玄德,我也有個要求,你能不能別管我叫‘雲長’?我比你年長,這樣稱唿不禮貌!”
關羽又道出了這兩天來自己心中的不滿。
劉備聽得哭笑不得,說道:“不禮貌?古往今來,高低貴賤從來都不是按照年紀去劃分的!孫權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執掌江東了,他手下的人有幾個是比他小的,甚至有的人比他爺爺年紀都大!難道他對手下的人,還得用‘叔叔’、‘伯伯’之類的稱唿嗎?你在曹操手下也幹過,曹操手下比他年紀大的也大有人在,他也不可能對人家用長輩去稱唿吧!還有皇帝劉協,他登基的時候才九歲,手下的文臣武將哪個年紀不比他大,但他也是對手下那些人直唿大名。有道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說雲長啊,以後我隻會私下裏管你叫‘雲長’,在公共場合,我隻能叫你‘關羽’!還有,你以後私下裏可以叫我‘玄德’,但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必須要叫我主公!”
劉備擺事實講道理,說得頭頭是道,關羽再次理屈詞窮。
半晌過後,關羽十分勉強地道:“那好吧,約法三章就約法三章吧。”
劉備手下這些人,放眼望去,還哪能找出第二個人經常幹那些事。
關羽覺得既然劉備是專門針對他,那他也得好好跟他掰扯掰扯。
“玄德,如果你下的命令明顯是錯誤的呢,難道我們也要去執行嗎?就像昨晚,本來我們是可以打一場大勝仗的,結果你卻反其道而行之,先帶著兄弟們逃跑。”關羽質問道。
劉備早有準備,口若懸河地道:“雲長,現在我們是已經知道了結果,所以才能判斷我當時下的命令是錯的。但當時我們不知道結果的時候,又如何判斷我下的命令對不對呢?曹操為何會敗?是他沒有周瑜打仗厲害嗎?絕對不是!而是昨晚突然莫名其妙地刮了一場東南風,這才讓黃蓋僥幸偷襲成功,把曹操的戰船給點著了!大冬天的刮東南風,這正常嗎?分明就是天意!這是曹操敗了,你可以這麽說,那如果曹操勝了呢?如果曹操勝了,我帶著弟兄們先逃離危險之地又有何不對?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劉備的一番話說得字字鏗鏘、句句在理,本來就不善言辭的關羽,此時更加無言以對。
“羽哥,其實大哥也是為了咱們好啊,誰能想到這赤壁之戰能打成這樣啊!這次咱們雖然沒撈到什麽便宜,但起碼命還在啊,以後還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啊!”張飛又在一旁勸道。
關羽不甘心地道:“兵法有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不錯,兵法上是有這句話,不過兵法並不能什麽事都生搬硬套,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情況不同處理!首先,你昨晚並沒有在外頭,而是跟我在一起。其次,我也不是君王,往好聽了說是一個小諸侯,往不好聽了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頭領。將在外為什麽有時不需要接受君王的命令,因為君王與戰場離得太遠,他並不了解戰場上的實時狀況,而戰場上又瞬息萬變,很可能等君王下完了命令,形勢早就變了,所以才會有這句話。”劉備滔滔不絕地說道。
“羽哥,大哥說的沒錯,咱們一共就這點兒人馬,又成天形影不離的,跟兵法上說的那種情況不沾邊兒。”張飛又跟著附和道。
關羽這次是徹底沒詞兒了。
劉備又繼續道:“雲長,誰也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仙,就是再厲害的諸侯,他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但就算是主公的命令真的錯了,下麵的人也得無條件地服從,這是軍人的天職!你比如說赤壁之戰,曹操下令把戰船全部都連接起來了,雖然現在看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但他下麵的人敢違抗命令嗎?還不是要乖乖地執行命令!”
“玄德,這第一條就不必爭論了,關某遵守就是。這第二條,不能在公眾麵前頂撞你,難道以後我們在你麵前就不能說話了嗎?”關羽又問道。
“雲長,這你就理解偏了,我劉備一向都是集思廣益、從善如流的人。在公眾麵前,你們當然可以說話,而且還可以直抒胸臆、暢所欲言。但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我說一件事,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委婉地表達出來,而不能直接就跟我對著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可能全都一樣。如果大家一遇到跟我想法不同的時候,就頂撞我,那我這主公還怎麽當?”劉備頭頭是道地說道。
“玄德,關某是個行伍之人,生性耿直,並不會拐彎抹角、含沙射影那一套!”關羽沒好氣兒地說道。
“雲長啊,這我可就得勸勸你了,這古人說得好啊,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咱們都這個歲數了,不是二十幾歲那時候血氣方剛的年紀了,在世間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棱棱角角的也該磨的差不多了。這做人還是得圓滑,不能太耿直。你這樣吧,一下子讓你改過來也不太容易,怎麽也得有個過程。下迴你再遇到跟我觀點不同的事,你就先別吱聲,過後私下裏再單獨找我聊。”劉備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道。
“羽哥,這件事我覺得一點兒都不難。俺張飛也是性烈如火呀,但你看我什麽時候當著外人的麵兒頂撞過大哥!遇到想法跟大哥不一致了,你就想想晚上喝酒吃什麽菜好,自然就沒心思去頂撞他了。”
張飛把自己的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關羽。
解決了第二點,就還剩下一點,那就是不能擅自行動。
之前關羽的確我行我素,總是神神秘秘地一個人單獨行動,也從來不跟劉備打招唿。
但他幾乎每次出去,都是去找貂蟬。
而現在已經過去了那麽多年,貂蟬就算還活著,也應該早已嫁為人婦,關羽如今也沒什麽再需要背人的事了。
所以第三點對關羽來說,也就沒什麽問題了。
“玄德,我也有個要求,你能不能別管我叫‘雲長’?我比你年長,這樣稱唿不禮貌!”
關羽又道出了這兩天來自己心中的不滿。
劉備聽得哭笑不得,說道:“不禮貌?古往今來,高低貴賤從來都不是按照年紀去劃分的!孫權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執掌江東了,他手下的人有幾個是比他小的,甚至有的人比他爺爺年紀都大!難道他對手下的人,還得用‘叔叔’、‘伯伯’之類的稱唿嗎?你在曹操手下也幹過,曹操手下比他年紀大的也大有人在,他也不可能對人家用長輩去稱唿吧!還有皇帝劉協,他登基的時候才九歲,手下的文臣武將哪個年紀不比他大,但他也是對手下那些人直唿大名。有道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說雲長啊,以後我隻會私下裏管你叫‘雲長’,在公共場合,我隻能叫你‘關羽’!還有,你以後私下裏可以叫我‘玄德’,但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必須要叫我主公!”
劉備擺事實講道理,說得頭頭是道,關羽再次理屈詞窮。
半晌過後,關羽十分勉強地道:“那好吧,約法三章就約法三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