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他沒有經曆過挫折和苦難。


    一個人知道自己有缺點,卻一直不肯改正,總是在給自己找理由,則是因為他經曆的挫折還不夠多、苦難還不夠痛。


    劉備在經曆了連續的痛苦和淩辱之後,終於痛定思痛,決定痛改前非,鼓起勇氣、挺直腰板,做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真真正正的主公。


    第二日一早,劉備感到自己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有一種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的感覺。


    目前整個部隊剛來到江陵,暫時還沒有戰事,當務之急是要抓緊操練將士。


    劉備匆匆吃了口早飯,便決定前去軍營視察一下。


    看完了各路人馬之後,劉備發現趙雲已經帶著手下的將士們操練起來了,而關羽和張飛卻依然不見人影。


    劉備知道他們倆昨晚肯定又沒少喝,但就是喝的再多,也不能耽誤正事,於是他便來到了關羽和張飛的軍帳。


    此時二人鼾聲如雷,睡得正香。


    “都幾點了?”劉備高聲質問道。


    關張二人一下子被劉備的叫聲吵醒。


    張飛揉了揉眼睛,有些鬱悶地道:“大哥,今天你起的可夠早的啊!”


    “不是我起得早,是你們起得太晚了!都日上三竿了,還在這睡覺,外麵的將士都早就起來了,你們還是領軍呢,竟然連自己的手下都不如!”劉備沒好氣兒地說道。


    關羽一聽這話,心下十分不悅,一骨碌從榻上爬了起來,一邊穿衣服,一邊說道:“玄德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要找你。”


    劉備也不知關羽所為何事,便道:“有什麽事就在這說吧,又沒有外人。”


    關羽看了看張飛,又道:“那也可以。”


    關羽穿好了衣服之後,便在榻上找個位置坐了下來,說道:“玄德,你昨晚說的事,後來我又考慮了一下,既然你覺得當主公太累,做兄弟的也不能坐視不管,所以你看……”


    關羽沒有把話說完,但意思卻很明顯,隻是他不好意思把話說得太直接。


    之前關羽的打算是等這場仗打完了,再找個機會跟劉備說這件事。


    但來到江陵之後,他的想法就變了。


    一方麵,這場仗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也許會持續數月,也許會持續數年,甚至更久。


    所以不能等仗打完再說換主公的事了,很可能仗還沒打完,劉備就把這夥人給折騰散夥了。


    另一方麵,關羽本以為荊州是曹操的地盤,肯定會有重兵把守,外人很難進入。


    但從赤壁走水陸來到江陵,關羽仔細觀察了一下沿途的情況,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到處都是荒無人煙,整個大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關羽覺得荊州的布防既然如此鬆懈,那麽自己的部隊就大有可為。


    曹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長江北岸,而南岸卻有廣闊的土地可以攫取。


    這是個天賜的良機,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絕不能再讓劉備帶著大家成天東逃西竄、東跑西顛了,那樣太讓人家笑話。


    當務之急,是要自己盡快將其取而代之。


    還有一方麵,也給了關羽莫大的啟發和信心。


    那就是赤壁戰場上,居然是黃蓋奪得了頭功。


    論武藝,就是三五個黃蓋也不是關羽一個人的對手。


    論戰績,黃蓋更是乏善可陳,隻不過沾了當年孫堅的光。


    論名氣,黃蓋這個人之前連聽都沒聽過,什麽四大金剛,那不過是硬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論年紀,黃蓋已經六十幾歲了,而關羽還不到五十,正是當打之年。


    關羽覺得黃蓋都能把曹軍打成那樣,自己也完全可以做到,非但可以做到,而且還會做得遠比黃蓋好。


    而且諸葛亮那邊,關羽也已經打好了招唿,他也表示會支持關羽。


    於是關羽決定盡快找劉備談一下,把主公的位置拿過來,也好盡快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沒想到關羽還沒倒出空來,劉備自己就主動送上門來了。


    劉備聽了關羽的話,並沒有感到意外。


    因為那天晚上他從馬上跌落下來,說要把主公的位置交給關羽的時候,關羽雖然口頭上不接受,但心中卻是十分期待的。


    劉備察言觀色的本事早就爐火純青,而關羽本身又沒什麽城府,他心裏想的什麽,劉備又豈會看不出來?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劉備的確想過把主公讓出來,但那也隻是想想而已,很快他便放棄了這個幼稚的想法。


    如果不當主公的話,去做什麽?


    這是個問題!


    對於劉備而言,基本上隻有兩條路。


    一條路,就是繼續留在這個隊伍裏,讓別人當主公,劉備當別人的下屬。


    另一條路就是解甲歸田,找個太平點兒的地方去種地。


    如果選第一條路的話,那劉備並沒有出謀劃策的本事,所以隻能選擇當一名武將。


    當了武將之後,就要被主公唿來喝去、指哪打哪。


    今天讓你去攻城,你就得去攻城。


    明天讓你去殺敵,你就得去殺敵。


    後天讓你去送死,你也得乖乖地無條件去送死。


    劉備跟關羽、張飛不同,他既不具備他們的武藝,也不具備他們的膽識,更不具備他們熱愛戰鬥的嗜好。


    戰場對於劉備來說,是深惡痛絕的,那都是無腦匹夫的樂園。


    能不去戰場就盡量不去、能遠離戰場就盡量遠離,這才是劉備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所以這第一條路,對於劉備來說是萬萬不適合的。


    第二條路看似平庸,卻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平時在家種種地、養養花、放放牛、打打獵,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雖然寒酸一些,倒也十分愜意。


    可這亂世之中,又哪能讓人們過上這種日子?


    天下雖大,想找個太平的地方卻談何容易?


    也許一個小村莊以前還很平靜,沒過多久就變得兵荒馬亂、哀鴻遍野。


    家裏的壯丁還得被抓去當兵,就算劉備年紀大了不被抓去,他的孩子也是在劫難逃。


    到最後很有可能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或者戰場上受傷成了重度殘疾,才終於把兒子給你送迴來了。


    所以第二條路,劉備雖然很想選,但殘酷的現實卻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