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和關羽走出軍帳後,劉備撲通一聲跌倒在了地上,手中的酒碗也摔了稀碎。
這一次劉備並沒有演戲,而是真情流露。
從昨晚開始,劉備心中便一直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如何躲避戰場上的風險、如何讓弟兄們服從命令、如何分配手中的兵力、如何與周瑜成功會合,等等等等。
而今天的慶功宴,劉備再次麵臨更加嚴峻的心理壓力,如何跟周瑜解釋、如何哄周瑜開心、如何麵對江東將士的冷嘲熱諷、如何擺平手下兄弟的質疑,等等等等。
這些壓力,一步步地把劉備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一向對劉備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張飛,竟然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裏,連續違拗劉備兩次,而且還是當著眾人的麵兒,完全不顧及劉備的感受。
劉備實在繃不住了,便一下子倒了下去。
趙雲和諸葛亮一看劉備摔在了地上,立刻起身上前把劉備扶了起來。
“主公,您是不是喝醉了?”趙雲問道。
劉備很想說不是,那才是實話。
但如果說沒喝醉的話,那又是什麽原因會突然摔倒呢?
把自己心中的委屈都說出來,實在是一言難盡啊!
而且這種場合也不合適,這麽多人在這呢,又大部分都是江東的人。
在這吐露自己淒慘的心聲,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嘛?
想到這裏,劉備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今晚這酒喝得有點兒急,而且也沒怎麽吃東西,所以我感覺頭暈得厲害。”
諸葛亮又問道:“主公,那我們扶您迴去歇息吧?”
劉備抬頭朝著席間張望了一下,發現周瑜早已沒了蹤影,便道:“今天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那我們就先迴去吧。”
說完之後,趙雲和諸葛亮一左一右,把劉備扶出了軍帳。
到了軍營門口,劉備又覺得迴去之後也無聊得很,江東那邊的人依然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肯定非常吵鬧,便道:“子龍啊,你先迴去吧!孔明,我們去江邊走走。”
趙雲一看劉備想單獨跟諸葛亮說話,便非常識趣地獨自返迴了軍營。
劉備和諸葛亮則朝著江邊的方向走去。
不大一會兒,二人便來到了長江之畔。
江陵的江水比赤壁的要寬些,但隱隱約約地還是能夠看到對麵的景象。
江陵城北岸十分繁華,人們都集中生活在那裏,而孫劉聯盟囤集的南岸,則是雜草叢生、人跡罕至。
“孔明啊,你說這曹操,現在是在對麵呢嗎?”劉備指著長江北岸問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嗯,在下估計他此時應該在對岸的江陵城。因為從烏林撤軍,曹操也沒別的地方可去,隻有江陵一個地方。到了江陵之後,他也不太可能繼續撤軍了。一方麵,他的部隊長途奔襲人困馬乏的,也需要休整;另一方麵,他也要重新部署一下戰略戰術,從而再次對抗咱們孫劉聯盟。”
“孔明啊,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麽嗎?”劉備又一臉神秘地問道。
諸葛亮笑了笑道:“在下愚鈍,猜不出主公的心思。”
劉備四處張望了一下,沉聲道:“我在想曹操能不能率軍連夜打過來!”
曹操剛經曆了一場大敗,絕不可能再連續動兵。
而且江陵方麵也幾乎沒有什麽戰船,這邊的長江比赤壁還寬,曹操又拿什麽渡江呢?
所以曹操絕不可能連夜反擊,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劉備之所以這麽說,完全是出於自己的主觀意願和情感因素。
“主公希望曹操今晚就打過來,把那幫爛醉如泥、猖狂至極的家夥屠戮殆盡。而我們一看到有風吹草動,就趕緊逃之夭夭。等曹操和周瑜拚得兩敗俱傷了,我們再殺迴來收拾殘局,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諸葛亮按照劉備的思路說道。
劉備十分興奮地拍了一下諸葛亮,說道:“知我者,孔明也!哈哈哈!”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玩笑,但劉備的心情卻一下子好了很多。
過了一會兒,劉備又真情流露地道:“孔明啊,其實我剛才摔倒了,並不是因為喝醉了。我這心裏頭苦啊!外人鄙視我、排斥我、嘲笑我、挖苦我,自己人質疑我、違拗我、諷刺我、反駁我。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當主公,竟然能當到今天這個份兒上啊!”
劉備說到最後,聲音變得哽咽起來,臉上已是老淚縱橫。
諸葛亮安慰道:“主公,您還是想開一點,這些都很正常!天下間哪個主公是好當的?如果主公好當的話,豈不人人都去當主公了嗎?曹操的主公就好當嗎?有多少人反叛過他、多少人對抗過他、多少人嘲諷過他、多少人刺殺過他?孫權的主公就好當嗎?他十一歲喪父、十九歲喪兄,還不到弱冠之年的一個孩子,就扛起了整個江東的重任。正所謂:欲握玫瑰,必受其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一想到曹操和孫權的處境,劉備心中一下子平衡了許多,又不由感慨道:“孔明啊,我跟你說句心裏話,我這個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野心,既不想握什麽玫瑰,也不想戴什麽王冠。當這個主公,完全是形勢所逼呀!你說當年吧,縣令當的好好的,陶謙非得把徐州交給我。那這天大的好事,誰能不要啊,所以我就稀裏糊塗地當了徐州牧。後來呂布來了徐州,就總想把我趕盡殺絕。我們倆不是我死,就是他死。你說我又打不過他,於是隻好投靠了曹操。可曹操更不是好東西,呂布死了他不把徐州還我,又把我整到他身邊兒去了,還想從我手裏頭挖人。那我能同意嘛,對不對,於是就參與了‘衣帶詔事件’。本以為皇上那夥人能挺厲害呢,結果全是他媽的窩囊廢,被曹操給一窩端了!幸好我跑得快啊,這才能夠活到今天啊!你說這一路走來,我哪次不是被逼的?從來就沒有自己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啊!”
諸葛亮看劉備一下子說了這麽多話,估計他的心情也好受了一些,便決定把一直以來自己想說的心裏話也一吐為快。
這一次劉備並沒有演戲,而是真情流露。
從昨晚開始,劉備心中便一直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如何躲避戰場上的風險、如何讓弟兄們服從命令、如何分配手中的兵力、如何與周瑜成功會合,等等等等。
而今天的慶功宴,劉備再次麵臨更加嚴峻的心理壓力,如何跟周瑜解釋、如何哄周瑜開心、如何麵對江東將士的冷嘲熱諷、如何擺平手下兄弟的質疑,等等等等。
這些壓力,一步步地把劉備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一向對劉備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張飛,竟然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裏,連續違拗劉備兩次,而且還是當著眾人的麵兒,完全不顧及劉備的感受。
劉備實在繃不住了,便一下子倒了下去。
趙雲和諸葛亮一看劉備摔在了地上,立刻起身上前把劉備扶了起來。
“主公,您是不是喝醉了?”趙雲問道。
劉備很想說不是,那才是實話。
但如果說沒喝醉的話,那又是什麽原因會突然摔倒呢?
把自己心中的委屈都說出來,實在是一言難盡啊!
而且這種場合也不合適,這麽多人在這呢,又大部分都是江東的人。
在這吐露自己淒慘的心聲,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嘛?
想到這裏,劉備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今晚這酒喝得有點兒急,而且也沒怎麽吃東西,所以我感覺頭暈得厲害。”
諸葛亮又問道:“主公,那我們扶您迴去歇息吧?”
劉備抬頭朝著席間張望了一下,發現周瑜早已沒了蹤影,便道:“今天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那我們就先迴去吧。”
說完之後,趙雲和諸葛亮一左一右,把劉備扶出了軍帳。
到了軍營門口,劉備又覺得迴去之後也無聊得很,江東那邊的人依然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肯定非常吵鬧,便道:“子龍啊,你先迴去吧!孔明,我們去江邊走走。”
趙雲一看劉備想單獨跟諸葛亮說話,便非常識趣地獨自返迴了軍營。
劉備和諸葛亮則朝著江邊的方向走去。
不大一會兒,二人便來到了長江之畔。
江陵的江水比赤壁的要寬些,但隱隱約約地還是能夠看到對麵的景象。
江陵城北岸十分繁華,人們都集中生活在那裏,而孫劉聯盟囤集的南岸,則是雜草叢生、人跡罕至。
“孔明啊,你說這曹操,現在是在對麵呢嗎?”劉備指著長江北岸問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嗯,在下估計他此時應該在對岸的江陵城。因為從烏林撤軍,曹操也沒別的地方可去,隻有江陵一個地方。到了江陵之後,他也不太可能繼續撤軍了。一方麵,他的部隊長途奔襲人困馬乏的,也需要休整;另一方麵,他也要重新部署一下戰略戰術,從而再次對抗咱們孫劉聯盟。”
“孔明啊,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麽嗎?”劉備又一臉神秘地問道。
諸葛亮笑了笑道:“在下愚鈍,猜不出主公的心思。”
劉備四處張望了一下,沉聲道:“我在想曹操能不能率軍連夜打過來!”
曹操剛經曆了一場大敗,絕不可能再連續動兵。
而且江陵方麵也幾乎沒有什麽戰船,這邊的長江比赤壁還寬,曹操又拿什麽渡江呢?
所以曹操絕不可能連夜反擊,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劉備之所以這麽說,完全是出於自己的主觀意願和情感因素。
“主公希望曹操今晚就打過來,把那幫爛醉如泥、猖狂至極的家夥屠戮殆盡。而我們一看到有風吹草動,就趕緊逃之夭夭。等曹操和周瑜拚得兩敗俱傷了,我們再殺迴來收拾殘局,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諸葛亮按照劉備的思路說道。
劉備十分興奮地拍了一下諸葛亮,說道:“知我者,孔明也!哈哈哈!”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玩笑,但劉備的心情卻一下子好了很多。
過了一會兒,劉備又真情流露地道:“孔明啊,其實我剛才摔倒了,並不是因為喝醉了。我這心裏頭苦啊!外人鄙視我、排斥我、嘲笑我、挖苦我,自己人質疑我、違拗我、諷刺我、反駁我。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當主公,竟然能當到今天這個份兒上啊!”
劉備說到最後,聲音變得哽咽起來,臉上已是老淚縱橫。
諸葛亮安慰道:“主公,您還是想開一點,這些都很正常!天下間哪個主公是好當的?如果主公好當的話,豈不人人都去當主公了嗎?曹操的主公就好當嗎?有多少人反叛過他、多少人對抗過他、多少人嘲諷過他、多少人刺殺過他?孫權的主公就好當嗎?他十一歲喪父、十九歲喪兄,還不到弱冠之年的一個孩子,就扛起了整個江東的重任。正所謂:欲握玫瑰,必受其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一想到曹操和孫權的處境,劉備心中一下子平衡了許多,又不由感慨道:“孔明啊,我跟你說句心裏話,我這個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野心,既不想握什麽玫瑰,也不想戴什麽王冠。當這個主公,完全是形勢所逼呀!你說當年吧,縣令當的好好的,陶謙非得把徐州交給我。那這天大的好事,誰能不要啊,所以我就稀裏糊塗地當了徐州牧。後來呂布來了徐州,就總想把我趕盡殺絕。我們倆不是我死,就是他死。你說我又打不過他,於是隻好投靠了曹操。可曹操更不是好東西,呂布死了他不把徐州還我,又把我整到他身邊兒去了,還想從我手裏頭挖人。那我能同意嘛,對不對,於是就參與了‘衣帶詔事件’。本以為皇上那夥人能挺厲害呢,結果全是他媽的窩囊廢,被曹操給一窩端了!幸好我跑得快啊,這才能夠活到今天啊!你說這一路走來,我哪次不是被逼的?從來就沒有自己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啊!”
諸葛亮看劉備一下子說了這麽多話,估計他的心情也好受了一些,便決定把一直以來自己想說的心裏話也一吐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