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沉默了一會兒,各自心事重重。


    周瑜雖然是三軍統帥,也是江東的大都督,但說到戰場上的感悟,還是黃蓋要豐富得多。


    畢竟年齡在那擺著,年齡決定了一個人的閱曆和經驗。


    周瑜的話恰恰說到了黃蓋的心坎裏。


    自古以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是統帥,也不是將士,而是運氣,或者說是天意。


    當年孫堅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不了解他的人,都覺得他驍勇善戰、用兵如神。


    但在黃忠看來,卻並非如此。


    當年討伐董卓,隻不過是其他諸侯都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想保存自己的實力。


    孫堅太實在,便每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麵。


    董卓並不了解十八路諸侯內部的情況,還以為孫堅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麽厲害,所以才一直對他有所忌憚。


    兩軍交戰,主帥一旦產生了畏敵心理,下麵的將士便也會人心渙散、士氣低落。


    鬥誌一沒有了,仗也就很難再取勝了,這才導致了西涼軍和並州軍的節節敗退。


    所以說白了,並不是孫堅天下無敵,而是他當年的運氣太好。


    但人也不可能總是運氣好,誰都有走黴運的時候。


    誰也沒想到,一代梟雄孫堅,最後會小陰溝翻船,死在了黃祖的暗箭之下。


    孫策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年紀輕輕便一路高歌猛進、無往不利,在江東開創了一片天地。


    表麵上看,他也是年少有為,前途不可限量。


    但現在迴想起來,當年他也隻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如果袁術像袁紹或是曹操那樣會治理自己的轄區、管理自己的手下,孫策根本沒機會自立。


    後來突然有一天,孫策的好運氣都用完了,也是小陰溝翻船,竟然在狩獵時被許貢的門客所害,最後不治身亡。


    所以天意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它不但決定著一個人的命數,更決定著一場戰爭的結局。


    周瑜心中則是另一番想法。


    他並不確定日後還能不能再刮東南風,雖然那個漁夫告訴他,每年的冬天都有。


    但就今年來說,之前已經刮過東南風了,周瑜也親身感受到了,如果後麵不刮的話,也完全合情合理。


    所以說,這就要看天意了。


    如果老天爺向著曹操,那後麵便再無東南風,江東也沒有機會去夜襲曹操。


    如果老天爺向著江東,那後麵定然還會再有東南風,也許是下個月,也許就是明天。


    天意向來高難問,天道幽渺不尋常。


    但身為三軍之主,一定要做好分內之事,先盡人事,然後再知天命。


    想到這裏,周瑜又道:“黃老將軍,當務之急,是您要先給曹操寫一封信!”


    黃蓋從沉思中迴過神來,說道:“大都督,昨夜老夫已經把信寫好了。”


    說完之後,黃蓋又起身來到案前,把一個絹帛拿到了周瑜麵前。


    周瑜把信接過來,仔仔細細地看了幾遍,發現其中有很多問題。


    “黃老將軍,既然是要投降曹操,一定要把投降的原因寫清楚。”周瑜說道。


    原來黃蓋在信上隻說了仰慕丞相已久,想轉投他的麾下。


    黃蓋老眉一皺,喃喃自語道:“投降的原因?”


    “不錯!曹操向來多疑,如果您無緣無故地就投降,這實在太容易讓他起疑心了!”周瑜提醒道。


    黃蓋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開始絞盡腦汁地思考起來。


    “您可以這麽說,我跟著孫堅鞍前馬後、出生入死這麽多年,卻始終沒得到重用。無論資曆,還是能力,我在江東眾多的將軍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孫策和孫權兩個黃口小兒卻任人唯親,讓一個年少德薄的周瑜擔任大都督!”周瑜又說道。


    黃蓋連忙起身來到案前,準備好筆墨,說道:“大都督,慢一點說,您一邊說,我一邊寫!”


    寫好了之前的一段之後,黃蓋抬起頭來,周瑜又接著道:“周瑜少年得誌、不可一世,實際並無真才實學,戰場的經驗更是少得可憐!劉備雖然跟江東結盟了,但劉備那夥人根本不服他,更不聽他指揮!江東本來就兵微將寡,再加上一個靠著關係當上大都督的周瑜,此役必敗無疑!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雖然年紀有些大了,頭腦卻並不糊塗。所以我想在戰端開啟之前棄暗投明,希望丞相大人能夠接納!”


    “大都督,等一下,說得太快了。”黃蓋一邊奮筆疾書,一邊說道。


    周瑜又放慢語速,重新說了一遍。


    過了一會兒,黃蓋又抬起頭來對周瑜說道:“大都督,您可以繼續說了!”


    周瑜又接著道:“我身為江東老將,多年來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手下也有很多出生入死的弟兄,他們也都會跟著我一起前去投奔丞相。此外,我還對江東文武百官的脾氣秉性、人際關係都了如指掌。孫權的思路和想法,我也能猜到個八九不離十。這些都可以助丞相大人早日蕩平江東、一統天下!”


    周瑜說完之後停了下來,兀自倒了杯茶潤潤嗓子。


    過了一會兒,黃蓋又寫完了,再次抬起頭來。


    周瑜又接著道:“我在江東這麽多年來不受重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與黃祖和黃承彥都是同祖同宗。黃祖與孫權有殺父之仇,所謂愛屋及烏、惡其餘胥,所以孫權也始終對我有所成見。隻是他現在羽翼未豐,正是用人之際,才一直沒有為難我。”


    周瑜並不知道黃承彥與黃蓋到底有沒有親戚關係,這段話完全是他自己想象出來的。


    他之所以要這麽說,是想讓曹操知道黃蓋是個很有分量的人物。


    黃家是荊州的四大家族之一,與蔡家、蒯家、龐家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曹操如果知道黃蓋還有這層身份,更加不會小覷他。


    “您如果同意接納我,我會找個機會,趁夜帶著全家老小和手下的弟兄,還有糧草輜重、行李家當前去投奔您。您隻要看到有一批船隻上插著白旗,便可知道是我了!”周瑜又說道。


    黃蓋寫完了之後,正要落款,周瑜攔住他說道:“不要署名!如果一個人真想投降的話,他是不會署名的,因為一旦被別人發現,那便是罪證!”


    黃蓋立刻心領神會,又道:“這封信寫得實在潦草,我再重抄一遍!”


    周瑜搖搖頭道:“不,就把這封信給曹操送去,這才顯得更加真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